1、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麦可克莱尔(Michael St. Clair)着陈登义 医师译第八章 欧托康伯格:一个结合1. 导论: 欧托康伯格 1928年出生于奥地利,在智利受教育,在美国堪萨斯州,托匹卡的梅宁哲诊所接受进一步的精神医学训练,而纽约地区则是他临床与研究活动的根据地,而他也到世界各国演讲。他很可能是美国客体关系理论最具影响力却也颇受争议的提倡者(cf. Brody,1982)。康伯格所开始着手要完成的两项理论上的目标是:(1) 把客理关系理论和精神分析本能理论整合,(2) 利用整合客体关系理论和本能理论所形成的概念模式来理解边缘型个案状况(以及边缘型状况的次型,自恋型人
2、格)(Kernberg,1975,p.3;1976,p.131)。康伯格的第一个目标,即对古典弗洛依德冲动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做一深具野心的结合,是传统重本能的,以原我、自我与超我三位一体为模式而和客体关系理论调和的一项企图。有些评论家认为他的结合是修正主义者,并没有完全成功(Calef Klein & Tribich,1981)。然而,大部分的理论家同意康伯格在他的第二个目标上是成功的。他提出对边缘型个案病理学理解的一项重大页献。就如同弗洛依德从精神官能症的临床经验中孕育出理论及费尔邦从其对类分裂型人格所从事的工作般,康伯格的著作大部分围绕着他对边缘型病人所做的治疗。这项临床工作丰富了他的努力
3、而建构出一套模式以整合并结合传统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理论。阅读康伯格的著作有许多困难,他的三本主要著作(1975,1976,1980)都是论文集且彼此并不必然相关。他的文笔是很浓缩性及技术性,其用词和本能模式中所用的一样,但表达的意义却经常不同于传统。本章摘要康伯格所结合的一些主要理念并指出他的贡献及缺点。本章所提出的主题是康伯格的关键概念;心理结构的理论与发展阶段;病理学的分析,特别是边缘型病人;治疗的使用;案例研究;以及对其著作的评价与批判。2. 关键概念: 客体关系理论:康伯格非常普偏性地界定客体关系理论是人我关系的精神分析研究以及内在心理结构是如何从过去和他人关系经内化而形成的(1976
4、,p.56)。他从广泛到比较狭窄的方式来检视这个普偏性定义。从广泛上来说,客体关系理论可以说指受人我经验所影响的心灵其结构的一种普偏理论。在这么广泛的定义下,精神分析作为一普偏理论必构成一客体关系理论;因之,没有必要有不同的客体关系理论。从较狭窄的观点来看,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一个比较谨慎的取径方式,它强调从内在客体结构的建构上;也就是说,自体再现和客体再现连结在一起。康伯格会把梅兰尼克莱茵,爱蒂贾克生,玛格丽玛勒,约翰鲍比,艾力艾力克生,费尔邦以及他自己放在这个较窄的取径中。康伯格比较赞成这个具有部份限制的定义,因为它把焦点集中在客体关系理论在整个大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所特定的意义上。这种
5、取径包括了一个共通的单元(即自体再现与客体再现的单元)使得不同作者所从事的工作得以有一比较。客体关系理论最狭窄的定义则专指英国学派,包括:克莱茵,费尔邦,温尼可以及哈利甘翠普。康伯格看重客体关系理论,因为它有助于说明了远比精神官能症严重的病患。它将重点放在结构的课题上并提供新的见解给小团体及婚姻困境等临床议题上。2. 客体: 当康伯格使用“客体”这个字时,他通常意指人类客体,因此客体即是一个人的心智意象(mental image),带有感觉色彩的一种心智意象。他把心智意象和心智再现常交替使用。康伯格的工作是检视个体内心理世界中结构的形成。结构亦即恒久持续的心理型态源自孩童内化那早期环境中与人的
6、关系,主要是和母亲的关系。这个关系被内化为一客体关系或称“内化的客体关系”。这个内化的客体关系会向外和向内扩展。向外,它扩展出和自身以外人们间的各复杂关系;而向内,则发展成为原我、自我及超我的传统结构。和母亲的关系,是一种和环境中某人的互动,被拿进来做为内化的客体关系。它是具有三部分的一完整单元:即环境中客体的意象、与该客体互动的自体的一种意象以及在互动时,不管呈现的驱力为何,其影响下一种披上客体意象和自体意象色彩的感觉(Kernberg,1976,p.29)。较简单地看,内化客体关系的单元是一种自体意象,一种客体意象,也是一种连结该两意象的感觉或情感安置(affect disposition
7、)(Kernberg,1980,p.17)。这些单元是最最早期发展阶段的次结构(substructure)。根据康伯格的说法,从这些次结构将发展并分化出原我、自我以及超我的传统结构。弗洛依德了解的自我是因为原我驱力的潜抑而浮现出来,古典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结构形成是从驱力的转化所演化出来的。对此而言,康伯格则把负荷着情感的“关系”经验视为心理构的基本建立材料(Greenberg & Mitchell,1983,p.337)。透过他有关内化客体关系单元的概念,康伯格试图将驱力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做一结合。借着这些单元,他表达出情感的人我经验的内化(现象)(Kernberg,1976,p.31)。也就
8、是说,他把力比多及攻击驱力或驱力衍生物影响力下所建立起来的自体再现与客体再现,来混合驱力模式与客体关系模式(驱力衍生物,依康伯格之意并不指纯粹驱力而是过滤入经验里的任何结果或驱力面向)Greenberg & Mitchell,1983,p.336.)。但康伯格并不仅只是说这些客体关系单元作为心理结构的建造材料而已。他做出了出乎意料的宣示认为它们亦协助建造了驱力。这在他使用“好”与“坏”的名词时以某种程度的岐异性来达成此二目的。好与坏可意味愉悦或不愉悦的某种层次的力比多或攻击驱力。好旳情感经验累积起来成为攻击驱力的基础。换言之,以客体为导向的爱与恨的感觉先于驱力存在并建造了驱力(Kergberg
9、,1976,p.87)。此客体关系单元建造了驱力的想法是和弗洛依德认为驱力是天生的非常不同。康伯格模式因此在终极的意义上是认为人天生地具备反应性及关系性而不是天生的性或攻击性(Greenberg & Mitchell,1983,pp.338,339)。由于认为人的客体关系可以建造驱力,康伯格的模式乃能和如同费尔邦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兼容不碍,把驱力放入其理论中,康伯格乃支持到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但是把人视为天生具有反应性及关系性,乃使康伯格进入了客体关系的阵营里。 3. 分裂: 分裂既是一防卫活动也是在发展中会发生的正常功能,它是自我在自体内和客体内或者自体与其客体之间所看到差异处的一项活动。作
10、为一种防卫方式,分裂涉及到潜意识的幻想,藉此自我把自体所不喜欢不想要的面向予以分裂或把带有威胁性的客体分裂成为各个比较可加以处理的面向(Grotstein,1981,p.3)。在比较极端的案例中,一个人会想到 Dr. Jekyll分裂并潜抑 Mr. Hyde,即他自己人格的带威胁性面向,比较不极端的则是以全好或全坏的特征而不看同一个人所呈现出来的各种面向在看人们。康伯格使用分裂的概念来协助了解早期发展中好的和坏的自体再现和客体再现之间不同处的形成。他也视分裂为边缘型人格的一项具特征的机制(Grotstein,1981,p.57)。康伯格著作的风格使读者难以抓住他的想法,要记住康伯格是试图解说婴
11、儿早期经验是断裂且不协调的。好的经验会产生成区的好感觉,然后连结起来能以愈来愈复杂的方式组合起来以便协助形成所称的自我和超我结构。另一方面,坏的经验继续会产生挫败的感觉。分裂的防卫(机制)会把坏的感觉彼此隔绝开来。因此,在这个断裂的世界里,焦虑无法污染到所有的孩童经验,并破坏那些成区的好感觉,那些是连结在一起的。太多的焦虑阻碍了那组合及调节心理结构形成的过程,以致人们会以人格的关键部分长,那部分是和其它部分孤立开来的。这类人的内在世界将会是一个很容易断裂成不同的经验群,不同的自我状态以及不同的次自体。(待续)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麦可克莱尔(Michael St. Clair)着
12、陈登义 医师译第八章 欧托康伯格:一个综合(续)三、心理结构:结构的建立是透过内化客体关系的一个连续性过程。如同前面所说,客体关系单元是由一个自体再现、一个客体再现及一种感觉(即情感倾向)组成。透过内化过程,这些单元乃整合起来并逐渐结合巩固成为自我、原我及超我的结构(Kernberg,1972;1976,p.33)。内化过程(或是从环境中获取关系)有三个层次:内射、认同及自我认同。 1. 内射: 内射是建立人格及其自我、原我和超我结构的最早阶段。婴儿和环境互动,透过感知和记忆过程,获取和环境中某人之间的互动。在这些最早的内射单元中,自体再现和客体再现还没有彼此分化清楚。它们是融合一起,其感觉是
13、原始且紧密的。这些自体和客体再现单元逐渐分化清楚且集结成为清楚的组成份。分裂可协助分化过程。感觉,或称情感倾向(affective disposition)是很重要的。如果孩童有一个愉悦口腔吸吮经验,比如发生在充满关爱的母子互动和喂食中,那么就会有一正向力比多感觉依附着孩童的自体意象及母亲的客体意象而得到本能的满足。整体融合单元(自体母亲好感觉)被内射为一好的内在客体。如果互动中出现挫败或攻击,该内射(自体母亲坏感觉)就会被接收为一坏的内在客体。在讨论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内化时,康伯格和费尔邦有很大的不同,后者认为没有必要去接收好客体只有坏客体被内化。在内射过程中,感觉的强度和种类会影响自体意象和
14、客体意象的融合以及之后人格结构的组织。正向或负向感觉的内射在发展层次上被分隔开来或被分裂,因为它们的发生是各别的,也因为自我太不成熟致无法整合那些不相同的感觉。分裂或分隔开不相同的情感经验有助于修正感觉和焦虑的强度。之后,成熟中的自我为了防卫目的而更积极主动地使用分裂机制。内射在自我何时形成及如何形成上扮演一关键角色。康伯格相信某些自我功能,例如感知和回忆,是打出生即存在的。由于孩童能观看和回忆,孩童也就能内射客体关系,它是自我作为早期心理结构的前身。这些自体意象、客体意象以及情感能量(affective charge)所形成的客体关系单元是“自我核”(ego nuclei)所巩固结合的“沉淀
15、物”(precipitates)。带有敌意感受的内射是用来防卫性地彼此分裂,而正向的、力比多的内射则聚集起来成为一原始的自我核心。好的内在客体是随着未分化及已融合自体意象及客体意象的正向内射而形成(Kernberg,1976,pp.36,38)。对类似的、带正向能量单元或“好客体”有着各种融合、分解(dissoluton)及再融合,终于巩固结合成多重“自我”(multiple egos);然后,这些乃整合成浮现中自我。当自我更形巩固及整合,它就会有多余的功能,特别是防卫功能。康伯格对心理结构的论点和弗洛依德的自我概念可相对照。弗氏是以原我藉潜抑过程来解说自我的浮现和分化,而康伯格则相信自我是从
16、人我关系的内化过程中建立及组织起来的。康伯格不同意克莱茵及费尔邦的想法,他主张自我是打出生即存在,虽然康伯格认为有自我的前身存在;也就是说,(自我有)各种不同功能,诸如感知和记忆痕迹。认同:认同是第二层次的,也是比内射较高的内化形式。这个过程是在小孩一岁后期出现而持续于两岁期间。认同,即接收社会角色,只有在孩童于感知和认知上具足够成熟度而能体认和人们互动的角色面向时才出现。角色概念意指存在社交上被认可的功能,那是由客体或互动的双方参与者所实现的(Kernberg,1976,p.30)。例如:当一位母亲协助小孩穿衣服时,她是同时在引发及实现父母的角色协助他、教导他等等。认同预设了一个实际的客体关
17、系让个体能去经验他或她本身是和另一个人互动的主体。这互动的情感性色彩,其本质是力比多或攻击性且连结了主体及客体,是这个关系内化的原初理由(Kernberg,1976,p.76)。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内化过程中第三且最高层次的。自我认同指的是自我在组织其所认同和内射时形成的具综合性功能的自我。在这个阶段所组织的自我导致自我结构的一种巩固,如此孩童乃有一种自体连续性的意识感,而自体也就是从内射及认同(的东西)组织成的自体意象(Kernberg,1976,p.32)。在这个阶段,根据康伯格的看法,内化的客体关系也会被组织成再现(的表征)世界,内在地代表外在世界。这个客体再现的内在世界,从潜意识到意识
18、的幻想,并不是非常完美地对应真实人们的现实世界。它是一种近似性(approxi-mation),强烈地带着较早期客体意象的色彩。原始客体意象仍在潜意识中被潜抑且未遭修正过,而大部分的客体意象则整合成较高层次的自我及超我结构,诸如自我理想及自主的自我功能(Kernberg,1976,p.33)。“认同形成”(identity formation)意指早期原始认同随着时间被选择性的认同所取代,其间只有那些与个体的认同形成和谐无碍的客体关系面向被内化。这些部分认同其实就是那些以合乎现实的方式下被欣羡和赞赏的人们。4. 发展阶段: 康伯格相信内在客体关系会发展为原我、自我及超我的结构,如前所述。康伯格
19、也把结构形成视为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正常发展的失败会导致各种形式的精神疾病或精神病理。 1. 阶段一: 发展的最早期阶段含括生命的第一个月。在这阶段很少发生什么能影响到人格结构的建立。然后开始未分化自体再现及客体再现的逐渐形成(Kernberg,1976,p.60)。未分化意指自体再现和客体再现彼此融合一起,而自体和任何客体之间没有有意义的区分。这阶段的问题会在自体和客体再现欠缺发展上显示出来,以及之后无能和母亲建立起一正常的共生关系。这种和母亲间没有能力建立一亲密关系的情形是非常严重的,我们称之为“自闭性精神病”(autistic psychosis)。2. 阶段二: 第二阶段从婴儿的第二个月
20、到大约六或八个月大。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建立并巩固“好”的自体客体再现单元。在这个阶段中,婴儿从母亲那儿所得来的愉悦、满足经验乃建构出和客体(母亲)种种意象融合的自体种种意象,而这些意象连结着愉悦的感觉。这些就是自我将形成的“好”的、未分化的自体客体单元。在此同时,愉悦经验建立“好”的自体客体再现,挫败经验则建立“坏”的自体客体再现而有痛苦的、令人挫败的及愤怒的经验。在此阶段,“好”的再现和“坏”的再现藉由原始分裂机制彼此分隔开来。当自体意象在“好”的自体客体再现中和客体意象分化开来时,第二阶段即结束。也就是说,这些自体客体意象分化为一自体意象而和客体意象分别开来;它们偶而会重新融合成一自体客体意
21、象,然后再次分化。“坏“的自体客体单元在此阶段尚未分化,而婴儿把它们推向心理经验的边际,在那里它们是第一意义下的一个“在那里”(“out there”),或是一个“在自体之外”(outside the self)的世界。康伯格有关发展阶段的这个第二阶段是和玛格丽玛勒的共生阶段部分重叠一起。阶段三: 第三阶段大约涵盖玛格丽玛勒所描述的分离与个体化阶段的相同期间,即 6-8个月大开始一直到 18-36个月大时完成。此阶段的开始是在核心“好”的自体客体再现中自体再现和客体再现间的分化完成时,且包括在核心“坏”的自体客体再现中自体再现与客体再现间分化开始时(Kernberg,1976,p.64)。简言
22、之,此阶段的特征是自体和客体再现的分化,即自体和非自体划清界限时。“好”的和“坏”的自体再现与客体再现在开始时是分开来同时存在的,然后逐渐整合在一起。阶段三的结束是在“好”的和“坏”的自体再现终于整合成为一整合的自体概念(integrated self-concept)时。这时也发生“好”的和“坏”的客体再现整合为一“全体”(total)客体再现,此即客体恒常性(object constancy)的达成。分裂的使用以便把“好”的和“坏”的分别开来,这在此阶段是正常的。这就是孩童保有其和母亲间理想且好的关系以避开令人挫败和坏的(东西)污染的方式。正常小孩会渐渐减少其对分裂的使用,但边缘人格则继续
23、会利用分裂机制以保护其脆弱自我免于产生令其混乱的焦虑情绪。自体意象和客体意象间的分化对建立稳定的自我界限会有所建树,虽则它会继续是脆弱和变动不定的。这时尚未有一整合的、充分的自体意识或对他人有一整合性的概念,所以这仍然是一个“部分客体关系”的阶段。固着在这一阶段或者有一病态性退化达到这个地步乃决定了其边缘性人格组织的形成。阶段四:阶段四(Kernberg,1976,p.67)开始于第三年的较后面部分而持续到整个伊底帕斯期,这大约在第六年时结束。这个阶段和玛勒的实践期、和解期及客体恒常次阶段重叠一起。此阶段的特征是把部分意象整合为整体意象。“好”的孩童自体意象带有愉悦感觉而“坏”的自体意象则带有
24、攻击感觉两者会合并成一整体自体系统。类似地,带着愤怒感觉的“坏”客体再现是和带着愉悦感觉的“好”客体意象(母亲)一起的;孩童现在具有一个整体的且符合现实的母亲再现。自我、超我和原我被聚集成为此阶段中的内在心理结构。自我认同种种认同和内射的整个组合在第四阶段中建立起来。客体再现的内在世界愈来愈组织良好且被了解;兄弟、姊妹、婶婶、叔叔对孩童而言变得具有某些意义了。潜抑机制现在变成自我主要的一个防卫操作。从此点开始,潜抑把原我和自我分离开来,而康伯格曾说过,原我作为一心理结构只在此一阶段时才真正存在。这样的整合陈述意味着一个自我和原我所发展出来的共通母质(matrix)或根源(source)(Ker
25、nberg,1976,p.69)。因此,就康伯格而言,自我结构似乎先于原我结构,这在根本上改变了古典精神分析认为原我先于自我存在的顺序。康伯格对此一顺序的翻转来自他强调客体关系以及环境对自我结构形成的重要性。某些自我功能需要呈现出来以和环境中的客体关联起来。当潜抑愈来愈普偏而原我愈来愈有组织,那曾经对孩童的意识易于接近的原始要素被潜抑并保留在原我的潜意识部分里。因之,强烈的感觉(可能是无法控制的大发脾气以及原始的黏附感觉),如同没被接受的内化客体关系,也被潜抑,而这更进一步对原我的整合有所贡献。这些困扰人的自体意象和客体意象单元,带着其破坏性的感觉,仍处于原我或潜意识中,除非它们在一个深度的退
26、化或心理结构的崩解期间回复到意识中来,就像在一“精神崩溃”中一样。在阶段四当中也会有超我作为一独立的内在心理结构的整合。康伯格跟随贾克生提出了一个超我发展的三层级架构(three-level schema)。最早的超我结构是衍生自敌意的、不符现实的客体意象的内化。这些具虐待性的超我前身可对应于克莱茵的原始性、虐待性超我以及费尔邦的反力比多客体。如果一位小孩曾经历过强烈的早期挫败及攻击,他就会有较强烈的、较虐待性的超我前身(Kern-berg,1976,p.71)。超我结构的第二层次是来自自我的理想自体和理想客体再现。孩童的超我必须把这些想望的、神奇的、愉悦的再现和较攻击性的、较虐待性的前身整合
27、起来。此项整合会修正并调和处理(tone down)这些绝对的、幻想式的原始理想以及虐待性前身。它同时也进行下列过程,即自我已然开始修正并整合内化客体关系的原始力比多及攻击特质。超我形成的第三层次是对那比较符合现实的需求和伊底帕斯期间父母的禁制之间的内化与整合。阶段五:康伯格的第五个阶段是在孩童后期及完成超我整合的时候开始(Kernberg,1976,p.72)。超我和自我间的对立或冲突减少了。当超我整合完成时,它促使自我认同更进一步整合与巩固。自我认同会在内在客体再现的情形下藉由和外在客体的重新形塑经验这一过程继续演化,且这些内在客体再现会在和真实人物相处的经验下被重新形塑。这些经验进一步形
28、塑其自体概念。(待续)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麦可克莱尔(Michael St. Clair)着陈登义 医师译第八章 欧托康伯格:一个综合(续)4. 病理学,包括边缘疾患: 在使用有关结构和发展概念时,康伯格提出人格特质病理三种严重度层级的分类。心理组织(psychic organization)可以是在较高的、中等的及较低的三种层级上。每一层级康伯格会注意看驱力、结构、客体关系及发展上的进程。 康伯格根据许多假设来建立其分类系统。他假定驱力有三个可能的本能固着层级(instinctual fixation level):较高的、中等的及较低的三种。较高层级意味着该人具有正常的性感
29、觉,而较低层级的人则有生殖前期虐待及被虐待的感觉(Kernberg,1976,p.141)。至于超我的结构,康伯格假定超我可以是在较高的、中等的及较低的组织层级上。在中等及较低的层级上,超我是苛刻及过度严格的。至于客体关系,康伯格再次假定有三个层级较高的、中等的以及较低的层级其内在客体关系是病态的。在此较低层级上的客体关系是部分而非全体的。这意味只会和他人的部分面向建立关联,而这样的关系就会有一个强烈的“全或无”特质(all-or-nothing quality )。 在“较高层级”上,典型的个体具有良好整合但却含惩罚性的超我。虽然性和攻击驱力是在一个适当发展层次上,却是部分被抑制的。此层级的
30、个体典型上会具有一整合的自我及稳定的自体概念。其防卫在本质上是潜抑性的,至于客体关系方面,稳定的客体再现带着种种不同感觉容许其与他人的深度介入。归类于此类别下的障碍中,有戏剧做作性、忧郁被虐性及强迫性的人格特质。 人格组织在“中等层级”的个体为已达力比多发展的性器层级,但性器前期及口欲期冲突也会浮现出来。患者通常会有严苛的的超我,其情绪动荡不定乃源自自我被超我的不当调节。对自我的互为对立需求乃源自超我的不良整合。防卫机制较少抑制性,虽然潜抑仍是主要的防卫。客体关系容许和人们建立关系,具有能力去承受关系中常发生的矛盾与冲突某些自恋型及虐待被虐型人格以及具有稳定性偏差人格被发现是属于此一层级的。
31、人格病理的“较低层级”包括:反社会人格,紊乱而冲动的人格违常以及某些边缘型及前精神病型人格。在此层级的个体具有虐待性超我,对关怀及愧疚的感受能力有障碍。这样的人可能欠缺自我及超我间的良好界限,容易冲动,工作和人际关系因自我的脆弱以及欠缺整合而常失败。其特征是分裂及解离作用性的防卫。欠缺一坚实的(solid)自体概念会使其内在世界充满着他人好或恐怖面向的讽刺模仿(caricatures)。这类人对自身具有一内在观点,认为是一种紊乱的,由羞惭及尊贵崇高意象综合的产物,导致一种混乱的认同。过渡的前性器期攻击使这样的人们无能去整合相互矛盾的好与坏的自体及客体意象。他们的性感觉常参杂着前性器期虐待及被虐
32、需求。他们想和某人亲近或有性关系的需求会混杂着残暴的幻想或想被惩罚的感觉。 在此较低层级上,康伯格包括了幼稚型及反社会型人格、紊乱及冲动型人格特质障碍、有多重性偏差的患者、前精神病型患者以及类分裂型人格,还有边缘型疾患。边缘型人格有能力在自体和客体再现间作区辨,这方面是和精神病患者不同,后者无法正确地感知现实,这个技巧能力端赖在自体及客体再现之间做出分辨的能力(Kernberg,1976,p.148)。 1. 边缘疾患: 康伯格把边缘型人格组织(borderline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描述为属于具有一稳定但障碍的自我结构形式的个体。此群疾患其障碍特征不同于较不严
33、重的精神官能症病理及较严重的精神病病理。因此,这一群患者就介于精神官能症和精神病之间这个领域内(Kernberg,1975,p.3)。 康伯格把边缘型人格组织和边缘状态、“好象是”(as if)人格及过渡性精神病状态等区分开来。他用“边缘”一词来标认一稳定的、其特质有障碍的人格组织。在对这些特质予以澄清时,康伯格列举如下:(1)特定的症状型态 (2)典型的成因和动力 (3)只能藉仔细分析来决定其稳定的结构课题 (4)典型的内在客体关系障碍及 (5)典型的防卫机制。 2. 特定的症状型态: 边缘型人格所呈现状态类似于许多精神官能症和人格特质疾患。例如:边缘型人格可能呈现出诸如慢性广泛性焦虑及缺乏冲动控制能力等自我脆弱(ego weakness)症象。这些冲动的爆发使得边缘型人格的人在冲动发作以外期间觉得不舒服,但在冲动发作期间则是可接受甚至是愉悦的。边缘型人格可能展现出多种精神官能症象,诸如非理性的害怕以及强迫的思考和感觉。这些病可能呈现出性偏差而有许多在性方面变态的行为同时存在,诸如卖淫同时并有虐待性的冲动。古典型的前精神病人格特征,诸如类分裂型的行为或偏执的思考方式也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