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对银行风险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和产品外,更需要具备的是资本约束下的发展观,具体体现为风险资产的管理。资产证券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满足监管要求、化解和分散信用风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突破资本“瓶颈”的有效手段和产品之一。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流动性Summary:BE more and more high to the request of the bank risk capital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banking,
2、in addition to wanting to have the management principle,method,means and product of science, also what to need to be have is the development view that the capital control bottom, the concrete body manages for the risk property now.The property stock certificate turns to satisfy to take charge of to
3、request,dissolve to the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with the dispersion credit risk to have to promote a function actively, is the valid means and one of the products that breaks the capital“bottleneck“.Keyword:The property stock certificate turns commercial bank liquidity一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商业银行的资本是指商业银行自身拥
4、有的或者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银行的资产这一概念与资本不同。资产是针对银行的资金运用而言的,而资本则是资金来源中自有的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资本从数额上看仅占资产的一小部分。本文所要分析的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主要是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二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启示当前,我国银行良好的成长性与巨额不良资产形成强烈反差,各行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不良资产比重高、流动性差、运作效率低等问题。而通过金融创新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进行银行资产证券化,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5、。资产证券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满足监管要求,化解和分散信用风险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缓解流动性压力。国内商业银行的负债以短期存款为主,而贷款资产却呈现出长期化的倾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长期融资的功能主要由资本市场承担。在我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仅占 5左右,商业银行长期承担了本应由资本市场承担的功能,公路、电厂等大量基础设施项目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重逐年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加息周期的来临以及金融投资产品的蓬勃兴起,储蓄存款出现增势减缓的势头,贷款长期化与存款短期化、贷款流动性降低与存款流动性增强两对矛盾并存,银行资产负债期限明显错配,银
6、行“短借长用”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凸显,导致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监管部门规定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例不超过 120,据悉,不少银行已接近或超过这一监管上限。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出现,则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可以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及时获取高流动性的现金资产,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资产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规模和结构(即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完全取决于客户存款的意愿和能力,是银行自身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银行无法主动扩大资金来源。靠不断扩充资本的外延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置疑。而资产业务的规模和结构是银行自身能够控
7、制的变量,因此靠不断降低资产风险度,大力发展低风险或无风险的中间业务这种内涵式的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推崇,这其中资产证券化业务不失为解决矛盾的较好方式之一。根据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充分计提各项损失准备的基础之上计算资本充足率,2007 年 1 月 1 日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4。近年来,随着金融资产的快速扩张,国内银行普遍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难题,浦发、招商、民生纷纷采用配股、可转债或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充实资本金,这固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大规模融资容易引发市场的极大反响,招致投资者的抵制;且发行次级债不能改变银行资产规模及风险权重,故不能从根
8、本上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据巴塞尔协议对不同类风险资产的资本要求,银行能够主动灵活地调整银行的风险资产规模,通过对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来改善资本充足率的大小,以最小的成本增强流动性和提高资本充足率。3、有利于化解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在处理大批非流动性资产时,特别是不良资产,银行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只能在未来不定期地收到现金,这种传统的资金变现方式显得效率较低,而资产证券化在处理大量非流动性资产时一般采用历史数据来估计资产回收率,然后将资产按照一定的比例实现证券化。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逐笔审核资产,从而节省了资产价值评估的成本和时间,快速收回大量现金,融资成本较低,同时
9、保留了资产所有者对剩余资产的收益权。解决中国银行系统巨额不良资产一直是中国金融界的主要课题。尽管通过努力不良资产率由 34下降到 2004 年上半年的 15.59,但不良资产率依然很高,因此,利用证券化来加速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是很现实很急迫的要求。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04 年第三季度,境内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3.37,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5.71,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5.3,均高于国际水平,且不良贷款绝对额巨大,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隐患。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资产成批量、快速转换为可转让的资本市场产品,重新盘活部分资产的流动性,将银行资产潜在的风险转移、
10、分散是化解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增强盈利能力,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限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特别是固定收益债券市场不发达,国内商业银行仍然以传统的利差收入为其收益的主要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很小,大约只有 617。资产证券化的推出,给商业银行扩大收益、调整收入结构提供了机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给金融市场增加了大量可投资品种,且具备信用级别高,收益稳定等特点,成为债券之外的重要投资品种,其根据标的资产和条款设置的不同形成了许多投资品种,迎合了各种投资需求,有利于投资者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和控制投资风险。此外,原贷款银行在出售基础资产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手续费、管理费等收入;另外,还可以为其
11、他银行资产证券化提供担保及发行服务赚取收益。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障碍及对策国外资产证券化实践表明,资产证券化须具备如下环境:1、法律环境。既包括与公司组成和监管、信托的建立和受托人职责、融资报告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包括信息揭示要求、受托人强制职责、资产充足规则和偿付能力规则。2、会计环境。包括对于脱离资产负债表的证券化资产的确认方法,资产负债表中报告发起人头寸的方法、发起人考虑下级部门利益的方法等等。3、税收环境。明确对资产转移和现金流的税负问题,包括债务人支付给 SPV 或 SPV 支付给投资者的税收问题。4、市场环境。金融市场不发达,特别是信用市场,从当前来看主要是企业债市场极
12、不发达,无法为企业信用定价;此外市场缺乏公信、高效的中介机构,如评级机构,托管机构等;信用标准不统一,市场分割,缺乏透明度。5、信用环境。高效的信用体系是有效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基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扩大征信服务的覆盖面,加强信用交流和共享,要有较为完善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自 1999 年以来,我国理论界、金融界就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讨。2003 年初,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了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合作项目,被称为我国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无论是理论知识准备还是实际操作经验,无论是金融环
13、境还是法律、会计、税收环境都还十分欠缺,存在许多障碍,制约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资产证券化缺乏法律规范与保障;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的金融中介机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不足等等,尚不适宜大规模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因此,我国在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不妨遵循“先试点,后推广;先实践探索,后立法规范”的原则。首先,选择合适的证券化品种。可以考虑从住房证券化开始。这种贷款期限较长,多数在 10 年以上,对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住房贷款的违约风险较小,现金流较稳定,清偿价值高,容易满足大量、同质的要求。且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从
14、1997 年的 190 亿元增长到 2003 年底的 1.2 万亿元,基础资产初具规模。其次,选择有政府信用支持的专门运作机构 SPV。国际经验表明,在资产证券化的初级阶段,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借助政府和国家信用吸引投资者是资产证券化成功的秘诀之一。在操作模式的选择上,相比而言,美国表外模式更符合我国国情。一是我国信用环境相对薄弱,进行有效的资产隔离和风险隔离,实现资产的真实出售,可以减少信息非对称性,更有利于推进资产证券化;二是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减缓资本不足的压力。最后,可以考虑先制定一些专门的证券化试行条例,再根据试点经验,逐步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试点了解开展资产证券化要遇到的法律、市场、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由于目前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可能会低收益甚至负收益,应该将积累经验作为现阶段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目标。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和法律法规、监管环境的不断完善,再从试点顺利过渡到全面推广。参考文献:1 李志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2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 张言:资本证券化 ,金融时报,20054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格利茨:金融工程学 ,中文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