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中国货币流动性迷失之谜的真相(撰文:偷闲看花/定稿/ 原创 作品)全球各国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与统计部门关于M0、M1、M2、M3 等 货币统计口径与指 标定义未必完全一致,不尽相同。MB,即央行货币发 行,也叫基础货币投放、高能货币创造、 “银根”创造,主要是监测货币当局松、紧货币政策导向的指标; M0,即通货 ,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以外流通中的现金,主要是监测国民现实货币消费能力;M1,即 M0+企事单位活期存款主体,主要是监测国民潜在货币消费能力; M2,商业银行派生货币,俗称“信贷货币” ,主要是 监测实体经济投资活跃程度的指标; M3,指金融资 本利用资金杠杆进行货币衍生的
2、结果,简称衍生货币,前身来源于“产业资本” 或“实业资本 ”,在追逐更高利 润回报的驱 使下,产业资本进入虚拟经济,主要是监测产业资本通过货币、商品期货等工具投资保值对冲的指标;M4,简称投机货币 ,是指金融资本进一步脱离虚拟经济后创设的赌博经济,通过创造金融衍生品放大“ 赌博与 对赌合 约虚拟经济” ,主要是 监测投机资本对赌经济规模和程度比例。事实上,资本抗拒外界干预与调控的本能与政府的行政金融政策监管,一直在博弈、斗争、妥协之中。货币当局的- 2 -M0-M4 等货币供应量监测指标的设置、调整、变化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之中;监管、监测量化难度、压力也随之增大、增加。由于,衍生货币(M3
3、)特别是投机货币(M4 )是通过货币、商品期货保值对冲工具、对赌经济合约契约合同进行衍生创造、对赌放大,在法律程序和实体上受法律契约精神保护,其产生的债务、负债和债务、资产等结果受现行法律保护。政府或司法部门若简单、轻易否定,容易诱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信心和信用危机;危机一旦扩散而将很难收拾。美国在 2008 年暴发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投机货币信用崩溃而诱发的金融危机,在被美联储采取直接、迅速、强行暂时国有化私人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注入国家信用,稳定市场需求信心、维护社会信用、担保金融债务,才最终通过建立“ 金融防火隔离墙” 种种措施,遏制了危机蔓延。但是,FED 至今仍未敢撤销金融“ 金融
4、防火隔离 墙”。 近年来,中国“外汇 占款” 快速增加是导 致中国人民银行被动增投人民币基础货币(MB)的重要因素,同时支持中国商业银行派生货币(M2 )强化机制与形成 过程。虽然,中国央行通过货币工具进行了总量紧缩“银根 ”(MB)等,对冲了“ 外汇占款”释 放的货币 流动性;但是,总量 货币紧缩导致了“ 金融脱媒”现 象出现、推高了中国整个 实 体经济实业资金整体平均使用成本,降低了中国实业税后净利润回报,加剧了中- 3 -国产业资本融资困难,不利于吸引产业资本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钳制了社会总供给的有效增加。央行通过“外汇占款”释放的市场货币流动性(MB)、商行的信贷扩张等一般不是通货膨胀
5、的源头,或者说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中国货币管理当局应用弗里德曼过时、错误的货币理论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参与宏观调控,往往结果与事实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现实上,央行进行定向货币宽松、精确货币供应,在技术上确实也有相当难度。严格来说,现代意义上的货币经济学“通货膨胀” 现象概念,应该被近似暂时定义规范为“流通中的现金(M0)即通货,相对过多”,从而可能会短期、局部、暂时导致社会某一部类需求相对旺盛,形成暂时的供不应求现象而短期、局部、暂时推高物价。对此种类型通货膨胀的根本治理方法应是短期内加大社会总供给,即通过定向宽松货币等降低实体经济中实业、产业资本资金使用成本,从而形成
6、的正利润产业回报,吸引更多的生产者加入供给行列,形成有效、充足的社会总供给,实现某一总数商品或服务供过于求局面,从而抑制物价局部快速上涨,最终达到稳定物价总水平的目的。市场经济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赌博经济。市场经济下的劳动消费货币分配不足导致资本投资货币相对过剩并进一步加剧,使实体经济中的产业资本实业平均利润率下降;产业资本为了追逐并保持在实业平均利润- 4 -率以上的回报,创造虚拟经济,并放大虚拟经济规模,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变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不满足超额利润进行对赌而扩张合同契约杠杆倍数,脱离虚拟经济,牟取更大的暴利回报,创设赌博经济,演变成纯粹投机资本。因此,当代经济在
7、资本的主导下组织生产、供应、交换、分配、消费等;资本对应主要也划分为三类: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投机资本。“日本迷失的十年”, 我认为应该叫“日本迷惑的 10 年”;日本经济实质并没有失去什么。 “日本迷失的十年” 一文总结:显然,通货紧缩会引起一连串问题。当资产价格下滑时,居民和投资者因为害怕商品贬值而积极持有现金,引发“流动性陷阱”,这进一步导致资产价格的下跌,并引发银行贷款抵押物价值的下跌,由此导致银行遭遇损失,于是银行开始停止贷款,最终造成了“信用紧缩”。这个时候,只有通过“再通胀” 才有可能扭转局面。 虽然我们通常 认为通胀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敌,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有时候动用再通胀手
8、段是避免经济萧条时间过长的一个良方。问题在于,如何“再通胀” 并不是一件 简单 的事情,尤其是当 银行借贷意愿下降,即“ 信用 紧缩 ”的时候。 美国经济学家米 尔顿弗里德曼有一个建议,想要避免“流动性陷阱”,实施再通胀调控,可以设置绕过金融中介机构,政府直接给公民发钱,这被称作是“直升机货币”(空投货币)(*)。- 5 -我的提法叫,财政部发行消费性国债置换央行货币发行,就是所谓“ 空投货币 ”、“国债货币化”。香港特 别行政区使用财政盈余向年满 18 周岁的香港公民派发现金“红包” 的所谓“派糖”财政行为,不属于“ 空投货币” ;利用 财政赤字或透支政策,直接越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向年满
9、 18 周岁的公民发放现金“ 红包 ”(基础货币 MB),才是真正的 “空投货币”、 “国债货币化”、 “坐直升飞机撒钱”。但是, “派糖 ”或“空投货币”的规模不能超过过剩经济的过剩规模额度。中国货币学派创始人蔡定创先生在货币迷局中指出,货币内生性表现在一个经济体的 GDP 流量上;货币外生性表现在央行的货币发行与商行的派生货币增量上;货币外生性供应从属并满足货币内生性扩张需求。笔者注:上述内容是本人通俗化后的概括结果,并不一定能准确代表蔡定创先生理论原意。特此说明。货币迷局相关具体理论表述内容是:增量外部货币供给由货币外供给机制决定;体内流量内部循环货币由货币内供给机制决定。资本的逐利、竞
10、争原则决定了经济体内的生产过程中的消费性货币的分配、供给必然不足。现代 信用货币有两大价值源泉:国家信用与股市价值创生。货币外供给,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发行制度条件下的货币提供能力与应变能力;货币内供给,是指经济体内 价值创造能力,分为生产价值增值与股市价值创造。 货币需求,是指一经济体内因生产、- 6 -流通、交换、分配等需要而产生的对货币客观需求。货币需求是内生的;货币供给是对货币需求的外生响应,从外部作用于货币需求的水平与数量。当代各国现代经济生产已进入资本组织生产、货币增值的方式和过程, 经济模式用符号表示是:G-W-G ;G-W-G,分别对应代表货币准备阶段、货币分配阶段、货币增值阶段。
11、在以上“货币分配阶段” ,资本将货币分为两大部分:一小部分,提供给劳动作为工资,即消费性货币;一大部分,提供给资本作为利润,即投资性货币。从货币内部循环角度看,货币分配就是一种货币供给。央行货币发行,是外部货币增量供给;经济体内“G-W-G”的每次循环就是内部货币流量供给,每次循环均是央行货币外生增量供应、及时泵入,才能使资本对利润货币记量、持有、回流的需求得到满足、实现和激励。总之,货币外供给是外部央行增量货币循环周转;货币内供给是内部实体和虚拟双轮经济体内流量货币循环周转;货币外供给要适应与满足货币内供给需求,而不能违背经济规律企图紧缩货币、应用“货币流动性过剩是通货膨胀的根源”等错误的相
12、关中外货币理论(*)。笔者注:上述内容也是本人通俗化后的概括结果,也并不一定能准确代表蔡定创先生货币理论原意。特此说明。综上所述, “中国货币 流动性过剩和迷失之迷现象”反映出国内投资性货币存量、增量结存和供应过剩,而同时消费性货币存量、增量结存和分配不足;根源是劳资货币收入分- 7 -配失衡、国民收入差距扩大。“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迷失”等经济现象问题,很难简单区别、归类为到底是属于经济、社会或政治等问题中的哪一个。因为,经济问题若不正确处理,可能会累计为社会问题;社会问题若不及时化解,可能会上升为政治问题。所以,我们全体国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图强的状态、强国为民的作为,集思广益、发愤图强,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引用文献来源:日本迷失的十年: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