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2:审读材料(1).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13906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2:审读材料(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申论2:审读材料(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申论2:审读材料(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申论2:审读材料(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申论2:审读材料(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讲 申论概括部分应试技巧简述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一、阅读理解能力内涵 阅读材料要求的首要和基本的能力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阅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方法顺利地进行阅读文字的能力,是由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举例:【材料 1】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今后会成为像你一样的体育明星。”贝利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但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选自 1992 年第一期语文月刊)【分析】贫困是一笔财富。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要奋发图强。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

2、进,改变生存环境,自然产生“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有志气者“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封建社会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饥寒交迫可以使人意志消沉,也可使人成就伟业,就看你如何对待、如何利用。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逆境的信心和斗志。逆境又是生活大方而富有的馈赠,它随着年代的推移而自然增值,时间越久,利润越高。西方一位哲人说得好:愿意的人,命运跟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历经磨难的人适应性很强,知难而进,不畏艰险,能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事变,摩顶放踵,披荆斩棘,百折不挠,“虽九死其犹未悔”,直至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贫困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和生活的馈赠呢?然而,并非说富裕是坏

3、事,优越的物质条件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与重要因素,关键是如何对待,如何利用。富贵本身不是坏事,但“富贵易淫”却是人之常情,人富贵了,饱暖安逸之时常常易陷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之中,养尊处优,甚至于花天酒地,生活作风糜烂。由此看来,富贵岂不成了坏事?孟子谆谆告诫人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就是这个意思。【联系实际】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寒门;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个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的人;丹麦童话家安徒生出身于缝鞋匠家庭,衣不蔽体;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自古雄才多

4、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每读古今中外名人传记,常掩卷长叹,感慨万端,难怪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能受天磨真好汉”,不经磨难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强人,更难当大任。由此看来,幼时贫困又何尝不是一笔价值连城的、可观的财富呢?例 2【材料 2】1.20 世纪 80 年代末,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去巴黎开会,会后的宣言里说:“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 2500 年前的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机会。”2.全国政协委员、原外交部副部长宫达非认为:当前的社会公德水平日趋下降,渎职失责,弄虚作假,损人利己,几乎到处可见。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伦理道德教

5、育,儒家思想是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主流,儒家十分重视人的自我修养,过去我们只承认阶级的伦理道德,不正视、不承认一般的伦理道德,片面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属于封建性质。3.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新加坡编写儒家伦理教科书,在中学设置儒家伦理课,这种做法很好,值得我们借鉴。4.邓小平同志 1992 年初视察深圳时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分析】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应该一分为二,世界上没有绝对坏的东西,也没有绝对好的东西,否则,便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影响较为深远,儒家学说又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的深远影响、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不容

6、低估。如果把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视为糟粕,予以排斥和摒弃,这就等于把婴儿同污水一起倒掉,污水倒掉不足为惜,可我们不能把婴儿儒家经典中的精华也一起倒出去,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古代的、外国的文化不能搞“一刀切”,兼收并蓄要不得,如果一律排斥也不行,须知,新世界的文化大厦是在旧世界文化的废墟上建造起来的。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排斥与摒弃腐朽消极的东西,学习与吸取科学的、积极的东西。【联系实际】建国以来,文化界对儒家思想虽然在学术上有些一分为二的态度与说法,但在具体行动上基本上还是“一律排斥”、“完全否定”的,几乎是谈儒色变,推崇孔孟的儒家言论与主张必遭批判。

7、文革后期,“四人帮”又搞批林批孔,思想界一度极为混乱。其实,儒家关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见解、关于个人的自我修养的一些看法是极有见地的,其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义不为,无勇也”,“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学礼,无以立”;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舍生取义”等精辟的言论,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都产生过和继续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新加坡华人占 76,论面积可谓“弹丸之地”,然经济起飞,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为什么全国公民彬彬有礼,交通秩序、社会公德、文化教育令人叹服呢?依我看,这不能不

8、与新加坡在中学就开设儒家伦理课有关,每个公民从小时起就受到良好的伦理道德教育,加强自我修养,社会公德怎能不好?国内有些人身在宝山不识宝,洋人肯定的便顶礼膜拜,这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怪现象。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我国真正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然而“天下文明,匹夫有责”,这有待于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积极倡导,身体力行。在申论考试中, “读”是基础, “写”是关键, “读”与“写”必须结合, “读”与“写”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读”一般着眼于认识,是从字、词、句、篇入手,进而达到“语意” 、 “积材” 、 “辨词”的目的。 “写” ,一

9、般着眼于实践,从观察、感受、认识、摄取生活材料入手,继而进入构思、选材、立意、布局,并运用一定的文章体式和恰当的语言文字,将生活和人物表现出来。显然,二者在写作实践中,不仅各有其特点和规律,而且对能力的培养和要求也不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1.认读语言的能力认读语言的能力,就是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能力,即对阅读材料中的单字、词语、句子的认识能力。它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是整个阅读过程的基础,也是阅读的最起码要求。顺利进行认读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两项:一是视读的广度,即视知觉范围的大小;二是认读的准确度,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音形义混淆、容易错读、错写的字以及对同义、反义词的辨析等,同时注意在认读时避免

10、增字、减字、重字。读得准确,不仅能锻炼语言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等。【举例】要求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联系生活实际的议论文。寓言诗鸟的评说如下: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是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鸟的评说实际上就是人的评说。因此,文章决非要求对鸟发表看法。有一篇题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优秀论文,这样起笔:在寓言诗鸟的评说中,麻雀、燕子、黄鹂、百灵等鸟,它们唇枪舌剑,互相攻击、诋毁,都自以为是地指出了对方各自的所谓缺点。读罢寓言诗,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一位大诗人的名句:

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生动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哲理。这就一下子透过字面,领悟了以鸟喻人蕴含的深意,提出了如何正确看待人的问题。 2.理解语言的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是在认读的基础上,对阅读信息进行消化、加工的能力,它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衡量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是看理解能力。 理解语言的能力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句子的能力、理解语言结构的能力、理解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等。整个理解过程是按照从对语言形式到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从对部分的理解到对整体的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对语言形式和部分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规律来完成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从字词句入手,经过判断和推理,抽象

12、与概括的思维活动,达到对材料主旨理解。举例: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而且到 35 岁还不愿意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十分紧张,她宁肯离婚也不让步。可是她在专业上成绩平平,一共也没当过几回主角,歌舞团不得不决定调她到文化馆工作,用团长的话说是专业退休。这位演员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却不得不忍痛离开舞台。 3.评价语言的能力 评价语言的能力指对阅读材料的体验和评价能力,包括从材料的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语言文字、写作风格等进行评价,就是能从评价的角度进行阅读。举例:达芬奇( 公元 14521519 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

13、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地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

14、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4.应用语言的能力 应用语言的能力指经过阅读后,将获取的种种信息加以灵活使用,以获得一种新的知识的能力。应用语言的能力的最大特征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这是一种较高的思维活动,需要掌握精读、速读、浏览、质疑、比较等方法。举例:我国足球明星柳海光,在参加奥运会足球预选赛期间,他的父亲病重住院,柳海光无法照看父亲。这时有十二个青年球迷自动组织起来,轮流照顾他的父亲。医院的护士不知内情,看他们细心照料的情景,对人说:这位老人的儿子们真孝顺!分析:有的考生看到故事中照顾老人的表面现象,便把这则材料概括为尊老,这并没有把握材料蕴含的本质意义。应该想一想:十二个青年球迷

15、为什么要照顾这位老人?因为他是足球明星柳海光的父亲。如果换成别人家的父亲,恐怕是不会这么孝顺的。所以单纯理解为尊老,是不符合材料的思想性的。他们照顾柳海光的父亲,从本质上说是出于对柳海光的热爱,希望柳海光能安心踢球,使中国足球能早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国争光,这也体现了十二个青年球迷对祖国的热爱。所以,如果要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议论文,采用下面几个标题中的一个才能准确地体现材料的思想性:(1)没有参赛的足球功臣(2)军功章上也有你们的一半评上海十二个球迷的故事(3)同样能为国争光二、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认读能力的培养1认读能力,就是认字、读字、识词的能力,即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认读和词义的感知

16、,来了解字词所包含的意义和表达的内容的一种能力。就学习语文和学习写作的程序来说;也是从认字、识词、联句发端,然后进入写话、写作、创作的阶段的。就一篇文章和一部作品而言,字是组成词的因素;词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句是组成段落的基本部分。因字组词,以词成句,合句成段,缀段成篇,形成有组织的书面语言文章或作品。鉴于此,阅读中培养认读能力,这不仅是个人语言文字修养的表现,而且也是阅读的基本功和写作的基本功所在。汉代思想家王充说:“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成篇。 ”刘勰也说过:“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这就是说,字、词、句按照作者的意图和思路,才能组成篇章,这就

17、强调了字、词、句在文章中的基础作用,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就不能忽视认读能力的培养。如何去培养认读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认识性阅读的基本训练。这种阅读从字词入手,扫清阅读中有关字词的障碍;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和词义的理解,能读懂读通一篇文章,从而积累语言的感性材料,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认识性阅读,着重字词能力的训练,是阅读的积累和感性阶段,是整个阅读的基础。2审读材料要全面。即凡是命题者给出的材料都要一一看明白,不能遗漏,因为给出的每一段材料都包含着一定的信息要揣摩命题意图。即命题都要考查什么,这一点重在筛选信息,找出关键性词语,如问题的“根本原因 ”、 “主要原因 ”、 “直接原因”、 “前提”、

18、“性质”、 “实质”、 “标志”、 “特点”、 “特征”“核心”等。它们是作答的依据和切入点,出题角度不同,答题时应有不同的针对性。刘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具体说,有以下各方面,要引起注意:读关键词(正面与反面。褒奖一与批评)读连结词(因果与转折,并列与相承)读背景(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读过去与未来的趋势读政策与法律(文内与文外)从不同的角度读:(从政府、干部、职工、农民、下岗工人的感受与评价)(二)理解能力及其培养理解能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部分。所谓理解能力就是培养阅读的领悟意思、明白事理的能力,是由认字识词的感性阶段到理解内容的理性阶段的深化。阅读

19、中的理解消化能力,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词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而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理解是阅读的深化,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的诸能力中至为重要的一种能力。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因为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离开了思维,理解就无法进行,例如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理解文章的全部内容和精神实质,就必须:(1)把整体分解为局部,把集中的内容分散理解,这就是分析;(2)又由部分到整体,由分散到集中,这就是综合;(3)由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这就是概括;(4)就必须由此及彼,温故知新,这就是联想。分析、综合、概括、联想等,都是思维能力在阅读

20、中的表现。所以,阅读中理解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阅读中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就以综合、分析而言,从分析到综合,既是阅读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消化过程,也是阅读中思维活动的整体性表现。通过分析与综合,我们才有可能达到对文章全部内容和精神实质的把握与理解。怎样培养理解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理解性阅读的基本训练。理解性阅读又叫分析性阅读,它是以理解文章全部内容为中心的一种阅读活动,是认识性阅读的必然延伸,是阅读的理性阶段。古人云:“善读者,始熟读而明其章句,继融会而究其意蕴” ,这就是指的理解性阅读。认识性阅读可“明其章句” ;理解性阅读则“究其意蕴” ,要求从文章的立意构思、篇章结构、语言运用、表现技巧等多

21、方面入手,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培养理解能力,可以训练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举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军陆战队采访,惊奇地发现,在沙特的帐篷里,在待命的军舰上,美国官兵正在读中国的孙子兵法。据说,有个军官匆忙出征,忘记带上这本书,赶忙写信给妻子,让她把书航寄到前线。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的必读书。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兵对中国的孙子兵法奉若至宝,急用先学,实属为解燃眉之急。孙子兵法漂洋过海,备受美国人青睐,并不新鲜。近、现代的英、俄、日、德、法、捷等外文译本早已风靡世界,被日本人称之为“东方兵学的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拿破仑作

22、战时也曾拜读过,此书早已成为许多国家高等军事院校的教材。孙子兵法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与过去战争经验写成的,曾席卷日本管理界和美国军事界,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到此为止,还可以继续展开联想,深入分析,明确材料的针对性。有人是这样展开联想的:前不久,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里掀起研究“易经热”,祖先的真知灼见,使诸多大学生感到震惊。日本出现菜根谭(明代文人洪应明著)热,充分显示了这一事实:虽经岁月流逝,人世沧桑,仍掩饰不住它的灿烂光辉,实为“中为洋用”的典型。大学校园里对西方哲学从热衷到冷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从盲目批判到重新关注,这种“回归热”,充分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其他,诸如中国的中医

23、、中药、武术、气功在世界各地深受欢迎,日本、东南亚尤烈。如今出现一种怪现象:“中国和尚”在国内“念经”,“听者寥寥”,但漂洋过海却出现“远道的和尚会念经”的情形,“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情形司空见惯。一部分鼓吹民族虚无主义的人,把西方文化吹得天花乱坠,仿佛创造人类文明没有中国人的份,把中华民族的祖先说得一无是处。有识青年应研究、挖掘祖国文化遗产,继承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就不会出现一提中国便“心灰意懒”、“自惭形秽”,一提西方便“叹为观止”,须“仰视才见”的自轻自贱的民族自卑感。三、评论能力的培养评论能力,是指对文章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品评的一种能力。评论能力,不仅是写

24、作中十分重要、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能力,而且也是阅读的各种能力中较高的一种能力。怎样培养评论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评论性阅读的基本训练。评论性阅读是对文章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阅读,是对于文章作品进行正确评论、提出自己见解的阅读。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理解性阅读,是偏重于对文章作品的全部内容、作者的观点及作者所介绍的知识的一种阅读。但阅读的目的不只是理解,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章作品的鉴赏,受到启发和教育,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为达到此目的,就必须由理解性、鉴赏性阅读上升到评论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与评论性阅读的不同点在于:前二者多偏于形象的直觉,是以理解文

25、章作品内容并对文章作品进行鉴赏为目的的,其对象主要是作品本身,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趣味;后者多侧重于理性的认识,主要在于识别文章作品的价值,对其进行全面、深入、正确的评价,要求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加以论述。但申论考试要求阅读的给定资料却不是什么文章作品,只是些略经整理的“半成品” ,连“事件报道” 、 “情况简报”都够不上。申论考试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不够准确、不够清晰的“半成品”材料的加工能力。这种加工,主要是对各种材料的阅读分析。也就是说,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成由事实上升到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一堆材料划分为几类材料、把分散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内在联系

26、的事物、由给定材料内的事物联系到以外的其他事物这样反反复复的思考。这种反反复复的思考,就是阅读分析。把某一阶段上的分析用语言(多数情况下是“内部语言” )凝定下来,就是概括。在阅读过程中的分析和概括,都不是一次性的简单行为。举例:1美国政府告诫美国人民:“21 世纪是亚洲人的天下、日本第一、欧洲正在崛起。 ”2日本的中小学教科书上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 ”31986 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万头攒动, “挑战者”号将执行第十次飞行任务,15 秒钟后突然爆炸,有 7 名宇航员同时遇难;此后不久,又又 900 多人报名参加航天飞行。4我国长征二

27、号运载火箭进入欧洲市场。5中国号称吃的王国,仅鸡的吃法就有十几种,可是美国肯德基到北京安营扎寨,顾客盈门,并把快餐店开到上海,一时掀起了“快餐热” 。通过阅读这几段材料,可以看出材料表达出这样的观点:整个世界面临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 ,一日千里,瞬息万变,谁不是强者,谁就不属于这个时代。不管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形势咄咄逼人,每个人、每个国家都面临着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除了应战,别无选择。工艺落后,质量不好,不了解市场需求动态,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混乱,迟早要被淘汰。可是优势并不是永恒的,应抓住契机,把握时机。挑战和机遇总是相伴出现的,只有迎接挑战,机遇才可能垂青。只要我们做好充分

28、的准备,抓住时机,锐意进取,相信机遇也会永远存在。由上面这些观点进一步引申,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就可以发掘这些材料的本质意义:任何人、任何国家都要卷入竞争的漩涡,今天的优势不一定是永远的优势,日本的汽车工业冲击着美国的汽车工业,韩国的电子工业冲击着日本的电子工业,欧共体经济的冲击严重威胁着美国。日本面临资源贫乏的挑战,中国面临着人口、能源、资源、 、生态、水资源等问题的威胁,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深化改革,把步子迈得大一些,力争在国际竞争中力挫他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迎接挑战。向国际市场挑战,并勇敢地迎接挑战,才有出路,才有机遇,才有发展。在申论考试中,对给

29、定材料的阅读,应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要简单地就事论事;要言之有据,绝不无中生有;要恰如其分,既不装腔作势、危言耸听,也不隔靴挠痒、言不及义。阅读理解能力强的突出表现在善于处理各类材料,也就是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区分是同类问题还是不同类问题,是同一层面上的问题还是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善于区分主次、轻重、缓急,而不是有一个算一个,一概平列,一视同仁;善于发现同中之异,也善于捕捉异中之同;善于发展、辩证地看问题,善于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研究问题,既善于一分为二,也善于适当地合二为一。举例:材料 1:据调查,目前在考分压力下,不少青少年阅读面狭窄单一,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材料 2:在

30、一项“您最希望孩子买的书”的调查中,90的家长都选择了辅导读物。材料 3:许多青少年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读得最多的是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这类作品位于青少年图书消费量的榜首。要求:紧扣三则材料提供的情况,对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发表看法。题中的“看”,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观察并加以判断的意思,也就是对看的事物发表见解。但有的考生错误地理解为“看书”的看,把文章写成了“我读课外书籍”;有的考生把“看”仅仅理解为观察,于是,把看到的课外读物一一罗列在文章中,并用不少篇幅去介绍读物的内容;还有一些考生,对提供的材料没有仔细审读,发表的看法偏离了材料,或者只扣住一部分材料而抛弃了另一部分材料,显然,针对材料发表看法的要求就难以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