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新时期农村工作方法(2008-08-17 21:50:10)1、“以情动人”法。这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哲学观点的运用。如果能从感情入手,充分调动每个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使他们更为愉快地接受新生事物,更好地执行上级的决策,减少工作的阻力。我觉得在基层,在村一级,面对老百姓,往往“以情动人”比“以理服人”更有效。老百姓有时候很注重感情,你讲一些大道理,他听不进去,但是你要是做一两件好事情,你用真情来感动,感动他,对待他,他马上就不一样了。我记得有一次搞计划生育,我们要对一户两女户进行结扎。开始,多次去动员该育龄妇女进行结扎,她就是不肯去,要不就跑、躲,要不就是坚决不去。后来,我们
2、改变了过去的命令方法,上门帮助他解决家庭问题,帮他解决了小孩上学学杂费的困难,帮助他干了些农活。他们夫妇受到感动,就主动去进行了结扎手术。2、“说服教育”法。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让群众从思想上认同上级决策,他们的行动才会统一到上级要求上来。现在,我们不能任何事情都搞行政命令。而是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上级组织的指示传达给群众,让群众接受,让群众实施。如你在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时搞行政命令,群众就可告你侵犯经营自主权。电视上曾经也报道过看到有些地方搞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强行把群众的电也掐掉,水也掐掉,苗也拨掉,这就违反了法律。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要研究群众心理,多做思想引导工作特
3、别是通过一些有影响力大的人去做思想工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典型引路”法。这是“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哲学观点的运用。矛盾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对同类事物的研究,我们可以采用树立典型的方法,重点研究其中的某个部分,掌握其普遍规律,积累经验,创造学习榜样,进而推动整体工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人们对形象化的、具体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远大于对抽象的、概括的事物,农民这个群体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对典型的树立宣传、示范引导,让农民群众接受典型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价值观,从而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一是要发现典型。 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群众创造了许多新经验,也涌现了不少先进
4、典型。要有典型意识,及时深入群众,不断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二是充分运用典型示范。农民是最讲实际的,当他们亲眼看到典型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亲身感受到典型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时,就会积极主动地看着学、跟着干。比如有的人在外已经打工致富了,群众就会自发跟着外出打工。又如搞产业结构调整,刚开始时群众一般不愿意搞,这主要是他们害怕没技术,没有人先干过,但是我们通过培养几户成功的典型,让他们看到实惠,群众的思想就自然会通了。三是要充分发挥典型的骨干作用。让他们在传播信息技术、解放群众思想、支持公益建设方面发挥作用。4、“服务推动”法。这是“内容与形式”哲学观点的运用。内容与形式,是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农村经济社
5、会发展是我们工作的内容,管理和服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两种形式。一要争做模范服务型干部。当前,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群众最盼望的是服务型干部,希望干部少指挥,多指导,少伸手,多给予,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为他们进入市场铺路搭桥。二要善于做好市场信息服务, 利用大家的见识多、懂电脑、关系广的优点,给农民的发展项目搜集市场信息,搭设产品销售渠道,当好参谋、帮助农民减少项目发展的盲目性,降低风险。三要善于做好技术和法律服务。 各位大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农技、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利用各种形式把致富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例如山东省
6、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在这个“服务“上做的就比较好。诸城的肉鸡生产在全国都有影响,肉鸡每年的出口量占全国的一半。他们在这个服务的方面有一个“四、三、二、一“的方法,就是:四上门,三赊销,二公开,一结算。四上门就是鸡苗送上门,饲料送上门,防疫送上门,销路送上门;三赊销就是鸡苗赊销、饲料赊销、药品赊销;二公开就是收购的时候标准价格公开、利润公开;一结算就是在最后卖鸡的时候一次结算,把原来的饲料原来的鸡苗等等,都算得一清二楚,农民对每花一次的钱都知道用途。5、“民主决策”法。每个人都有被人尊重的心理需求,每个人都有一种倾诉的欲望。著名的“霍桑效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满足了群众的这些需求,群众才会理
7、解和支持上级决策。并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最具有创造性,最了解自己的情况,让他们参与决策,决策信息就更加充分,决策就更加符合实际。作为一个村干部,肯定要面临着一些有关村级发展的决策问题,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非常重要。首先,要掌握了政策再决策。 农村政策是农村工作的行动指南,农村政策很多,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农、林、牧、副、渔等各种产业;农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农村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掌握其精神实质。要采用各种形式,向农民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使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家喻户晓,自觉遵循,积极运用。当前,我们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8、设中做出贡献。其次,要结合了实际再决策。 党的政策是指导全国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县的实施意见是指导全县的,也具有相对的概括性,不一定有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全面掌握当地实际,切不可不动脑筋,不顾乡镇、村的条件,照搬政策条文。再次,发扬了民主再决策。村一级要积极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事关群众的事情,要与群众商量着办,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村里的大事,要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来确定,来表决。如果开会决策时,没有人提相反意见,出现“鸦雀无声”或者“众口一词”,说明大家可能对决策问题不了解,提不出相反意见;或认为领导不可能采纳自己的意见,不愿
9、发表相反意见;或害怕得罪“拍板”的同志,不敢发表相反意见。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把这个问题放一放,松松大家的思想包袱,让大家思考思考,再做决策。6、“重点突破”法。这是“矛盾的两点论”哲学观点的运用。由矛盾的两点论可以得知:矛盾是由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健。因此,我们开展工作,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重点。一是找准症结。如果你这个村的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的发展是由水造成的,那么你下决心要解决水的问题。如果这个村是班子不稳,经济基础本来就很好,农业经济本来就不错,那你就是班子问题,那你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加强班子建设,
10、通过加强班子来发展经济。二是明确重点。根据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如果那个地方靠近马路,那你就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交通比较发达,搞马路经济。如果你那个地方有许多能人在外面,那就重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办村办工业。同时要选准突破口,集中力量进行突破,通过这个切入点来打开局面,把全村的经济搞活,把全村的经济发展起来,把全村的农民致富起来。三是定好步骤。根据发展的轻重缓急,确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人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想办法动脑筋,一定就有好的发展思路,一定会走出一条富民大路。7、“危机处理”法。“危机”由“危”和“机”两字组成,“危”,表示有一定的风险,处理不好
11、将产生负面效果。“机”,表示这是一种机遇,处理得当坏事也能变好事,这其实也是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善于处理突发事件,面对突发事件要处变不惊,以静制动,在紧要关头和遇到复杂局面时保持冷静的头脑,这是我们必须修炼的一项功夫。胸怀宽广,善解人意,“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才能显出一个领导者的本色。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处变不惊,善于处理突发性事件:一是要掌握正确的处理原则。面对突发性事件,要“处变不惊、谨慎决策、控制事态、妥善缓解”。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要采取机动灵活、超乎常规的办法,及时缓解矛盾;要尽量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力求抓早、抓小、抓苗头,超前做好预防和
12、防范工作,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要迅速控制事态的恶化。要在迅速控制事态上下功夫,要通过领导行为施加影响,刚柔相济,以静制动,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牵“牛鼻子”,无论是突发性的群体性纠纷、群体性上访事件,还是安全生产事故,都要求我们迅速找准关键人物、抓住关键问题,迅速控制事态,防止矛盾激化或事件恶化;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及时解决的,要及时予以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要说明原因,做好工作,待条件成熟时积极解决;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或错误的要求,要通过说服诱导,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同时,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承认某些要求的合理方面,作出无损于实质的让步或许诺;引导群众认清事态
13、失去控制可能导致的后果,促使其认同党和国家的立场和领导机关的正确主张;要通过多种办法缓解矛盾,缓和气氛,团结教育大多数人,争取多数人的转化;对有意挑起事端,提出无理要求并制造混乱的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要给予揭露控制,使之孤立,条件成熟时,要依法处理。三是要准确找到事态的症结。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事态的事实真相;在全面掌握和认识各种现象的基础上,确定其性质,同时选择多种方案,制定解决问题的总体措施。四是要果断解决问题。要周密组织,抓住要害,选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抓住解决矛盾的主动权。同时,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汇报情况。五是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解决问题做好善后工作的同时,还要认真总
14、结经验教训,要查清隐患,消除不安定因素,采取根本性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8、“依法管理”法。“依法”是与“人治”相对的一个概念。1997 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1999 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这标志着我国的管理将告别封建传统的人治,并将走上法治化的轨道,这也成为了各级组织管理经济社会的大背景和大原则。农村工作的特点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把抓”。各项行政经济工作都要靠乡村两级基层组织来落实,如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等工作,其工作落脚点都在基层组织。在国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每项工作都有国家法律法规来规范。因此,就要求我们做到三点:一要宣传好法律,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观念,让群众自觉遵规守法;二要依法思考问题,我们善于依照有关专门法律来思考每一个具体问题,必须十分明白它适用什么法律,应由哪个部门处理;三要依法处理问题,每一个具体的违法案件都必须交给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越位、不越权、不违法,才能不会成为行政诉讼案的被告并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