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36624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由于这本书的重点还是第 7 章起的大众传播理论,所以从这块开始说起。 第七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大众传播的定义,四种功能观,各种媒介的特性,拟态环境 第一节 111 面很明确的定义了大众传播的定义,一定要熟背,而大众传播的特点也很好记,前三点是对定义的一个扩展,把定义背下了就好理解了,然后记主后三个内容关键词:两种属性,单向性,制度化。再大概了解下内容,就基本 PASS 了。113 面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个重点,首先,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要牢牢记住,这是其功能说最基本的内容。其次,赖特的四功能说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供娱乐”,而其余三点其实是对拉氏说的一

2、个重复和对应。同理,施拉姆的功能说主要注重它的“经济功能” ,其余也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而拉扎斯菲尔德的功能捉当然就是注重其“麻醉作用” 。这也要求倘若把功能出成一个大题,大家一定要抓住重点说,不要重复的展开同样的内容,显的累赘又繁杂又浪费时间。第二节的内容是泛泛而谈,比较散,只是在 119 面的中间强调一下电视的特性,要记住,而对报纸、广播、网络的特性一样要求牢牢记得,他们的优点缺点,相信学了新闻传播的人都应该知道,不知道我再写出来好了。即使书上没有明确说,也是必须掌握的东西。 第三节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如乐观主义观点主要阐述的是舆论和报刊的关系,怀疑否

3、定的观点主要是从把大众传播作为舆论工具和“麻醉作用” 的方面来考虑。这节一个重点主要就是 126 面李普曼“拟态环境”的现象,其定义与影响都需要重点掌握,它本身就是个很有趣的理论,它和很多理论都有着联系,所以要结合来把握,这在后面会提到。 第八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一般来说第一节不做重点把握,把社会制度,传播制度大概把握一下就可以了。第二节是本章重点,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四种媒介规范理论,一定要重点把握。特别要强调的是他们形成的背景! 如集权主义理论主要知道 134 面的定义,135 面第一段的形成背景。内容适当知道下

4、就可以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个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17,18 世纪)社会责任(20 世纪 40 年代)民主参与(20 世纪 70 年代) 。这三个内容是个联系且修正的关系,要联系把握,注重背景。 *自由主义制度除了把握“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这些关键词外,还要注意到 137 面最后一段第一句所说到的其优点,还有 138 面第一段提到的其缺点。 *社会责任理论 138 面背景牢记!还要补充点的就是其媒介垄断的形成原因就是:世界大战的结果和电子媒介使用资源的有限。139 面第三段由背景引到了该理论的目的,而最后一句话“仅仅把希望寄托媒介自律”体现了其缺点。 *民主参与理论同样背景重点掌握,

5、其主要观点:知晓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的定义要明确记得(178 面) ,140 面第一段最后一句“ 核心价值”要记得,最后一段要知道其缺点。 这样把握就可以了。146 面的第 5 题就是一个整体把握的题目,所以线索要清晰。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大概了解下,个人觉得不必做重点了解。这一章看似很难把握,但是认真看下,还是很清晰的,不用死背,当历史一样认真看下就明了了。 第九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把关人理论第一节麦的理论很好掌握也很清晰,三个主要观点,三个意义,三个局限性。 “媒介即讯息” 这点上引申出来的“地球村”理论本书叙述的比较简单,在石义彬的单向度

6、 里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可以单独拿出来把握,其三个主要观点段落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对该理论的评论,当然要记得。电视人、容器人概念要知道,要知道用 127 面的拟态环境去解释,还可以结合拉扎斯菲尔的和默顿的“麻醉功能” 一起考虑。关于新媒介问题个人不觉得是什么重点,但是“电子乌托邦”思想要理解概念,如果出成大题就要知道其概念、为什么错误、历史渊源以及对媒介的正确认识。第二节看一下做为传播者的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我认识 157 面最下面一行到 158 面的有关互联网会不会取代大众传媒的一段叙述最好好好看看,是一个不错的材料,对一些需要展开发散思维的题目有不错的借鉴作用,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了解下。把关人

7、除了书上说的提出者卢因,怀特的把关模式及意义,最好还了解下麦克内利的理论认为信息经过了各种把关人惊醒了各种筛选才传向大众,还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认为麦的模式是每个把关人作用都是同等是不对的,最重要的把关环节来自媒介。这补充的两点本书只是在 165 面的实质里综合说了下,李彬的书里说的很通俗。把关标准弄清楚新闻价值就行了,最后的实质这些评价性的东西是一定要熟悉的。第十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几个受众观,受众的基本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研究的第一节应该不算是太重点的东西,特别是第二部分“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难理解的,系统看看吧。参考课后习题。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其

8、实和书中前后的内容是相联系的,比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就与195 面的传播流研究相关与重复,而“作为市场的受众”又与 158 面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相相联系,了解什么为“受众即市场”,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三个权利的概念要明确,这又和 139 面的社会责任理论相联系。注意名词解释。第三节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当然是重点罗,从定义,三个部分研究,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重要意义,局限性五个部分来把握 *从定义上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还称“使用与满足理论” 为“自助餐厅 ”这是书上没有提到的一个形象理解。 *赫卓格、贝雷尔森、麦奎尔对广播印刷电视三大媒介的研究,了解下就可以了 *使用与满

9、足理论的基本模式其实很好理解,其三大定义三个局限性书上也是一目了然的。记得这是受众研究的一部分,所以是首次从受众的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理论。第十一章 这一章传播效果研究是个重点!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极其理论(子弹论,传播流和有限效果论,耶鲁研究的各种理论)第一节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弄清楚就行了。第二节重点啊!最容易考了,193 面第二段的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是一条线索,根据这个来理解。*20 世纪初至 30 年代的子弹论记住其两个“核心观点” ,其次是 194 面第一行其形成的两个原因:传媒发展以及社会利用。对其判断要注意其“唯意识论色彩” ,与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密切关

10、系,最后总结成 195 面最上面的一段,至少这段整体评价一定要清楚。*40 年代的“ 传播流研究 ”。 “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 、 个人影响 、 创新与普及 !三个内容分别探讨其时间、代表人物、理论、意义! (1) 人民的选择 :4 个理论一目了然。否定子弹论,伊里调查前面在 176 面受众研究中也提到过。(2) 个人影响 :就一个问题“中介因素”! (3) 创新与普及 :也就一个问题“两极传播多级传播”! 其实把书看一遍就很好理解了,不用死记硬背的还是很有趣味的。 198 面对“三步曲”的评价一段话要记得。 “无力的大众传播观”*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效果论可以说是对传播流研究一个总结

11、。其“ 五项一般定理”当然是必背罗。*说服性传播研究也就是耶鲁研究再第三节阐述的很清楚,而其意义则在 262 面的第一段很明确。 *还需要注意效果研究还包括“使用与满足研究” 这点在 180 面已经叙述过了,当时是以受众研究来理解的,要懂得前后联系。*70 年代的宏观效果论主要在第十二章叙述了,所以主要了解 200 面第一段“有限效果论”的三个缺陷(注意对比 217 面议程设置功能的意义) ,和第二段宏观效果论的三个特点!第三节的内容很多,都是些实验,很有意思,概念要很清楚,比如 212 面的第 5 题那些概念要很很清楚。感觉这里要么就出些名词解释,要么就出很大的发散思维的题目。第十二章 这一

12、章不用说了重点中的重点,四个章节四个内容,通通的要掌握。东西很多,不能像期末考试那样投机取巧了,说好听点全部得理解,说不好听点当然就是全背了。也就是具体叙述 11 章的宏观效果论。(200 面的第二段)每个理论的提出者提出时间提出的书都是最基础的东西罗。 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一个定义、三个特点、三个理论研究、两个意义、两个不足。 (答大题首先要想的五个切入点) *213 面的面最下面:“议程设置功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这句是个概述要记得。 *一个定义:214 面倒数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定义,但是这段话当然都要了解,现在有一种题型叫辨析题,最爱把一个理论的实验及其提出的

13、过程提供给你,问你是什么理论并且评价这个理论,倘若不知道这些背景,有可能就会做答错误。 *三个特点:书上说的很明确,要注意的是 215 面最后一段又和 127 面的拟态环境挂沟。 *三个理论研究:作用机制、议题、媒体分析。也很清晰。 *两个意义:我按书上叙述的分为两点:第一就是 217 面黑体字下第一段的对有限效果论的修正。第二点就是第二段的“控制问题”,对控制问题的解释主要在 218 面第二段中所叙述的“ 在它背后还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说来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 ”还有该段最后两句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理论的意义。 *两个不足:218 面最后一段

14、:一个形成议题和反映议题的矛盾,一个效果不能绝对化。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一个背景、三个构成命题、两个特点(舆论观与效果观) 、两个不足、两个重要意义。 *背景:219 面第二段, “当我们把舆论视为社会控制机制的时候,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 ”这个是该理论探讨的角度,形成的背景,要记得。 *提出的人、时间、书、过程注意辨析。该假说构成的三个命题十分清晰,当然她还在 221 面引申出了该假说的三个要点也就是舆论形成的过程。其实沉默的螺旋还是个很好理解的理论,但是个人觉得这里写的很繁杂,所以看起来要有点耐心,找到记忆点。比如三

15、个构成命题,第一个是对第二个的递进,第三个是讲大众传播对前两点的应用。 *两个特点:舆论观和效果观。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 ”记得 其舆论观就是两个内容:第一点,222 面的第 7 行“ 在沉默的螺旋公开的意见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第二点,13 行“ 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的双重含义。 其效果观: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两个不足:一个是 223 面第二段所说的该理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 和“意见环境”内容的局限性,书中还分成了三小点来阐述这个局限性。 第二个就是 224 面第二段所说的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作用。 *

16、两个重要意义很清晰,要注意!该节倒数第二句阐述其和“选择性接触”的关系,小细节,容易联系出题。第三节培养理论:一个概念、 “文化指标研究” *224 面又告诉我们了这一理论和 127 面的“拟态环境” 理论有关系哦。看看“拟态环境”应用多么广泛。在理解拟态环境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培养理论的概念。分清楚”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极其三者关系。 *培养理论的起源时间、提出人物、背景实验、着眼点,和前两个理论一样老生常谈。但是这样的东西都跟硬件一样,问到这个理论的问题,除了背景实验有可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你分析,其余的都是名词解释啊,简答论述必不可少的答题点了。 *对于培养理论的概念我

17、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在 226 面的第二段对“培养分析” 做了个解释,我认为这个是培养理论的概念的第一点主观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偏差的影响是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然后本页倒数第二段提到的“共识”问题就是这个概念的第二个要点。再次,在 227 面第二段讲到前两点的关系并提出培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才是第三个要点。另外注意一个细节:培养理论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 !要知道270 面最下面一段说了批判学派是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哦,所以,多么希奇啊! *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三个内容非常清楚,包括 229 面本节倒数第二段对该理论的评价。第四节知沟理论:背景、假说、上限效果假说、意义 *

18、除了“老生常谈”外,230 标题二上面一段是知沟的定义。知沟假说那部分也很明确, (示意图解、知识沟形成的 5 个原因)了解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上限效果假说(提出、观点、内涵: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的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三条依据、疑问) *知识沟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个人觉得不是重点,但是还是要注意下卡茨曼“ 信息沟”理论的要点。总的来说,第十二章的四个小节都是重点,而非要比较的话,前两个小节又是重中之重。没有意外绝对会考。第十四章 这一章的重点是;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第一节里 257 面倒数第一段 “传播学形成于 20 世纪初至 40

19、 年代的美国”这个基本时间要记得,至于传播学形成的因素以及传播学在美国形成的直接原因了解下就好。第一个小标题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不是很重点,但是像李普曼这样一看就是经典的人物当然是呀弄清楚的。 第二个小标题“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 ”就是指 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其实书中之前都已经提到他们的贡献,在这里只是个归纳。 如提到拉扎斯菲而德的贡献,就要想到两点:宣传和传播学研究。在宣传这点上又分两个内容:一是刺激大战宣传研究,二是为宣传下定义。而传播学研究更是要记得两个内容:一是其功能说,二是 5W 模式极其意义。 卢因把关人(161 面) ;霍夫兰 耶鲁

20、研究;(199 面) ;拉扎斯菲尔德“ 伊里调查”(175面,195 面) ,施拉姆知道他是个 “集大成者”就好。 至于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个人觉得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掌握就好。 第二节主要是讲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即抽象的理解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并做出比较。 若要宏观的理解“经验学派”无非从:定义、主张、缺陷、研究目的、社会观、意义大概这五个方面来考虑。 *266 面倒数第二段阐述了其定义,并强调是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和批判学派以欧洲学者为代表区别开来。 *主张的内容主要是谈什么为“经验性方法” ,还要注意到 267 面第三段的“反对”、 “强调”、 “主张” 。 *而第四段又很

21、清楚的讲到该学派的 4 个缺陷,关键词是:经验性材料的有限、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的缺乏严谨性、微观和宏观的矛盾、纯客观态度的弊端。*至于研究目的即实用主义,268 面第二段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话概括了其定义,并指出“这使得传播效果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社会观即多元主义第四段第一、二句话阐述了其定义,269 面第一句引出了这一社会观的影响。 *270 面该标题最后一段清楚的阐述了其意义。 宏观的理解“批判学派” 应从:形成、研究目的、社会观、特点四个方面来看。这本书中在阐述批判学派内容的时候往往是以和经验学派相比较的方式出现的。*批判学派的形成书中从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说起,因此对

22、法兰克福学派应有初步了解:知道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知道其代表人物、知道它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抱有批判态度。 *在 271 面最后有段,拉氏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做了一个比较。*272 面第二段又对其二者的社会观做了个对比。批判学派的社会观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 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276 面最后一段很明确的阐述了批判学派的三个特点:批判态度、与社会理论的结合、思辩的方法论。 这就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二者了及其方法论、社会观、传播观的对比,本书也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了,批判学派要谈到主要流派,也就“文化研究” 稍微叙述的详细点,系统点,其余的都太简略,也难怪武大要将单向度那本书加进去以补充批判学派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