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心精华背诵手册一(名词解释版)第一章 绪论一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过程 & 个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1 心理活动过程(规律和共同性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1)认识过程( 知)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特性与联系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感觉,知 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意) 指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里活动。 从内到外2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独特性 导致 差异性)1)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倾向性 :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是个人心理活动
2、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2)个性心理特征:I能力 II气质 III性格指区 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差异。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 对信息加工的过 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联系的最基本心理活动。意志过程: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观察法:指在自然情景中或预先设置的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系统的地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心理测量法:指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的研究方法。通
3、常用来确定被 试者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个案法:第二章 生理部分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使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其基本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 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它是神经元 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使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3、操作条件反射:p57 通过动 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p374、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 发生的规律性反应。5、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 经结构。6、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 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7、 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基 础上建立的,是 暂
4、时性的神 经联系。8、 感觉适应:是感觉系统对连续 无变化的刺激反应减少的 倾向。9、全或无法则:刺激达到一定的 强度,神 经元则产生一个完全的反 应,达不到一定的强度则不反英,她并不随刺激的强弱而改变。10、动力定型:指本来有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 应, 经训练 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反映系列就依次出现的现象。11、扩散:一定条件下兴奋与抑制在大 脑皮层某一部分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原 发点,而向周 围皮层蔓延传播,使得周围部分也产生同样的神经过程。12、集中:兴奋与抑制的过程从 扩散开的皮层区域向原发部位靠 拢的现象。13、互相诱惑: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 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
5、相反的神 经过程。14、条件性抑制:内抑制,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 渐习得,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15、非条件抑制:是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16、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 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 统。17、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 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 统。第三章 意识1 、反映: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双方留下痕迹的 过程。2 、意识:人以感 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省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知觉与认识。3、 几个意识水平在 p784、自我意识:指个人对于自身的内心世界的有意 识的反映,包括自己的感知思考和体验,愿望和动机以及
6、客观事物于自身利害关系的反映,借助于思维活动来实现 。5、意识的觉知性:指人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活 动的了解,表现为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自身同客 观事物的复杂关系以及自己的心理活 动和行为。6、意识的能动性:人积极主动 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第四章 注意1注意定义:人的心理活动对 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动作或行为(心理特性)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2(98 02 考题)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3(99 考题 )有意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
7、力的得注意。 (以目的与努力为两个维度)4(00 考题 )注意稳定性: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狭义)上或活动(广义)上的时间。5(96 考题 )注意广度:同一时间中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目。6 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7 注意的转移:更具新任务,主 动把注意从一对象转移到另一 对象或广义上的。8、定向反射:第五章 感觉1 感觉:物体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在人脑中引起的心理活动。2 感受性(02 考题):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 间的对应关系。3 感觉阈限:测量人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4 绝对感觉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5 差别感觉阈限:
8、能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与之对应 的是差别感受性。6心理物理定律:(1)韦伯定律: I/I=K (2)费希纳定律 S=klgI + C (3)史蒂文定律 =ks(b次方) b 由被试给出7 感觉阈限测量方法:(1)最小变化法 t=(T+T)/2n (2)正误法 (3)平均误差法 (4)信号质差法(p137)8、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 作用下感受性的变化。9、视敏度:指人的视觉器官分辨物体 细节的能力。10、视觉后像:指刺激停止作用于 视觉感受器后感觉并不消失而保留片刻的 现象。11、感觉对比:12、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 觉的现象,是感 觉互相作用的另一种 现象。第六章 知觉(重点章
9、节)1 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在感觉基础上产生,对感觉整合后的反映)2 知觉特征:1)知觉整体性:人根据自己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感官的客观事物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格式塔定律 a:接近律 b. 相似律 c.连续律2)知觉选择性:人更具当前需要, 对外来刺激物有 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经行组织加工的过程。3)知觉理解性: 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经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言加以概括说明的组织加工过程。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a.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b.言语指导4)知觉恒常性(02 考题):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
10、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分类:大小、明度 颜色、形状、方向 p1803 空间知觉(98 考题):对物体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1)距离知觉:人对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 (又分为三种)一、单眼视觉线索:(考点) 1 遮挡 2 线条透视 3 空气透 视 4 运动级差 5 结构级差 6 明度 7 上下 二、双眼线索:1,水晶体调节 2 双眼视轴辅合 三、两眼视差 p1272)方位知觉: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可用视觉及听觉)4 双耳线索:由双耳获得引起空间知觉的听力线索(1 时间差 2 强度差 3 声波位相差)时间知觉:指人对客观事物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
11、映。5 运动知觉: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p1976、真动知觉: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 处向另一处 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7、 似动 知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把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或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知觉为又连续位移的运动,包括动景运动,自主运动和诱导运动。8、 错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歪曲了的知 觉。9、时间知觉:人对客观物质现 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第七章 记忆(重点章节)一记忆的涵义1.定义是人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 现,是人 脑对过去经历过 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一个过程。2.记忆过程(三环节)(1)识记(学习) 辨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总知识经验的过程(2)保持 巩固
12、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强化(复习)(3)再认或回忆 a.再认:过去感知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感到熟悉,确知从前 实记过的过程b.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打它们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过程二其他名词解释1 语义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以事物的关系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97 考题)2 情景记忆:以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时间为回忆内容的记忆(97 考题)3 情 绪记忆 :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 4 运动记忆:以过去经历过的动作或身体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5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6 陈 述性记忆:p246(长时记忆中)是一种事
13、实记忆,人 对事 实性材料的记忆。程序性记忆:人对技能的记忆,对具有先后顺序活动的记忆。7 前摄抑制:业已存在的旧信息影响到新信息的提取。倒摄 抑制:新信息干扰旧信息的提取。8 短时记忆的特点:主动;容易提取;储存顺序与呈现顺序相同;容量有限。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过充分加工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感觉记忆: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9 提取 :从长时记忆中找到信息。回 忆,是即刻从长时记忆中提取材料;再认,指清楚地了解某些事物原先是否遇到或学习过。10 遗忘,不能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其原因包括:记忆痕迹衰退,干扰,压抑(动机情绪)。遗忘曲线:11 在信息加工模型中,感觉
14、 登记,指知觉的刺激消失之后保留非常短暂(不到 1 秒)的心理表征(表象,声音等)。心理表征,是刺激或一类刺激的内在模型。运动记忆:内隐记忆:在无意识情况下,个体 过去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作 业产生影响的记忆。外显记忆:指个体有意识的或主动的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作业的记忆。无意识记: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 识记 的方法,也无 须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有明确的识记目的,运用一定有助于 识记的方法,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意义识记:指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 识记,其基本条件是要求识记者能理解识记材料并进行思维加工。机械识记: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
15、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第八章 表象和想象1 表象 :人脑 中出现已感知 过的事物的形象。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经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97 考题)2 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96 考题)3 再造想象:人根据别人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98 考题)4 随意想象:是有目的,自觉经 行的想象,是意 识活动的一种形式。 (99 考题)包括了:再造与随意想象及幻想5 记忆 表象 :基本上是 过去感知 过的事物形象的简单重现。 想象表象:旧表象经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创造出的新形象。 (00 考
16、题)6 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相接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01 考 题) 有三种形式:科学幻想,理想,空想7 理想: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可能 实现的积极幻想。8 灵感:是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之一)9 想象表象:是旧表象经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创造出的新形象。10 空想:与客观事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11 不随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第九章 思维(重点章节)一 有关思维的名词1 思维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及时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认知角度定义:指对事物进行心理表征,并且 对这些表征 进行心理操作。2 动作思维
17、: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 形象思维:以事物具体形象和表象 为支柱的思维。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经行的思维 (按依据物分)3 聚合思维:把问题各种星系聚合起来,朝一个方向给出一个真确答案的思 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不同途径,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按探索目标分)4 创 造性思 维: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常规思维:用已有经验固定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第三种分类)5 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6 分析思维:也称逻辑思维,严 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 进行分析与推 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二 概念的有关内容&其他名 词1 概
18、念:人脑对现实对象或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维的基本单元。认知定义:是一类具有共同属性的客体、 观念或事件的心理表征 。2 形成过程:(1)抽象化 abstract(2)归类 classify(3)辨别 distinguish (简记 CAD)3 问题:蕴涵着个人面临障碍的目标,既不能 认知,又不能用过去的知识或模式去解决。4 问题解决:是将一种情境转换为另一种符合某种目的的情境的认知过程。特点:(1)明确目的性(2)具有一系列操作程序( 3)有思维认知程序参与5 问题空间,三种状态总和。问题解决过程就是从初始态经 中介状态最后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6 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19、。有 时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妨碍。功能固着: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方面的功能。7 变式: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使非本 质要素 变异,突出事物本 质特征的方法。8 叶克斯多德逊定律:作业绩效和唤醒水平之间呈曲线关系,唤醒水平太高或太低时作业绩效都不好,只有中等唤醒水平才会出现最佳的作业绩效。9 人工概念:指对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拟,由 实验者认为得将事物的几个属性 结合起来而创造的一种概念。10 合取概念:指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11 析取概念:根据不同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形成的概念。第十章 言语(可能非重点,只考名 词)1
20、 言语 :人在交际中对语言的运用,是个体借助 语言传递 信息的过程。 (96 考题)2 言语的功能:1)交流功能 2)符号功能 3)概括功能言语的特点:1)目的性 2)开放性 3)规则性 4)离散性 5)社会性和个体性 (简记:社(射)开目(五)个(公)离)3 言语与语言的区别:详见笔记(97 考题)4 言 语 理解:在感知语言的物质外科基础上通过个人经验对语义 加以理解的过程。 (词义、句义、对表达意义的理解三级)99 考题5 言语感知:(可能的考点)人通过视觉系统接受文字材料提供的信息,对字词作出真确判断与分辨。 6 独白言 语:一个人独自 经 行的言语活动。要求(1 连贯,严谨完整有逻辑 2 无人支持 3 事先有一定计划准备)02 考题7 内部言语:(可能考点)一种自问自答及自己思考时的言语活动(隐蔽 简略)8 外部语言: 包括口头言语(对话及独白)和书面言语。9 对话语言:聊天座谈辩论等,由两个或多个人直接 进行交 际的言语活动。10 书面语言:一个人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