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斯曼帝国百科名片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语 ) ,为土耳其人所创立之国。始王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之大部,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自灭亡东罗马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 ,且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故其帝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罗马帝国及伊斯兰文明,东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统合。目录奥斯曼帝国概况 奥斯曼帝国历史 帝国之兴起 帝国的扩张 叛变及中兴 帝国的滞止 帝国的改革 帝国的衰落 帝国现代化 帝国的解体帝国时间表 帝国的政治 帝国的经济 帝国的宗教
2、 帝国的文化 帝国的法律 帝国的军事结构 帝国的军事 奥斯曼帝国陆军 奥斯曼帝国海军 奥斯曼帝国空军奥斯曼家族首领奥斯曼帝国概况奥斯曼帝国历史 帝国之兴起 帝国的扩张 叛变及中兴 帝国的滞止 帝国的改革 帝国的衰落 帝国现代化 帝国的解体帝国时间表帝国的政治帝国的经济帝国的宗教帝国的文化帝国的法律帝国的军事结构帝国的军事 奥斯曼帝国陆军 奥斯曼帝国海军 奥斯曼帝国空军奥斯曼家族首领展开编辑本段奥斯曼帝国概况【词语】:奥斯曼帝国 【注音】:o s mn d gu (Ottoman Empire;12991922) 首都:伊斯坦布尔 君主:哈里发兼苏丹 面积:1680 年极盛时有效领地 550 万
3、平方公里。 人口:1560 年苏莱曼大帝时统计人口有 1500 万,1853 年帝国解体前夕人口 3535万。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之陆上交流达六世纪之久。在其存在其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之界限日趋模糊。其对西方文明影响举足轻重,其建筑师 米玛希南(Memur Sinan)名留至今。于十六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日趋顶盛,在十七世纪,其领土达最高峰。而在赫伊尔丁(海雷丁)带领下,其海军掌控地中海。 作为今天惟一的第三世界国家能于十五至十九世纪期间,挑战日趋强盛之欧洲霸权。由十七世纪开始逐渐趋于没落,国土日削,国权日丧。并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4、战败。国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今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因而领导国民起义,击退西方势力,据小亚细亚立国,废哈里发,更国号为土耳其共和国。 编辑本段奥斯曼帝国历史帝国之兴起奥斯曼帝国领土动态图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本居住中亚阿姆河,属于西突厥 乌古斯人。自古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世纪时,蒙古人开始向西扩张,迫使他们迁移。最初他们依附于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在和拜占庭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死后,他的儿子奥斯曼(年)继位。继其父担任部落首领,1299 年,奥斯曼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奠定了奥斯曼国家的雏形。1324 年,奥斯曼之子奥尔汗(13241
5、360) 继位后,改称总督 ,建立了常备军,吞并了罗姆苏丹国之大部分地区。于 1331 年,打伤了东罗马帝国皇帝,并攻占了尼西亚城,并迁都于此。年,乌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奥尔汗对内确立国家行政组织,中央设立迪万,任命维齐尔(即大臣),向各地派行政军事长官和 卡迪铸造统一钱币,成为奥斯曼国家的真正 缔造者。1360年素丹穆拉德一世(1360-1389 在位) 继位后,向东南欧扩张取得决定性的进展。 1362 年,采取大规模军事进攻,占领埃迪尔内,并以此为都。接着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
6、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1389 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这一胜利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欧洲各国为了拯救拜占庭帝国,派出了援军。素丹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2 在位) 在年的尼科堡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的联军,将近一万名十字军被俘,除了用巨款赎回名贵族骑士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从此,欧洲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扩张。拜占庭帝国危在旦夕。 但就在此时,中亚的突厥族帖木儿强大起来,并开始向小亚扩张。年,在安卡拉战役中,帖木儿军大败奥斯曼军,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被俘。这一事件暂时挽救了拜占庭,使之又勉强存在了一段时间。因为巴耶塞特苏丹的四个儿子
7、之间开始了争夺王位的战争,新征服地区的人民也趁机掀起反抗运动,奥斯曼帝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不得不推迟了向欧洲的扩张。苏丹穆罕默德一世(1413-1421)结束分裂局面,收复帖木儿征战时丧失的领土。1444 年,穆拉德二世(14211451 在位 )在瓦尔纳战役打退了欧洲基督教王国的反扑。 帝国的扩张穆罕默德二世及其军队进入君士坦丁堡1453 年,19 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亲率八万大军进攻君士坦丁堡, (见君士坦丁堡战役)钜战 53 天,终于 5 月 29 日攻克,并迁都于此,东罗马帝国灭亡。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同时亦稳固
8、了帝国作为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东部地区霸主的地位,接下来帝国进入了漫长的征服扩张期,将疆域扩至欧洲及北非。奥斯曼帝国的陆上扩张主要倚靠其军事革新及军纪,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亦对其征服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意大利城邦及葡萄牙人手里争夺及保障了黑海、爱琴海、地中海、红海及印度洋的远航路线。由于奥斯曼帝国握有欧亚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路线,帝国的经济因而蓬勃发展。奥斯曼帝国对西欧及亚洲间贸易的垄断经常被引证为西班牙女王支持 克里斯多福哥伦布西航寻找亚洲海路的主要原因。 1492年前已有人推测地球是圆的,然而哥伦布却是第一位发现了可缩短需经奥斯曼帝国往亚洲贸易的危险路线的方法。奥斯曼帝国在一些贤能苏丹的统治下
9、繁荣兴盛。塞利姆一世在位时致力于向东及向南扩张,于 1514 年查尔迪兰战役击败了伊斯迈尔一世治下的萨非王朝。1517 年,奥斯曼帝国消灭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其海军势力亦扩至红海。此后,奥斯曼帝国及葡萄牙帝国成为了地区最具支配地位的势力。 继后的苏莱曼一世并没有停止征服步伐。1521 年,奥斯曼帝国攻陷贝尔格莱德,其后征服了匈牙利王国,并在现今匈牙利及中欧的所在地建立鄂图曼帝国属匈牙利。1526年,土耳其人在第一次摩哈赤战役得胜,并于 1529 年发动维也纳之围,但由于冬季的来临而被迫撤退。1532 年,鄂图曼帝国举兵逾十万再次进攻维也纳,但在维也纳以南的科泽格被击退。1543 年,鄂图曼帝国继
10、续进逼,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斐迪南一世在 1547 年正式承认鄂图曼帝国对匈牙利的宗主权。在苏莱曼一世治下,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及反覆无常的摩尔多瓦都成为帝国的附属国,须向帝国纳贡。在东面,奥斯曼帝国在波斯人手里夺取巴格达,得以掌控美索不达米亚及波斯湾。在苏莱曼一世统治时期的末段,帝国的总人口多达一千五百万人。 1538 年海雷丁于普雷韦扎战役大胜在塞利姆一世及苏莱曼一世时期,帝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能控制地中海大部分地区。帝国海军司令 巴巴罗萨 海雷丁在苏莱曼一世时期带领奥斯曼帝国海军多次击败基督教国家的海军,包括征服了西班牙的突尼斯及阿尔及利亚。奥斯曼海军协助穆斯林及犹太人在西班牙宗教裁
11、判所时期逃离西班牙,并护送他们抵达奥斯曼帝国(特别是塞萨洛尼基、赛普勒斯及君士坦丁堡) 。1543 年,奥斯曼海军占领神圣罗马帝国的尼斯,这是由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促成的。法国及奥斯曼帝国因与哈布斯堡王朝于中欧及南欧的敌对而联合起来,成为当时的强大联盟,这是一个军事及经济联盟,奥斯曼帝国允许法国可在帝国内贸易而免收徵税。事实上,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是欧洲相当重要及受接纳的政体,帝国与法国、英格兰王国及荷兰共和国缔结军事同盟,对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意大利及奥地利公国。 随著十六世纪的发展,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力量受到冒起的西欧势力挑战,特别是在波斯湾、印度洋及摩鹿加群岛一带受到葡萄牙威胁。由于奥斯曼帝
12、国封锁了向南及向东的海路,欧洲各国只得另觅路径。在陆上,奥斯曼帝国被奥地利的战争及波斯这两条战线困扰,维持战争所需的资源、后勤补给及通讯因距离过远而变得困难,使海军无法维持。 叛变及中兴苏莱曼一世逝世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扩张逐渐放缓。西欧海事力量的增长、发展由欧洲前往亚洲的海路及新大陆破坏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发展。以往有效的军事及官僚体制因苏丹的管治失当而变异。虽然帝国面对著这些困难,她仍然是欧洲的主要扩张势力,直至 1683 年的维也纳之战,维也纳之战标志著奥斯曼帝国终止向欧洲继续扩张。 欧洲各国开始著手应付奥斯曼帝国对陆路贸易通道的控制。西欧国家绕过奥斯曼帝国的贸易垄断,建立她们的海路通往亚
13、洲。从新大陆大量涌入的白银导致奥斯曼货币的贬值及通胀,这对奥斯曼社会的各阶层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塞利姆二世时期的大维齐尔索科卢穆罕默德 帕夏开始进行苏伊士及伏尔加航道的开发,以挽救经济,但这些计划在后来被取消。 1571 年焚烧莫斯科后,奥斯曼帝国支持的克里米亚可汗代乌莱特一世契莱计划征服俄国。翌年,克里米亚军在摩洛迪战役(Battle of Molodi)被击败。当时的克里米亚汗国(Crimean Khanate)无疑是东欧的一个强大势力,直至十七世纪末。 在南欧,腓力二世领导的天主教联盟在地中海挑战奥斯曼的海军,他们在勒班陀战役击败奥斯曼舰队,对于奥斯曼海军不败的姿态造成打击。现今的史学家认
14、为,勒班陀战役的象徵意义重于军事。在奥斯曼海军战败后的六个月内,一支约 250 艘战船、其中八艘配备现代三桅帆装军备的新舰队建成。在君士坦丁堡的码头,造船高峰时每天都有船舰落成。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在与威尼斯的部长讨论时说:在我们夺取塞浦路斯时,我们除去了你们的一支军队,而你们击败了我们的舰队也只不过是刨掉了面包的一层皮。 奥斯曼海军惊人的恢复能力使威尼斯于 1573 年签订和约,奥斯曼帝国得以在北非扩张及巩固其地位。 哈布斯堡王朝的边界则没有太大的变动,只有多次争夺个别要塞的小型战役。这是由于欧洲发展了星形要塞,这是奥地利在边界建造的一种低堡要塞,这种要塞须经长期围攻方可攻破。奥斯曼帝国对这种
15、堡垒毫无办法,帝国以往所使用的大炮都变得无效。这亦反映出其地理限制,在初春至晚秋的战争季节里,奥斯曼帝国军从君土坦丁堡进军,维也纳是帝国军的最远点。除此之外,奥斯曼帝国亦须在前线部署军力,一方面须防范奥地利人,另一方面又要对抗伊斯兰劲敌萨非王朝。 在战场上,奥斯曼帝国逐渐被欧洲的军事技术赶过,宗教及知识份子保守派的壮大扼杀了帝国的军事革新。欧洲军事革命对战略及军备的改变使以往令人闻风丧胆的西帕希骑兵的威胁减弱。在对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冗长战争里,帝国需要大量配备火器的步兵,于是放宽募兵政策,使土耳其新军的数量大为提高,但却引起了军纪、兵士素质等问题,政府甚至需要应付军士哗变。欧洲提倡火枪而发展的长
16、矛与火枪及线性战术对鄂图曼帝国军造成致命打击。帝国军招募了一些非正规的狙击手应付战争,在复员后一些狙击手在杰拉里叛乱里沦为土匪,杰拉里叛乱让安那托利亚在十六世纪末及十七世纪初陷入无政府状态。至 1600 年,鄂图曼帝国的人口达到二千万,对土地短缺的诉求亦对政府构成压力。 不过,十七世纪并非单纯是奥斯曼帝国的滞止及衰退期,这亦是帝国及其体制开始适应内外新的压力及事物的时期。 苏丹女权时期(1648 年1656 年)是帝国后宫对政治有很大影响力的一个时期,由太后代表儿子行使权力,这并非前所未有,许蕾姆苏丹在 1530 年代初继承努尔巴努苏丹成为苏丹娜后,她被威尼斯拜罗安德里亚杰里迪形容为 极度善良
17、、有胆色及聪慧的女人。由于易卜拉欣一世无力管治国家以及 1646 年年幼的穆罕默德四世登位,政务就交帝国后宫治理,这时期最著名的女性是柯塞姆苏丹及其媳妇杜亨 哈提婕,柯塞姆苏丹招致政敌在1651 年将她杀害。 接下来帝国进入科普律鲁时期(1656 年1703 年) ,在这段时期,帝国由科普律鲁家族的成员出任大维齐尔。1656 年 9 月 15 日,时年八十岁的柯普律吕穆罕默德帕夏得到杜亨 哈提婕保证帝国后後宫不会干预他处理政务。科普律鲁 穆罕默德帕夏是一位激进的保守执法者,他恢复了中央权力及帝国的军力,其子及继承人科普律鲁法奇尔 艾哈迈德奉行其父的路线。科普律鲁家族重振军威的成果可见于重夺特兰
18、西瓦尼亚、1699 年征服克里特及 1676 年扩张至乌克兰南部,占领科丁、卡缅涅茨- 波多利斯基及波多利亚地区。 1683 年 5 月,刚得到重振的军事力量再遭到毁灭,卡拉穆斯塔法 帕夏举兵再次进攻维也纳,奥斯曼帝国军被波兰国王 扬索别斯基领导的哈布斯堡王朝、 德国及波兰联军击败。卡尔洛夫奇条约的签订终止了大土耳其战争,使奥斯曼帝国军须首次割让其控制的欧洲领土,包括奥斯曼帝国匈牙利。自此,奥斯曼帝国无力再对欧洲奉行扩张政策,在欧洲战线上只得采取防守。在这时期,只有两位苏丹可对帝国实施有效的政治及军事管治。穆拉德四世重夺叶里温及巴格达,中央权力再次得到重视。穆斯塔法二世在 1695 年至169
19、6 年反攻哈布斯堡王朝的匈牙利,但在桑达被殴根亲王击败。 帝国的滞止在滞止期,帝国的许多巴尔干领地落入奥地利手中,而名义上归奥斯曼帝国的管治的埃及、阿尔及利亚实际上已独立,后来受到英国及法国的控制。在十八世纪,中央政府给予地方统治者及领导不同程度的地区自治。在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间,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 帝国的改革历史学家认为奥斯曼帝国长期的滞止是改革失败的时代。奥斯曼帝国在这时期进行过科学及教育改革,包括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如伊斯坦堡科技大学。奥斯曼帝国的科学及技术处于中世纪时代,这是奥斯曼学者将伊斯兰的哲学及数学、中国的火药及磁铁罗盘知识综合得来。在这时期,科学的影响力大不如前
20、,一些作家的同业工会抨击印刷机为魔鬼的发明 。西方的活字印刷术在 1450 年由 约翰内斯 古腾堡发明,1493 年由西班牙的塞法迪犹太人引入奥斯曼,塞法迪犹太人从西班牙宗教裁判所逃出后移居到奥斯曼帝国。郁金香时期是以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喜爱的花卉而命名,郁金香亦可象徵其任内的和平统治。帝国对欧洲的政策在这时改变,在 1712 年奥斯曼帝国在第三次俄土战争里取得胜利及签订帕萨罗维茨条约后,在 1718 至 1730 年间,地区都处于和平状态。帝国在巴尔干的边疆城镇加强防御工事,以防范欧洲的扩张。一些初步的改革开始实施,如降低税率,以尝试改善帝国的形象,国内开始出现私人投资及企业家。 奥斯曼帝国军事
21、改革在塞利姆三世在任时开始,他是第一位尝试沿用欧洲路线将军事现代化的苏丹,然而这些改革却被反动分子妨碍,阻力来自宗教领袖及土耳其新军,当时的土耳其新军耶尼塞里已失去控制及效用,他们对贫穷的不满及反对变动触发了叛变。塞利姆三世的改革终招致杀身之祸,其继承者马哈茂德二世在 1826 年对土耳其新军进行了惊人而血腥的屠杀,压制了叛变。 帝国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帝国现代化的时期。帝国在前线失去不少领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导致管治不稳,帝国在坦志麦特时期试图对帝国进行改革及重组。在坦志麦特时期,帝国须应对外国的入侵,帝国独力难支,于是开始与欧洲国家结盟,如法国、荷兰、英国等。在克里米亚战争
22、,奥斯曼帝国联合英国、法国等国抵抗俄国。 帝国现代化坦志麦特时期一系列的宪政改革包括建立现代化军队、改革银行系统,以现代工厂取缔同业公会。1856 年,哈特-艾 於马云法令保证所有奥斯曼帝国的公民,不论种族及信仰,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把 1839 年哈特-艾 沙里夫法令的内容进一步扩充。基督教米利特享有特权,如 1863 年的亚美尼亚国民宪法是底万批准的法规,包括 150 条条文,由亚美尼亚知识份子及新成立的亚美尼亚国民议会草拟。一部称为坎宁-厄 埃沙西(Kann- Ess,奥斯曼土耳其语解作基本法 )的宪法使改革时期达到顶峰,该宪法由新奥斯曼人的成员编写,于 1876 年 11 月 23 日发
23、布,为国民建立了自由及平等的概念。 一次立宪时期维期甚短,但其意念(奥斯曼化)对改革派新奥斯曼人具有影响,新奥斯曼人在西方大学接受过教育,他们相信君主立宪制能解决帝国社会不稳的问题。1876 年的一次军事政变废黜了苏丹阿布杜勒阿齐兹,穆拉德五世继位,因精神问题,穆拉德五世在上任短短数个月内再遭废黜。1876 年 12 月 23 日,一如人们所期待,继位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然而,宪政下的 议会 运行了仅仅两年就被苏丹封禁,但没有被废除,其后碍于压力下,议会再度召开,坎宁厄 埃沙西的有效性被降至最低。 在十九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横扫许多国家,奥斯曼帝国亦不能幸免。民族意识与公民
24、民族主义意识的增长令西方的国家主义思想引入奥斯曼帝国,使帝国须应付国内外的民族主义。国内滋生了不少革命政党。民族主义兴起对十九世纪的帝国影响深远,还影响著二十世纪初帝国的国策。许多奥斯曼土耳其人质疑当时的国家政策,一些人认为种族冲突源自外部,与行政无关。帝国在那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她应付民族主义的能力也被受质疑。1829 年,希腊在希腊独立战争后宣布独立。改革未能抑制多瑙河大公国及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兴起,两地已处于半独立状态。1875 年,塞尔维亚、黑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宣布脱离帝国独立。1877 年至 1878 年的俄土战争正式确立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黑山及保加利亚的独立。波士尼亚被奥
25、地利帝国占据,巴尔干其他地区仍旧置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在这反殖民化的浪潮里,塞尔维亚裔犹太人居达 阿勒卡莱鼓吹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国度。土耳其人在俄土战争失败,奥斯曼帝国以赛普勒斯换取英国在柏林会议的支持。在 1798 年被拿玻仑一世占领的埃及在 1801 年由奥斯曼及英国联军夺还,1882 年,英军以整顿治安为藉口占据埃及,在法律上,埃及和苏丹仍是奥斯曼帝国的省份,直到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英国随即吞并埃及和苏丹。在 1830 年至1912 年间,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省份尽失,即阿尔及利亚(1830 年被法国占领) 、突尼西亚(1881 年被法国占领)及利比亚
26、(1912 年被意大利占领) 。 帝国未能向欧洲银行偿还国债,导致奥斯曼国债机构的成立。十九世纪末,帝国没有被西方势力完全占领是由于权力平衡的概念,奥地利及俄罗斯都希望藉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提高影响力及扩张领土,但英国竭力抑制他们,担忧俄国会支配地中海东部。 帝国的解体青年土耳其人革命及苏丹宣布复行 1876 年宪法、恢复议会后,奥斯曼帝国踏入二次立宪时期,对奥斯曼帝国的解体有重要的作用。在这时期,政务被联合进步委员会掌控。奥匈帝国乘鄂图曼帝国陷于国内斗争在 1908 年吞并波士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 1911 年的义土战争,巴尔干同盟向奥斯曼帝国宣战。鄂图曼帝国在巴干战争里失去了巴尔干的领地,除了
27、色雷斯及埃迪尔内。德国控制的巴格达铁路成为国际局势紧张的源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肇因之一。奥斯曼帝国在追击戈本号及布累斯劳号及介入中东战线后正式参战。在战争初期,奥斯曼帝国取得多次重要的胜利,如加里波利之战和卡塔之围。奥斯曼帝国也遭遇不少挫败,如在高加索战役败予俄国。1916 年的阿拉伯起义让奥斯曼帝国在中东战线的良好形势逆转。 内政部长穆罕默德塔拉特对帝国内亚美尼亚人成立 第五纵队的可能表示忧虑,下令逮捕亚美尼亚领袖,要求实施特西尔法,开始大规模驱逐及屠杀亚美尼亚人,强行将数千人带到敍利亚沙漠的营地,事件演变成种族灭绝。在战争时估计有一百五十万亚美尼亚人因饥饿、缺水、暴晒、盗贼掠夺而死亡,是
28、为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亚美尼亚人遂以凡城抵抗战及成立西亚美尼亚政府作为回应。奥斯曼帝国政府则指责亚美尼亚人在安那托利亚西部勾结入侵的俄国军队,俄军里就有亚美尼亚义勇军。 至 1918 年,也门和麦地那是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半岛仅存的领地,穆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后,奥斯曼帝国被迫交出也门和麦地那,而在 1917 年俄国革命后奥斯曼帝国夺取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及阿塞拜疆都须一并交出。色佛尔条约的条约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现时,在奥斯曼帝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达 40 个(包括备受争议的北赛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国) 。战后安那托利亚地区的农民仅及战前的四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的伤亡重大。 占领伊斯
29、坦堡及占领伊兹密尔激使土耳其国民运动的成立,国民运动在穆斯塔法凯末尔 阿塔蒂尔克领导下在土耳其独立战争获胜。1922 年 11 月 1 日,苏丹制被废除,最后一任苏丹穆罕默德六世于于 11 月 17 日离开土耳其。新成立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在1923 年签订的洛桑条约得到国际承认。1923 年 10 月 29 日,大国民议会宣布土耳其共和国成立。1924 年 3 月 3 日,哈里发制被废除。奥斯曼皇室被列为不受欢迎人物,被驱逐出境。五十年后的 1974 年,大国民议会才准许奥斯曼皇室的后裔获取土耳其公民身份。 奥斯曼帝国沦亡的主因是其经济结构的崩坏,以及因幅员广大而未能统合各地的经济。另外,帝国
30、的通讯技术不足以联系所有领土。奥斯曼帝国沦亡的环境与罗马帝国衰落时相似,特别是国内种族间的紧张关系及政府未能调和种族问题。坦志麦特时期进行有关提高文化权利、公民自由及议会制度的改革开展得太迟,未能阻止十九世纪初民族主义崛起及国家分裂的潮流。 编辑本段帝国时间表01 奥斯曼一世(Osman I) 12801324 02 奥尔汗(Orkhan) 13241359 03 穆拉德一世(Murat I) 13601389 04 巴耶塞特一世(Bayezid I) 13891402 大空位期(Interregnum ) 14021413 05 穆罕默德一世(Mehmet I ) 14131421 06 穆
31、拉德二世(Murat II) 14211444) (14461451 复位) 07 穆罕默德二世(Mehmet II) 14441446(14511481 复位) 08 巴耶塞特二世(Bayezid II) 14811512 09 赛利姆一世(哈里发) 15121520;1517 年任哈里发之位 10 苏莱曼一世(Sleyman I ) 15201566 11 塞利姆二世(Selim II) 15661574 12 穆拉德三世(Murat III ) 15741595 13 穆罕默德三世(Mehmet III) 15951603 14 艾哈迈德一世(Ahmetd I) 16031617 15
32、穆斯塔法一世(Mustafa I ) 16171618(16221623 复位) 16 奥斯曼二世(Osman II) 16181622 17 穆拉德四世(Murat IV) 16231640 18 易卜拉欣一世(Ibrahim) 16401648 19 穆罕默德四世(Mehmet IV ) 16481687 20 苏莱曼二世(Sleyman II ) 16871691 21 艾哈迈德二世(Ahmetd II) 16911695 22 穆斯塔法二世(Mustafa II) 16951703 23 艾哈迈德三世(Ahmetd III ) 17031730 24 马哈茂德一世(Mahmud I)
33、17301754 25 奥斯曼三世(Osman III) 17541757 26 穆斯塔法三世(Mustafa III) 17571774 27 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 (Abd al-Hamid I) 17741789 28 塞利姆三世(Selim III) 17891807 29 穆斯塔法四世(Mustafa IV) 18071808 30 马哈茂德二世(Mahmud II) 18081839 31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 (Abd al-Mejid) 18391861 32 阿布杜勒阿齐兹(Abd al-Aziz) 18611876 33 穆拉德五世(Murat V ) 1876 34 阿卜杜勒
34、哈米德二世 (Abd al-Hamid II)18761909 35 穆罕默德五世(Mehmet V) 19091918 36 穆罕默德六世(Mehmet VI ) 19181922 【奥斯曼帝国最后一位苏丹】 编辑本段帝国的政治奥斯曼帝国为政教合一的军事性封建国家,设有完整的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制度。素丹为最高统治者,集政治、军事、司法、宗教权力于一身,实行世袭制。从素丹赛利姆一世起,又自诩为世界穆斯林的“哈里发”,作为宗教领袖,采用“埃米尔 穆米尼”(即“信士们的长官”) 称号,但未得到伊斯兰世界的承认。国家实行封建的土地制度,国有土地占80,称“米里 ”。此外还有封给清真寺、宗教社团的瓦克
35、夫地和私有地( 即穆尔克)。国有地分为哈斯、泽美德、梯马尔 3 类。哈斯为王室成员领地和高级文武官员的禄田,其收入在 10 万阿克切(银币单位) 以上。泽美德和梯马尔是以服军役为条件赐给有军功人员的土地,其收入分别为 2 万以上及不足 2 万阿克切为区别。帝国的主要财政收入是土地税、贡赋、天课、人丁税和战争掠夺。其经济主要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政府不注重发展对外贸易往来,本土经济发展处于封闭状态。 编辑本段帝国的经济奥斯曼政府每定都一处,皆大幅改革该地之经济,使其成为新政经中心。诸如布尔沙、埃迪尔内、君士坦丁堡皆然。 穆罕默德二世与其继承人巴耶塞特二世,皆尝鼓励欧洲各地之犹太人移居君士坦丁堡或
36、其他城市,如萨洛尼卡等。其经济政策之最终目的仍使苏丹之权力得以巩固并扩大,故此特别着重于生产阶级之利益上,使之生活富裕,从而使帝国生产力大增。另一方面,亦可减少纷乱,使得万民顺服。 直至十七世纪,其国之国库管理与法治皆领先同济,伊斯兰诸国无有及者,而经过高度训练之金融专才不亦断涌现。这是因为其掌控东西贸易之咽喉,从而累积了大量财富。但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因与之交恶,无法依照马可波罗之路线前往东方,故另拓海路,从而掀起了大航海时代之序幕。此后经过百余年,因为海路贸易兴盛,丝绸之路渐渐衰亡,其国之经济亦开始衰退。 纵然如此,其仍鼓励城镇自行发展,通由扩张领域至未开发地,吸引更多民众聚居,增强生产力,
37、从而发展成金融中心,以保持竞争力,颇有现代资本主义之影子。 编辑本段帝国的宗教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伴随着向外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世界的第三次大传播。在 1519 世纪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盟主。帝国立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为国教,哈乃斐学派教法为官方立法、司法的准则。帝国为了推行伊斯兰化的各项政策,在中央设立“伊斯兰委员会”作为最高宗教权力机构,由伊斯兰长老、大法官、穆夫提、学者组成。其职责是从事宗教立法、司法的教律裁决,管理清真寺、宗教基金和社会慈善事业,领导和管理宗教学校和全国的宗教事务。素丹任命一伊斯兰教大长老担任宗教助手,奉素丹之命发布宗教政令和法特瓦( 教令),核审政府法令,主持素丹登基仪式
38、。下设 “欧莱玛会议”和“教律裁判委员会”附属机构,以 伊斯兰教长老为首的欧莱玛阶层享有崇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特权。帝国以沙里亚教法为依据,制定了民事、刑事、瓦克夫、商事及行政实体法规,完善和全面实施伊斯兰教法。从中央到各地建立了伊斯兰法院(庭) ,还设有司法监督检查机构。1618 世纪,帝国境内苏菲教团十分活跃,受到官方尊崇的有毛拉维教团、比克特西教团、里法伊教团等,素丹赐以大量瓦克夫地和宗教基金。卡迪里教团、亚萨维教团、哈尔瓦提教团、纳格什班迪耶教团、契斯提教团等广泛传播于民间,各地建有大量苏菲扎维叶(即道堂) 和苏菲长老陵墓,盛行吾里(圣徒)和圣墓崇拜。帝国对麦加及分布在各地的圣裔赐封有土
39、地,仍享有宗教特权。 编辑本段帝国的文化奥斯曼帝国重视发展伊斯兰学术文化,保护伊斯兰文物古迹。帝国以大量的宗教基金在各主要城市兴建规模宏大华丽的清真寺、宗教大学、图书馆,仅首都伊斯坦布尔就建有 400 多座清真寺,其中素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堪称杰作。素丹以巨资扩建了麦加圣寺、麦地那先知寺,修葺了阿里的陵墓等。在新征服的东南欧建造了大量清真寺,如在塞尔维亚的赛拉吉夫城建有著名的“加齐清真寺”。在阿尔巴尼亚建有多所清真寺和教法学校。在布达佩斯城建有 61 座清真寺、10 所伊斯兰学校及图书馆。在原希腊各地建有 300 多座清真寺。在南斯拉夫建有 20 多所清真寺及宗教学校。1618 世纪是帝国伊斯兰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先后将古兰经 、圣训、哈乃斐学派的教法著作及阿拉伯文学、历史、地理古典名著翻译成土耳其文广泛传播。17 世纪起土耳其学者用土耳其文从事著述。在宫廷和各地统治者的赞助下,在教义学、教法学、历史、地理、文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涌现出大批著名学者。国家组织学者编写了土耳其文伊斯兰大百科全书以及教权主义刊物大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