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三个层面与中国哲学.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32693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的三个层面与中国哲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由的三个层面与中国哲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由的三个层面与中国哲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由的三个层面与中国哲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由的三个层面与中国哲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由的三个层面与中国哲学中的自由问题1-郭沂 一、外在自由德裔美籍思想家埃里希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对现代自由观及其缺陷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影响很大。按照弗罗姆的观点,自由就是个体显现的过程。他指出,个体从与自然界的同一状态中觉醒过来,从原始联系中逐渐显现的过程,即“个体化”过程。弗罗姆指出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即由于个体化的逐步发展以及个体逐步获得自由而产生的辩证过程。一方面,个体在发展和表现他自己独特的自我时变得更加自由,不再受原先限制他的那些束缚所妨碍;另一方面,这同时也是一个丧失与他人的原始统一性、与他人逐步分离的过程。这一分离可能造成个体的孤寂与凄凉,并将由此造成强烈的焦虑与不安。现代自

2、由观源于西方,它的形成是中世纪社会结构逐步瓦解的结果。弗罗姆说,在中世纪,尽管从现代意义上看个人是不自由的,每个人都被他在社会秩序中扮演的角色所束缚,可他不会感到孤独和孤立。社会秩序被当作自然秩序,个人作为它的一部分而从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次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在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宗教信仰方面获得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使人们在经济上、政治上获得自由。但这一自由的结果使个人失去了以往的安全保障,陷入了孤立无依的境地。自由给人们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孤独、恐惧、焦虑、苦恼、惶惑,自由象沉重的负担压得人们不堪忍受,从而使人们害怕它,甚至通过虐待狂和受虐狂、破坏性、自动适应等方式逃

3、避它。这正是现代自由观的严重缺陷。如何弥补这一缺陷呢?弗罗姆认为,逃避自由仅能帮助人们忘记自己是处于游离态的个体,并不能恢复他已失去的安全感,弗罗姆提出,唯一的选择是从消极的自由进入积极的自由。他认为,一定存在这么一种积极的自由状态,人可以做到自由而不孤独,独立而不失其为人类整体的一员,获得这种自由的途径是自我的实现和个性的发扬。换言之,积极的自由在于总体的、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爱和工作是自发活动的主要因素。现代自由观念,包括信仰自由、政治自由、言论自由、经济自由等等,即弗罗姆所谓的消极的自由,是以确立个体同他人、同自然和社会的相对性为出发点的,自由的实现取决于个体对外在因素的摆脱,可称之为

4、外在自由。这种自由的实质在于个体性,故又可称之为个体自由。二、思想自由弗罗姆提出积极的自由这个概念,的确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他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其深层部分和全貌还有待揭示。事实上,外在自由只是自由的一个层面,并且只是自由的外在层面。人最本质的部分是人的思想、人的精神、人的心灵。所以,欲探究更深层的自由,就不能回避心这个概念。我以为,更深层的自由就是心的自由,即人心所处的无拘无束、无挂无碍、自由自在的状态。可以这样说,个体自由是个体支配自己的自由,其支配者是人心;而心的自由是人心本身的自由。心有两个基本层面,第一个层面可称为认识之心,它是心对事物认识的那一部分,具有理智的特征,大致相当英语

5、中的 brain。当然,其功能是对世界的认识。它所把握的对象是整个世界。第二个层面可称为生命之心,它是心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的那一部分,具有情欲、意志等特征,大致相当于英语中的heart。一方面,无人心,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得而知;另一方面,无生命,人心无所附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梁漱溟说:“心与生命同义”2。因而,生命之心的功能就是对它自身的体验和感悟。相应地,我们可以把心的自由再进一步分为两个层面,即认识心之自由和生命心之自由。弗罗姆曾经提到内在自由这个概念。这种自由意味着人们摆脱毫无主见、人云亦云的境况,从而获得独立地、完全不受外界干扰地、纯粹出于个人内心地进行思维的能力。爱因斯坦也曾提出“内

6、心的自由”。他说:“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3从弗罗姆和爱因斯坦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谓“内在自由”和“内心的自由”都是指思想自由(弗罗姆用了“思维的”、爱因斯坦用了“思想上”等概念),都属于认识心之自由。三、生命自由对生命心之自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不是有关自由问题讨论的一个重大缺憾。生命的意义毕竟是由生命之心所体会的,人的主体性归根结底要落实于生命之心。所以,生命心之自由是自由的最深层、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在我看来,真正与个体自由或消极的自由互补的

7、、真正符合弗罗姆积极的自由这一说法的,正是生命心之自由,因为这种自由是完全由内心决定的,其实现取决于个体心灵对孤独、恐惧、焦虑、苦恼、惶惑等内在因素的摆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命心之自由同个体自由恰恰相反,它不是个体显现的过程,而是个体的心灵通过意识的作用溶于自然、溶于天地的状态;它不是个体从与自然界的同一状态中觉醒、从而脱离原始联系的过程,而是个体心灵寻回原始联系、返回同一状态的过程;它不是个体孤独感增加的过程,而是真正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的过程。实现这种自由,便可使个体心灵获得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自然消除了孤独、恐惧等消极情绪。人们或许没有意识到,弗罗姆所说的那种个体显现之前的、或者说切

8、断“原始纽带”之前的那种个体与自然界同一的状态,也是一种自由状态。当时,心灵既不支配,也不被支配,完全是一个自在之物,这不正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吗?我把这种自由称为原始自由。当然,原始自由与以上所说的生命心之自由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一种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混沌的状态;后者是相对于个体自由而言的,是个体在显现以后,自觉地、有意识地达到的一种内心自由,是对原始自由的升华。至于个体自由,则恰恰是对原始自由的背离。在整个历史过程中,人类在发展一种自由的同时,却丧失了另一种自由。弗罗姆所提出的“自发活动”是个富有启发性的概念。但是,“自发活动”的根据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自发活动”?弗罗姆似乎讲得不太清楚

9、。在我看来,既然个体显现是从原始自由开始的,那么,原始自由就是人的本真状态。我以为,这种本真状态就是自发活动的根据。换言之,在这种状态支配下的活动,就是自发活动。个体显现的过程,是个体逐渐背离这种本真状态的过程,是人的异化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获得个体自由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自发活动。不过,个体通过意识的作用回归原始自由,并对其升华,从而达至生命心之自由,就会使其克服异化,重新回归本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实现自发活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这整个过程,就好象人由于个体显现逐渐远离家园,而后来他又通过生命心之自由重新回到久别的家园。总之,对于人类来说,将自由的各个层面结合起来,才是自由的完整概

10、念,缺一不可。个体自由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生命心之自由的支持,它就会使人失落、孤独,甚至使人害怕它、逃避它,从而失去它固有的价值。由于生命心之自由的实现取决于内心,所以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当然,如果有个体自由作保障,它就会更加强壮。二者相得益彰。不过,生命的意义毕竟是由人心所体会的,人的主体性归根结底要落实于人心。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生命自由是一种更根本的自由。掌握了自由的完整概念,自由何须逃避?四、老子的自由观以上这些想法并不是我凭空臆造的,而是我对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一点体会。对生命自由的探索,正是中国文化最为卓越的成就之一。在我看来,以老庄为代表的早期道家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自由问题。早在

11、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国,道家曾经对自由问题,尤其对我所说的生命自由展开过充分的讨论,而由此形成的道家自由观,正可弥补现代自由观的严重缺陷。老子一书,到处弥漫着对人的本真状态或原始自由的留恋和追求,老子所念念不忘的,是返归自然,克服异化。“自然”这个概念是由老子最早提出的,其本义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自己如此、自然如此、或自然而然,而是初始的样子、本来的样子、本然。所以“自然”是一种状态,一种形式。它的具体内容是自由。“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不受外物支配,当然是自由的;“太上,不知有之,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百姓不受统治者的控制,甚至连他的存在都感觉不到,不是一种莫大的自由吗?人的本真

12、状态为什么是自然、是自由?老子认为,一方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在创生万物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本性赋予万物。这种赋予,对万物来说,即为“德”。人为万物之一,万物之灵,人之“德”即人之本性;另一方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老子就建立了人与万物、与道的“原始纽带”,从而论定了人的本真状态为自然、为自由。弗罗姆经常用小孩来形容人类异化之前的状态。其实,老子早已这样做了。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赤子”乃“自然”的体现。有时老子称处在这种自由状态中的心为“愚人之心”。他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

13、闷闷。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二十章)所谓“愚人之心”、“沌沌”、“昏昏”、“闷闷”、“澹兮”、“兮”、“顽似鄙”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心的自由状态的描绘。“我”之所以能体会到心本来具有的自由状态,关键在于“贵食母”,即得到了“道”。在弗罗姆看来,个体显现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异化过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首先要归于人的智力和欲望的作用。智与欲的发挥、发泄,又表现为人对文化的创造智是文化创造的条件,欲是文化创造的动力。对此,老子已有洞察。他说:“慧智出,有大伪”(十八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大道废,有仁义。

14、”(十八章)这种对“道”、对“自然”的背离,老子称为“心使气”。但是,老子并没有象弗罗姆那样认为这种异化会导致人的孤独,而是认为它会导致人性的堕落:“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老子把儒家所汲汲追求的仁义看作人性堕落的产物。所以,老子号召丧失其“自然”本性的芸芸众生要回归道、回归“自然”:“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此“根”,即道。正因为小孩“含德之厚”,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老子主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老子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圣人要发挥他的作用:“是以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界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具体的做法是

15、:“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圣人要使人们象小孩那样纯真,使他们的心混混沌沌,一如“愚人之心”。就每个人而言,如何通过意志的作用来达到这一目标呢?针对“心使气”,老子提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所谓“专气致柔”,是指人心听任气之自然,不破坏气之和谐,以达致“柔”,从而与道合一。如何才能“专气致柔”呢?从消极方面看,要否定智、欲及其所创造的文化。从积极方面看,老子针对欲提出了知足、不争、守柔、处下等主张;针对智提出了“明”的学说。老子把心对道的体悟称为“明”,以代替通常的“智”,如他说

16、“知常曰明”(十六章)、“见小曰明,复归其明”(五十二章)、“是谓袭明”(二十七章)、“是谓微明”(三十六章)等等。至于如何运用“明”这种体道能力,老子提出了“观”、“玄览”等概念。也就是说,通过“明”的“静观”、“玄览”,才能使人心回归“道”、回归“自然”,从而克服异化。五、庄子的自由观庄子不象老子那样主张要在文化、社会、精神等各领域回归“自然”,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或许庄子已经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可能倒退,全盘回归不可能实现,所以,庄子所关心的,是如何在现实中实现自由。庖丁之解牛,游刃有余,“提刀而言,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可谓达自由之境。但是,不要忘记,这种自由是以刀之“无厚

17、”入牛之“有间”来实现的。这样,他就不可避免地重视生命自由的独立性。在庄子看来,人心之所以不得安宁、不能自由,那是由世间万事万物的差异性造成的。如有死与生的对立,就有死与生的苦恼;有是与非的对立,就有是与非的惶惑。所以,庄子试图通过心的作用来取消这些差别,来达至生命的自由。庄子是用一些特殊的概念来表达自由观念的,如“彷徨”、“逍遥”、“游”、“游心”、“无待”等等。和老子一样,庄子也通过以天道推论人事的方式来讨论自由问题。在庄子的形上学体系中,有两个最高范畴道和天。道和天的本质和本性有二。首先,它们是一种无差别、无是非、混而为一的状态:“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齐物论)、“举莛

18、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同上)、“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同上)。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的,这个意义上的道、天可谓最高认识对象。其次,它们是一种绝对精神自由的状态:“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旷垠之野。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应帝王。“造物者”指作为万物创生者的道和天)。“游心于淡”的“心”字,一字道破这种自由是心的自由、精神自由,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生命自由。这是从人生论的角度来谈的,这个意义上道、天,可谓最高的人生境界。在庄子看来,生命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心于道、天的合一,或者说心与最高认识对象

19、和最高人生境界的合一,既通过意识的作用达到最高认识对象和最高人生境界。达到最高认识对象与达到最高人生境界的关系如何呢?在庄子思想中,前者是后者的途径。庄子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精神的绝对自由问题。他认为,人心之所以不自由,是由于“有待”,而“有待”便是由生死、是非、彼此等等的差别造成的;如果从认识论上取消这些差别,使是非、彼此、生死等等通而为一,便可“无待”,即进入无限自由之境。达到这一目的方法要有四。其一,“以明”,即用人本来具有的能力去体认混而为一之理,此“明”字实来自老子。其二,“坐忘”,即人心对人自身和社会本然之理的观照,它是经过“忘礼乐”、“忘仁义”等过程达至的一种境界。其三,“见独”,即

20、通过“外天下”,“外物”、“外生”等过程发现最高认识对象。其四,“心斋”,即破除主观成见,一任心之自然。这是对老子“专气致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以上四个方法中,“以明”、“坐忘”、和“见独”皆为通过心与最高认识对象的契合达至心与最高人生境界的契合。与此不同,“心斋”可谓直指本心,专就心上下功夫,直接达至心的自由。这样,庄子就通过心与道、天的契合,恢复了人与外在世界的“原始纽带”。总之,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的确提出一套关于自由的极有价值的思想。从中可以看出,道家的自由观念和西方传统中的自由观念是多么的不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何独道家以自由为务!儒家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距”4不是一种高超的生命自

21、由吗?释家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5不是一种空寂的生命自由吗?今人论自由,言必称西方,而我却深信,中国哲学中的自由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人类的精神生活。-1本文基本内容曾以道家与现代自由观念站在道家的立场上对弗洛姆的回应 为题于 1997年 10 月讲演于德国“道家与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又以自由何须逃避回应弗洛姆为题刊于原道第 5 辑。2人心与人生第 18 页,学林出版社 1984 年版。3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80 页,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4论语为政。5坛经。2000-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思想的境界()所选文章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学术交流之用;转贴传播请保持文章完整并注明出处。 本文 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