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宣林艺术论.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16481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152 大小:4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薛宣林艺术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薛宣林艺术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薛宣林艺术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薛宣林艺术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薛宣林艺术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薛宣林艺术论 (2011.5.7.修订版)作者 薛 宣 林 编者总论薛 宣 林 为 当 代 著 名 画 家 、 理 论 家 、 美 学 家 、 哲 学 家 、 思 想 家 、 相 对 画 派 创 始 人 。1986 年 他 29 岁 创 立 相 对 画 派 , 成 为 继 毕 加 索 ( 28 岁 ) 之 后 , 最 年 轻 的 画 派 创 始 人 。1989 年 后 相 继 出 版 中 国 画 观 念 更 新 与 技 法 新 探 论 艺 术 之 永 恒 薛 宣 林 艺 术 论 。史 称 1989 年 中 国 艺 术 历 史 里 程 碑 或 分 水 岭 。 对 推 动 当 代 艺 术 的 发

2、 展 起 到 了 至 关 重 要的 作 用 。 中 国 绘 画 艺 术 历 史 里 程 碑 或 分 水 岭 1989 年 以 后 的 中 国 传 统 的 宣 画 ( 中 国 画 ) 理 论 创 新 , 对 推 动 中 国 当 代 美 术 的 发 展起 到 了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其 核 心 内 容 如 下 : 宣 画 历 史 里 程 牌 及 其 发 展 谢 赫 六 法 谢 赫 ;宣 画 理 论 创 始 人 , 中 国 传 统 的 宣 画 理 论 思 想 体 系 主 要 的 理 论 基 石就 是 谢 赫 的 古 画 品 录 “谢 赫 六 法 ”, 一 直 延 续 到 1989 年 中

3、 国 画 观 念 更 新与 技 法 新 探 。 谢 赫 ( 公 元 479502 年 ) 中 国 南 朝 齐 梁 间 画 家 , 绘 画 理 论 家 。 事 迹 不 可 考 。 善 作风 俗 画 、 人 物 画 .著 有 古 画 品 录 , 为 我 国 最 古 的 绘 画 论 著 。 评 价 了 3 世 纪 至 4世 纪 的 重 要 画 家 。 提 出 中 国 绘 画 上 的 “六 法 ”, 成 为 后 世 画 家 、 批 评 家 、 鉴 赏 家们 所 遵 循 的 原 则 。 古 画 品 录 首 先 提 出 绘 画 的 目 的 是 : “明 劝 戒 , 著 升 沉 , 千 载 寂寥 , 披 图

4、 可 鉴 。 ”这 就 是 指 出 了 : 通 过 真 实 的 描 写 收 到 教 育 的 效 果 。 这 一 理 论 认 识 的出 现 是 进 步 的 现 象 。 他 提 出 绘 画 的 “六 法 ”是 : 一 、 气 韵 生 动 , 二 、 骨 法 用 笔 , 三 、应 物 象 形 , 四 、 随 类 赋 彩 , 五 、 经 营 位 置 , 六 、 传 移 模 写 ( 或 作 “传 模 移 写 ”) 。“气 韵 生 动 ”是 指 表 现 的 目 的 , 即 人 物 画 要 以 表 现 出 对 象 的 精 神 状 态 与 性 格 特 征 为 目的 。 1989 年 中 国 画 观 念 更 新

5、 与 技 法 新 探 是 对 传 统 宣 画 理 论 的 继 承 与 发 展 , 是 中 国绘 画 艺 术 历 史 新 的 里 程 碑 。 宣 画 ( 中 国 画 ) 造 型 六 要 素 薛 氏 六 法 1989 年 薛 宣林 总 结 定 性 史 称 中 国 绘 画 艺 术 历 史 “1989 年 薛 宣 林 划 时 代 ”重 要 艺 术 贡 献 。 出 版 : 中 国 画 观 念 更 新 与 技 法 新 探 ( 史 称 中 国 绘 画 艺 术 历 史 划 时 代 里 程 碑 著 作 , 1989年 沈 阳 出 版 社 出 版 ) 提 要 : 1989 被 视 为 标 志 着 中 国 艺 术

6、历 史 继 魏 晋 南 北 朝 以 来 , 传统 中 国 绘 画 理 论 , 即 “谢 赫 六 法 ”和 “笔 墨 ”定 性 的 中 国 传 统 绘 画 理 论 阶 段 性 终 结 。中 国 绘 画 艺 术 全 面 科 学 化 、 系 统 化 、 国 际 化 时 代 的 开 始 , 被 称 为 中 国 艺 术 历 史 里 程 碑 的 中 国 画 观 念 更 新 与 技 法 新 探 著 作 的 出 版 。 为 我 们 民 族 绘 画 ( 宣 画 ) 艺 术 的 发 展 和超 越 , 为 宣 画 ( 中 国 画 ) 的 全 面 科 学 化 、 系 统 化 、 国 际 化 提 供 了 理 论 依 据

7、 。 宣 画 ( 中 国 画 ) 造 型 六 要 素 : 1、 线 条 笔 墨 线 条 与 非 笔 墨 线 条 。 22、 造 型 准 中 求 质 。 3、 结 构 笔 墨 线 条 结 构 与 非 笔 墨 线 条 结 构 以 及 明 暗 结 构 。 4、 明 暗 暗 线 条 ( 笔 墨 线 条 ) 主 体 与 明 线 条 ( 非 笔 墨 线 条 ) 主 体 以 及 明 暗 造 型的 对 立 。 5、 空 间 平 面 重 叠 与 主 体 , 客 观 现 实 宇 宙 空 间 ( 第 一 现 实 宇 宙 ) 与 心 理 、 想 象的 “现 实 ”宇 宙 空 间 ( 第 二 “现 实 ”宇 宙 ) 。

8、 6、 色 彩 重 墨 色 轻 颜 色 与 重 颜 色 轻 墨 色 。 色 彩 从 单 一 的 墨 的 国 画 颜 料 中 走出 见 中 国 画 观 念 更 新 与 技 法 新 探 32 页 、 薛 宣 林 艺 术 论 30 页 。薛 宣 林 关 于 艺 术 、 美 学 、 哲 学 的 发 现 和 创 造 ( 部 分 ) 。 美 的 本 质 美 是 引 起 人 类 生 命 主 体 精 神 有 益 性 的 整 体 和 谐 与 统 一 。 见 论 艺 术 之 永 恒 19页 、 薛 宣 林 艺 术 论 118 页 美 的 三 恒 规 律 一 、 美 的 规 律 反 映 美 的 ( 形 式 与 人

9、类 生 命 主 体 有 益 性 内 容 之 间 ) 内 在 的 本 质联 系 。 二 、 美 的 三 恒 规 律 是 指 以 人 类 生 命 主 体 有 益 性 , 地 球 客 观 对 象 性 , 宇 宙 的 无 限 性所 构 成 的 具 有 永 恒 性 审 美 整 体 和 谐 统 一 的 规 律 。 三 、 造 形 艺 术 美 的 三 恒 规 律 : ( 一 ) 视 觉 艺 术 美 的 形 像 、 色 彩 、 声 音 、 ( 语 境 ) 之 三 恒 ( 二 ) 美 的 形 象 三 恒 规 律 形 状 、 形 体 、 结 构 ( 三 ) 美 的 色 彩 三 恒 规 律 红 、 黄 、 蓝 ;明

10、 、 明 暗 、 暗 ;黑 、 灰 、 白 ( 四 ) 美 的 声 音 之 三 恒 见 论 艺 术 之 永 恒 38 页 、 薛 宣 林 艺 术 论 133 页 第 三 宇 宙 观 宇 宙 是 最 大 的 生 命 体 , 其 生 命 形 式 就 是 无 限 时 空 的 自 然 生 命 和 生 物 生 命 的 周 而 复 始 。( 薛 宣 林 ) 2009.4.11 论 文 人 和 恐 龙 本 不 属 于 现 行 地 球 相 对 派 和 爱 因 斯 坦 假 定 之延 续 美 术 五 大 分 类 ( 从 美 的 本 质 上 划 分 ) 1、 原 始 绘 画 语 言 符 号 2、 实 用 性 工 艺

11、 3、 审 美 性 工 艺 4、 实 用 性 美 术 5、 审 美 性 美 术 纯 美 术 见 论 艺 术 之 永 恒 115 页 、 薛 宣 林 艺 术 论 194 页 、 美 术 报 2006-1-21 日 艺 术 起 源 于 人 类 语 言 意 识 。 ( 对 恩 格 斯 “艺 术 起 源 于 劳 动 ”进 行 了 修 正 。 ) 最 原始 的 绘 画 是 语 言 , 艺 术 起 源 于 人 类 语 言 意 识 。 见 论 艺 术 之 永 恒 87 页 、 薛 宣 林 艺术 论 171 页 、 美 术 报 2006-1-21 日 原 始 绘 画 语 言 符 号 与 现 代 美 术 的 主

12、 要 区 别 3*从 目 的 上 看 , 原 始 绘 画 语 言 符 号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语 言 交 流 , 而 现 代 美 术 中 的 抽 象 画是 以 审 美 为 目 的 。 *从 形 象 上 看 , 原 始 绘 画 语 言 符 号 、 原 始 美 术 在 形 式 上 的 变 形 , 主 要 是 因 缺 乏 造 型能 力 ; 而 现 代 美 术 的 变 形 , 是 以 强 调 主 观 表 现 的 前 提 下 有 意 的 变 形 。 *从 色 彩 线 条 上 看 , 原 始 绘 画 语 言 符 号 、 原 始 美 术 因 颜 色 、 技 术 不 发 达 以 及 认 识 思维 等 因

13、素 而 导 致 色 彩 、 线 条 的 单 纯 ; 而 现 代 抽 象 美 术 是 以 内 在 感 情 表 现 前 提 下 的 有 意 的色 彩 、 线 条 单 纯 化 。 见 论 艺 术 之 永 恒 120 页 、 薛 宣 林 艺 术 论 198 页 、 美 术 报 2006-1-21 日 艺 术 创 新 的 本 质 就 是 美 的 创 造 ( 薛 宣 林 ) 创 新 是 人 类 文 明 进 步 的 灵 魂 或 原 动 力 , 更 是 人 类 艺 术 发 展 的 生 命 。 见 美 术 报 2006.1.14 艺 术 创 新 的 本 质 就 是 美 的 创 造 一 、 艺 术 尤 其 是 绘

14、 画 艺 术 的 特 殊 形 式 , 决 定 艺 术 创 新 不 同 于 一 般 意 义 上 的 创 新 。 ( 一 ) 、 审 美 的 特 质 决 定 了 艺 术 创 新 , 特 别 是 绘 画 艺 术 创 新 的 真 伪 。 ( 二 ) 、 仅 仅 追 求 新 、 奇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 三 ) 不 美 反 丑 的 “创 新 ”决 不 是 艺 术 。 更 谈 不 上 艺 术 创 新 和 绘 画 艺 术 创 新 。 二 、 艺 术 创 新 尤 其 是 绘 画 艺 术 创 新 的 本 质 等 于 美 的 创 造 。 ( 一 ) 、 美 是 前 提 。 ( 二 ) 、 创 造 是 艺

15、 术 创 新 特 别 是 绘 画 艺 术 创 新 的 基 础 。 ( 三 ) 、 艺 术 创 新 特 别 是 绘 画 艺 术 创 新 必 须 是 美 的 创 造 , 两 者 相 辅 相 成 , 辩 证 统 一 ,缺 一 不 可 。 见 美 术 报 2006.1.14 薛 宣 林 对 相 关 定 义 的 贡 献 画 : 是 指 以 平 面 视 觉 艺 术 为 载 体 的 造 型 艺 术 ( 薛 宣 林 定 性 ) 画 家 : 是 指 以 平 面 视 觉 艺 术 为 载 体 的 造 型 艺 术 家 ( 薛 宣 林 定 性 ) 。 雕 塑 : 是 指 以 立 体 视 觉 艺 术 为 载 体 的 造

16、型 艺 术 ( 薛 宣 林 定 性 ) 。 雕 塑 家 : 是 指 以 立 体 视 觉 艺 术 为 载 体 的 造 型 艺 术 家 ( 薛 宣 林 定 性 ) 。 国 画 ( 宣 画 ) 即 用 颜 料 在 宣 纸 、 宣 绢 上 的 绘 画 , 是 东 方 艺 术 的 主 要 形 式 ( 薛 宣 林 定性 ) 。 国 画 家 ( 宣 画 家 ) :是 以 宣 纸 和 宣 绢 为 主 要 载 体 的 东 方 画 家 ( 薛 宣 林 定 性 ) 。 当 代 美 术 (现 代 美 术 ):是 指 时 代 进 行 时 的 美 术 。 泛 指 时 代 进 行 时 的 美 术 家 和 美 术作 品 (

17、薛 宣 林 定 性 ) 当 代 艺 术 (现 代 艺 术 ):是 指 时 代 进 行 时 的 艺 术 。 泛 指 时 代 进 行 时 的 艺 术 家 和 艺 术 作品 ( 薛 宣 林 定 性 ) 书 法 ( 书 艺 ) : 是 指 以 语 言 文 字 为 载 体 的 一 种 艺 术 形 式 (薛 宣 林 定 义 ) 书 法 ( 书 艺 ) 家 : 是 指 以 语 言 文 字 为 载 体 的 艺 术 家 ( 薛 宣 林 定 义 ) 当 代 =现 代 : 是 指 时 代 进 行 时 ( 薛 宣 林 定 性 ) 画 派 :是 指 由 独 特 的 绘 画 艺 术 理 念 , 形 成 “独 特 美 的

18、符 号 ”的 绘 画 形 式 ( 薛 宣 林定 性 ) 。 4第三宇宙观: 宇 宙 是 最 大 的 生 命 体 , 其 生 命 形 式 就 是 无 限 时 空 的 自 然 生 命 和 生 物 生命 的 周 而 复 始 。 ( 薛 宣 林 ) 2009.4.11 论 文 人 和 恐 龙 本 不 属 于 现 行 地 球 相 对 派 和 爱 因斯 坦 假 定 之 延 续 薛宣林艺术论2003 年 7 月第一版ISBN 7-5305-2314-7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张胜 内容提要本书系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第一本集艺术理论、技法、流派为一体的艺术论。作者首次提出了相对的艺术理论,即抽象与具象

19、的并合,不和谐中求和谐等相对画派。作者还首次发现了美的三恒规律,以及开创了无法仿制艺术的先河。作者还凭依着独创的绘画技法,创造出了璀璨夺目、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审美境界。本书的出版,为人类艺术历史增添了极其珍贵的一页。前 言时间承载着过去,同时也创造着未来。美术史上每一次发展和进步,无不以突破和创新为契机。纵观全部美术历史,在景象万千变幻莫测的艺术长河中,最终能够流芳百世的只能是那些集创造性、特色性和美的规律性为一体的“千古绝唱” 。那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缺乏个性特色的艺术,必将如过眼云烟,转眼即逝。不断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岁月留给历史,唯有美的创造者们用心血和生命谱写出的最美好、最壮丽乐

20、章。这就是历史。我们可以透过各种“独特美的符号”的艺术形式,去体验或感悟那些属于人类不同的生活阶段,人类所特有的不同美的形式的理性精神美。美的历史,莫过于美的探索、开拓、创造者们理想化的,物化于美的形式之中特殊的时空痕迹。创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超越。是对传统的一种变革,又是在发展中的一种继承。几乎每一个致力于艺术创作的人,都知道创造的分量和价值,可真正想做到,哪怕是一些微小的变化,却又是何等的不易。面对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变革、创新,真可谓难于上青天。或许正因为此,薛宣林花费了 20 多年的时间,以其独特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一条集艺术理论、技法、流派为一体的全方位推陈出新之路

21、。本次出版的薛宣林艺术论,汇集了薛宣林 1989 年出版的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 ;1993 年出版的5论艺术之永恒 ,全面展示了薛宣林相对画派(即抽象与具象的并合、不和谐中求和谐、不统一中求统一的相对的形式)理论,美的三恒规律,全新的艺术理论技法体系,以及 20多幅具有“独特美的符号”相对画派艺术海景、风景、梦幻人物等系列作品。我们可以透过薛宣林艺术独具特色、璀璨夺目、光怪陆离、风烛斑驳、如真似幻的审美境界,品味到即明晰晓畅,又朦胧博大的宇宙境界。每一幅作品,无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们的审美的心灵得到强烈的震撼和满足。从薛宣林每一幅作品中我们都能谛听到薛宣林对人类生命灵

22、魂深处激情的讴歌和超然于人性之外的宇宙境界。令人叹为观止。这正是薛宣林艺术的价值之所在。历史终将记录着一些属于永恒的辉煌,可时间又将去验证一切。艺术的价值是与美的创造性成正比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薛宣林作为相对画派创始人,美的三恒规律发现者,以及无法仿制绘画探索者,他的创造必将成为人类艺术的历史上崭新的一页。目 录第一部分 反思中继承一 艺术化地对待艺术二 中国画(宣画)造型要素的反思三 中国画(宣画)造型观念地反思第二部分 求索与新技法介绍一 造型观念地异变与“相对”二 新技法介绍第三部分 美的限界或本质一 古老而又全新地话题二 美是引起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地整体和谐与统一第四部分 美的

23、三恒规律一 美的规律反应美的(形式与人类主体生命有益性内容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二 美的三恒规律第五部分 造型艺术美的三恒规律一 视觉艺术美的形象、色彩、声音(语境)之三恒6二 美的形象三恒规律形状、形体、结构三 美的色彩三恒规律四 美的声音之三恒第六部分 绘画艺术之永恒一 最原始的绘画是语言,艺术起源于人类的语言意识二 美的本质、美的三恒规律,决定原始绘画和现代艺术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三 原始绘画语言符号及美术的分类四 原始绘画语言符号与现代美术的主要区别第七部分 绘画整体美与永恒一 绘画整体美是美的典型性和规律性的和谐统一二 绘画艺术个性与艺术生命观念、形式、意境的独特性三 在坚持美的本质

24、基础上,从民族个性、宇宙的时代个性、创造者自我主体个性的结合中,去寻求绘画艺术的个性第八部分 薛宣林文选第一部分 反思中继承一 艺术化地对待艺术(一)中国画(宣画)两大分支我们无需面对一些“骇世惊俗”的宣画(中国画)而怅然若失,历史或许会得出截然相反得结论。当一种古老的传统绘画艺术形式,因恪守而长期处于停滞阶段时,那么,它自然就不再成为顶礼膜拜的对象,神圣的光环亦将随之退去,新的、能代表时代新潮流的艺术形式必然会应运而生。艺术只有在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造中获得勃勃的生机。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古典派,还是现代派都将如此。1产生西方绘画早在“巴罗克”艺术时代,也就是古典绘画顶峰的“文艺复兴”时代之后,

25、便开始出现了两大分支“古典派”和“现代派” (当时的现代派) 。以贝尼尼、波若米尼、考尔都和鲁本斯为代表的“现代艺术家”重新选择了色彩奢侈华美、线条曲折多变的绘画形式,从而把西方绘画艺术推向了新的阶段。此后的西方绘画历史一直就是“古典派”7和“现代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大概到 19 世纪末叶, “现代派”艺术才占据了主导地位。可是,当新的“流派”一旦形成之后,起初的“现代艺术”就成为新艺术形式的对立面至于西方绘画艺术的两大分支为什么会产生于古典绘画的鼎盛时代,即“文艺复兴”之后的 16 世纪末,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当时古典绘画形式本身已发展到了最高峰,以至于使后来者难以逾越。从而,

26、使西方古典绘画形式在它处于顶峰的同时,也就发展到了古典绘画形式的极限。此外,重要的原因还取决于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知道以“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绘画艺术,运用自然科学所提供的精确数据,以及娴熟的写实技巧,融合了古人的艺术经验,将“写实派”绘画艺术推向了艺术的颠峰,创造了人类绘画历史上的奇迹。然而也正因为西方古典绘画(包括古典雕塑等)艺术的成熟,又使它走向衰落。同时,这种衰落的本身又意味着古典绘画艺术改革的开始;意味着新的、更能够反映时代艺术精神的“现代派”艺术的诞生。应该说,整个的过渡或变化的过程,则是由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所谓

27、艺术,无外乎是用形象去反映现实,并比现实更概括、更具有典型性的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不过请注意,它是一种反映,是一种概括的、典型性的、特殊的思维形式。它的内容是现实或者说“两个现实” (其中包括客观生活现实和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所能提供的知识文明、心理、幻想等“第二现实” ) ,可又是比现实更典型的、更具有特殊性的形式。一旦既有的艺术形式不能完全反映或者说不能满足时代现实审美需要时,不能反映“第二现实” ,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及审美的规律,形式的本身已缺乏新颖性、信息性、变化性,只是对古人“现实”的内容、形式的重复,那么,这种艺术的观念和形式,就会自然失去了它本身应具有的、现实的时代性、新的、变革的

28、艺术形式其产生就可能成为必然。生活的现实(包括“第二现实” )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艺术观念、形式的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更新。因此,艺术观念、形式的存在与发展的本身、根本,取决于自身的完善程度以及现实(客观现实与心理、理想的“第二现实”或宇宙与心理宇宙)变化的本身。归根结底,艺术形式的变化实际上是生活现实变化的一种特殊反映。这种反映的实质就是对客观物质形态的折射。可见,艺术永远也不可能离开现实或“两个现实” 。现实的不断发展、变化就决定了艺术观念、形式的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发展。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任何不能够突破或不能够不断突破“自我”观念、形式的艺术,本身就失去其艺术的性质,就意味着艺术与

29、现实地脱节。任何艺术从起源到成熟、完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在不断地追求其完美的形式与现实(包括“第二现实” )相适应的过程。如果人们能够按照前人的观念、经验、技巧、工具、材料等,越来越能够取得比前人更完美的、并能正确反映或8适应时代的现实(包括“第二现实” )的艺术形式,那么,这种艺术的种类及其表现形式就存在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和极强烈的、时代现实(包括“第二现实” )适应性。反之,如果人们运用前人的经验、技巧,以及前人所规定的工具、材料去创造,却无法达到或超越前人,更无法找到与新现实相结合的最佳方式,那就意味着这种古老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已不适应时代现实发展的需要。此时,变革就由可能性而转化为必然

30、性。这恐怕就是艺种进化的规律。当人们按照前人的经验、程式、方法再也无法或暂时无法找到比前人更完美、更能反映眼前以及未来现实(如客观宇宙现实的扩大,心理宇宙的开辟及扩大等)的艺术观念和形式,以及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语言时,就将预示着古老的、陈旧的、过时的框架形式,在古老的艺术形式外壳内已调节到了极限,标志着新的变革的开始。新的现代派艺术就可能,也只能在这种情况下诞生。当然,艺术的特殊性还决定艺术形式的“回归”现象。同上所述,当所谓的现代派艺术也出现极限迹象时,那么,新古典“回归”又将成为新的现实可能。不过,这种“回归”绝非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即“返朴归真” ,而是一种新的进化。虽然,在某些形式上,新古

31、典派绘画艺术很像过去,可在新的恍似过去的形式之中又必然包含着作者在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支配下的新形形式成分。这种新古典形式是比过去更高的、更完善的,又能适应于新时代的、美的形式的升华。或许,正因为西方绘画艺术(包括雕塑艺术等)发展到文艺复兴后期,人们运用“传统”已难以找到超越前人的办法,难以寻求、难以表现出新时代的新知识、新文明。于是,人们只好重新去寻找新的艺术个性,或者说去寻找新的、变化了的、更能够反映“两个现实”生活的思想观念、审美倾向,并能够引起时代审美快感的新艺术观念和新的艺术形式。确实,有时这种新观念、新形式会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同传统审美习惯发生矛盾和冲突,但冲突的结果,只能是新

32、知识、新文明迫使旧的审美习惯的改变,或许,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促使西方古典绘画的最终完结。同样,也才有后来种类繁多的“流派” ,才形成长期以来的“古典派”和“现代派”的两大阵营。然而,一种奇怪的、发生在我国绘画史上的、令人迷惑不解,同时又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的事实,即正当西方艺术已经历了数十次的否定、变化、跳跃的时候,而我们民族的绘画历史,却仍然是一条沿着直线前进的历史。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从来不承认、也不接受我们中国绘画(宣画)古典派的顶峰已成为过去。甚至迄今为止,还有一些人顽固地坚持一切都是“古人”或“大师”的好(这里主要讲在艺术形式上的仿古、仿师) 。就我个人看,古典中国画(宣画)在传统造

33、型观念支配下的花鸟画发展到“八大山人” 、山水画发展到黄宾虹、人物画发展到任伯年的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中国古典绘画的顶峰,即古典中9国画(宣画)最高阶段。齐白石时代“已标志着古典中国画(宣画)最高阶段的结束。徐悲鸿则为现代派中国画(宣画)的重要倡导者或先驱者之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此后,国内又出现了不少“现代派”的代表人物。但就总体说来,大多数终因不敢做大幅度观念形式的变化,而仅仅是在不与传统的思想观念、形式对立的前提下,在保持古典中国画(宣画)的造型观念不变的前提下的小修小补。在原有的形式外壳(坚持笔墨等造型要素不变,以研究笔墨技巧的变化为主)内做小范围地调整。古典中国画(宣画)发展到 2

34、0世纪 80 年代,面对新知识、新文化、新科学技术,原有的古典造型观念、原有的古典艺术形式外壳内部出现了“危机” 。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思想文化的开放,现代派中国画(宣画)的浪潮才真正掀起。两大派别、两大阵营才在中国古典绘画发展到“顶峰”之后形成。从未来的角度而言,中国画(宣画)要想摆脱长期缓慢前进甚至徘徊的困境,就必然也必须允许“现代派”艺术的诞生和发展,否则,中国画(宣画)的最后命运只能是走向完结。目前,中国画(宣画)正处在最困难的、矛盾最激化的阶段。我们必须尽量缩短艺术”高原“期。尽快地认识到这一点,使中国画(宣画)早日走向新的、全面振兴的、多方位、多空间的未来。2.趋向关于中国画(宣画

35、)的趋向问题,我要强调的是,从总的发展趋向上看,中国画(宣画)将会呈现出两大趋向古典和现代。两大趋向的主次关系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转化。首先,当我们肯定地确认了古典中国画(宣画)的最高阶段时,我们还应当清楚地看到它还存在着发展的一面。正像西方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后期,也出现过杰出的古典主义代表人物(如安格尔)那样,中国画(宣画)有可能还会出现新的、杰出的古典主义绘画艺术代表人物或叫做古典中国画(宣画)大师。但是,我们亦应当找到古典中国画(宣画)其发展的主要方面。我们知道,古典中国画(宣画)主要是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分为工笔、写意两种。由于古典中国画(宣画)在选择的角度、表现对象空间等方面比

36、较规范化、程式化,在透视关系上,所立足的方位、距离、视点似乎都有一种界定的“视觉” ,这样就必然导致古典中国画(宣画)在立意、构图以及表现对象等方面的大同小异,在对作者与现实关系的处理上也显得单一,并倾向于写实即所谓的“似与不似”等。那么,这些就可能成为古典中国画(宣画)发展或改革的主要方向。古典中国画(宣画)在审美倾向上也都倾向于“道” (无) 、气、虚、无,或者说,都与传统的封闭型的民族文化思想意识和民族浅意识心理、审美倾向、习惯紧密相联。与现代生活、现代全方位开放的知识、文化思想意识、现代文明程度和现代人的审美倾向不相适应或联系不够,如此等等,对于10绘画艺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容不得我

37、们忽略的大问题。此外,现代中国画(宣画)必然将以越来越大的冲击力,逐步取得中国画(宣画)艺术发展的主导地位。我们说,应当感谢我们所处的时代改革、开放、求新、求异、飞速发展;还应当感谢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得创始人以及我们中国画(宣画)坛上众多得开拓者、改革的先驱者们为开辟现代中国绘画艺术的新观念、新形式所付出的代价。感谢他们为艺术的历史和人类的文明所创造的价值以及已被时间所证明的事实。中国画(宣画)“现代派”艺术的形成虽然阻力重重,但与当时西方“现代派”艺术初次分娩相比要容易得多。因为,现代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再也不会像过去“古代人”那样保守。那么,现代派中国绘画艺术的生命力将归于哪些呢?笔者

38、认为,对现代派中国绘画艺术不能做简单的理解。应当绝对弄清“现代派”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现代派中国绘画艺术,不是指当代或以往世界艺林里早已存在的“流派”的派生或变种,也不是指不能引起人们视觉和心理美感的纯怪诞、离奇的形式。现代派中国绘画艺术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艺术。它必须是美的形式。具体地讲,它必须是首先能够满足人们美的视觉(能被现代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至少是具有现代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人所接受的) ,并能给人以心灵“快感”或震撼的、美的视觉艺术形式。就艺术本身而言,它又应具有典型的、特殊的反映时代现实思想的艺术形式,而不是重复的、旧的、已成为过去的形式。 (2)现代派中国绘画艺

39、术,不是把西方一些“现代派艺术”全盘地或部分地(如,本来是油画形式的某种流派)搬到中国绘画(宣画)艺术形式中来,只是变了变材料、构图形式、表现对象等。就“流派”的本质而论,它首先是观念以及由此而决定某种变化了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现代派中国绘画艺术,它必须是代表某种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既不是古人的“框架结构” ,也不是西方人的“视觉” ,而是独特的、自我的感觉。 (3)现代派中国绘画艺术应当具有自己的造型观念和思想体系,并不是毫无意识的“打哪指哪” 。因为,任何严谨的艺术之诞生,都不是毫无根据的、毫无美的规律以及毫无任何意义的捏造。只有符合“两个规律”即客观事物本身或“两个现实”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和艺术美的规律的艺术,才称得上是艺术。 (4)现代派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倾向,应当倾向于“现代人” ,即具有现代思想观念的人。有的尽管已年过花甲,但却具备现代人的思想特点;有些人虽然正值青春年少,但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仍未能跨入现代人的行列。因为,不具备现代观念的人是不可能也无法欣赏现代艺术,更谈不上去创造现代艺术。现代派中国绘画的诞生将有一个过程。形成后的现代绘画艺术,不可能仅仅是一流、一派,而应该是多流、多派。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想试图不采用或尽量不采用古典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