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联系电话:0755-861534580引言随着城市地铁的大规模建设,地铁车站的环境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前国内外对地铁通风模拟的视线大多停留在“紧急状况下” (如火灾)上 13,而忽视了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气流组织的情况。地铁站台区作为主要的候车区域,其环境问题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地铁站台区气流组织进行模拟研究。送风末端作为空调系统的关键,但目前人们主要是针对于地铁气流组织形式及状况方面 45,很少涉及到送风末端的选取。笔者曾参与过武汉某地铁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来操作,但是实际效果还有待检验。本文依据武汉某地
2、铁站台空调通风系统,建立 CFD 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预测室内气流组织及热舒适性状况,并探讨四种方案下模拟结果,从而提出合理的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方案。1工程概况1.1地铁车站介绍该地铁站是典型的地下双线岛式站台,设有地面风亭两座,四处出入口。车站主体总长为223.7m,标准宽为 19.7m。具体站台剖面图如图 1 所示。1.2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该地铁车站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选取夏季空调室外空气干球温度为 32.2,相对湿度 64.25%;站台公共区设计空气状态点为:干球温度为 28,相对湿度 59.32%。1.3站台公共区空调系统简介站台公共区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两端各设一台空气处理机组,分别承担
3、公共区一半的空调通风负荷。其中站台公共区设送风口(双层百叶风口或方形散流器)共20 个,尺寸为500 360;设单层百叶回风口共 12 个,尺寸为 630 500。送风口及回风口标高为 3.2m。2模型建立本文根据建筑物实际尺寸来建立 CFD 模型。车站内乘客用长方体模块来代替,均匀分布在站台公共区;其中楼梯、电梯均简化为模块,依据实际位置布置;由于风口模型对公共区气流组织影响较大,本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联系电话:0755-86153458文将采用不同的末端模型来对应不同种类的风口,并按实际尺寸与具体位置来建立风口模型(具体对应关系如图 2 4) 。最后建立 CFD 三维模
4、型如下图 5 所示。3边界条件3.1负荷边界条件该地铁车站是典型的岛式站台,采用屏蔽门系统。站台公共区空调负荷主要由人员负荷、设备负荷、照明及广告牌负荷、自动扶梯及电梯负荷、通讯设备负荷、风道及屏蔽门传热负荷等组成,具体数据及处理方式如下:人员负荷共 27.0kw,平均到每个人体模型上,每个人体模型约为 964w;照明及广告牌负荷共为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联系电话:0755-8615345863.34kw,平均到吊顶模型上,每平米约为 54w;自动扶梯及电梯负荷分别为 32=6kw,51=5kw;通讯设备负荷共为2.5kw,平均到每个立柱上,每立柱约为 250w。根据风道及屏
5、蔽门传热特性,统计结果为:由站厅层与站厅层的传热,得到站台顶板热流密度为3.9w/m2;由于屏蔽门传热和轨顶排热风道的传热,得到屏蔽门侧面为35.9w/m 2;因为轨底排热风道传热,将传热量平均到站台底面,得到底板热流密度为 9.5 w/m2。3.2风口边界条件3.2.1送风口边界条件送风温度为 20,即送风温差为 8时,每个风口的送风量为 0.6m3/s,送风速度为 3.3m/s;送风温度为 23,即送风温差为 5时,每个风口的送风量为 0.96m3/s,送风速度为 5.3m/s。采用不同的送风末端装置时,将采用对应的送风口模型,具体如图 24。3.2.2回风口边界条件系统所有的回风口均采用
6、单层百叶风口。送风温差为 8时,回风量为 12m3/s;送风温差为 5时,回风量为 19.2m3/s。4模拟结果及分析完成上述设置之后,选取“室内零方程湍流模型 6”,同时考虑辐射换热作用,应用“FLUENT”求解器进行计算。本文将讨论四种方案,具体参数设置如下表 1。4.1方案一模拟结果及分析方案一的温度场、速度场及 PMV7分布图如图68。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联系电话:0755-86153458本文选取人员活动区域特征截面 Y=1.65m 来分析(下同) 。由温度场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区域的温度都在28以下,其中靠近送风口的一侧温度在25附近,而远离送风口的一侧温度则在 2
7、7.5左右,温度场分布并不均匀。速度场显示:在人体活动区域尤其是送风口下方区域,速度达到了0.5m/s,吹风感强烈,不符合夏季空调风速不大于 0.3m/s 的要求,但在送风口另一侧风速均在 0.25m/s 以下,满足要求。通过 PMV 分布云图,看到整个区域的 PMV 值在-11 之间,基本上满足舒适性的要求,在送风口附近区域 PMV 值较小(在-1 左右) 。4.2方案二模拟结果及分析下图 911 给出了方案二的温度场、速度场及 PMV 分布情况。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联系电话:0755-86153458方案二和方案一均采用双层百叶送风口,只是送风温差不同。对比方案二和方案
8、一温度分布结果,可以看出温度场分布没有大的变化,只是温度略有升高(0.5左右) ,这可能是方案二的送风温度(23)高于方案一(20)的缘故。总体上温度均在 28附近,基本满足设计要求。相对于方案一的速度场,方案二在送风口下方区域风速增大了,达到了 0.6m/s 左右,吹风感有所增强,更不满足设计要求。对比 PMV 分布情况,方案一和方案二基本类似。4.3方案三模拟结果及分析在方案三模拟结果如图 1214 所示。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联系电话:0755-86153458和方案一相同,方案三也采用8的送风温差。对比温度场发现,两方案温度场类似,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相对于方案一的速度
9、场,我们发现采用散流器风口之后,速度场有明显的改善,大部分区域风速均在 0.3m/s 以下,满足夏季空调风速要求。通过 PMV 分布云图,可以看到:对比方案一,PMV 值范围为-0.750.75 之间,有所改善。4.4方案四模拟结果及分析图 1517 分别给出了方案的温度场、速度场及 PMV 分布情况。专业知识分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联系电话:0755-86153458方案四和方案二均采用 5的送风温差,只是送风末端不一样。采用散流器送风口之后,相对于方案二,方案四特征截面的温度略有所增加,但绝大部分区域均在 28.3附近,符合设计要求。对比方案四和方案二的速度场,可以看到速度有明显的
10、减小,大多数区域速度在 0.3m/s 以下,只是局部区域风速达到了0.4m/s。方案四的 PMV 值范围在 -0.750.75之间,相对于方案二(-10.75)有所改善。方案四和方案三送风温差不同,但是同是采用散流器送风口。对比温度场,看到方案四和方案三的温度分布类似,温度稍有偏高,同样也在设计温度 28附近。相对于方案三,方案四风速偏高,不符合空调设计的要求。方案四和方案二的 PMV 分布都在-0.750.75 之间,没太大的变化。4.5小结及建议结合四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分别对比四种方案下温度场、速度场及 PMV 分布情况,我们对四种方案进行星级评定,具体结果如下表 2。其中“ ”专业知识分
11、享版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联系电话:0755-86153458由表 2 可知,方案三为最优方案,即送风末端采用散流器送风口,并选择送风温差为8,可以得到最好的气流组织,完全满足室内热舒适性的要求;方案四也采用散流器送风口,但送风温差为5,温度场可以满足要求,但是速度场部分区域速度达到0.4m/s,略大于夏季空调室内风速不大于 0.3m/s 的要求,尽量不要采用方案四;采用方案一或方案二后,虽然温度场基本符合要求,但由于均采用双层百叶送风,在人员活动部分区域风速大于 0.5m/s,有不同程度的吹风感,不满足空调室内风速的要求,所以不宜采用。5结论本文通过对武汉某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进行 CFD
12、 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四种方案下的气流组织及热舒适性状况,得出如下结论:(1 )该地铁站台公共区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利用 CFD 技术预测室内热舒适性,模拟结果可以满足室内舒适性的要求;(2 )通过对两种送风温差(8 和5 )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并比较计算结果,发现均能满足室内温度场的要求,但是送风温差为5时,室内人员活动的部分区域风速达到了 0.4 m/s,气流组织不理想,所以建议采用 8的送风温差;(3 )通过对双层百叶送风口和散流器送风口两种方案的模拟,对比结果,发现温度分布均可以满足要求,但采用双层百叶送风口,会导致人员活动区域风速大于0.5m/s,不能满足室内速度场的要求,因此建议不宜采用双层百叶送风口,而应该采用散流器送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