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几种新史观的认识1现代化史观2全球史观(或者整体史观)3文明史史观4社会史观5生态史观1现代化史观主要观点 (1)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2)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
2、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3)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3、;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2全球史观(或者整体史观)主要观点 (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 15 世纪末 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
4、开辟,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3文明史史观主要观点 (1)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划分为
5、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3)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4)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阶段。4社会史观主要观点 (1)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2)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
6、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3)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 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五大社会问题构成了高三历史复习应关注的五大重要内容。5生态史观主要观点是一种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放大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由日本学者梅倬忠夫倡导。1957 年他在文明的生态史观一文中指出,生态学的“演替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归纳出了动植物自然共同体的历史规律,人类共同体的历史不是也同样可以用演替理论为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总结出其规律吗”。作者认为“
7、由种种人类生态学现象的现存在,是能够再进一步上升提炼为哲学观念的。这一观点如果能够成立,就可以建立起一种能够说明历史演变规律的历史观,生态学的历史观”。梅氏试图将世界划分为两类地区,然后从生态条件的差异解释其文明发展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据称,生态史观在日本学术界被誉为“战后各国思想界相继提出的最重要的世界史模式之于”。实际上,就其基本观点来看,只是传统的地理环境学说的继续,有着明显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倾向。许多历史学家把古文明衰亡的原因归咎于战争和统治者的荒淫,而很少注意到支撑文明的生态环境。文明的生态史观认为,战争不可能把一个辉煌的文明全部毁灭,真正使一个辉煌的古文明彻底消亡的原因,是支撑这个
8、文明的自然资源的彻底破坏。当然,战争和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可以加速支撑文明的自然资源的耗尽。人类创造的农业文明使地球上出现了一个个辉煌灿烂的古文明,由于古代人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认识环境与其支撑的文明之间的关系,古巴比伦文明、地中海的米诺斯文明、腓尼基文明、玛雅文明、撒哈拉文明等,一个个随着人类早期农业对土地的不合理的利用,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学的原因最终消亡了,那里原来充满绿色底蕴的土地变成了黄色的沙漠。古文明的兴衰证明,文明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环境。古文明的衰亡还证明,某一地区的社会文化与环境组成一个具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自然社会
9、文化复合生态系统,文明则是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在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中,人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可以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主要是利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来适应新的环境,这样,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反之,当原有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变化了的环境已经支撑不了这一地区的文明的时候,文明便衰亡了。历史证明,古文明的衰亡往往发生在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较为简单、文化比较单一、文化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透过文明的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孕育着
10、深刻的危机: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酸雨现象、森林资源大量毁灭、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垃圾成灾和环境污染等。这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文化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环境,这种新文化就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人创造了文化来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文化以促进文化的进化来适应变化的环境。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尖锐化,为了使环境的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创造新的文化来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史上已走过农业文明时代和
11、工业文明时代,现在已进入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在过去的两个文明时代,特别是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发展是以征服自然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在资源开发方面,只注重大规模采掘自然资源,以获得最大的财富,而很少关注资源的保护与再生。在生产方面,只注重利润最高的主产品的生产,而将其余的物质都作为废物丢弃了。所使用的技术与装备也大多是单程式的,使原料变成产品加废物,而没有废物回收、再利用等生产环节和技术装备。在消费方面,用后即丢成为一种消费方式,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巨大的,而且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来承受其后果。人类的生态文明,强调的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倡生态建设,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
12、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方式和生态文明社区的建设。6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主要观点 (1)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2)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3)
13、革命史观虽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不能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 。7. 唯物史观主要观点理论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是生产方式,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人口素质不起决定作用,但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思想观念,如政治、法律、哲学、科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3、社会存在是一切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14、; 4、社会意识的内容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5、社会意识适应社会存在的要求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6、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7、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8、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论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通俗地讲,生产力是有目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包括:(1
15、)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他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6、评价历史现象时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理论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国家政权,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16、。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也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理论四:阶级、国家、革命、民族1、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2、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关,为了维护权力机关,就要征收赋税,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的标志来划分国家统治下的居民;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4、革命的根本问题时政权问题。 5、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6、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最终被后者同化。理论五:矛盾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相互转化;4
17、、坚持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从个性之中归纳共性,从共性之中分析个性。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理论六:量变与质变1、量变就是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2、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3、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而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新的质变。理论七: 否定之否定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3、社会发展
18、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信念。理论八:认识论1、历史上的真理,是通过实践的检验;理论九:评价历史人物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析制约历史人物活动的因素:(1)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2)分析历史人物的阶级性;(3)分析历史的个人品质。 3、分阶段去评价每一历史人物。 4、两点论分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重点论抓主流;5、透过现象看本质; 6、把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地统一起来看问题;7、个人动机总是从属于阶级和民族的。8、个人动机与客观效果不一至;9、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7. 综合应用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新史学范式时大多突出把几种史学范式结合、比较进行考查,突出历
19、史研究的视角和历史研究方法。再如,对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问题:从革命史范式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从现代化范式角度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从整体史观角度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 ,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史范式角度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20、。从社会史范式角度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这一考查趋向值得广大师生关注。目前流行的几种史观和备考应该熟知的前沿观点引言“本来中学教学应该走在高考前面,然而恰恰相反,现在是教学滞后于高考。到现在历史教学的思路都改变不过来。我也不着急,每年提出一两个要素,拿出一两分的题进行试验,其要旨是要让中学教师明白,平时的历史教学应当体现的历史观和多维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命题当中就注意反映学术的前沿性,并希望以此来引导中学的历史教学。希望以此来刺激、推动中学历史教师对史学前沿发展的关注,并慢慢地转化到实际的
21、教学当中,希望我们的命题,能对中学历史教育对于学术前沿的关注有一个推动作用。 ”访上海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宏图一、了解三种范式,以新史观指导高考复习(一)以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指导高考历史复习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
22、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全球史观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 19、20 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 ,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
23、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k.s.5.u.c.o.m考点揭示: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开展殖民扩张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先是欧、美、亚的一些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后亚、非、拉被侵略、被奴役的国家很多也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其中包含的重要
24、内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整体史观下“世界文明”构建的一个非常好的佐证。(二)以文明史观指导高考历史复习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而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它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在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产生过与之相适应的文明。一般认为, “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
25、气时代等) ,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其划分标准是生产力。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三)以现代化史观指导高考历史复习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
26、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 ,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 、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现代化的基本进程: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
27、) ,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1.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2.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3.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世界近现代史按现代化进程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14、15 世纪至 18 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18 世纪工业革命到 19 世纪 60 年代,是现代化的发展时期;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末,是现代化在全世界扩展时期;20 世纪上半期,是现代化的调整和震荡时期;二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是现代化稳定发展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至
28、今,现代化进入新的高潮阶段。二、适当关注新课标所反映的新观点由于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的视角透视中外历史,所以论及社会剧变和社会转型时,就淡化了社会形态。论述商鞅变法的影响时,不再说是确立了秦国的封建制度,只论述了“收富国强兵之效”和对后世的影响。明清历史的定位,教材认为明清时是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期,而史学界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农耕文明高度发展时期,又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明清这际进步思想家的评价:肯定他们对君主专制批判的同时,要认识到进步思想家的观念是“倡导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并提出了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认
29、为是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义和团运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运动。光绪新政(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具备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维新派缺乏经验,不懂政治;变法措施过于激进,急于求成;慈禧的权势太大;保守派的反对;袁世凯的出卖活动;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慈禧新政的进步意义:新政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传统的教育制度和伦理观念都朝着积极的方向演变;新军的编练无疑壮大了军事力量;留学生的派遣与新式学堂的建立培养了更多的现代化人才。清末新政:清末
30、新政的实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重要铺垫。原因: 新政各项政策的落实需要大量资金,致使新政时期清政府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导致民众与政府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这个意义上,清末新政的实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重要铺垫。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其意义不限于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派学术思想的褒贬。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之本身,及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及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事实上,这正是“打倒孔家店”的政治动因与文化内涵。 “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
31、厘清与扬弃。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战爆发原因:不仅要知道一战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还要知道一战爆发也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军国主义及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世界性大国的出现、科技成果在军事上的运用等方面综合导致的。对北洋政府参加一战的新认识,认为中国以弱国地位以往很少对世界问题发言,而在1917 年终于改变了消极的中立政策决定参战,就中国的国家利益而言,这一积极抉择具有开创性意义。参战为中国参加巴黎和会、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和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机会,因此参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回避转向积极参与,北京
32、政府后期的积极外交由此开端。中国参加一战,从小处着眼,是为了应付日本,为了在战后和会上争一席之地,从长远看,是为了加入国际社会,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取得发言权,因此一战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开端。 将明治维新、俄国 1861 年改革置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大背景中,认为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不再强调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 1861 年改革是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布雷顿森林体系: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适应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的同时,也肯定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作用。关于农民起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民起义的作用是中性的,它既未促进社会进步,也未阻碍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