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案(教师版).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55555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6 页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历史史实:阅读理解概念: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德先生、赛先生、科学精神、白话文。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阅读理解概念:李大钊、 “问题与主义之争” 。理解记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记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历史解释:结合政治、经济模块相关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得以发生的历史因素,进一步探讨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析新文化运动对公民素质的理解与培养(新民培养) ,探讨其对近代

2、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结合政治、经济模块相关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为先进中国人接受的原因。设置问题:在后续的学习中,根据事实,逐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课程提纲一、 新青年的诞生(一)背景:1、政治方面: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2、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人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步发展。3、思想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却梦想恢复帝制。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

3、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 。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历史纵横1915 年 8 月,袁世凯授意拼凑起所 谓的“ 公民请愿团”,要求改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此后,袁世凯加快复辟帝制的步伐。面对严酷的 现实, 陈独秀认为, “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 。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 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二)诞生:1、标志: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2、代表人物:1917 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

4、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同时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3、主要阵地:这样,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二、新文化运动(一)内容:1、 “德先生”与“赛先生” ( 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民主: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涵盖的范围

5、较广,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李大钊发表民彝与政治一文,指出: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 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 ”科学:新文化人士认为科学与民主同等重要,必须以科学来反对迷信,启迪民智,使民众成为现代有智识的国民。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随着影响的扩大,科学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2、 “

6、打倒孔家店”与批判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批判旧礼教: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同时,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以及其他帝制余孽的例行逆施,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 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干之道。代表: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 , “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他主要通过

7、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又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鲁迅借“狂人”之口揭露道:“ 我翻开 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宇: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鲁迅还发表了我之节烈观一文,揭露“忠、孝、节”伦理道德的危害性。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统的贞节观念,指出这种观念与资产阶级的人格独立观根本对立。在新文化运动潮流的冲击下, 传统的贞节观念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 怀疑,有的女学生已 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 烈女传”

8、(修身课),在操 场的树阴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 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实质:“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3、胡适与白话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其锋芒必然指向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于是,新派人士开始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代表:胡适:1917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了活

9、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社会,就必须革新语体。为此,他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不仅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还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从而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4、文化平民化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民国初年,这些教育活动主要是针对城市中下层民众,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第 2 页 共 6 页1919 年 3 月,北京大学学生邓 中夏(18941933)等发起成立平民教育 讲演团,以“增进平民知

10、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 宗旨。讲演团讲 演的题目主要有:“平民教育之意义”、 “如何求幸福”、 “赌博之害”、 “改良家庭”、 “戒烟”、 “交友之益” 、“念书的利益”、 “家庭与社会”、 “利己与利他”等。这些讲题具有贴近群众日常生活、通俗易懂的特点,还包含一定的民主思想,易于被广大平民接受。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这些白话文作品反映了当时流行的社会改造、妇女解放、劳工神圣、风土人情等内容;在形式上,出现了政论、杂文、随笔、游记、寓言、短评等体裁,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这种新体诗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既注重内容的革新,反映现

11、实 生活,也注意形式 创新, “自由成幸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从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胡适的孔丘,可以一窥白话诗的风格。历史纵横与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倒行逆施相配合,鬼神迷信思想也甚 嚣尘上。那 时候,有人在上海成力灵学会, 设立圣德坛,把中国传统鬼神信仰与西方的灵学相 结合,大搞迷信活动。祭天、 请神、祀鬼、扶乩,盛行一时。名目繁多的迷信团体纷纷出笼。当 时,政客黎元洪、废帝傅仪的英籍老师庄士敦,甚至连受过系统西方科学教育的严复,都出来为迷信活动进 行辩护和鼓吹。那 时候,披上西方科学外衣的鬼神迷信思想更具有欺骗性。(二)意义:1、积

12、极: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的使用就是最显著的一个例子。1920 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这场文化革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2、局限: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

13、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背景:1、国内: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2、国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二)表现1、五四运动前:代表:1918 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 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指出:1917 年的俄国革命, “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 , “是 20 世纪中世界革命之先声” 。 “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

14、世界” 。他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非把知识阶级同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 。他号召知识分子到工农群众中去做宣传和组织工作,培植革命力量。意义: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2、五四运动后:发展: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理论:这一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 ,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其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组织:随后,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

15、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同革命,并建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实践:这些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还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 劳动者和劳动音 ,深受工人欢迎。(三)影响: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1921 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学思之窗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 利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 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思 考 这个宣言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这个

16、宣言说明,马克思主 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按照 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进行无产阶级 革命。本课要旨青年杂志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谈谈 20 业纪初中国出,现了哪些进步思想?各有什么影响?答案提示:1、20 世纪初,自由、民主、平等和博 爱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1915 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些思想对旧思想和旧

17、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 统治地位,使人 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 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从此中国 历史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中国历史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学习延伸观点一: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 ,是反封建的需要。观点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不能全盘否定,泼洗澡水不应把孩子一起泼掉。对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答案提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 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 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维护封建 统治的工具,它承 载了很多封建思想

18、。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儒学是必需的。但是,儒学毕竟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有很多我 们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积淀,不能全盘否定。本课知识网络背景:袁世凯为复辟帝制,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 逆流第 3 页 共 6 页兴起标志:1915年, 陈独秀创办 (后改名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和主要阵地: ; 代表人物: 、 、胡适、鲁迅提倡 与 , 反对 和 新文化运动 主要内容 提倡 , 反对 提倡 ,反对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 地位影响 使人们的思想, 尤其是 人的思想得到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 或 的倾向 原因: 的促进; 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标

19、志:李大钊发表 等文章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 基础单元小结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几次思想解放潮流。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是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901 年一 1905 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1915 年,新文化运

20、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二、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在宣传西方文化方面各有何特点?答:维新派的特点:(1)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 (2)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宣传优胜劣汰,主张设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 。革命派特点:(1)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 、 “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2)把学习西方从书本上变为革命行动。 (3)结合中国国情,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

21、义,用于指导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特点:(l)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2)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3)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三、阶段小结(一)中国近代前期文化的特点。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急剧的社会变化影响到近代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封建文化发生了动摇,中国的文化领域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主要内容是救亡图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文学艺术上多有反映,中国思想界的有识之土,面对民族危机,不断探索救国强国之路。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时代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化所没有的。(2)其主流是追求科学民主。近代前期文化由初期的模仿西方科技到学习西方制度,其实质是

22、由表及里地追求科学民主的过程。(3)其演进和发展,是在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和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4)其发展变化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形势的发展,中国近代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阶级属性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种速度的加快,也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不会太深入,也不会出现本质上的飞跃。(二)发展轨迹1、规律:由科技到经济,再深入到思想、制度,逐渐深化;或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面,逐渐深化;或由“器物”到制度,逐渐深化。2、清朝晚期时期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五个层次:三个阶段:工艺技术 自然科学理论 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五个层次: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鸦片战争抵抗派):师

23、夷长技以制夷,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环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为用为西学传入中国提供了一定条件。 (主要学西方船坚炮利)中学为体又阻碍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冯桂芬、王韬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反映了正在兴起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它比洋务派的思想大大进步了,并从洋务派思想中分离出来。早期维新派的一些观点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大力宣传西方政治制度和维新变法主张的维新派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以孙中山

24、为代表的革命派等。3、思想解放与发展轨迹在学工艺技术-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是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近代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将近代先进文明不可避免地带道世界各地。对所有被侵略国家、民族来讲,能否主动吸取近代先进文明,实现近代化(现代化) ,成为民族兴亡的关键。开眼看世界(新思潮):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被动前提下的主动探索。思想价值:西方科技比中国先进,要学习。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被动前提下的主动探索。思想价值:西方科技、工业比中国先进,要学习与实践。求富思想:引导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方

25、式。海防思想:教育思想:新式学校、适应近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维新运动:君主立宪、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被动前提下的主动探索。思想价值:变革思想启蒙民权、民主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教育思想:新式学校、适应近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民主共和;三民主义。创新:民生主义第 4 页 共 6 页练习典型例题1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2 (08 四川文综卷)1923 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

26、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3 (07 广州一模)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4 (2007 年广东省理基题)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 ”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C

27、 “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5 (07 深圳二模)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 。其根本目的是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6蔡元培在北大采取“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根本目的是A让各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 B促进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C鼓励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发展 D缓和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7最能全面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勿作五分钟爱国心 D打倒卖国贼曹、章、陆8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

28、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产生这种观点说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中存在偏激倾向 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诗界革命”产生的负面影响9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马克思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 B C D10 (2008 年广东文基,2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11 (08 海南历史,19)1920 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

29、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 D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1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的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 B复古主义思潮盛行C人民群众尚未觉醒 D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3辛亥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其根本原因在于A受新的革命思潮的影响 B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没有变化C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 D无产阶级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4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章说:“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

30、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这句话说明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 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陈独秀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A B C D15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因为它A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16导致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上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是A俄国十月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问题与主义之争17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反对复辟倒退的斗争 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C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

31、动 D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18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内在一致性是A坚持反封建 B消除清朝残余势力 C反对尊孔复古 D开展文学革命19 (08 佛山一模) 青年 (新青年前身)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人们经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呼它。这个副题的选择不是偶然的,因为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 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C上海是法租界,在杂志出版时必须附上法语 D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深受法国思想的影响20 (08 佛山一模)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

32、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21从效果来看,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的不同之处是A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B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D深化了民主和科学的意识22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A民主和科学 B彻底废除旧制度 C新思想新文化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3 (07 汕头二模)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

33、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25 (08 汕一模)20 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 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频临崩溃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6 (07 肇庆一模)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第 5 页 共 6 页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27 (08 汕二模)20 世纪 20 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爱国知识分子推动的平民教育兴起,右图反映的是推行平民教育的

34、主要目的,试给该漫画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A大国臣民秉承救亡图存 B平民教育?压迫平民?C良好公民肩负国家责任 D男女平等28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A B C D 29在中国近代史上,对封建思想抨击最猛烈的一次是A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C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D “问题” 与“主义”之争30一般说来,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为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A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B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 C使民

35、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31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32 (2007 年潍坊模拟)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331915 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加速了中国自然科学进步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推动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 推动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A B C D34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

36、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35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A反对复古尊孔 B主张实业救国 C反对封建主义 D主张民主共和36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共同的特征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彻底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A B C D37新文化运动树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提

37、倡科学的重要意义在于A破除封建迷信 B提高国民素质 C学习西方先进思想 D比提民主共和更切实际38关于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相似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 B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C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 D反对君主专制39 (2007 年泰安模拟)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的对象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40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新文化运

38、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古代传统文化的复兴 B都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C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D都引发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41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各有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新文化运动是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B法国启蒙运动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确立时期C文艺复兴发端于意大利的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该地出现D新文化运动是借助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武器向封建文化进攻42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重大意义,它们都A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B标志着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形成C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迅速发展 D确立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

39、统治43程功同学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44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相比,相同之处不包括A 在运动中其思想潮流发生了变化 B 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C 都是具有反封建斗争的性质 D 初兴之时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45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是法国大革命新航路开辟北美独立战争中国新文化运动A B C D46(2009 全国文综一)1917 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40、。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47(2009 高考广东单科)1929 年 5 月 4 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48.(2009 高考宁夏辽宁文综)1942 年 3 月 30 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 创办青年

41、杂志 C. 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49. (2009 高考浙江文综)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第 6 页 共 6 页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50(2009 高考海南单科)1920 年 9 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5

42、1. (2009 高考浙江文综)(26 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 年)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

43、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 年 10 月)(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10 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 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养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8 分)“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

44、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8 分)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 质与国家兴衰、社会 进步之间的重要关联。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 标具体锁定在 “新青年”上,更符合 实际。52 (200701 宝安区高三)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 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 敌!故曰:仁者无敌。王 请勿疑 孟子(1)结合材料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 (3 分)儒学在当时的地位如何? (2 分)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 经,古今之通 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 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2)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 (2 分)与材料一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