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9 课 美国的联邦制教学设计吴才兴 (江西临川一中 历史教研组,江西 临川 344100)一、学习内容分析(一)课标要求说出美国 1787 年宪法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二)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美国 1787 年宪法是本课基本史实。设计应围绕着这部宪法产生的必要性、内容和影响展开,理解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并引导学生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其“分权与制衡”的特点。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有先有后,特点不尽相同,本专题英、美、法、德四个典型国家采取的政体表现形式也不完全相
2、同,以英国和美国为典型。本课在本专题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教学,对达成课标的总体要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有重要的作用。二、学习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愿望,有一定探究能力。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美国的民主政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美国对世界影响深刻而广泛,以及中国媒体对美国政治的关注,学生对探究美国政治体制有较强烈的兴趣。但对美国政治体制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上,对其特点、本质缺乏理性认识。三、教学设计
3、思想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其教育功能。一堂好的历史课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更要让学生学后有所感悟,得到启迪。因此,教学设计要有立意,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提炼出它的核心价值,这是教学的灵魂。个人简介:吴才兴(1988),男,江西临川人,江西临川一中历史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曾在历史教学问题 中小学教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E-mail: 通讯地址: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新校区)高一历史教研组,邮编:344100“神入”历史就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
4、历史理解和历史思维的教学艺术。本课的设计围绕“感受 1787 年美国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政治智慧”这一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神入”历史,理解美国的开国者们是如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何结合国情进行制度创新运用,把启蒙思想家的理想付诸于实践,从而进一步思考这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哪些借鉴。设计时,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历史知识,体验历史智慧。四、教学目标设定(一)知识与能力说出 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理解 1787 年宪法的作用,知道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情景
5、模拟,合作交流,历史比较,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 1787 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政治智慧,体验美国人的创新精神;通过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民主制度因国情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美国三权的分配和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感受 1787 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政治智慧。难点:分析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不同而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基本特点。六、教法与学法(一)教学:情景导入、问题引领、材料分析、对比分析等。(二)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色扮演
6、等。七、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情景:课前播放短片,引出帝王封禅。乾隆皇帝曾 11次朝拜泰山,企图以此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北美大陆上,却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却坚决不做皇帝,从而在世界上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那么,这位传奇人物是谁?他创建了怎样一种体制呢?引出课题:第 8 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新国新问题【图说历史,回顾史实】提供四幅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讲述美国独立的过程。【播放视频,探讨问题】播放视频美国独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 ,学生思考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美国独立后面临的新问题即集权与共和之间的矛盾。承转过渡 :如何
7、解决这个问题呢?1787 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最终制定了一部联邦宪法,并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从而引入下一目。我 们 认 为 下 面 这 些 真 理 是 不 言 而 喻 的 :人 人 生 而 平 等 ,造 物 者 赋 予 他们 若 干 不 可 剥 夺 的 权 利 ,其 中 包 括 生 命 权 、自 由 权 和 追 求 幸 福 的 权 利 。为了 保 障 这 些 权 利 ,人 类 才 在 他 们 之 间 建 立 政 府 ,当 今 大 不 列 颠 国 王 的 历 史 ,是 接 连 不 断 的 伤 天 害 理 和 强 取 豪 夺 的 历 史 ,这 些 暴 行 的 唯 一 目 标 ,就
8、 是 想在 这 些 州 建 立 专 制 的 暴 政 。 -摘自独立宣言【对话教学,“神入”情境】提问:独立宣言所说的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什么?答:保护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提问:那这些权利受到何种威胁?答:来自英国的殖民暴政。提问: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一种高压统治,是暴政。这种暴政使美国人对政府的权力产生了什么态度?答:会使人民感到恐惧和不安,不愿意政府权力太大。【板书】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暴政,民主意识强化。(可能性)正是基于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恐惧,在独立战争后,美国构建了一个奇怪的政府。示材料邦联条例邦联名称为美利坚合众国; 各州保留他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 邦
9、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提问:美国人为什么建立一个没有税收、没有权威的虚弱的政府?答:害怕强大的政府会滥用权力,损害美国人民的权利。(利用多媒体展示“囧”字)设问:年轻的美国面临怎样的囧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导他们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概括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从而了解邦联制的弊端是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历史借鉴和理论来源(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板书】邦联体制加剧了美国社会动荡,向往新秩序(必要性)设问:美国面临着重重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构建一种新的政治
10、体制,那应该是什么模式呢?美国选择哪一种呢?带领学生回顾中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政体和国家结构: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邦联制和联邦制。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美国的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得出“美国将会选择联邦共和制”的结论。(出示美国费城会议的图片,过渡到下一问题的探究。)教师进一步指出,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容易导致专制独裁的出现。1782年春,一个名叫刘易斯尼古拉的上校受军官们的委托,给华盛顿写了一封要他出马担任“国王”的“劝进书” 。华盛顿坚决地拒绝了,因为这与美国独立宣言的精神相违背,大部分美国人是不同意的。因此,高明的“药方”应该是既要有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要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这才是美
11、国人想要的。1787 年美国的开国领袖们为此制定一部联邦宪法 。抓住宪法的核心问题,便于理解宪法的内容。(二)新法新体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787 年宪法的颁布”一目,思考:想想它是如何做到既要有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要限制它,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呢?(学生阅读、讨论后回答)做为根本大法,1787 年宪法规定了两大内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纵向的关系:改“邦联”为“联邦” ,中央的权力大大加强。(引导学生比较邦联制与联邦制的不同)中央各权力之间横向的关系: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三权之间相互制约,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宪法吸收了欧洲启蒙思想的精华,特别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
12、立学说,其原则是分权与制衡,按分权与制衡原则将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美国的开国者们首先把它变成了实践。教师要对以下几个原则稍作说明:1、联邦制原则:【出示图例,认识联邦】结合图例,认识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出示图表,分析问题,使学生认识联邦制建立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2、分权制衡原则:【活学活用,体味制衡】分组搜集:学生分成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个小组,分别搜集每个部门的产生方式及行使的具体职权。活学活用: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回答有关美国时政的几个问题,然后共同完成权力制衡结构图。数字看制衡:加深对分权制衡的理解。3、人民主权原则:再次回顾总统和国会议
13、员的产生方式,引出人民民主原则。在 1787 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 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没错, 1787 年宪法的制订使美国迎来了一个“日出”。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来回答。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宪法三原则的确立不仅较好的解决了集权与共和之间的矛盾,也在美国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即联邦制共和政体。【思考探究,评价宪法】结合材料,思考联邦宪法的进步性和不足之处。由 宪法的不足引出宪法修正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修正案不仅使宪法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同时也维护了国家
14、的相对稳定。【评价方法(1)客观原则:我们应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2)全面,一分为二的原则 :应该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历史事件,但要把握主次;(3)史论结合的】【板书】美国 1787 年宪法的重要进步意义(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3)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实行。(4)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
15、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5)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继续出示材料,深入探究历史】【板书】1787 年宪法的局限(1)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故美国 1787 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在保证政府权力民主的时候却损害了人民的民主权力(2)明确财产性划分标准。承转过 渡 :其 实使宪法得到完善的不仅仅是修正案,还有美国的两党政治。从而引入下一目。(三)新党新局面【分析
16、图片,认识两党】查尔斯比尔德所指出:制定宪 法的保守派为了抵消人民群众及民主力量对政府的影响,在宪法上设置了重重障碍。鉴于州宪 法所确立的州议会权力至上,容易造成“ 过度的民主”, 对上层有产集团不利,因此便在联邦宪法 中贯穿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来消弭人民群众对联邦政府发生的影响。他们知道,在联邦政府机构中,惟有国会的众院 议员是各州 选民直接选出的,因此群众对于众议院的影响,是在意料之中的。在这个情况下,为了限制众议院的权力,他们便在众议院上面设置了参议院以使减少人民对于政府的影响,因 为参议院是各州立法会 议选出的,距离人民更 远一些。尽管如此,保守派还不放心,他们害怕万一人民对国会发生影响
17、,于是又设置拥有大权的总统,以图抑制国会的权力他有否决国会立法的权力。 对于国会及 总统还不放心, 还担心它们受到选民的影响(因为国会和总统都是选举产生,尽管有的是 间接选举),保守派又设富一个最高法院,企图用它去钳制国会及总统的行动。孟德斯 鸠之提倡“ 三权分立”原则,目的在于限制君权,而 现在美国保守派之在联邦宪法中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都是为了限制人民的权力。上述材料又反映了哪些问题?展示两张驴象之争的图片,使学生分别认识两党政治的特点及实质。【合作探究,比较英美】通过英国首相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段对话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比较英美两国政体的异同。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
18、主立宪制的的异同项目 美国总统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任期方式、职能 政府首脑 阁员如何产生 国家的政权中心 相同点 八、课堂小结刚成立的美国建立的是邦联制,邦联制下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要解决这个弊端,就必须建立一个新政体保证民主共和和中央集权。在 1787 年的费城会议上制定了联邦宪法,制定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这个新体制通过联邦原则解决了中央集权的问题,通过总统共和制解决了民主共和的问题。新体制建立后通过南北战争和宪法修正案来消除了州权主义进一步巩固联邦制;通过美国的两党制巩固了总统共和制。政治上的稳定促进了美国家独立邦联弊端 两党政治联邦宪法宪法修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
19、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弗兰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请思考: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从这句话中,你能分析一下英美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吗?国的发展。九、板书设计美国的联邦制一、制定:1787 年费城制宪二、内容:1.中央和地方:联邦体制2.中央政府的权力建构:人民主权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制约平衡原则3南方和北方:没有废除奴隶制定,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计算。三、评价:(1)性质: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进步性:制约平衡、避免
20、专权:调和矛盾、稳定政治: (3)局限性: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打上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四、实施:1789 年联邦政府建立五、总结:比较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异同十、作业布置查找美国 1787 年宪法 ,了解美国总统选举过程和弹劾总统的程序。十一、设计反思:1、以联邦宪法为主线贯穿始终,尽量体现“文明史观”的视角。2、运用大量的图片、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注重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通过及时评价和不断激励来刺激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总之,我设计本课的最大意图就是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研究者、实践者,学会“神入”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