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版本.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47148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494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版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4页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版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4页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版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4页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版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4页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版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 第一编 上古至战国的文学概说第一章 上古文学第一节 文学艺术起源第二节 古代神话第二章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第一节 关于诗经第二节 雅颂第三节 国风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第一节 殷商至春秋时代的散文第二节 左传 国语第三节 战国策第四节 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 论语 孟子第二节 庄子第三节 荀子 韩非子第四节 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第五章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第一节 楚辞的名称和来源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第三节 离骚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第五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六节 宋玉小结第二编 秦汉文学概说第一章 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

2、辞赋第一节 秦代文学第二节 贾谊和汉初散文第三节 枚乘第四节 司马相如及其他作者第二章 伟大的历史散文家司马迁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价值第三节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三章 西汉后期及东汉的散文和辞赋第一节 班固的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第二节 班固的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第三节 王允的文学批评 第四节 张衡和东汉的抒情小赋第四章 汉代乐府民歌第一节 关于乐府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性第三节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第四节 孔雀东南飞第五节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第六节 汉代民谣第五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第二节 东汉文人的五言诗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小

3、结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第一章 建安和正始文学第一节 曹操 曹丕第二节 建安七子与蔡琰第三节 曹植第四节 阮籍 嵇康第二章 西晋文学第一节 傅玄 张华第二节 陆机 潘岳 张协第三节 左思 刘琨 郭濮第三章 陶渊明第一节 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第二节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第三节 陶渊明的影响第四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第三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第五章 南北朝诗人第一节 谢灵运和山水诗第二节 鲍照和七言诗第三节 谢眺和新体诗第四节 梁陈诗人和宫体诗 第五节 庾信及北朝诗人第六章 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第一节 南北朝的骈文第二节 南北朝的散文第七章 魏晋南北

4、朝的小说第一节 中国古代小说的溯源第二节 志怪小说第三节 轶事小说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第一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第二节 刘勰的文心雕龙第三节 钟嵘诗品及萧统文选小结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第一节 隋代诗歌第二节 从上官仪到沈全期和宋之问第三节 王绩和四杰第四节 陈子昂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第一节 孟浩然第二节 王维第三章 盛唐边塞诗人第一节 高适第二节 岑参第三节 王昌龄、李颀等诗人第四章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李白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影响第五章 伟大的现实主义

5、诗人杜甫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性第三节 杜甫诗歌的艺术性第四节 杜甫在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影响第六章 中唐前期诗人第一节 元结、顾况及其他诗人第二节 刘长卿 韦应物第三节 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第七章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第一节 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论与新乐府运动第三节 白居易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第四节 新乐府运动的其他参加者元稹、张籍、王建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第一节 古文运动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第四节 古文运动的影响第九章 中唐其他诗人第一节 韩愈第二节 孟郊 贾岛第三节 刘禹锡 柳宗元第四节 李贺第十章

6、晚唐文学第一节 杜牧第二节 李商隐第三节 皮日休 聂夷中 杜荀鹤第四节 陆龟蒙 罗隐第五节 韦庄 司空图第十一章 唐代传奇第一节 唐代传奇兴起的原因第二节 唐代传奇的思想与艺术第三节 唐代传奇的地位和影响第十二章 唐代通俗文学和民间歌谣第一节 变文第二节 俗赋、话本和词文第三节 民间歌谣第十三章 晚唐五代词第一节 词的起源、发展和民间词第二节 温庭筠和花间派词人第三节 李煜及南唐其他词人小结第五编 宋代文学概说第一章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第一节 西昆派和宋初诗文第二节 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第三节 梅尧臣与苏舜钦第四节 王安石 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词第一节 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第二节 柳永第三章 苏

7、轼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第三节 苏轼的诗和词第四节 苏轼的影响 第四章 北宋后期的诗词第一节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第二节 秦观、周邦彦及其他词人第五章 南宋前期文学第一节 李清照第二节 张孝祥及其他爱国词人第三节 陈与义和南渡初期诗人第四节 杨万里和范成大第五节 胡铨、陈亮、叶适及其他散文家第六章 爱国诗人陆游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第二节 陆游作品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陆游的影响第七章 爱国词人辛弃疾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第二节 辛词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辛词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辛派词人第八章 南宋后期文学第一节 姜夔及其他词人第二节 四灵和江湖诗人第三节 朱熹

8、、严羽的文学批评第四节 文天祥和宋末爱国诗人第九章 话本和宋代民间歌谣第一节 话本的产生第二节 话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三节 宋代民间歌谣第十章 辽金文学第一节 辽金文学的发展第二节 元好问第三节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小结第六编 元代文学概说第一章 元杂剧的崛起和兴盛第一节 戏曲的形成和宋金时期的民间戏曲第二节 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和元前期剧坛第三节 元杂剧的形式第二章 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第二节 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关汉卿的地位和影响第三章 西厢记第一节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第二节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第四章 元

9、前期杂剧其他作家和作品第一节 康进之 高文秀第二节 纪君祥 尚仲贤第三节 杨显之 石君宝第四节 白朴 马致远第五节 郑廷玉、武汉臣及其他作家第五章 元杂剧的衰微第一节 杂剧的南移和衰微第二节 郑光祖和乔吉第三节 宫天挺、秦简夫及其他作家第六章 元末南戏第一节 南戏的兴起第二节 高明的琵琶记第三节 拜月亭及其他第七章 元散曲和民间歌谣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裁第二节 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第三节 元代民间歌谣第八章 元代诗文第一节 刘因和前期诗文作家第二节 王冕及后期作家小结 第七编 明代文学概说第一章 三国演义第一节 章回小说的产生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第四节

10、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第五节 三国演义的影响第二章 水浒传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作者第二节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水浒传的影响第三章 明前期诗文第一节 宋濂 刘基 高启第二节 台阁体的茶陵诗派第四章 明代的戏剧第一节 明初到中叶的戏剧第二节 昆腔的兴起和浣纱记、鸣凤记第三节 沈璟和吴江派第四节 徐渭和明中叶后杂剧第五章 汤显祖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第二节 牡丹亭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剧作第四节 东郭记、红梅记及其他第六章 西游记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第二节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第七章 明中叶后其他长篇小说第一节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第二节 封

11、神演义和其他神魔小说第三节 金瓶梅第八章 明代的拟话本第一节 冯梦龙与三言第二节 二拍及其他第九章 明代散曲和民歌第一节 王磐及其他散曲作家第二节 冯惟敏及其他散曲作家第三节 明代民歌第十章 明中叶后的诗文第一节 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第二节 归有光等唐宋派第三节 李贽第四节 公安派和竟陵派第五节 明末爱国文社和爱国作家小结第八编 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概说第一章 清初诗文词第一节 顾炎武等爱国作家的诗文第二节 清初的诗派和诗人第三节 清初的词派和词人第二章 清初戏曲作家第一节 李玉和他的同派作家第二节 清忠谱第三节 尤侗和其他戏曲作家第四节 李渔和他的戏曲理论第三章 洪昇和长生殿第一节 洪昇的生平和

12、作品第二节 长生殿故事的继承和发展第三节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四章 孔尚任和桃花扇第一节 孔尚任的生平和作品第二节 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三节 昆曲衰落时期的传奇、杂剧作家第五章 聊斋志异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和作品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聊斋志异以后的文言短篇小说第六章 清初至清中叶的长篇小说第一节 水浒后传、说岳全传及其他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及其他第三节 镜花缘及其他第七章 儒林外史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第八章 红楼梦第一节 红楼梦的作者第二节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第三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红

13、楼梦的影响第九章 弹词鼓词和民间歌曲第一节 弹词和鼓词第二节 民间歌曲第十章 清中叶的诗文第一节 乾嘉间的诗派和诗人第二节 桐城派古文及其他第三节 汪中及其他骈文家小结第一编 上古至战国的文学 (上古公元前 221 年)概说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是非常长远的。北京西南房山周口店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中国猿人骸骨化石,证明了大约五十万年以前我国已有人类居住。这些原始人类经过长期劳动,他们自身和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进步。据文献记载,大概到了传说的五帝时代,可能已经进入氏族社会后期。我国儒家所乐道的尧舜禅让,天下为公,大概就是氏族部落会议以及氏族长和部落酋长推选制的反映。那时的社会没有阶级,生产资料公

14、有,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儒家经典著作中曾称赞它为理想的“大同”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少数人占有了生产资料,人类开始出现了阶级, 社会更有了保护私有制的措施,氏族社会逐渐解体,国家组织也逐渐形成。我国古代文献多有夏禹“家天下”的传说,认为是“小康”时代的开始。按照这个传说看来,夏代可能就是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的起点。但即使如此,只能看作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推移的过渡状态,真正的奴隶制社会是到了殷商时代才完成的,这有许多文献及地下发掘材料可以确切证明。后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起了变化,奴隶社会才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化。这个转化的完成约在春秋战国之交。及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于是

15、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由完成走向巩固。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也是非常长远的。从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看,生产工具已相当进步,且有红色陶器,其时代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左右,我们一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比“仰韶文化”稍晚、其时代约在公元前四千多年的又有“龙山文化” ,这是山东济南的龙山镇发现的。其文化遗存有精致的黑色陶器、卜骨等。这些考古学上的材料,使我们看到远古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缩影。从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文字的发明创造。文字的发生一般是在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候。我国何时开始有文字,现在还不能断言,但自从甲骨卜辞的发现,证明至迟在殷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 )

16、已有初步的定型文字,同时也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标志着我国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后来文字的应用渐渐推广,史前时期流传的原始人民的口头创作如诗歌、神话故事等,有不少被记录下来,使我们得以从文献中窥见上古文化的一斑和文学艺术的萌芽。但文学艺术并非起于有了文字之后,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学艺术早已产生。上古时代文学的具体情况不能知道,所可推测的就是上古文学同现实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相联系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还不难推测:由于上古时代人们的群居生活和集体劳动,决定它的文学艺术活动一般是集体的;又由于那时候既没有文字,也没有社会分工,

17、文学就只有口头创作,没有书面创作;只有文学和其他艺术如诗歌和音乐、舞蹈那样互相结合的形式,没有单纯的文学作品独立存在。所有这些集体性的口头创作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相伴随的现象,都是上古文学的特点。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通过人们头脑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又是阶级意识形态的形象的表现,它不可能超阶级而存在。但上古时代的社会还未分裂为两个对抗性阶级,所以那时的文学艺术没有阶级性。到了阶级社会形成以后,一切文学艺术就不可能不打下阶级的烙印,同时也揭开了两种文化斗争的序幕。夏代有无文字,不得而知。文献所载有关夏代的历史多属传说性质,其诗歌、谣谚和散文可靠的也很少。但其中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样的词句反映了

18、尖锐的阶级斗争,即奴隶坚决反抗奴隶主的斗争,相传为夏桀时人民大众的呼声,却是比较可信的。(此据尚书?汤誓引,与孟子 、 史记稍异。俞樾谓二句是韵语,疑为夏民歌谣。)殷的先世本是游牧部族,向无定居生活。成汤以前就迁徙过八次,成汤至盘庚,又迁都五次。那时牧畜业异常发达,从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到祭祀时大量用牲的现象。中叶后由牧畜进入农业生产。 尚书?盘庚屡次提到农事;甲骨文中有“禾” 、 “黍” 、 “稻” 、 “麦” 、稷” 、 “粟”等字,证明殷代确有很多种类的农产品。由牧畜发展到农业生产是很自然的。游牧过程中,既易发现农作物,又能驯服牛马。文献中常有殷的先公服牛乘马的记载,不难设想,役使牲畜减轻人

19、力,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关键。殷代的主要生产者都是奴隶。甲骨文中有“奴” 、 “仆” 、 “臣” 、 “妾” 、 “臧” 、 “奚”等字,都是奴隶的名称。为了防止奴隶的怠工,镇压奴隶的反抗,统治者制定极为严酷的刑法来管制他们,所谓“商有乱政而作汤型”(左传昭公六年) ,其目的就是为此。据韩非子?七术 , “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这固然表现统治者的残酷,同时也反映了那时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手工业和文化艺术都有很大的进步。就拿工艺来说,殷代青铜器中有各种各样的祭器、食器和兵器,有的上面还有铭文。近年出土的“司母戊鼎”重一千七百市斤,花纹精美,可见殷代的冶炼工业技

20、术已达到高度的成就。而那时奴隶主贵族为了祭祀和享乐,音乐歌舞也极为发达。文献所载汤时的乐歌乐舞如“大氵蒦” 、 “晨露” 、“九招” 、 “六列” 、 “桑林”之类,或不可信。但“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巫风”早已普遍流行,以至悬为禁令(见 墨子?非乐 。 “酣歌于室” 四字据晚出古文尚书? 伊训补。)。直至殷末纣王之时,还使乐师作新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周武王数其罪状,斥为“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史记?殷、周本纪 ) 。这些都证明殷代的音乐歌舞是十分发达的。不难想象,在此种情况下,必有不少诗歌配合演唱,但因年代久远,没有流传下来。殷代宗教迷信之风最盛,鬼神权威至高无上。国王事

21、无大小,必须请示鬼神,预测吉凶祸福,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从事这方面活动的有两种专职人员,那就是巫和史。他们通过卜筮方法代表鬼神发言,凡繇兆、祝辞、神告、占卜的记录以及国王的讲话等,无不写成书面语言,或刻于甲骨,或书于典册,这些就是殷墟中的甲骨卜辞, 周易中的卦、爻辞, 尚书中的殷商文告等。巫史在当时都是为迷信服务的,巫能歌舞娱神,史掌文字记录,他们对后来的诗歌、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周的祖先本是很早就散居在我国陕西泾、渭流域的一个部族。它最初的根据地是邰(今陕西武功),传到公刘时,人口渐渐繁衍,于是南渡渭水,北至于豳( 今陕西橡邑)。这时周部族虽然一面仍在迁徙,一面已有定居,似乎正处在由游牧

22、生活过渡到初期农业阶段。到了古公亶父的时候,为另一部族所逼,不得已放弃豳地,翻过梁山,迁到歧山下(今陕西歧山一带)居住。他们在迁徙中发现一块肥沃的土地,名曰周原,是一个理想的庄稼地,就在这里建起城邑和房屋来,督率人民继续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农业基础。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迅速地充实和加强了周部族的力量,到了殷末,逐渐沿着黄河向东扩张,成为威胁殷国的劲敌。文王时,黄河西岸一带的部族都归他控制,于是自歧迁都于丰(今陕西雩阝县) ,势力日益强大,不到十几年,文王之子武王遂一举灭殷,建立一个版图更大的王国,这是公元前十二世纪初期的事。武王死,子成王继立,年幼,武王弟周公摄政,平管蔡之乱,征伐奄国,镇压了殷

23、人及其旧属的反抗。并制礼作乐,大兴文教,配合统治,使王朝政权日益巩固,为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大概周初鉴于殷纣的灭亡,对待奴隶稍宽,组织他们从事耕种,积极生产,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好转,社会秩序相当安定,这是成康年代获致短期太平的主要原因。懿王以后,周室渐衰,外患渐起。传至厉王,贪财暴虐,禁止诽谤,被国人驱逐。宣王时,南征北伐,东平淮徐,号称中兴。及幽王立,荒淫错暴更甚于厉王,人民怨恨,贵族离心,后竟为犬戎所杀,西周遂亡。周既灭殷,政治经济等方面多所改革。从武王起,即分封宗室和功臣,立五等爵位,先后受封列为诸侯者,兄弟、同姓和异姓凡数十人,对保卫王室有很大作用。其后屡有封建,除土地外,还分给一部分劳动力,其实就是奴隶,帮助他们生产。例如分鲁公以殷民六族,分康叔以殷民七族,分唐叔以怀姓九宗,都是把殷商遗民和旧属当作奴隶来赏赐和使用。虽然如此,但一切土地人民仍归王室所有,而且从王公到仆台,把人分为十等,圉和牧还不在内。庶民或众人,实际上都是农民,更处于最下层,是最受压迫的阶级。所以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北山) 这就是西周时代政治社会组织的一个轮廓。西周文化在长期积累和损益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空前提高,其订精神在敬天事神,而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