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32.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25054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3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3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3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教案3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1 -专题八第一讲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香溪河上的宝坪村,是王昭君的故乡, 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 ,却孕育了一代绝色佳人。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 ,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 的心灵。 没有香溪河水,中国历史上会不会少去昭君出塞这一页呢 ? A.村庄 滋养 秀色可餐 即使 B.乡村 润泽 兰质蕙心 然而 C.村落 滋润 冰清玉洁 假如 D.乡井 滋补 秀外慧中 尽管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诸多的心理问题,须要家长和老师认真地加以 ,以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2)当公安人员向他了解犯罪分子的情况时

2、, 他说话显得很 ,但最后在正义的感召下,他说出了犯罪分子犯罪的全过程。 (3)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 打动了许多妇女的心 ,她们 伤感, 落泪。 A.疏通 隐晦 无不 B.疏导 隐晦 不无 C.疏通 隐讳 不无 D.疏导 隐讳 无不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的能力。疏通:疏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双方的争执。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 泛指引导使畅通。 ”疏通”多是针对双方存在的分歧、争执,使他们的意见能互相了解;”疏导”是针对某事物或某人在某方面存在的”堵塞”“郁积”等加以引导。因此(1)句应用 ”疏导”。隐晦:(意思)模糊,不明显。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隐晦”

3、强调语言文字给读者(或听众)的客观印象, 让人觉得不好懂,不明白;”隐讳” 强调说话人的主观目的, 避讳说出某些信息,有意识地隐瞒。因此(2) 句应用”隐讳”。无不:没有一个不。表示范围上的没有例外,全都。不无:不是没有,多少有些。表示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因此(3)句应用”无不”。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大中城市居民消费调查结果显示, 年收入 5 万元左右的三口之家 ,要将一年的生活费用控制在 3万元以内, 才有可能 2 万元的子女教育费。 (2)教师公寓火灾事件发生之后, 上海市静安区消防处对辖区楼宇消防装置进行了反复 ,结果

4、表明商住综合楼的消防安全状况堪忧。 (3)李小鹏从小受父母自立自强思想的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生命科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 2 -成就。 A.节余 查看 熏陶 B.结余 查看 熏染 C.结余 勘察 熏陶 D.节余 勘察 熏染 【解析】 ”结余”,作动词, 指结算后余下;作名词,指结算后余下的钱。 ”节余”, 作动词, 指因节约而剩下;作名词 ,指节余的钱或东西。结合语境应选” 节余”。 ”查看”,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 ”勘察”,进行实地调查或查看(多用于采矿或工程施工前)。结合语境应选” 查看”。 ”熏陶”, 由于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

5、多指好的) 。 ”熏染”,由于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 。结合语境应选” 熏陶”。 【答案】 A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明确表示, 将把派往伊拉克的1 300名官兵全部撤回, 这一表态表明,伊战联盟面临被削弱的局面是不容 的。 (2)对腐败分子必须严惩不贷,及时摘除毒瘤,以保证社会 的健康。 (3)随着转基因食品的逐渐增加, 我国政府已明确规定,在国内市场销售的转基因食品 ,必须进行。 (4)这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十分重要, 可他因要处理私事,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 ,没等会议结束,就 离开,因此受到有关

6、领导批评。 A.质疑 机体 标志 径自 B.质疑 肌体 标示 竟自 C.置疑 肌体 标示 径自 D.置疑 机体 标志 竟自 【解析】 ”质疑 ”,提出疑问。 ”置疑”, 怀疑(多用于否定式) 。故应选”置疑” 。 ”机体”,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 ”肌体”,指身体,也用来比喻组织机构。故应选”肌体”。 ”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或表明某种特征。 ”标示”,指标明,显示。故应选”标示”。 ”竟自”,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故应选”径自”。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武则天精心设计的无字碑, 在乾陵的众多石雕中, 它 因处于

7、显著位置而引人注目,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风姿韵味, 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备受青睐, 。 A.树立 不是 而是 闻名遐迩 B.树立 不是 就是 举世闻名 C.竖立 不仅 而且 名播八方 D.竖立 虽然 但是 四海皆知 【解析】 ”竖立”,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 ”树立”, 建立( 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如” 树立榜样”“树立典型”。结合语境,应该选用”竖立” 。由于中间两空填写的虚词既承认前者是原因之一,又特别指出后者是主要原因 ,故应选用表递进关系的一组关联词 ”不仅而且”。采用排除法。可选 C 项。 【答案】 C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8、的一组是( ) 发展向前的步伐 不能罔顾系统稳定问题或不理市场是否准备就绪,但若是过分 ,亦可能会错失重要的战略良机, 在今天这个竞争依然白热化、业内发展 的环境下。 A.固然 保险 何况 日新月异 B.固然 保守 特别 日新月异 - 3 -C.虽然 保险 特别 与日俱进 D.虽然 保守 何况 与日俱进 【解析】 ”固然”和” 虽然”都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但是” 固然”表意更肯定。 ”保守” 与”过分” 搭配, 表明了一种否定的态度,而且与上文的主语”步伐” 搭配更恰当。 ”特别” 指尤其,”何况”用于反问句中,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此处应用”特别”。 ”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

9、而不断发展、前进,”日新月异”指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环境”不宜说” 与时俱进”,而应选用 ”日新月异”。 【答案】 B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2011 年 3 月 18 日,日本将核危机级别上调至 5 级, 意味着核扩散风险加大,全球恐慌情绪 。近期, 日本核危机及中东北非局势将持续左右原油市场。 (2)中华民族赖以 、繁衍的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居住着大量的百姓,保护好黄河和沿途的植被,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3)素质教育重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提出 实现了与新课程的相对接, 与学生心理、时代

10、发展相一致。 A.蔓延 生息 不仅 也 B.漫延 生息 既 又 C.蔓延 栖息 不仅 也 D.漫延 栖息 既 又 【解析】 ”蔓延 ”,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火势的扩大、思绪的延伸均可使用 ”蔓延”。 ”漫延”,连绵不断。 ”生息”,生活,生存。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既 又” 表并列,”不仅也”表递进,原句有递进意味。 【答案】 A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在自己的竞技状态最 的时候,刘翔没有放弃, 默默地为复出作着一点一滴的准备,终于在广州亚运会上重回巅峰。 (2)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 12 月 8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说,将诺贝尔

11、和平奖授予服刑犯人的行为不利于 中国与西方之间的隔阂。 (3)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存在生活习惯不良的问题, 而家长发现问题时却已经失去了最佳的 机会。 A.低落 消除 纠正 B.低落 消解 矫正 C.低迷 消除 矫正 D.低迷 消解 纠正 【解析】 ”低落” 常与”情绪”“士气”等搭配,” 低迷”常与”状态 ”等搭配;”消除”常指除去一些不利的事, 与 ”祸患”“隔阂”等搭配,” 消解”常与”愁闷”“疑虑”等搭配;”纠正”常与” 错误”搭配,”矫正” 常与不良习惯搭配。 【答案】 C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青藏高原 ,以岩浆活动为主的地下热源特别强大 ,以致大草原

12、上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 B.乡党委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从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C.不论如何你都要把他请来,否则我饶不了你。 D.连你们的带头人,我们抓住了都不杀,况且你只是个背枪的小头领哩。 【解析】 A 项,”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 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 多指不- 4 -好的结果),用在此句不恰当;C 项,” 不论”, 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此句中” 不论如何”应改为”无论如何”;D 项,”况且”,连词,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 此处应用”何况”。 【答案】 B 10.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虚词,使上下文连贯。 如果一个人平时总用诗的语言来讲话,别人定感到奇怪或可笑, 这不合乎日常交际使用语言的习惯。诗歌既遵循语言规范, 时时欲超出这规范, 自有其超常的规范。只有读者习惯了用超常的眼光去读诗,心理上 作好了相应的准备, 在其他文本里不允许出现的句子, 可能成为诗中之佳句。 【答案】 因为 又 或者 也 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