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心理辅导教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14817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心理辅导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三章心理辅导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三章心理辅导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三章心理辅导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心理辅导教师第一节 心理辅导教师概述一、心理辅导教师素质的涵义本章所提的心理辅导教师的素质,不是指他们从事辅导工作的技巧和经验,而是指心理辅导教师本身在自我认识、自我成长、个人特质、情感健康、生活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素质,也就是他们个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真正的自己。解读: 1.成长的涵义是什么?2.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意思?二、心理辅导老师具体的素质(真诚、尊重、共情)(一)真诚1、概念:真诚是指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老师以“真正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置

2、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2、真诚在辅导中具有重要意义:1.可以为求助者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能让他知道可以袒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而无需顾忌,使求助者切实感到自己被接纳被信任被爱护;2.可以为求助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的榜样,求助者可以因此受到鼓励,真实地与辅导老师进行交流,发现和认识真正的自己。 案例分析:一个失恋者对咨询师的不信任,是咨询师的真诚打开了求助者紧闭的心灵大门,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探索。注意的问题:真诚的表露要做到恰如其分。因为表达真诚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如:你这个人真是蛮不讲理。你的这种行为令人厌恶。你是这种性格、道德品质,难怪大家都不喜欢你。可改为

3、:我觉得你刚才那番话的道理不是很充分,有点按自己意愿在评判,是不是这样?你的这种行为人们或许会接受不了,从而有可能引起不良评价。你的有些言行容易引起一些人的误解,引起矛盾。不知道我的这种感觉对不对?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如,一位失恋的咨询师,在咨询中,求助者的叙述勾起了她的伤心往事,于是她花了半个小时,滔滔不绝、非常激动地向求助者叙述了她的失恋经过及痛苦。3.真诚应该实事求是。炫耀知识渊博或掩饰某些缺陷或维护完美而过分表现自己甚至装腔作势,等等,都失去了很多的真诚。4.真诚应该适度。就像对人热情要适度一样。在早期的咨询关系中,真诚的表达只要求“不要虚伪”。在这期间,咨询师可以保持静默或避免表达

4、出自己主观的评价。随着咨询关系的发展,咨询师也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不足、缺点的反馈,但以不损害咨询关系为原则。真诚是内心的自然流露,不是靠技巧所能获得的,真诚建立在对人的乐观看法、对人有基本的信任、对求助者充满关切和爱护的基础上;同时,也建立在接纳自己、自信谦和的基础上。真诚是咨询师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是潜心修养、不断实践的结果。(二)尊重1、概念: 尊重是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尊重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尊重求助者,其意义在于可以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2、恰当地表达

5、尊重,需要理解以下几点: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尊重意味着接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也意味着接纳一个价值观和自己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求助者,并与之平等交流。咨询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充分地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开放的观念对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无论求助者相貌美丑、地位高低、经济贫富、脾气好坏、年龄大小、性别差异,咨询师都应一视同仁,予以尊重。对待不同学习成绩、爱好表现、个性特长的学生也应该一视同仁。3.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对求助者不嘲笑,不动怒,不贬抑,不惩罚。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信任是尊重的基础,缺乏信任就很难有尊重。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对求助者的隐私不刻意追问,

6、不干预,不外传。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尊重并不意味着一味迁就求助者,没有原则,没有是非。那样是违背真诚原则的。若咨询师发现自己实在难以接纳求助者,可以考虑把求助者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这也是对求助者的尊重和负责。(三)共情1、共情(empathy) 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2)咨询师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2、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

7、而走进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要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三、心理辅导教师的人格特质1.良好的品格。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2.自我平衡能力。负面信息的清除(有能力调节自身不良情绪) ;咨询工作的独立性(在咨询关系以外解决自身冲突) ;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够情绪稳定、自我平衡。3.善于容纳他人。个人的性格特点,也是职业需要(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提供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接纳求助者的各类问题) 。4.有强烈的责任心。对求助者负责;特殊情况可以考虑转诊。5.自知之明。

8、自知之明包括: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性;能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自知之明通常与自我成就感联系在一起。自我成就感有极其明显的文化性质以及个体差异。第二节 心理辅导老师的人性观一、心理辅导老师的人性观人性观是对人的本质的看法。辅导者在对来访者的干预中,无法摆脱自身人性观的影响,绝对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这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人性假设问题:正面或负面;2.人的发展问题:过程或结果;3.心理障碍问题:无病假设或有病假设二、心理辅导老师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人生活态度的具体表现。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必须清楚地觉察自己的价值观,也可以与来访者公开讨论自己的价值观,但不可强加于来访者身上,不要

9、热衷于纠正别人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三、心理辅导老师的自我概念1.自我概念2.心理辅导老师的自我概念第三节 心理辅导教师的个人成长一、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意义 1.有利于辅导者的专业成长 2.有利于来访者的个人成长 3.有利于对咨询理论的反思二、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重大课题 1.澄清个人的生命哲学观 2.探讨对重大生活问题的态度 3.解决个人生活的“未完成事件” 4.高度的自觉能力 5.提升专业伦理水平三、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方式与途径 1.通过培训促进个人成长 2.通过建立归属感促进个人成长 3.通过研究促进个人成长 4.通过辅导实践自我探索 5.通过成长小组成长 6.督导与继续培训促进个

10、人成长 7.自己接受心理辅导促进个人成长第四节 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保健一、职业枯竭现象(一)职业枯竭及其表现职业枯竭简称枯竭,指辅导者出现的一种情感的疏离及怀疑自己的工作价值,在工作中出现身心失衡,感到倦怠、有无力感甚至崩溃感的状态;枯竭还可能是一种不自觉的处于持续性疲劳或挫折状态中的生活方式。(二)职业枯竭的原因 1.个人原因(完美主义、占有欲强等个人特质以及工作外个人有未获解决的冲突。) 2.人际方面(紧张的人际关系,糟糕的交往能力等。 ) 3.组织方面(陈腐的体制、毫无归属感的团队等。 )二、职业枯竭的预防与干预 1.加强自我觉察(前提) 2.投入真实生活(摆脱枯竭的动力来源) 3.通过专门的组织形式干预(不让辅导者承担多重角色,且有督导团队,这是改善枯竭的专业手段。 ) 4.对枯竭者的心理辅导(保持辅导者正常心理功能的良方。 )三、心理辅导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途径1.认知调整(改变环境,或是改变心态。认知调整很重要。 )2.生活调整(真实的生活是辅导者自信的源泉。 )3.创造与学习(不断充电、学会悠闲、敢于创新,这是增加工作趣味、摆脱枯竭的重要方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