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类历史.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44769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示类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启示类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启示类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启示类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启示类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如何解答高考历史“启示”类试题 启示,按中文意思是指“启发指点,使有所认识”。启示类主观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看法”、 “理解”、“你认为”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在近几年的全国文综卷或地方文综卷、历史单科卷中,开放性试题都占有一定的份量。“启示”类问题,在评分参考答案中命题者没有设置具体答案,这是一种典型的开放性试题。“启示”类问题的设置既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也是当

2、今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要求,所以要引起重视。本文结合具体高考题,就“启示”类试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谈一点看法。一“启示”类历史试题的特点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卷第 38 题:38(32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0 世纪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1015 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 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17 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18 至 19 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

3、感应原理清 2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 10 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 10 至 19 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 至 19

4、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8 分)(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8 分)(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12 分)(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 分)“启示”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它体现了历史的借鉴教育功能。“学习历史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启示”类问题以历史之镜对照现实,不但总结历史,更是为现实寻求依据,找出对策,防患未然。这种把历史现实性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历史的教育功能。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训练,能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增强

5、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对改变“历史就是记忆”的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甚至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例如通过今年全国文综卷第 38 题中有关中西科技发展的对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振兴中华民族,就要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使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历史使命感。2“启示”类问题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高考全国文综卷第 38 题第(4)小题而言,命题者只提供问题,并不提供标准答案,而且学生回答时也无从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同所提供的客观历史事实进行联系、分3析,并得出历史的结论,而不是机械的复述和引用,从而体现了学生

6、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性。3思维空间的开放性。试题的设问“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它不仅仅要求考生掌握“从 10 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要求考生对“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进行理性思考。考生可以通过材料和自己原已掌握的“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从多角度谈自己的看法、认识、感悟,它能让考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是让考生“千人一面”、“异口同声”。同时,回答这样的问题,要求考生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和回答问题,要变单向思维、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和

7、发散思维。4答案的主观性、开放性和多元化。历史在本原意义上并不提供直接知识或理论,而只是为知识或理论提供一种载体,知识或理论的形成是对事实的超越,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启示”正是基于历史事实基础上的一种主观认识,因主观而开放,因开放而务求创新,从而达到一种高级思维的训练目的。从近年来试题答案的设置上看,“答案多元不唯一”是高考历史试题的“痴心不改”的追求,也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重要标志。设置了多元答案,考生不必拘泥于一个思路,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固定的答案,所答内容也不必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今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第 38 题第(4)小题的答案更是新颖,在公布的参考答案中没有提供任何文字叙述。为了改巻

8、的客观公正,各省都有参考性答案,如“评分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4 分)”从中可以看出,只要考生所答的答案言之有理,均可得分,这就给了考生更大的主观性和主动性。有一点要强调,“启示”类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但它不是没有答案,更不是没有正确答案。开放性试题的答案有多种可能性,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具有多元化、弹性化的基本特征。开放性试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一般属于“应用能力”层次,比较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5阅卷标准的多元化。由于命题者没有为“启示”类开放性试题给出明确答案,这样,阅卷老师不能象以前那样生搬硬套答

9、案,给阅卷老师打分提供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一般来讲,既要采点给分,更要采意给分,只要考生给出的答案符合题意要求就可得分。应当说,此特点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重要的而又不为考生所明确认识的特点。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性目标能不能实现,能不能真正达到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和思维的目的,能不能考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阅卷标准的多元化是一个根本保证。二“启示”类历史试题的解题技巧1解答好此类试题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读”。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启示,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例如今年全国文综卷第 38 题第(4)小题

10、,首先要明确此题的中心是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其次要明确此题是对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进行比较,这就为回答好“启示”打下了基础。4第二是“找”。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找出教材中对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并分析产生这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原因。这是解答好题的关键。只有找出原因,我们才能明确今后应该借鉴哪些经验,避免哪些失误。只有回归教材,找出相应的观点和表述,我们才能将原因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分析出精练的答案。正如今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第 38 题第(4)小题,我们既要知道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又要知道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原因,这样就能答好此题。第三“提”。

11、这就是根据前面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这是解答好“启示”的落脚点。例如通过 10 至 19 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我们应该: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加科研投入。要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全民族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善于引进和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本国科技。等等。2平时要有意识的加强训练。解答好此类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训练,考生要在备考中加强对这种题型的练习并总结解答规律和方法。下面提供一些历史知识的“启示”,供大家参考:(如果是结合材

12、料,就必须根据材料回答)(1)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缓和社会矛盾,才能长治久安。(2)历史上选拔人才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3)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坚决彻底、善于用人;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行之有效;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遭到守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甚至是血腥的斗

13、争。(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给我们的启示: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进行外交;与各国保持平等团结,但坚决反击侵略;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5)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封建必须与反帝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联合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发展;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6)中共开辟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启示:必须从实际和国情出发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学习外国经验但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毛泽东创造性

14、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5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出路;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7)对三次科技革命中中国落伍的认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要科教兴国;国家独立,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民族要不断进取,改革开放,才能缩短差距,迎头赶上。”(8)19561976 年社会主义建设得与失的启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订方针政策;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进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在综合平衡中稳

15、步前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必须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健全党纪和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民主化、法制化建设。(9)二战给人类的启示:和平来之不易;人民是胜利之本;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联合;居安思危,防止悲剧重演等。(10)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东欧各国改革的失败对我国改革的借鉴之处: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反对一切外来势力的干扰;从各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发挥市场、计划等经济手段的作用;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改善党群关系。(11)研究历代监察制度有什么意义? 研究古代的监

16、察制度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党风建设、反腐倡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12)中国古代历次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是促进国家强大的重要手段。改革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中还需要注意用人。改革必然触动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会有阻力和斗争。要循序渐进、减少阻力。 (13)古代税制改革对我国税费改革有什么借鉴?减轻农民负担;税收从繁到简;减少中间环节;改革坚决彻底。 (1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给我们什么启示? 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进行外交;与各国保持平等团结,但坚决反击侵略;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17、15)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相继失败说明了什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和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斗争都不能成功。必须由同时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才能真正挽救民族危亡。 (16)对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有什么认识? 6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中国的工业才能独立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必然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经济的发展会引起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17)对 20 世纪 2040 年代国共两党关系演变有什么认识。 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

18、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和统一。合作局面的出现是由于中共倡导和推动的结果,分裂内战局面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内战方针和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国共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今日海峡两岸的关系,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8)从 1956 年1966 年我国在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方针的认识和实践中可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容来自 经验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必须正确认识社会

19、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19)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 (20)建国以后中共制订过三条经济建设路线(1953、1958、1987),你认为在制订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制订经济政策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使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问题的教训一般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0、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主要矛盾;经济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调整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 (21)19 世纪末美、德经济迅速发展和英、法经济缓慢发展给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有哪些?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引进外资,扩大国内市场等。(22)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不断改革,不断进取;发生危机,共同面对,不能以邻为壑;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共同发展,实现持续繁荣。 本文来自风云网 (23)苏联近七十多年的发展史给我国什么启示?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保持无产阶

21、级政党的先进性。民主和法制建设要不断完善。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刻提防和平演变,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4)近代史上的美国和现代史上的德国都出现过一次严重的分裂,概括美德分裂的主要原因,指出美国和德国最后走向统一的方式。并谈谈你的认识。 内容 aa 主要原因:美国是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国内矛盾激化的结果;德国是由于二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矛盾引起的,是国际矛盾激化的结果。美国通过军事斗争,北方打败南方,实现统一。德国以东德并入西德的政治方式实现了和平统一.认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只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不论采取军事手段还是政 治手段都是必要的、可行的。(25)近代自然科学发明的过程给我们那些启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明都历经了长期的、曲折的复杂过程,是科学家们不断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晶。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自然科学的成就反作用于生产,指导技术革命、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自然科学在反对封建神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飞跃。 风云网,历史风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