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冯道不一样的忠臣唐末的五代十国,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还有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这样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吗,你凭什么说五代最为混乱?答案很简单五代时期根本就没有被奉为正统的中央政权.自唐末朱全忠篡唐自立,改国号为梁,建都于开封。朱梁以后,继起的朝代,分别是唐、晋、汉、周,与梁合称为五代。除五代外,当时中国南方境内还有许多其它的割据势力,即吴、楚、闽、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南唐、荆南、北汉等十个王朝,统称为十国。史称五代十国,但实际的国却不止十个。相比之下,春秋战国时尚有周天子为正统;三国时期在曹丕代汉之前 ,汉朝依然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南北朝时尚有东晋,而五代一个都没有
2、,可以说是真正的乱世.诗云:“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一个真正的乱世,欲望、阴谋、背叛一幕一幕的上演.这个世界再也没有英雄,征战与杀戮,不在有正义可言,只为了满足无穷的野心,无数的无辜生灵,成为这纷乱时代的祭品.在这五十三年的乱世中,有一个名字,永远的流传了下来冯道.在这个名字背后永远有这样的注解小人、奸臣、厚颜无耻.冯道(882-954)五代大臣。字可道,自号长乐老。河北沧县景城人。后唐时,历任集贤殿弘文馆大学士、司空等职。后晋灭唐,归晋,任司徒、中书令。契丹灭后晋,又附契丹,任太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他一四朝十君,一生三入中书,居相位二十余年,亡国丧君,未尝在意。长
3、兴三年(932) ,在他倡议下,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内校定九经文字,镂版印行,是为官府记得印书籍之始。后世称为“五代蓝本” 冯道所从十二个皇帝名单:1 后唐庄宗李存勖 2 后唐明宗李嗣源 3 后唐闵帝李从厚 4 后唐末帝李从珂 5 后晋高祖石敬瑭 6 后晋出帝石重贵 7 辽太宗耶律德光 8 辽世宗耶律阮 9 后汉高祖刘知远 10后汉隐帝刘承佑 11后周太祖郭威 12后周世宗柴荣 这可以说是史上最强的做官履历表 在这个动荡混乱的时代,我们实在无法忽略冯道这位历史上少有的奇人。说他是奇人是因为他的仕途经历在中国历史上也许是绝无仅有的。冯道一生,历经五朝,三入中书,担任宰相、三公、三师等职位近三十年,
4、前后俸事八姓十帝,终身享受“国家高级领导人待遇”。冯道处乱世而历巨变,政权和皇帝走马灯似的轮替不休,他的官运却一路亨通,长兴不衰,不但长年位极人臣,死后更被追封瀛王,五代末年其声望一度达到顶峰,实为历代所罕见.那么,这就能说明冯道是奸臣吗?我们不妨看看他的另一面冯道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地位都很低,但冯道却从小受家庭的影响,酷爱读书,文章也很有水平。他沉稳忠厚,不挑剔吃穿,只知读书,即使是大雪封门,尘埃满座也要先读书,书虫冯道在本地出了名,占据幽州的刘守光慕名将他召去做了幕僚。 (评论 冯道出身低微,但学习刻苦努力.)刘守光不自量力,总想扩充地盘,还想称帝,冯道此时年轻气盛,多次劝阻,惹得刘
5、守光一怒之下将他打入大牢,幸好朋友相救,这才脱险。也许这次事件使冯道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也变得圆滑了许多。 刘守光被李存勖俘虏杀死后,冯道也被收入河东,张承业很欣赏他的文章,将他保举给了李存勖,做了掌书记。在后梁和后唐沿黄河反复激战的时候,郭崇韬对李存勖说将领们的饭太奢侈,陪吃的人也太多,导致供应不足,请他下令降低标准,惹恼了李存勖,说让大家另选主帅。他让冯道起草这个命令,冯道劝道:“郭崇韬言语有失,不听就行了,但不能分散将士之心。假如敌人得知,一定认为我们君臣不和,那就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请三思为好。”李存勖醒悟过来,马上消了气。 一会儿,郭崇韬也来向李存勖谢罪,这件事就这么平息了。(评论:投靠
6、刘守光是冯道人生的转变,他第一次知道了这个时代的黑暗与自己处境的险恶,他已不是当初那个书呆子了.对郭崇韬与李存勖冲突的处理中,我们可以看出冯道第一次展示出了自己的政治智慧,同时也显露了他日后的政治理念尽力消弭战争,维持和平,以尽力保护百姓.)李存勖称帝后,先升冯道为郎中、翰林学士,灭了后梁又授户部侍郎。不久冯道父亲去世,按封建法律规定,要暂时辞官回乡守孝。服孝期间,家乡闹饥荒,冯道便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自己住在茅草屋里,当地的官吏送来的东西他都没有接受,当时契丹也素闻冯道大名,想偷袭将他抢走,由于边境守军严密防备,这才没有得逞。 冯道在家乡并没有摆官架,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也上山
7、砍柴,对一些缺乏劳力的人家他也尽力帮助。 真官员的风范 守孝期满后,他又回到京城,这时的皇帝已经是明宗李嗣源了,李嗣源久闻冯道大名,问安重诲原来的那个冯道郎中在哪里,安重诲说刚复任翰林学士,李嗣源不禁说道:“他肯定是我的好宰相!” 在和大臣们相处时,冯道并非一味地懦弱忍让,有时也讥讽反击,同时团结一些人。加上他有度量,文才出众,日子一长,众人对他都肃然起敬。李嗣源对他的为人也很赞赏,说他当初在家守孝时自己耕种、上山砍柴、不端官架是真士大夫。 因为李嗣源的赏识,不久冯道便被升为宰相,在李嗣源这个明君手下冯道做宰相很顺利,他也找机会向李嗣源进谏。有一次,李嗣源问起他治国之道,他就说:“陛下以德得到
8、天下,应当日慎一日,以答谢天下百姓。臣早年侍奉先皇时,曾奉命出使,过大山的关隘时由于险要,所以非常小心地拉紧缰绳,人和马都没有事。但到了平地上,就觉得不用小心了,结果从马上摔了下来,伤得不轻。此事虽小但所含的道理很大,所以陛下不要觉得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了就可以松懈点,想多享受一些,应该兢兢业业使江山永固。”李嗣源非常赞同地点点头。 有一天,李嗣源又问冯道:“天下虽然富足,那百姓过得好吗?” 冯道说:“谷贵则饿农,谷贱则伤农,这是常理。臣还记得近代举人聂夷中的一首诗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李嗣源说:“此诗甚好。
9、”于是让侍臣记录下来,自己经常诵读,以提醒自己。有一次,李嗣源拿出自己心爱的玉杯给冯道看,上面刻有一行字“传国宝万岁杯”,冯道便说:“这是前世有形之宝,王者则有无形之宝。仁义是帝王之宝,古人说:皇帝的宝座叫做位,怎样守住这个位叫做仁。”李嗣源基本上是个文盲,他听不懂冯道这些话,等他走了,找来别的人一问,才明白了冯道在劝谏他,因而对冯道更加器重了。(后世冯道因从不直谏而被人诟病,这和他早年的经历不无关系.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冯道奉承逢迎的背后,他其实一直在进行“曲谏“. 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一直坚持的政治理想:在这乱世中尽力保护百姓 .他在为官之后依然亲自务农,为善乡里,实在是官员
10、中的典范.)李嗣源死后,李从厚继位,冯道还是宰相,等李从珂起兵夺得帝位后,他率领百官迎接,但李从珂不喜欢有些圆滑的冯道,让他到京城以外去做官。 不久,石敬瑭勾结契丹灭了后唐,为稳定政局,又让冯道当宰相。这次冯道经受了一次考验,那就是出使契丹。契丹原来就想抢走他没有得逞,现在直接要他去,名义是出使,实际是想把他要走。石敬瑭不愿让他去,知道很难再回来,冯道说:“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坚持要走。其他人听说自己要到契丹去,脸色就变了,手也发抖,冯道却镇静地在一张纸上写了两个字“道去”,大家看了留下了眼泪。 契丹王听说冯道要来了,就要亲自迎接,有大臣劝阻他说:“天子没有迎接宰相的礼节。”契丹王这才没有
11、去。 为回到中原,冯道用心周旋。有次契丹王话中流露出留他的意思,他说:“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为臣,岂有分别哉!”得到赏赐后,冯道便都换成薪炭,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北地太冷,我年老难以抵御,所以早做准备。”像要久留的意思,见冯道这样,契丹王很感动,就让他回去,冯道却三次请求留下来,契丹王仍让他走。冯道又在驿馆驻了一个月才启程上路,路上也走得很慢,契丹的官员让住就住,两个月才走出契丹边界。左右随从不解地问:“从北边能回来,我们都恨不得插上翅膀飞,您还要住宿停留,为什么这样啊?”冯道说:“纵使你急速返回,那契丹的良马一夜就能追上,根本就逃不掉,慢慢走反倒能安全返回。”大家听了,叹服不止。
12、 出使契丹顺利归来后,冯道受到石敬瑭的进一步重用,后晋不设枢密使后,将其职权归入了中书省,由冯道主持,政务不管大小,石敬瑭都问冯道如何处理。有一次,石敬瑭竟问起冯道军事方面的事来,冯道谦逊地说:“陛下久经沙场,神威睿智,军事讨伐之事,自行裁断即可。臣只是一个书生,为陛下守历代的成规,不敢有丝毫差错。军事之事,臣确实不知。” 辅佐石敬瑭的时候,冯道也提出过退休,但石敬瑭不准,连他的申请也不看,让人去告诉他,如果不去就亲自上门来请,冯道只好再出来任职。不知冯道是否也觉得为儿皇帝当宰相感到屈辱,所以才提出退休。但最终还是身不由己地继续去做,软弱和忍耐两种特性在冯道身上融合在了一起。(出使契丹,这是后
13、世对冯道诟病的最主要原因.的确,石敬塘为勾结契丹,出卖幽云十六州,认契丹皇帝做父,自称儿皇帝,的确不要脸.但请注意,契丹(或称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契丹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石敬塘的行为够不上是“汉奸“, 同时冯道本身并不愿意出使,只是当时辽国强大,如果违抗辽国意志,恐怕会招致战争,生灵涂炭.这是冯道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冯道担任宰相后,“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即贫穷的、无背景的读书人和有真才实学、有事业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而唐末的世家显贵、品行不正、办事浮躁的人必定被抑制或冷遇。无论如何,这是值得称道的措施。明宗年间,冯道还与李愚等委派官员,将原来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用
14、雕版印刷。这是见于记载的首次以雕版印刷九经,是中国印刷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此事竟然发生在战乱不绝的五代时期,与冯道个人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冯道的早年经历,使他对寒门士子关怀倍至,而九经的编著令冯道足以名垂千古.)石敬瑭死后,石重贵继位,新皇帝不喜欢冯道,而且有人对石重贵说冯道只能做太平时代的宰相,没能力挽救危难,做兴亡时期的宰相,于是石重贵就将他打发到地方上任节度使。冯道并无怨言,其实他的度量还是比较大的,下放之前他曾经问别人大家对他的评价如何,这人说是非各半,冯道却说:“赞同我的人说我是,不同意的人说非,反对我的人恐怕有十分之九吧。” 石重贵在景延广等人的支持下,和契丹开战,大战了三次,
15、最后终因杜重威投降,无兵可调,后晋灭亡,石重贵等也被迫流亡契丹。 冯道前去见耶律德光,遭到斥责,耶律德光问他:“你为何来见我?” 冯道答道:“无兵无城,怎敢不来。” 耶律德光又刁难他:“你是何等老子?” 冯道说:“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耶律德光不禁笑了,免了他的罪,又授予他太傅的荣誉职衔。 耶律德光还问过冯道如何治理中原:“天下百姓,如何救得?” 冯道顺着他说:“现在的百姓即使佛再出也救不得,只有皇帝能救得!”虽然有点讨好的意思,但据说耶律德光在中原不再像先前那样滥杀了。 但契丹军队在中原的掠夺终于导致军民的大反抗,耶律德光只得退兵,没等回到老家,就死在了栾城(今河北栾城)。接着,阿保机长子
16、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被将领拥立为帝,北上囚禁了述律后。契丹的内争又给中原的抵抗提供了有利时机,被耶律德光一起带走的冯道等人到镇州(今河北正定)时,契丹军被驱逐,获得自由。当时,造反的众将士要推举冯道为帅,冯道推辞说:“儒臣怎么能做成这样大的事呢,都是众将的功劳。”看见被掠夺的中原妇女,冯道就变卖东西将她们赎回,然后派人将她们一一送回家。 (尽管投靠辽主,但我们可以看到,冯道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政治理念委曲求全,只为天下百姓.)在后汉冯道仍然被授予太师,生活得自由又自在,为此他还写了篇长乐老自叙,将他历代的官职都列了出来,他也说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如“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财”。还有三不欺,即“下
17、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而且不管贵贱都能坚持。他说死后希望选择一块无用之地埋葬即可,不像别人那样嘴里含珠玉下葬。也不穿豪华的寿衣,用普通的粗席子安葬就行。最后,冯道说他唯一遗憾的是不能辅佐明君完成统一大业,安定八方,所以有愧于曾经担任的官职。但后来周世宗要北上击退北汉军队时他又极力阻拦,看来他的文章中也有浮华之词。 郭威起兵灭了后汉,去见冯道,想试探一下他的看法,是不是可以称帝了,但冯道却没有什么表示,郭威见他碍事,就把他打发到徐州接刘崇的儿子来继位,没等冯道回来,郭威已经在开封称帝,刘崇的儿子被杀后,冯道回到京城,郭威又重用了冯道,让他任宰相。 老年的冯道,这时已经七十来岁了,不
18、知为何,他竟又大胆地劝谏了周世宗一次,而且讽刺世宗。当时,北汉军队在刘崇的率领下,联合契丹军,想趁郭威刚死灭掉后周。后周前方军队初战失利,世宗柴荣要亲征,冯道就反对,柴荣说要学唐太宗定天下,冯道说不必学唐太宗,柴荣说后周打北汉,如同大山压累卵,冯道又讥讽地问柴荣能做得了山吗。结果惹恼了柴荣,让他负责修郭威的陵墓,当了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山陵使。自己率领军队亲征去了,在高平大胜北汉军队。陵墓修好后,冯道就病逝了,终年七十三岁。 (冯道已经老了,但他依然竭力制止战争,为天下百姓用尽终生.)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冯道虽然身事十二主,但他依然是忠臣,因为他只忠诚于天下百姓. 新五代史第五十四卷的
19、开篇伊始,欧阳修就先发了一通义正辞严的议论: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在欧阳修的笔下,冯道简直是无耻之尤,廉耻丧尽。走笔至此,欧阳修仍然意犹未尽,接着又以高度赞扬的口吻,叙说了五代时期王凝的妻子的贞烈事迹。王凝家乃青州、齐州一带,曾作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王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
20、欧阳修写道:“东过开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长恸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或为弹指,或为之泣下。开封尹闻之,白其事于朝,官为赐药封疮,厚恤李氏,而笞其主人者。”至此,欧阳修大发感慨:“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当代作家余秋雨也将冯道列入小人之列.在余的作品历史的暗角中如此评价冯道:闭眼一想,我脑子里首先浮现的是五代乱世的那个冯道,不知为什么我会把他记得那么牢。 冯道原在唐闵帝手下做宰相,公元九三四年李从珂攻打唐闵
21、帝,冯道立即出面恳请李从珂称帝,别人说唐闵帝明明还在,你这个做宰相的怎么好请叛敌称帝?冯道说:我只看胜败,“事当务实”。果然不出冯道所料,李从珂终于称帝,成了唐末帝,便请冯出任司空,专管祭祀时扫地的事,别人怕他恼怒,没想到他兴高采烈地说:只要有官名,扫地也行。 后来石敬瑭在辽国的操纵下做了“儿皇帝”,要派人到辽国去拜谢“父皇帝”,派什么人呢?石敬瑭想到了冯道,冯道作为走狗的走狗,把事情办妥了。 辽国灭晋之后,冯道又诚惶诚恐地去拜谒辽主耶律德光,辽主略知他的历史,调侃地问:“你算是一种什么样的老东西呢?”冯道答到:“我是一个无才无德的痴顽老东西。”辽主喜欢他如此自辱,给了他一个太傅的官职。 身处
22、乱世,冯道竟然先后为十个君主干事,他的本领自然远不止是油滑而必须反复叛卖了。被他一次次叛卖的旧主子,可以对他恨之入骨却已没有力量惩处他,而一切新主子大多也是他所说的信奉“事当务实”的人,只取他的实用价值而不去预想他今后对自己的叛卖。因此,冯道还有长期活下去不断转向、叛卖的可能。 我举冯道的例子只想说明,要充分地适应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一个人的人格支出会非常彻底,彻底到几乎不象一个人。与冯道、杜周、费无忌等人相比,许多忠臣义士就显得非常痛苦了。忠臣义士平日也会长时间地卑躬屈膝,但到实在忍不下去的时候会突然慷慨陈词、拼命死谏,这实际上是一种“不适应反应”,证明他们还保留着自身感知系统和最终的人
23、格结构。后世的王朝也会表扬这些忠臣义士,但这只是对封建政治生活的一个追认性的微小补充,至于封建政治生活的正常需要,那还是冯道、杜周、费无忌他们。他们是真正的适应者,把自身的人格结构踩个粉碎之后获得了一种轻松,不管干什么事都不存在心理障碍了,人性、道德、信誉、承诺、盟誓全被彻底丢弃,朋友之谊、骨肉之情、羞耻之感、侧隐之心都可一一抛开,这便是极不自由的封建专制所哺育出来的“自由人”。 这种“自由人”在中国下层社会的某些群落获得了呼应。我所说的这些群落不是指穷人,劳苦大众是被物质约束和自然约束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一群,不能不循规蹈矩,并无自由可言,贫穷不等于高尚却也不直接通向邪恶;我甚至不是指强盗,强盗
24、固然邪恶却也有自己的道义规范,否则无以合伙成事,无以长久立足,何况他们时时以生命做为行为的代价,冯道、杜周、费无忌他们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我当然也不是指娼妓,娼妓付出的代价虽然不是生命却也是够具体够痛切的,在人生的绝大多数方面,她们都要比官场小人贞洁。 与冯道、杜周、费无忌这些官场小人呼应得起来并能产生深刻对位的,是社会下层的那样一些低劣群落:恶奴、乞丐、流氓、文痞。那么按照余秋雨的逻辑,五代的中国文人应该来几次集体大自杀才好.这样就保全了“ 贞洁 “,让后世的欧阳修之流为他们树碑立传,打造几个牌坊 ,作为后世奴才的典型,至死不渝的为统治者卖命.倘若真的如此,我真不知到宋代欧阳修的那个时候,中国
25、还有几个人才可用?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生在乱世的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一点上,司马光与欧阳修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才算得上忠(资治通鉴卷二九一臣光曰,以下同)。但他也知道在“自唐室之亡,群雄力争,帝王兴废,远者十余年,近者四三年”的情况下,不能要求大家都在国亡时殉葬,所以又提出了一个“智士”的标准:“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或灭迹山林,或优游下僚”;你冯道纵然不能作忠臣死节,当一个智士,不做官或只做小官总可以吧!这话其实也是欺人之谈。且不说在乱世中有几个人能自由自在地“灭迹山林”,就是在治世,要是皇帝看上了你能逃得了吗? 自从朱元璋创造了“不为君
26、用”就有灭族罪的法律以后,士人连不服从、不合作的自由也没有了,天地虽大,哪里还有山林可隐?再说,大官、下僚本无严格区别,更无本质不同;当大官是失节,当小官就可保住“智士”身份,岂不是笑话?如果司马光生在近代,看到曾国藩对“粤匪”斩草除根,蒋介石剿共时实行格杀勿论,或者在文革中连一般国民党员、保甲长都要被揪出打倒,那就会懂得当“下僚”是再愚不过的事了。 话说回来,冯道并不是绝对没有选择灭迹山林或优游下僚的自由,不过冯道大概不愿意如此了其一生;他真这样做了,欧阳修、司马光和我们今天就没有冯道其人可评论了.那我们说说余秋雨.文革后期余秋雨就躲在老家山上看书去了,真可谓是灭迹山林,独善其身.他自然不会理解冯道的所作所为,换句话说,他可能连评价冯道的资格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