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明哲保身.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5459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明哲保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生】明哲保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生】明哲保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生】明哲保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明哲” 方能“保身” 徐文兵“明”是小聰明“哲”是大智慧談中醫就得說道學,有人會把西漢末年張道陵創立的道教當 作道學;更多的人把先秦老子、莊子奉為祖師,稱為老莊之學。老子只不過是道學中興、傳承者,以道德經而傳名後世。老子之前有黃帝,道學也被稱為黃老之 學。在黃帝和老子中間三千多年的歷史中,商湯的開國宰相伊尹和西周的宰相尹吉甫都是道學大師。黃帝之前有女媧、伏羲、神農,這些大巫大覡是目前已知的道學、中醫的鼻祖。“明哲保身”一詞就出自尹吉甫的詩篇烝民 ,記載於詩經大雅烝民當中。原文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對應開篇說的:“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這句話經常被先賢、聖哲老子、孔

2、孟、司馬光等引用,後來演變成語。“明”指看得見、摸得著、聽得見,對應天生萬物,有形的物體。明的人被稱為聰明,耳聰目明,不惑於物。明的狀態被稱為智,故曰明智。 “智”的字形就是知日,是形而下的學問。人生在世,光知道有形的物是不夠的,有形的物體背後有無形的能量推動,內部有複雜、無形的關係存在。雖然這些能量運動、變化、轉變是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的,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這種規律就是則,也就是後世說的道,是形而上的學問。需要人們用高度的抽象思維能力去研究、認識、把握它,這種能力就是“哲” 。“明”是小聰明, “哲”是大智慧,兩者結合起來處事為人,保健養生就不成問題了。有些人缺乏抽象思維的能力,只能思考

3、應對具體、簡單、形象的物。比如,問弱智的孩子(其實是弱哲)一加一等於幾?他只能掰著手指頭算才能得出結 果。普通人只會在看得見的棋盤上,用摸得著的棋子下棋,而高手則能脫離棋盤、棋子下盲棋,面前空無一物,所有的變化、法則都在頭腦中運行。可悲的是有些人只相信、只研究看得見摸得著的物,不相信也無法理解、把握“哲” 。可笑的是這些弱智、無能的人還無恥地跳出來攻擊那些哲人和哲學理論。正如老子所言:“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去年那場所謂的科學家、教授、博士、院士表演的取消中醫的鬧劇,正好說明了這個問題。“哲學”其實就是“折學”“上士聞道,謹行之。 ”如果我們沒有那個能力,不妨去學習、運用先哲們

4、已經發現的哲理。“哲學”其實就是“折學” ,是曲折、變化的意思。曲折的反義詞是直拗,一根筋、一條道走到黑。明學是直白的學問,一個方向,直觀形象,淺顯易懂。直白的學問最簡單舉個例子,1+1=2,一個蘋果加 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蘋果,一個好事加一個好事等於兩件好事。但是如果這個命題到了哲學角度,就成了一種變化曲折的學問了,變成不一定了,1+12,有時候 1+12,有時候 1+12。為什麼呢?1+1=2 是在特定條件下成立的,比如一條直線上用力,方向是一致的情況下成立的。如果出現了兩個 不同的方向,這時候一加一就不等於二了,它會形成一個合力,但是這個合力小於二了。如果兩個方向是完全相反的時候,此時的合力

5、就等於零了。直學的思維很簡單,是一維,就是一個方向的思維,但是我們放在二維,還有三維,如果再加上時間和空間影響,結果就更難預測了。比如時間長了,兩個蘋果會爛掉,一加一等於零。時間更長一些,蘋果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一加一可以等於無數。哲學研究的是一種更深奧,更富有變化,更複雜,更難讓人明白的學問。這個學問會告訴我們什麼呢?什麼東西也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就會走向它的反面,就形成災難了。比如說現在報紙和雜誌,總會登出一些科普文章,文章的題目一般是這樣的:多吃某某有益於健康 。從科學的、直學的角度上來講,有道理。而站在哲 學的角度上就會懷疑這個事情,這是不一定的。 “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因為

6、任何事情走到了極點就會走向它的反面。事實也證明多吃了維生素 A 會掉頭發,皮膚乾燥乾燥;多吃維生素 E 會導致性早熟;吃糖多了會導致蛀牙、骨質疏鬆;喝水過多會導致加重心臟、腎臟負擔,胃腸蠕動變慢。如果有了哲學修養,那就不會相信這些打著科學旗號的文章,避免上當受騙,成為犧牲品。“隔行如隔山” “隔行不隔理”俗話說:“隔行如隔山” ,醫學這座大山尤其高大、深險,作為一門研究人的學科,其涉及面廣,非常複雜。普通專業完成本科學習需要 4 年,而醫學院則 需要 6 年,在國外則要求 8 年。儘管如此,即使是醫生本身,在完成學業畢業以後,也只能選擇某一專科作為研究工作領域,而不能兼顧其他。再者由於醫學領域

7、更新發展速度極快,昨是今非,今是明非的現象屢見不鮮。這就要求即便是從事本專業工作的醫生也要把握最新進展,及時更新知識,改正錯誤觀念,避免落伍耽誤治療。這樣說來,讓普通老百姓,讓非專業人士全面掌握醫學知識是不可能的,知道個一知半解甚至是有害的。但是現在很多人卻是靠著一星半點兒的科普知識,聽廣播,看電視廣告,甚至聽信一些黑心商家的欺騙宣傳來自主吃藥看病,情況堪憂。不過,話又說回來,還有句俗話叫“隔行不隔理。 ”不管多麼艱澀高深的學問,都不能違背基本的自然規律。必定有章可循,有道理可講。不管中醫多神秘 懸乎,不管西醫多複雜先進,如果其認識和治療違背了自然規律,即便是不懂醫之人,也是可以反對的。但是作為預防、保健、養生而言,認識掌握哲理,遠比瞭解 一些知識有價值。不是要每個人都學醫當醫生,而是建議人們學習明白掌握一些醫學道理,更好地生活。普通人如果掌握一些醫學哲理是完全可能的,舉一反三運用於防病治病中無疑是有益的。今天很有必要重談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當今社會有太多有覺無知、拘形為象、有明無哲,有智無慧的人存在。現代的人都很聰明,智力都夠用,教育程度也不低,但是整天在講知識、講技術、講手段,卻忽視了方向。 “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 。明白一些養生保健的哲理,學學養生之道,也許就是現代人最需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