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二、非选择题:第 26、27 题为 12 分;第 28、29 题为 13 分,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 。唐代的杜佑 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 “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 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清代官 篡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 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种制度。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 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
2、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 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 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材料三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 对封建与郡县制度的 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说过 :“郡县之弊,在迁 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武也 说过“ 封建之失,其 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的名言。王夫之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说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顾炎武明确指出:
3、“ 知封建之所以 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 ”又说: “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 ”近代学者吕思勉也曾进行总结:“中国之历史,犹是分立之时长,统一之时短也。分主之世,谓之封建, 统一之时,号称郡 县,为治史者习用之名。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用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3 分)(2)结合材料二概括回答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 (3 分)(3)结合材料三回答,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请宋元时期的史实为例说明如何避免郡县制的弊端。 (3 分)(4
4、)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3 分)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独立宣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 权、自由 权和追求幸福的 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 权力改 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政府。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及修正案第一条本宪法所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 议院与众议 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第一条修
5、正案1791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被强迫服劳役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 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 夺或限制。材料三 任东来等著美国宪政历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事件并不稀罕, 为争夺帝位王权而导致天下大乱、血流成河的宫廷政变更是多如牛毛,可是,像水门事件这样不费一枪一弹,未损一兵一卒,联邦法院、国会、特别检察官、大陪审团和新闻媒体协
6、调行动,通 过宪法程序解决危机,和平地把“ 帝王总统”赶下宝座,成功地避免了政治动荡和天下大乱,堪称世界政治制度史上的奇迹。请回答(1) 独立宣言体现了哪些重要思想主张 ?这些思想主张的渊源是什么?(3 分)(2)美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出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 分)(3)请以“从美国宪法的演变和实践看美国的宪政历程”为标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6 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 “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 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 军不如英国, 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 (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
7、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 “百灵鸟” 顿时章法大乱,变成了“ 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古 诃德”。材料二 在和会上, “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 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 强的反感。材料三 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 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 强烈抗议,仍然宣布 让日本继 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百灵鸟 ”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 “老虎”的强硬
8、和“狐狸”的狡猾吗?( 5 分)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2)材料二中,为什么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4 分)(3)材料三中,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了什么? (4 分)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长期以来,美国以两大洋为屏障,不参与欧洲的争端,也不与欧洲结盟,一心一意发展自己的实力。材料二 美国参议员范登堡曾经是孤立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在二战时期开始转变。1941 年珍珠港事变的次日,他投票 赞成罗斯福对轴心国宣 战。他曾 说:“ 珍珠港结束了孤立主义。 ”1945 年,他 还发表了一篇讲话, 强调美国要打破“ 沉默” ,积极参与
9、世界事务。材料三 美国国务院欧洲事 务司司长约翰希克森在 1947 年说:“人们是否从华盛顿时代开始就一直认为联盟是万恶之源?我对此毫不在乎,在和平时期,我们就必须与西欧国家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且我们 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根据以上关于美国外交政策转变的材料, 结合学过的内容,想一想(1)美国外交政策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4 分)(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5 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是和平时期,美国为什么还强调结成“军事同盟”? (4 分)参考答案1 解析A 仔细解读题干材料信息“人有十等”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上下等级尊卑,故选 A。2
10、 解析D 错:秦朝时才开始设丞相,且材料只是说君臣互相防范,并没有说相权对君权造成严重威胁;错:该材料与监察内容无关;对:皇帝将在场者全部杀死就可说明;对:材料反映了秦朝的暴政。3 解析B 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职能更加明确、细致。丞相权力不断分散,从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4 解析C 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藩镇自行任命官吏,不向朝廷交纳贡赋,反映的是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5 解析B 秦朝御史大夫是监察文武百官,不是宰相,明朝内阁首辅和清朝军机大臣均不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是真正意义上的宰相,故属于宰相之职务的只有唐朝尚书今6 解析C 由于明
11、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也就是说,皇帝需要直接处理所有的政务,政务繁忙,自然就很忙碌了。7 解析C 古希腊各城邦公民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我们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希腊公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8 解析B 材料指出雅典公民“志愿赴死” , “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 ,因此与其爱国热情有关,故答案为 B。9 解析B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 , 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使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到了议会,故 B 正确。10 解析A 依照英国惯例,内阁受到下院反对,首相可以提出辞职,也可以选择改组内阁,以重新获得国会信任。A 的说法
12、是正确的。B 项中首相权力不受限制的说法违背资产阶级代议制原则,显然错误。 C、D 的观点、理由均是错误的。11 解析D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英国的责任内阁则是行政机构,决策机构是议会,因此答案为 D。12 解析C 法国保皇派与共和派经过了长期的斗争,到 1875 年共和派稍占上风,建立了民主政体。 自由引导人民体现了法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它可以在卢浮宫长久展出,可以说明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13 解析D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可知, “粉饰门面”是指德国在形式上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D 项正确。14 解
13、析C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领事裁判权的理解能力。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1843 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开端。题于中的现象正是由于领事裁判权造成的。 15 解析D 从材料中的: “1900 年 6 月 19 日” “民族战争”等信息,可知“战争”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项正确。16 解析B 材料表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拖有幻想,处于迷茫状态,B 项正确。 C 项表述有误,A、D 两项材料体现不出来。17 解析B 本题材料以生动的比喻来评述近代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但贴切而深刻,且耐人寻味
14、。辛亥革命对传统文化最大的冲击就是民主共和的观念。18 解析C 要注意材料中所说的是法国高度评价“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 。19 解析C 要注意材料中的“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 ,因为反共产国际协定是欧亚两个法西斯国家在“反共”旗号下勾结在一起的。20 解析C 注意材料中的强调的是“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 “ 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 ,故日本制度大举侵华的外交政策的背景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 。21 解析B 要理解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要看它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而二战中美国、英国等国家反法西斯是顺应了当时反法西斯潮流的,
15、故大前提不正确。从小前提看,符合当时的史实,是正确的。结论也是不正确的。22 解析D 注意材料中的“两个联队兵力” “ 我远征之军” “ 英吉利军” ,说明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23 解析D 从材料中的“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 ”“ 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说明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24 解析B 从材料中的数据来看,伊拉克军队的伤亡人数多于多国部队的人数,其主要原因是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A、C、D 的表述不符合史实。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25 解析D 要理解中国外交政策,因为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甲、乙的表述不正确。二、非
16、选择题:第 26、27 题为 12 分;第 28、29 题为 13 分,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注意言简意赅,切中要点。第(2 )问结合所学知识,抓住材料中“矫秦之枉,徇周之制” “陵迟不救者三代”和“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等信息来回答汉朝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再抓住材料中“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等信息来回答唐朝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第(3 )问中的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中的“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和“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逐一对照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答出北宋和元朝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17、改革的特点即可。第(4)问结合材料和郡县制的弊端来分析概括。答案 (1 )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在边境设立藩镇;元朝实行行省制。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 分)(2)汉初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中后期,统治腐败;军事举措失当,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威胁中央集权。 (3 分)(3)弊端:官员迁转太快;中央集权下,地方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国富民强。举例说明:北宋在地方实行分权,最大限度地将地方的军权、财权等收归中
18、央,造成积贫积弱;元朝吸取宋朝的教训,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相对扩大地方实权。 (3 分)(4)地方管理体制要适合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地方管理体制要不断创新;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做到既要维护统一和中央权威,又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为其发展留有空间;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富民强。 (言之有理即可) (3 分)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解析 民主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具备一定的民主宪政知识是一个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美国民主完政是比较成功的民主制度的范例,本题就将此作为考查的主要内容。材料的选择主要围绕着美国宪法的变迁以及宪政的实践,深刻地反映
19、了美国的宪政历程是贯彻了民主与法治的精神,不断的与时俱进,并且司法实践中坚决的维护宪政的权威。答案(1)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主权在民,人民拥有选择政府的权利。这些思想主要来源于法国的启蒙思想,特别是卢梭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理论;也部分来源于英国的自由主义和平等思想。 (3 分)(2)第十五条修正寨出台的背景是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黑人的政治权利有了很大提高。 (3 分)(3)要求: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如得出美国的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美国宪法不断得到完善等。第二层:能够结合材料阐明宪法的历史演变,并能够清楚表述美国宪法的立法思想和
20、特点。如美国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但是一些核心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如保障公民权利,权力制衡,追求法治等。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来源: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第三层:能够完整表述美国宪法的演变过程,包括历史渊源,不断的变迁,并能认识到这种变迁本身表明了美国民主宪政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人们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如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都对美国宪法的演变起了重要的作用。第四层:美国宪法的变迁既反映了早期的美国宪法虽然有进步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例如:1787 年的美国宪法剥夺了印第安人的民主权利,承认黑人奴隶
21、制。虽然美国宪法经历了不断的修正,但其基本精神却一直保持着,并不断发扬光大。第五层:在第四层的基础上,还能认识到依据宪法精神、原则的司法实践促进了美国宪政的发展。只有依据宪法精神、原则付诸实践才能做到有法必依,才能真正体现“法律至上”的原则。如“水门事件”就能充分说明宪法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真正的贯彻,捍卫了法律的尊严,也促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6 分)28 解析第(1)题,解题时注意材料一中“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这一信息,反映了美国综合实力仍不及英法两国,据此分析归纳。第(2)题,解题时注意材料二中“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 , “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等信息,说明
22、日本的意图,据此分析、归纳即可。第(3)题,主要从巴黎和会的性质以及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两个方面去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答案 ( 1)主要取决于当时美国的综合实力,美国在当时经济上占有优势,但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综合实力还不足以压制英、法。 (5 分)(2)日本在当时主要致力于在远东和中国的权益,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4 分)(3)巴黎和会是一战中战胜的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是以掠夺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 “弱国无外交” 。 (4 分)29 解析本题主要以二战前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
23、合归纳能力。 第(1)题解题时注意材料一中 “不参与欧洲的争端,也不与欧洲结盟” ,反映了其孤立主义政策;材料二中“投票赞成罗斯福对轴心国宣战” ,反映了美国积极参加二战的政策;材料三中“必须与西欧国家谈判结成军事同盟” ,反映了美国与西欧结成军事同盟对抗苏联的政策。第(2 ) 、 (3 )题,解题时注意从美国国力增强,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等角度,去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答案 (1)由推行孤立主义,不卷入国际事务到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再到二战后与西欧国家结成军事同盟反抗苏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4 分)(2)从根本上说,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想通过参与国际事务,获得世界霸权。具体来说,二战中关国的自身利益受到法西斯国家的侵害和威胁,所以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政策,参加二战。二战后,苏联实力的壮大成为其称霸世界计划的最大障碍,战时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 (5 分)(3)与苏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全球战略矛盾对立,视苏联为其称霸世界计划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的冲突等。 (4 分)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