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和改编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一) 这些天停止陈氏新架一路的练习,重新捡起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确实对膝盖等关节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这次再练简化二十四式,有很多心得体会,不敢私藏,也希望能得到批评指正。 一,起势 1。不要着急开始动作。多站一会,好比站桩一样,入静,可以闭眼。静极生动。直到意识深层有了“动”的萌动,纔开始动。如果觉得身体十分疲乏,不想动,就不要练了。先休息去吧。 2。左脚轻轻用意念提起(感谢 TheTime 网友的贡献)。 3。脚尖点地,不是大脚趾头点地,而是大脚趾後面最近的脚掌部分,是发力点。这地方接触地面之後,感觉力从脚尖到脚踝到小腿膝盖大腿,然後经
2、过腰胯,传递向另一条腿(右腿),从大腿再到脚掌。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身体会自然的微微晃动。因为太极拳是讲究整体的。 4。稳定之後,擡起双手,自己就如一个膨胀的塑料袋,或者说气球,浑身是一种膨胀的劲。 5。重心降低,双腿弯曲的时候,应该如同泄了气一样,或者象落下的绸子,双手很自然的带有波浪的落下。要有自己轻如鸿毛的感觉。 6。准备野马分鬃,不是简单的双手抱毬。而是跟陈氏太极拳“懒扎衣”和“白鹤晾翅”之前的双手划圈的动作类似,不过恰好是左右反过来的。这里,左右手都画逆时针的圈,但是差 180 度相位。也就是左手往左上的时候,右手往右下。单单停在这里,类似左手拔剑的姿态。在划圈过程中,手心会不可避免的
3、改变方向,但应该尽量冲外(身前)。 其实这样比较好记:对方用左手来进攻,我的左手从外侧抓住对方左手,然後一划圈,形成对手左臂反关节。 划圈的过程中,注意身体的重心,原来在右腿,划圈开始,到左腿,划圈结束又到右腿。虽然两手都划圈,但重点在左边。 这个圈画回来之後,左手往上一翻,手心冲上,右手从上面回来,手心冲下,双手抱圆。但是抱圆并不是双手相对。我的感觉,抱圆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个合劲,为了野马分鬃的“分”。所以双手交叉的比较大,左手很靠右,右手很靠左。 在上面划圈结尾时身体微微右转,为下面的动作作准备。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二) 2006-11-18 19:40:26 (声明,我的这些体会
4、是想到什麽写什麽,不能保证面面俱到。有些太极拳常识,很可能不会提及。) 上一篇文章忘了提到呼吸,这里说一下。左腿擡起:吸气,落下:呼气,双手擡起:吸气,微微下按:呼气,划圈抱圆:吸气。很显然,下面的野马分鬃就是呼气了。 其实太极拳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舒适。没有什麽教条。别人说得再有道理,如果你觉得不舒服,也是不好。关键要自己浑身舒泰,感觉很美妙。我这里说的是我的练法,可能对你来说有更适合你的,要自己摸索。 二,左右野马分鬃 前面说了,双手抱圆,或者大幅度的交叉抱於前胸,右手在上,手心向下,左手在下,手心向上。身体重心在右腿,且上身是微微向右。不光双手交叉,两肩也是微微抱拢。 1,左腿向左侧方探
5、出,脚跟落地,然後右腿蹬地,同时转身。右腿带动胯展开,胯带动左腰,左腰带动左肩展开,左肩带动左上臂,左上臂带动左前臂,然後到左手,力达左手中指指尖。 要体会这种感觉,可以先速度快一点,感觉一下从左腰到手指这个“鞭打”动作。胳膊就好比一条鞭子,靠腰肩把这条鞭子甩出去。当然这条“鞭子”也是有肌肉的,胳膊上的肌肉也顺势发力。太极拳最重要的就是腰劲,俗称“形意拳,八卦步,太极腰”。这个动作就可以体现一些。还有些动作,小腹的肌肉也会用到。高手有“丹田内转”之功。在前是丹田,在后是命门。气功的真气来源于此,太极拳的腰劲也来源於此。 这个鞭打是很霸道的,有点类似陈氏太极拳二路的白蛇吐信。虽然很多人打太极拳很
6、慢,但是太极拳毕竟是“拳”,用於技击的时候是很快的。平常慢慢的练,是出於特殊的训练或者养生的目的,并不是招式的原意。 作者: 74.108.158.* 2006-11-26 09:33 回复此发言 2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和改编 当然,平常练习的时候,如果是为了养生的目的,则不宜过猛过急,缓慢舒展的打,也是很好的。只是注意这个从腰到手,用力的顺序。 至於另一只手(右手),主要是协调全身的作用,向右偏下方按出。 2,左野马分鬃之後,身体後坐於右腿,然後左脚外撇,然後重心移至左腿,同时转身右腿跟上。这些动作应该比较明确。但是手上的动作也要注意。 手上的动作有两种练法: a.在身体後坐的时候,左
7、手翻过来,往右下画顺时针小圈,同时後手在右方也画一顺时针小半圈,然後两手一上一下,随著转身,向左捋过,这是个“挒”劲,相当於抓住对方往旁边一甩,跟陈氏太极拳一路裏的“前招”“后招”类似。然後到左面。左手再翻囘来落在右方,双手交叉,为下一个右野马分鬃作准备。 这麽练得好处是简捷。坏处是最後左手回来抱圆(或者交叉)比较生硬。 b.跟第一个野马分鬃之前的思路一样,就是划圈。不过要注意手的动作要早点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转身过程中,正好和划圈所需要的重心一致。具体的动作,双手在身体後坐的时候,画顺时针圈,两手交叉,左上右下,然後继续画顺时针的圈,重点在右手。技击意义是我右手从外侧叼住敌右手,然後扭转其手臂
8、成反关节。这个动作和第一个野马分鬃之前的划圈一样。 关键是配合转身。在双手离开时,右腿开始蹬地,等划圈将要结束,重心已经转移到左腿,然後右腿收回。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其实比较简单的记,就是先两手交叉(或者抱圆),然後在转身过程中分别顺时针划圈,然後会合,又成交叉(或者抱圆)。 这个动作是十几年前一个老人教我的。当时我突然对太极拳有了兴趣。恰好家裏有一本书上有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说明。於是我就瞎学了点。但完全是胡来,动作很差。有一次在公园一块儿空地上看一位老人在练太极拳。练过之後,他主动问我,是不是也喜欢太极拳,会不会等等。我当时不知天高地厚,比划了两招,把老人给笑坏了。说那不是太极拳。他说他
9、当年学太极拳,仅仅野马分鬃,老师就让练了一个月。当然他也认为一个月必要不大,但也应该有半个月。於是开始教我,就教到野马分鬃。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三) 2006-11-19 10:46:39 上一篇文章提到野马分鬃之间衔接时,双手多交叉一次,然後划圈。这个动作在这里不大容易掌握,但在今後其他动作需要“抱圆”之前都会用到,而且也比较容易掌握。所以这里可以暂且放过去,等以後有了更多的感悟再回来看。另外,第一次交叉可以动作做的小点,并不交叉。记住一个姿态,双手虎口相对,一个在斜上,一个在斜下,这麽扯开。然後划圈回来,原来在斜上的手就到了下面,原来在斜下的手就到了上面。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根
10、据这个思路,在左野马分鬃之後,左手翻过来往左下按,右手从下面掠过来然後往右上撑,这个动作可以舒展些,形成右手左手对拉的姿态,手心都朝外,虎口相对,然後再顺势转回来,成左上右下的抱圆。 还可以这麽记,类似于每个野马分鬃後面,都接一个白鹤晾翅,只是这个白鹤晾翅是运动中的,侧重于划圈,而不是对拉的力量。 下面的野马分鬃以及他们的衔接都一样了,只是方向相反。 (三)白鹤晾翅 1。紧接著左野马分鬃,双手顺时针划圈,交叉,然後对拉。左手往右下按,右手往右上扯。重点在右手。发力点在拇指食指虎口。 2。注意先划圈,然後再把重心移到右腿。一定要体会:左腿蹬地,力传到右腰,然後右肩,然後右臂,腕,这麽一连串的过程
11、。太极拳对腰腿的要求是很高的。招招都要注意用“腰”,否则“柔”就成了软绵绵,毫无弹性。 3。要注意手对拉的时候,手心应该向外。很多人做这个动作,是右手手心朝内或者朝前,这都不是太极拳应该有的姿态。手在斜上的时候,从来都应该是手背朝内,手心朝外的。 4。交叉抱圆的时候吸气,双手对拉的时候呼气。这招大开,用过之後,觉得胸膛开阔,气势如虹。作者: 74.108.158.* 2006-11-26 09:33 回复此发言 3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和改编 5。对拉要留有馀地,有弹性,双手并不是有多远去多远,而是始终在力量控制范围内。好像双手拿著一根棍子,往外格挡对方的武器。 6。然後接搂膝拗步,这时候的
12、衔接动作也要注意。手绝不是直来直去的。开始关键是右手,从上面逆时针划圈引囘,在面前滑过时手心向下。同时,左手从下面以掌心为轴逆时针转半圈,然後提上来,手臂顺时针划圈。和右手在面前经过的时间差 180 度。在左手经过面前时右手已经到了最右边,翻掌冲外上。接下来,就是搂膝拗步了。 这里很多人的右臂并不是逆时针划圈,而是顺时针划四分之一圈,或者直接落到耳外,这都是不合太极拳拳理的。 更高难的(可选),在右手划圈,在面前经过之前,重心移到左腿,然後右手划过去,再移到右腿,在此期间,右脚趁重心在左脚时脚尖外撇,这样和其他搂膝拗步之前的姿态一样了。 太极拳的重心是在变化的。比如野马分鬃,重心在前腿,然後白
13、鹤晾翅双手对拉的时候,重心在右腿了,右手在面前划圈,重心又到左腿,然後再到右腿。注意每次手发力的时候,重心都在相应的脚上,右手在右脚,左手在左脚。当然也有例外,那就叫“拗步”。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四) 2006-11-19 13:17:42 上一篇提到的白鹤晾翅之後,左右手分别划圈,要注意柔和,“飘落”的感觉。 还有前面提到进攻中重心的问题,讲的不够清楚,可能会有误解。太极拳的每一个进攻,无论多麽微小,都涉及到重心变化。一般来讲,左手进攻,重心在左腿,这个说的是最後完成动作的情况。但发动进攻,却是来自另一条腿(右腿)。比如野马分鬃,右腿蹬地,然後通过重心的变化带动腰胯,左腰发力,最後到
14、达左手。 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这篇文章要提到的“拗步”。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右手在右面手心向外上,左手在胸前飘落。这时候身体顺势左转,左脚出去,类似野马分鬃的步法。但是,关键是这次的发力在右手,而不是左手。我们看看发力的过程。从右腿到左腰,这是必然的,然後左腰带动左肩。关键在这里。野马分鬃时,左肩的旋转力直接传到左手的鞭打,而且为了化解左肩的力道,右手也向右方按。左右手的转距都很大,所以又让上身保持了平衡。但是搂膝拗步这里,左手在下面搂膝,力矩小,而右手已经收回到耳边,就和弹簧被压缩到为一样,随时准备弹出。所以左肩旋转并没有被化解,而是继续往後转。这样是什麽後果?当然是带
15、动右肩转动。人的身体是有弹性的。左边肩膀一扳,右边马上也会过来,带著速度,然後带著已经曲折的右臂甩将出去,出掌一击。 太极拳虽然平常打得比较慢,但是招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出击。所以要从这方面来理解太极拳。 2。右手出击,并不一定要直直的推出。陈氏太极拳裏,要求右手划弧由内向外推出,同时左手搂膝後也成勾手,位置比杨氏高。这样的好处是,有利於招式作完之後肩膀,乃至整个身躯的稳定。不信你快打发力试试。 3。与下一个搂膝拗步衔接也是难点。关键是还要找第一个搂膝拗步那个双手“飘落”的感觉。 a. 在身体後坐之前,右手回收,逆时针划圈。左手在左面准备顺时针翻上。 然後身体後坐,同时右手眼前飘落,左手在左
16、边擡起。 然後转身上步时,左手在眼前飘落,也往左侧一摆,右手在右边翻上; 转身完毕,左手上翻,右手在胸前飘落,准备下一个搂膝拗步。 b.如果力求简单点,则少做一个周期,直接就左手划顺时针小圈,然後手心向下向左摆过去,右手则在上面兜回来,只“飘落”一次。 但不管 a 还是 b,千万不能让左手手心向上逆时针在眼前兜起,然後到耳边。这不是太极拳!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五) 2006-11-19 17:43:37 我查了一下书,杨氏太极拳的搂膝拗步,推掌出去,也是要求微微弧形的,掌心不是直冲前,而是微微向外。 作者: 74.108.158.* 2006-11-26 09:33 回复此发言 4 简
17、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和改编 另外,我的这套动作,划圈太多了。其实到後来不一定要划完整的大圈,而是越来越小,甚至小到无圈,韵味还在,那是比较高的境界了。只是作为初学,一开始把圈划全了比较容易领会。划圈的时候,如果一味吸气,可能太长了,可以适当多增加一个呼吸。但要自己掌握,每次应该一致,而不是乱来。而且主要动作的出招一般都是呼气结束。 我前面说的双手合作的划圈,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两只手都是顺时针或者都是逆时针,但是差180 度相位,两手交叉,然後再分开,然後再交叉。可以不断练习。但手心尽量冲外。另一种是左手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双手不交叉,分别在眼前飘落。等到了云手,就是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
18、了。当然还有双手平行的划圈,在下面捋。如封似闭裏面就有这种。 五,手挥琵琶 这招似乎比较简单,後腿上步,两手一挥,再後坐。其实“手挥琵琶”这个名字有点让人误解。陈氏太极拳裏在拗步之後是“初收”。有人说,很多陈氏太极拳名师,在指导徒弟做这招的时候,经常喊“收回”,於是猜想当年杨露禅大师在学拳的时候,把“收回”聼成“手挥”了。这当然不能当真。不过我查了杨氏太极拳的书,其动作并不真的是“手挥”。 很多人两手平行的往右“挥”,然後下沉。这种理解不是特别对。陈氏太极拳裏,拗步的结束,两手大开,然後当然是大合,是两臂往裏猛收的劲,有点左臂逆时针,右臂顺时针的感觉。杨氏太极拳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只是幅度没有那
19、麽大。 应该是左臂逆时针转,左手手心尽量冲外,往上挑起(“齐眉”),当然手心就会冲右了。右手右臂则顺时针旋转半圈,掌心冲左。然後两肘下沈,随著身体後坐而收回。 技击意义是在上一招洞门大开之後,在敌人进攻时,迅速撤回,并用双手夹击对方进攻右臂。左手抓住敌上臂,右手抓住敌前臂,用力一措,使其肘关节扭伤。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六) 2006-11-21 21:17:19 前面没有提到搂膝拗步的技击意义。後面的手在干什麽?真的是推铅球麽?陈氏太极拳中的这招,头歪一下,似乎在躲自己的“推”。这个技击意义就比较明显了,是在对方推搡或者拉扯自己的头部颈部肩部时,摆脱对方。这跟前面的右手逆时针左手顺时针
20、选择,以及後面的手挥琵琶,倒卷肱,都是防守情况下摆脱敌人的进攻。第一招野马分鬃却很暴力。可见编排很不合理。看陈氏杨氏太极拳的完整套路,大都是从轻柔到刚猛。这是比较合理的。所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可以连续多打几次,前两次轻柔,如果身体情况允许,後两次则转为刚猛,自己掌握。 还有“手挥琵琶”,正常的练法都是後脚先上半步。这是比较轻柔的练法。如果重视技击,这招应该是前脚(左脚)猛往回缩。因为这是在洞门大开之後,急收,所以本不应该前进。但这样难度稍大,只为修身养性的话,後脚上步就可以了。 六,左右倒卷肱 1。这个动作可以做得很美,象跳舞一样。在敌人进攻下後退而不仓皇。 2。接上式,左手在前,右手在后。
21、身体右转,右臂从左而下而右逆时针划圈,手心向下!(手心向上的练法不合太极拳拳理)同时左手略往前推,重心微微左移。 这时,两臂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处於大概八点二十的位置,左腿先蹬地,右腿後蹬地,脊柱拉长,整个身体微微上浮,上臂网上提,带动两手分别翻转成掌心朝上。 身体左转,右手从上面转过来前推,左手後撤。同时左脚尖划顺时针弧线(内弧),撤至左后。左手後撤时,掌心由冲上转为冲右,或者右下。重心移至後撤的左腿。 3。接下面的动作,动作要连贯,利用前一个动作,则重心不必再向前腿调整。 4。左脚尖划弧,然後撤到侧后,而不是直线撤退,一来保护髋关节,避免大的扭转。另一方面,这招是後退摆脱敌人进攻,直线後退不
22、如不断拐弯效果好。 5。後手往前推的时候,最好在前手上面经过,有一个交叉的过程。一来美观大方,二来强调两手的分合,三来技击意义上摆脱对方的纠缠,後手支援前手。 作者: 74.108.158.* 2006-11-26 09:33 回复此发言 5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和改编 6。一起一伏,如同跳舞。而动作在挣脱後退,好像有人拉扯著你的手不放一样。 7。最後一个倒卷肱之後,重心移至右腿的时候,右脚尖外撇,然後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右下(顺时针)划圈,到了“八点二十”的位置,右手从上面顺时针划圈兜回来,左手从下面顺时针划圈兜回来,两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为下一招作准备。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
23、(七) 几个连续的倒卷肱,主要是练习闪转腾挪。要轻盈,快捷。当然,出於其他目的而慢打是另一回事了。 七,左右揽雀尾 1。接上式,右手逆时针从上面绕回来,左手逆时针从下面兜上来。左腿收回悬於右腿旁边(或者脚尖轻点)。双手交叉。 2。腿向左後方迈出。关键是手的动作,很多人是这样的:左手从下往上划外弧(顺时针),擡至与肩同高,手心朝裏,好像怀裏真有个大西瓜! 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左手应该是棚劲,所以应该是逆时针转过去,就算有个西瓜,那也是在外面。是向外侧棚出去,用力的方向是往外面。手心也不是绝对朝裏,而是朝下或者右下,带逆缠劲(看手背),随时准备外翻。右手为辅,主要是配合左手。 3。略微停顿(甚至可
24、以不停顿)后,左手继续原来的逆时针圈,手心向外,和右手配合,似乎抓住了什麽,然後从下面捋回来。左手一直是逆时针转。 4。捋要注意,不要过大,决不是捋到右边,那样接下来就不对了。重心和身体当然要转,这里略过了。 5。左手还是逆时针的圈,从下面捋上来,然後上升,准备继续作“看手背”向左棚。这次不同的是,右手扶住左手手腕大拇指这一侧,也就是桡骨,帮助左手一起往外棚挤。 右手的发力点是左手桡骨(大拇指一侧)靠手腕。 6。很多人做这个动作,两手并不真的相贴。这不好。两手要贴上,这样两只手形成环形,互相感觉到对方的力,也是很有趣的体验。 7。向左挤出去的时候,右手从左手上滑出。因为右手的推力,改变了左手逆
25、时针划圈的惯性,另外右肩的积极参与,身体就稳定的冲向左腿。 8。两手平行收回腹前,注意下“抹”,然後再向前推出,带弧线(西瓜在前面)。这一收一发,要体会腰腹的参与,最好等到腰腹的惯性到了肩,然後再作手上动作。 9。接下面右揽雀尾也是一个难点。不能让左手闲著,两手分别划一个顺时针的小圈,交叉,相当於挽一个花,然後随著身体右转,双手一分,右手去右上,左手去左下,继续顺时针划大圈。圈划完了,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右脚也收回,准备下一个栏雀尾。 10。右揽雀尾和左栏雀尾基本一样,唯左右相反。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八) 八,单鞭 1。接上式,双手推出之後,随身体左转,左手逆时针从上面经过向左方棚出,
26、右手同时顺时针从下面往腹前捋过,双手都到达最左方时,身体重心在左,然後开始右转,重心挪向右腿,右手顺时针从上面向右方棚出,左手从下面逆时针捋囘。右手在右上翻腕成勾手。 有些人在右手翻腕勾手之前,用左掌食指部位去托一下右手,显得也很雍容不迫。不过作为一种拳架,就太缓了,太不合技击意义了。左手在这招是很重要的,并非无所事事,绵绵无力。下面就会讲到。 2。 a)世俗的练法,左手在托完右手之後,随著左腿迈出,重心左移,往前“拍”。因为这种动作不可能发出什麽力量,所以只能是软绵绵的“拍”了。 b)我的练法:左手并不去管右手,从下面捋回来之後,前臂与上臂折叠,上臂与胸肋紧贴,就好像弹簧折叠起来一样,蓄势待
27、发(也带著旋转的惯性)。然後随著重心左移,身体并不左转,而是顺著两肩一线的方向整个侧靠过来,随著身躯的惯性,左手向左推出。一定要利用身体的惯性,这样左臂不用多少力,这一推也很有气魄。 c)上面的练法有点类似陈氏太极拳裏的“野马分鬃”。所以可以乾脆手心向上,用指尖刺出,也是一种。 d)搬用陈氏太极拳的“单鞭”。这本来不应该多说,但是考虑到陈氏太极拳的练法确实能和前面说的左手托右手配合好。 作者: 74.108.158.* 2006-11-26 09:33 回复此发言 6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和改编 一种是左手立掌走弧线推出(先往右推,然後前,然後左),一种是手心向上往左摆出。但这两种动作之前,
28、都有左肘先左击的动作。因此重心左右变化两个来回。第一次重心左移,是左肘靠击。然後重心随左手的弧线运动,右移再左移。 因为这个肘击,那麽在右手翻腕勾手时,左手托右手就变得“有道理”了。因为左手支援右面,左肘自然也右移比较多,给接下来的肘击提供了加速距离,让动作更流畅自然。 不管哪种练法,我是极不欣赏第一种的。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九) 九,云手 1。云手大致可以解释为左手划逆时针圈,右手划顺时针圈。双手是对称划圈,但是一上一下,并不交叉。下面先讲讲基本的练法。 2。接单鞭之後,左手从左面经过下面捋回来(重心右移),然後向左上棚出。右手开始慢一点在右面往下划圈,跟上左手的节奏,当左手从上面往
29、左走的时候,右手从经下面捋回来。双手一上一下,都是往左运行。 3。随著左右手一上一下往左运行,身体中心也往左,然後收右腿,落在左腿旁。然後右手往右上棚,左手从左面下面捋囘,身体有转,重心右移,然後擡左腿往左侧迈出小步。 4。然後 2,3 再循环往复。在上面的手是实手,是重点。 5。注意!世俗的练法常常左右不分,两边的动作类似,都是缓慢优雅的“美人照镜”,也就是看手心。有些“大师”认为是上面的手格挡对方的进攻手,下面的手防守,甚至进攻对方的肋下。也不想想,这个姿态,下面的“虚”手有力量进攻吗? 如果是站著原地不动,做这个云手,是双手分别格儅对方进攻,还有一定的道理。也可以这麽练 但关键是下面的腿
30、,为什麽要一直往左移。陈氏太极拳裏不但左移,而且右腿跟上的时候,还交叉到左腿之後,可见左移的力度! 这招真正的技击意义是在右边采拿,然後往左甩出,撇出,掼出。重点在於这个从左到右甩的腰劲。“掼”出之後,根本不需要特意提右腿上步,右腿自然就随著巨大的惯性跟上左腿,甚至更多,也就是陈氏太极拳裏面的交叉步。 这招非常能体现“太极腰”。 体会了这个往左面甩的真正含义,左右两边的动作就不一样了。往右是采拿,轻,缓,柔,圆,往左是发力,相对重,急,刚,直。一抓,一甩。 当然,对於身体情况不佳,练太极拳主要是为了调养身体的练习者,做这个“甩”没有必要,按照世俗的练法是更利於健身的。 6。最後又接单鞭。上篇文
31、章说了几种单鞭的练法。鉴于後面的扇通背,已经是左掌折叠而出的练法。所以单鞭还是有些不同的好。建议用陈氏单鞭的两种练法。先肘击,再弧线甩出或者推出。 7。单鞭之後,应该身体一沉,两臂有合劲,摆好一个照型,劲不能丢,不能懈。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体会(十) 十,高探马,右蹬脚,双风惯耳,左蹬脚 1。上式单鞭结束后,身体一沉,两手有个合劲。左臂划小小的逆时针圈,右臂划小小的顺时针圈。重心转移到右腿,左脚虚点。 2。划完圈后,左右手手心朝上,然後右手从耳边推过来,左手收于肋下。右手推出的时候,要从左前臂上面经过,和倒卷肱类似。 左手手心朝右下,右手手心朝左下。 3。下面是个关键的衔接动作,杨氏太极拳裏
32、有,但简化二十四式给简化没了。 右手往右再往躯干方向,在水平面上划一个顺时针圈。左手往左,往外,也划一个水平的顺时针圈。然後两手与身体距离一样(不交叉),在前面,大拇指相对。 光看手上的动作,好像在搓麻将牌。关键还是腰,两腰一晃,带动双手水平划圈,也有点类似陈氏太极拳的肘底锤。腰一晃,重心也在左右腿震荡。 这招决不是简单的衔接动作,而绝对是精华,或许有助於培养出传说中的“丹田内转”。 4。然後就是双手往下边一分再合,兜上来的时候双手交叉,右手在下,左脚外撇,重心移于左脚,提右膝,擡双手,然後右脚向右蹬出。 练家子蹬的又高又慢,这个我们不必强求。最好有伸懒腰的感觉,全身要舒展。 作者: 74.108.158.* 2006-11-26 09:33 回复此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