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胡是唐代的轧筝与中国东北地区西喇木伦河一带的奚族乐器奚琴演变而成的。初时以竹片轧之,音色铿锵,到了宋代才演变为用弓拉奏。至民国时期,藉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在演奏技巧方面的开发,至今二胡已发展成音色甜美、具高难度技巧、表现力丰富,并为民族乐器中的主奏乐器和独奏乐器。著名独奏乐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协奏曲有长城随想等。二胡高胡又名粤胡,高音二胡简称,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用二胡改革而成。将丝弦改为钢丝弦,采用两膝夹持琴筒演奏姿势,其形如二胡,但整个琴身比二胡略小,定弦比二胡高四度或五度,因而音色清亮华丽,早期是演奏广东音乐和伴奏粤剧的主要乐器之一。著名协奏乐曲有琴诗、梁祝等。近代独奏曲有双
2、声恨、雨打芭蕉、鸟投林、平湖秋月等。高胡清乾隆末年,随皮黄腔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拉弦乐器,是京剧、汉剧的主要伴奏乐器。琴筒竹制,蒙蛇皮琴杆置千斤,两黄杨木弦轴,张丝弦。琴杆为五节紫竹制,五度定弦。京胡流行於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区。明末清初以来,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兴起,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音擦弦乐器。琴筒由椰壳制成,桐木面板,设千斤,张两弦。用於独奏,也用於吕剧、晋剧、陕北道情等戏曲、曲艺伴奏。板胡雷琴,拉弦乐器。曾称大雷。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天津艺人王殿玉在坠胡基础上,加长琴杆、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雷琴提琴,拉弦乐器。相传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开始用来伴奏昆山腔戏曲。清代李渔闲情偶寄
3、:“提琴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清初刻本金瓶梅插图中可以看到戏曲伴奏乐队中演奏提琴的形象。提琴琵琶在隋唐 (581-618) 之前,是对抱弹乐器的统称。向前弹出称琵,向后挑进称琶。随书 * 乐志记:今曲项琵琶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受中国阮咸的启发,由四弦四柱增加柱位,至今已有六相、二十四品,并由唐代时的木拨弹,改良为手指弹奏,具有丰富的表现色彩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著名独奏乐曲有春江花月夜、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现代琵琶因其形如柳叶而得名,俗称土琵琶、金刚腿、柳叶琴。是鲁南、苏北的柳琴戏、安徽泗州戏和浙江绍兴乱弹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
4、外形、构造、奏法均与琵琶相似。原为两弦、七品的中音乐器。最早用柳木制,二或三弦。现用的柳琴是1950 年代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组建而改革之产物。改革后的柳琴张弦四根、廿九品,音域相等于小提琴,宽达四组八度。其低音区的发音浑厚结实,中音区圆润柔和,高音区清脆明亮、穿透力强,是弹拨乐器中的高音旋律乐器,著名独奏乐曲有春到沂河等。柳琴扬琴又名蝴蝶琴、扇面琴、打琴。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约明末传入中国,几百年以来,扬琴成为中国民间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特别在民间器乐合奏中,如广东音乐、潮州弦诗、江南丝竹、客家汉乐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扬琴因其具有清脆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又可同时奏出和音
5、及快速琶音,以至各种的节奏型,功用甚广,故常用于合奏及伴奏。传统乐曲有龙船、苏武、将军令等。扬琴在战国时期已开始流行,而于秦国大盛,故称秦筝。传统上,筝主要用作器乐合奏或伴奏民间说唱音乐等。筝因弦线不同(丝弦、金属弦)而音色有纯朴、典雅和清脆、明快之分,汉晋以前为十二弦,唐宋以后为十三弦,近代改筝革后多为二十一弦,另有二十五弦的转调筝等。筝的表现层次独特而丰富,从古典优雅及至激烈高亢的风格都善于表达,技巧多样,韵味浓郁。著名独奏乐曲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庆丰年及战台风等。古称秦琵琶或月琴,实为早期的一种直项琵琶,是汉代参照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南京西善桥六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画中有阮咸
6、演奏的图像,相传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此乐器,后人便称它为阮咸,今简称为阮。隋唐时期,阮普遍用于宫廷燕乐和民间乐舞。古代只有八个品位,今时已发展为四弦二十四品位,并有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阮的系列。阮的音色圆润丰厚,是主要的中音及次中音弹拨乐器,著名独奏乐曲有云南回忆、串木樱花等。阮三弦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渊源。明代杨慎在他的升庵外集中写道:今之三弦,始于元时。如果追溯它的起源,秦代的弦兆鼓被认为是三弦的前身。早期,三弦多用于伴奏民间说唱、曲艺及戏曲音乐。现三弦经已成为独奏乐器及被广泛使用在乐团中。由于三弦的音色独特,浑厚而铿锵有力,在乐曲中,擅长表现一些有强烈地方风格及富有戏剧性的旋律,而在
7、合奏中常用作充实中、低音声部和加强节奏的效果。著名独奏乐曲有十八板、阳春白雪、大浪淘沙、彝族舞曲等。三弦是由阮演变而来的弹拨乐器。月琴的琴颈较短,音箱为木制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口张四根丝弦,分成两组,每组两弦的音高相同。通常是五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持拨子弹奏。常用于戏曲、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是京剧乐队三大伴奏乐器之一它的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亦是少数民族劳动之馀、夜晚自娱、呕歌心声的乐器。月琴南音琵琶又名南琶、横抱琵琶,因现时通用的琵琶均为竖抱弹奏,唯南音琵琶保留古代横抱的演奏姿势。南音琵琶从中原流传至福建地区,在南音中是主奏乐器,多演奏骨干音,韵味古 ,在高甲戏文场中也是
8、主奏乐器。音箱用松木挖空制作,面板用桐木制,四轴,张四弦,共四相九品。面板左右各刻一半月形音孔。南音琵琶有独特的演奏指法、名称和记谱符号,如搓指、点挞、点指、去倒、半南音琵琶跳、颠指、直贯、快落指、慢落指等计二十九种。秦琴,弹弦乐器,由阮演变而来。秦琴双清,弹弦乐器。形制与秦琴相近。由古代的阮演变而来。明清时期,在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中均有使用。清朝续文献通考载:“双清,类阮。中音部乐器。长三尺二寸,头六寸五分,槽八寸,厚一寸四分。三弦,二音,十三品,弹用拨”。现代双清独弦琴,京族弹弦乐器。京语称旦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传统独奏曲有高山流水、骑马等。创作独奏曲有激战边陲、渔村晨
9、曲等。独弦琴瑟,古代弹弦乐器。其历史久远。乐书引世本:“庖牺作瑟”。据仪礼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隋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和丁祭音乐。已失传。近年,武汉民族乐器瑟厂张开镒、周敦发根据考古发掘的楚瑟实物,吸收现代筝结构上的合理部分制作了仿二十五弦楚瑟。瑟,古代弹弦乐器。其历史久远。乐书引世本:“庖牺作瑟”。据仪礼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魏晋南瑟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隋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和丁祭
10、音乐。已失传。近年,武汉民族乐器厂张开镒、周敦发根据考古发掘的楚瑟实物,吸收现代筝结构上的合理部分制作了仿二十五弦楚瑟。扎木聂,又称扎年。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独奏曲目多为歌舞伴奏曲,有阿妈勒火、达娃雄奴和耶几长木等。扎木聂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清代被列入宫廷的回部乐。律吕正义后编收录称喇巴卜。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 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用于独奏、合奏、
11、伴奏。传统乐曲有塔什瓦依、宫特帕依、夏地亚那,创作乐曲有我的热瓦普、天山的春天、美丽的祖国等。热瓦普都它尔,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相传十四世纪已出现。记载见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 乐师史。桑木或杏木制,全长 120130 厘米。琴杆细长,指板缠十五至十八个丝弦品。音箱瓢形,用十一或十三块两端窄、中间宽的木板条拼粘而成。面板用桐木,上部开五个小音孔,组成花朵状,下部支有琴码。琴杆上端为琴头,平顶无饰,正面和左侧面各置一双角状弦轴。张两条肠衣弦。琴身周围用贝壳和驼骨嵌以黑白相间的精美花纹图案。乐曲有哈莱伦、古拉依木等。都它尔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弹拨乐器。1257 年前由中亚传入中国,曾称七十二弦
12、琵琶,后来才称卡龙。卡龙的音箱呈扁梯形,类似半张扬琴。其琴框是用桑木或核桃木制,面板中间开一圆形音孔并嵌花朵状音窗,右侧设山口。琴的左侧板置拴弦钉,右侧板置调弦钮。面板左、右两侧分别置条码、活动码。上张十六或十八组钢丝弦,每组两弦同音。本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制成的卡龙,外形不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了音箱以增强音量,上张二十二对弦,音域扩展为三个八度。其音色清脆柔美,和扬琴的音色相似。主要用于演唱多朗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伴奏、合奏及独奏。卡龙苏古笃,纳西族弹弦乐器。又称胡拨、琥珀。相传十三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远征大理时传入。形制与史书记载的火不思相近。用紫檀、核桃木或红椿木制。全长 109 厘米。顶端
13、无饰,左侧置四轴。琴颈上窄下宽。无品。音箱呈瓢形,蒙蟒皮,长 23、宽 29 厘米。弦槽设在琴头背面,四条弦从山口上的弦孔中穿出。皮面上置琴码,音箱下部设缚弦。四度定弦 e、a 、d1、g1 ,音域两个八度又三个音。其主要用于演奏古典乐曲白沙细乐。据丽江府志略(清乾隆八年编)载,这套乐曲为“元人遗音” 。苏古笃库木孜,又称考姆兹,柯尔克孜族弹弦乐器。用整块杏木、柳木挖制,全长 90 厘米。琴头无饰,一侧置三轴。琴杆细长、无品。音箱宽 20 厘米,面板用松木,上部开直径 1 厘米圆形音孔,下置梨木琴码。天山南部的库木孜音箱扁平,呈葫芦形;帕米尔山区的库木孜音箱为长六方形,上宽下窄。主要代表乐曲有
14、夜莺曲、库尔满别克的远征曲等。库木孜梆笛(短膜笛)主要流传于北方,用于戏曲梆子腔音乐的伴奏及北方各地民间器乐合奏。梆笛比曲笛管身略短,管径亦比曲笛略小。梆笛演奏风格音调高亢明亮,节奏活泼跳动,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为特长。著名独奏曲有五梆子、喜相逢、荫中鸟等。梆笛曲笛(长膜笛)主要流传于南方,用于昆曲伴奏及南方各地民间器乐合奏。曲笛演奏风格音调浑厚圆润,柔美流畅。旋律进行往往呈波浪起伏,节奏平稳舒展,在演奏上以用气的技巧为特长。著名独奏曲有鹧鸪飞、三五七、姑苏行等。曲笛羌笛,羌族、藏族吹奏乐器。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许慎 说文解字:“ 羌笛三孔”。宋乐书:“羌笛五孔”
15、 。唐宋以来,文人诗文中多有羌笛的描述。现代羌笛,用当地产的油竹制作,选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管身无节,全长 1319 厘米,上开五或六个按孔。管上端装竹制簧哨,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音域 c1c2。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凉之。羌笛侗笛,侗族吹奏乐器。侗语称介各、济各斯。它的音色优美,明朗而不浮华,甜美而不消沉,它反映了侗乡的幽幽杉林,清清流水的山川风光,其音响近似竹笛与洞箫之间。侗笛之所以能形成那种特有的声响效果,关健就在于笛头的吹口。它不像竹笛是横吹的孔吹乐器,它是依靠吹口来发声。侗笛一般长约 30 厘米,内径为 1.3
16、厘米,共开六个音孔。从吹口顶端至六音孔约为 14 厘米。各音孔间的距离基本相等。现在有不少人对侗笛进行了改进,是一件很有侗笛前途的民间乐器。骨笛,於竹乐争鸣时演出。骨笛乃仿浙江省宁波地区河姆渡遗址出土之原始吹奏乐器而制,先民原用於诱捕禽鸟,多用禽兽肢骨制成。现音乐会使用的是赵松庭制作的 F 调骨笛。骨笛弯管大笛,於竹乐争鸣时演出,弯管大笛比曲笛低八度,亦有比大笛低八度,由於内径大、竹管长,演奏有一定难度,八十年代由赵松庭研制而成。低音淳厚、浓实,中音柔和,高音圆润。弯管大笛芦笙,古称卢沙。是苗、侗、瑶、水、仡佬、傣、布朗等族和克木人等吹奏乐器。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
17、、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瑶人之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芦沙之制,状如古萧(指排萧),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其声”。此外,明代钱古训 百夷传、邝露赤雅、明代倪辂南诏野史、清田雯蒙斋黔书等均有记述。芦笙笙是中国古老的簧鸣乐器,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笙的记载。周代时已被广泛使用,在汉代以前,笙和竽两种同类乐器并存。但至宋代时,则只有笙较为普遍使用。笙的构造主要由笙斗、笙管和笙簧三个部份组成,其形如凤翼,故古时有凤笙之称。由于笙是由若干数目的簧(或称苗;即镶有簧片的竹管)组成,所以是一件善于演奏和声的管乐器,且发音清脆明亮。现今的笙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笙,还有扩音笙及中音抱笙、排笙等。其著名协奏曲有孔雀等。现代改良笙高音键笙是 1950 年代的新品种。中央民族乐团王慧中在70 年代中,将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杨大明设计的 32 簧加键方笙,发展成 36 簧加键高音笙,又称 36 簧加键扩音方笙。发音法已从传统笙的按孔法改为以按键控制音窗,达到省力而不漏气之效,便於气息控制及运指,发音灵敏度得以提高。结构则采流行於河南、安徽的方笙形制,将 36 根笙管分前、中、後叁排平行排列,两边开口,并在笙管上加套共鸣管。可演奏复杂的和弦和双声部复调性的乐曲。36 簧高音键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