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第 1 页 共 14 页选修部分选一重大历史改革回眸1、 (2010 上海单科)16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 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解析:D 考查日本明治维新。明治政府实行富民强国的主要措施就是鼓励工商贸易。2、 (2010 安徽)1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
2、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解 析 : C 本 题 主 要 考 查 俄 国 的 1861 年 改 革 , 废 除 了 农 奴 制 , 为 俄 国 资 本 主 义发 展 提 供 了 必 要 的 自 由 劳 动 力 、 广 阔 的 国 内 市 场 和 资 本 , 加 快 了 俄 国 工 业 化 的 历 史 进程 。 但 这 次 改 革 很 不 彻 底 , 保 留 大 量 封 建 残 余 , 农 奴 生 活 仍 没 有 本 质 提 高 , 民 主 革 命 依然 是 俄 国 社 会 发 展 所 面 临 的 历 史 使
3、命 。 所 以 正 确 答 案 选 C。3、 (2010 安徽)2019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 , “其弊害大不可测” ,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在明治维新期间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起示范作用,但到了 19 世纪 80 年代初,国营工厂连年亏损,政府开始扶植私人企业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所以正确答案选 D。4、 ( 2010 江苏
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0 分)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 年 3 月 19 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
5、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1 )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5 分)(2 )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 ”,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5 分)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对克里米亚战争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目的对外争霸,对内维护统治;结果:战败;影响:激化矛盾,导致国际地位下降。第(2)问考查的是对俄国浓浓制改革的评价。第一问: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第二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第 2 页 共 14 页问:可以从经济
6、、生产关系等方面考虑;第三问可以从措施内容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2 )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5、 ( 2010 浙江自选)题号: 09 科目: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些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陆法言
7、著切韵,时俗 皆以法言为吴人而为吴音也论音韵者二十余家。皆以法言为首出法言本代北人,世为部落大人,号步陆孤氏,后魏孝文帝改为陆氏。 苏氏演义卷上(提示:陆法言是隋代语言学家,切韵是一部关于汉字读音的专门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如何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从正音”的必要性。(4 分)(2)根据材料二,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试分析“陆法言现象”。(6 分)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第(1)问从材料中归结信息即可:中原王朝必须说汉话;不说汉话会回到改革前的状况。第(2)问一是从材料中认识陆法言的成就,二是从中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成效。答案:(1)孝文帝认为作为中原(正统)王
8、朝必须说汉化;如果不说汉话,又会回到改革前的状态。 (4 分)(2 )陆法言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撰成一流的汉语言音韵一书,他是鲜卑族对汉文化认同的代表,这一现象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成效6、(2010 山东文综)33 ( 10 分)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 )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4 分)(2 )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
9、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6 分)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第(1)问是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注意要点明确。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第 3 页 共 14 页第(2)问中教育思想从材料中可知是注重实用性。第二小问改革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归结即可:改革考试内容,废除诗赋的考查,注重经义策论等。33 ( 10 分) 【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作用重科名资历。 (4 分)(2 )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 2 分)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
10、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4 分)7、 ( 2010 福建文综)41 (15 分)在 A、B、C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
11、物殷阜。摘自【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 )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6 分)(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的认识。 (9 分)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问题。第(1)问主张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夷夏观念浓厚,少数民族远离中原等。理由主要从传统的儒家观念、夷夏差别等角度分析。第(2)问进步作用注意要提炼出材料中的信息:洛阳经济发展、北方经
12、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等。认识主要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答案: (15 分)历史A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 )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涟;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8、 ( 2010 陕西、湖南文综) 44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乾元元年(758) ,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
13、,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第 4 页 共 14 页新唐书材料二刘委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固旧监置吏” ,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 , “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 40 万缗,其后,达 600 万缗, “天下之赋,盐利过半”。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 )根据
14、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8 分)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2 )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7 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改革问题。以新材料新情景切入,具有一定的难度。第(1)问主要是对材料观点的提炼和比较。注意要找准关键的信息。第(2)问意义主要从存进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及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归结。答案:(1)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2 )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选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2010 山东文综)
15、34 ( 10 分) 【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谭嗣同仁学(1 )材料认为“民”与“君 ”是什么关系? 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6 分)(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4 分)解析:本题一谭嗣同的仁学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思想。第(1)问是对材料信息的归结和比较。关系在材料中较为明确: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君。相似应是卢梭的人民主权。第(2)问是对辛亥革命中对主权
16、在民实践的考查。可从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及颁布法律文献等方面回答。答案:(10 分) 【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 )关系:“君”由“民” 选举产生;“民”可废除“ 君” 。 (4 分)(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得分。 )思想家:卢梭。 (3 分)(2 )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出 “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4 分)2、 ( 2010 陕西、湖南文综) 45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
17、情的权利;如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748 年)材料二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第 5 页 共 14 页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8、(1835 年)等(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 (9 分)(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6 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的民主思想。第(1)问是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注意要点的全面性。孟德斯鸠:自由受法律制约等。托克维尔:反对暴政、崇尚自由,倾向民主但不热爱民主。第(2)问原因要从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代表的阶级立场和主张提出的目的方面归结。答案:(1)孟德斯鸠: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 。托克维尔: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 ;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
19、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2 )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3、 ( 2010 福建文综)B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 焉者也。 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
20、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1 )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6分)(2 )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9 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政治问题。第(1)问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归结:梁:先新民后民主;孙:可以先建立民主制度。第(2)问是观点论证题,要注意先判断观点,后进行论证。据所学可知二者观点不对立。理由可从二者的阶级属性、主张的目的等方面分析。答案:B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 )梁启超认为
21、提高回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 ”,后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2 )不对立。 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第 6 页 共 14 页图9选三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 (2010 上海单科)19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A克里米亚B凡尔登C列克星敦D萨拉热窝解析:D 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漫画形象地揭示了一战前同盟国与协约国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使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故应写上萨拉
22、热窝。2、 (2010 上海单科)22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 四国条约的签订 D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解析:A 考查绥靖政策。题干材料体现了二战前英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英法德意签订的慕尼黑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3、 (2010 四川文综)20.1914 年秋, 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20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
23、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的信息,结合一战前后欧洲的变化,最符合题意的应该是欧洲中心地位丧失。4、 ( 2010 浙文综)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图 9 所示战争影响的是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 4/5 土地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D “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中反映的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形势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 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结局,CD 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局和原因。故 B 正确。5、 (2010 全国文综一)22.图 4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24、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解析:D 注意图中的瓦胡岛,著名的珍珠港即在瓦胡岛上。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最终促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第 7 页 共 14 页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D 项为正确答案。美国改变 “中立”政策,是在 1941 年 3 月,以租借法案的出台为代表;B 项指的是 1942 年 6 月的中途岛海战。6、(2010 山东文综)35 ( 10
25、分) 【历史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图 16 为 19501980 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 )导致 A 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 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2 )中美关系在 A、B 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4 分)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问题。第(1)问注意 A 段的时间 20 世纪 50年代前期。该时期美国参与朝鲜战争,导致军费上升。B 段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尼克松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结束越南战争,军费下降。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阶段的特点:对抗、缓和。答案: (10 分) 【历史20 世纪的
26、战争与和平】(1 )主要事件:朝鲜战争。 ( 2 分)原因:70 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4 分)(2 ) A 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 (2 分)B 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 (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2 分)7、 ( 2010 陕西、湖南文综) 46 (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
27、,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1946 年 5 月 2 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
28、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 ”说毕便愤然离开。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第 8 页 共 14 页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8 分)(2 )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7 分)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对法西斯的审判问题。第(1)问背景主要从二战后的胜利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等方面归结。理由从材料中提炼:国际惯例、国际组织
29、的成立等。第(2)问原因从材料中体现不明显,应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中国地位未受到尊重、维护本国利益等角度分析。评价主要从抗争维护了中国的地位、尊严等角度分析。答案:(1)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2 )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评价: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8、 (2010 天津文综)13. (16 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0、材料一 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 .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 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 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 .联盟会员 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一一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 . .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 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一一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 (2 分结合材料一、二全 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4 分 材
31、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 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 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 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一一袁明国际关系史(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2 分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 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2 分 材料四 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 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 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
32、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 .发展事关 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 界难享太平。 一一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3 )依据材料四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 (2 分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4 分解析:本题考查战争与和平问题,涉及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相关知识。第(1)问原则主要体现出集体安全、经济制裁等。作用认识注意一方面要答出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积极作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第 9 页 共 14 页用,另一方面要结合李顿调查团认识其局限性。第(2)问背景要从一战后
33、和平主义发展及欧美各国政治发展需要角度分析。原因主要从对侵略的约束力及条约本身存在的隐患等角度分析。第(3)问从材料中“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 .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 界难享太平” 。等信息中归纳。贡献主要从外交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和行动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 (16 分 (1)集体安全;经济制裁。 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 有效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2)一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3 )在联合国
34、框架下,和平协商、共同发展、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 政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维和行动等。选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 ( 2010 江苏)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0 分)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 ,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
35、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1 )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4 分)(2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6 分)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对清朝康熙收复台湾的目的的理解。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经济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上保护沿海安全,稳定社会秩序。第(2)问考查的
36、是对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措施和作用的理解。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答;作用:从政治上社会秩序,经济上贸易繁荣,人口、耕地增加。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2 )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2、 ( 2010 陕西、湖南文综) 47 (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第 10 页 共 14 页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
37、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
38、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9 分)(2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6 分)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第(1)问二人的态度和原因从材料中归结提炼即可:陈寿:尊曹,是正统,有功绩。朱熹:贬曹,窃国违反三纲五常。第(2)问是对材料信息观点的提炼。标准:在材料中第一句话中体现明确。指导思想和方法要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角度回答。答案:(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 )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
39、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3、 ( 2010 福建文综)C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材料二 1928 年, (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摘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