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6104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心理健康教育 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 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危险的人. 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是个迷惘的人。提纲: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途径(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一、合理情绪理论二、情感调节策略练习:肌肉放松训练三、行为矫正策略(一) 系统脱敏法(二) 行为契约法四、自我教育策略讨论与应用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一)健康与心理健康“健康是人生最为可贵的。 ”苏格拉底“如果没

2、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就无从施展,力量就不能战斗,财富就会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 ”赫拉克利特(二)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 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只占 30%,而非智力因素占 70%。 愉快的心情,正确应对挫折,进步的愿望,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坚定的自信心,平静的心境与心态,对于成败有很大的关系。 张梅玲:心理健康与成功 孩子一辈子怎么能更成功呢,应该给他五把金钥匙。第一是健康的体魄;第二是快乐的心态;第三是良好的习惯;第四是灵活的思维方法;第五是一个多彩的舞台,展示的面多一点,空间多一点。从小把这五把钥匙给了孩子,将来他会比你更成功。二、心理健康的标准怎样才叫一个“心理健康

3、”的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正常现象的存在,还包括每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尚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况。世界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1、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2、能与他人合作,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3、能够恰当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基本上能够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心态;4、独立自主,学会选择,学会做决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5、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承受挫折;6、热爱生活和学习,能在生活和学习种获得幸

4、福感;7、在学习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有创新能力;8、人格完善和谐;9、智力正常(IQ80);10、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符合。心理异常的标准1. 社会文化意义:心理异常是对某一文化常模或社会准则的偏离,指行为是对社会准则的破坏,或行为无法预测。2. 统计意义:心理异常是指与某个确定常模的偏离。3. 个人经验:个体的不舒适感。这个标准依据人们自己感觉的判断,如果他自己倍感压力或者抑郁等不适,那么他就需要治疗。4. 生活适应角度:行为适应不良。个体是否能够运用他的方式来适应生活,比如能够自如地应付工作,与家人朋友和睦相处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黄希庭归纳出健全人格者的特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对世界

5、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 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 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 以正面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 总之,健全人格的人能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顺境和逆境,是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遗传的影响生物遗传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常见原因有:父母或家庭近亲中有遗传性或有遗传倾向的精神障碍、父母近亲结婚、父母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或酗酒、吸毒造成染色体突变、母亲

6、为高龄产妇等。就外因来看,从胎儿期到以后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有害因素会影响到儿童的大脑,造成精神心理的发育异常,如母亲妊娠期间接触有毒害的物质、服用某些药物、某些病毒感染、精神受刺激,胎内或产后窒息、高热抽搐、中毒(如铅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营养不良、脑外伤、脑炎、癫痫、神经发育不完善等许多疾病。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环境因素,主要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家庭文化层次、经济水平、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大人对孩子的抚养态度、幼儿园和学校的环境、老师的教育态度、社会文化背景、居住地区的环境等都能影响孩子的心理。生物因素决定儿童智能发育的最大限度,而环境因素则决定智能发挥

7、的程度,儿童先天情况良好但后天环境不良、教育落后,也可使孩子发育落后;反之,虽先天不足,但后天及时干预、教育得当也可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民主、和睦、生活丰富多彩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自信、活泼、独立;而在专断、关系紧张、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胆小、自卑、孤僻或叛逆的性格。武汉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林俊主任分析,近年来造成儿童高比例的心理行为问题原因有多方面,首先,由于独生子女的生活空间狭小,接触到同龄孩子机会较少,加上家长过度保护,身心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较以前减少;另外,家长缺乏相关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一方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视而不见,一方面又不知如

8、何正确引导孩子;同时儿童教育工作者也应注意对孩子充满爱心,一视同仁,多鼓励、表扬进步而不是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对病态人格的家谱调查表明,此类人的亲属中病态人格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呈正比,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脑电图研究证明,这类人的双亲中脑电图不正常率较高。家长应学点心理知识举例来讲,多动症是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一种,是指注意力保持困难、冲动和多动为核心的心理障碍,特点是自控力差,不仅表现在学习方面,而且在交往、独立生活等方面也有困难。有些家长认为多动症的孩子是懒孩子,是主观上的“不要” 学习,而不是客观上的“不能 ”学习,同时也容易把一切学习不好的孩子都归于多动症,或是认为多动症的孩子是坏孩

9、子。这些看法都是非常片面和错误的。“谁家的孩子考试拿了 100 分,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 ”这是许多孩子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种攀比和拿自家孩子不足之处比别家孩子长处的行为,通常会增加孩子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让孩子产生更强烈的挫败感。林俊主任说,为了孩子的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每一对夫妇应尽量避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孩子出生后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一些儿童心理知识,做到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抚养教育方式,如果孩子早期发现有某些心理行为问题如多动症、孤独症,家长不应嘲笑、打击孩子,或者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沮丧的情绪,而应该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战胜困难

10、。D. Baumrind 按管教方式把父母分为四种类型教养风格 父母行为 儿童的行为模式专制型 严格的,带有惩罚性(例如:“如果不打扫房间,我就把你的随身听砸烂。 ”)孤僻的,不友好的,内向的放纵型 溺爱,指令不明确,过于放纵(例如:“宝贝,你最好打扫一下房间,不过也可以等等。 ”)不成熟的,情绪化,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较低权威型 严格的限制,明确的目的,但是讲道理,鼓励孩子养成独立的个性(例如:“ 在我们出去吃饭前,你必须要打扫好房间。等你干完了,我们就出发。 ”)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随和,自信,独立冷漠型 感情冷漠,认为父母只是为孩子提供吃、穿、住(例如:“ 要不要打扫随你的便。 ”)冷漠

11、,拒绝他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较高的认知能力 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健全意志力 正确的自我观念 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方法和策略 和谐人际关系调节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集体教育 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优化健康的心理环境,建立“学校-家庭- 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一切沉重顽固的焦虑和忧郁足以给各种疾病打开大门巴甫洛夫一、合理情绪疗法(ABC 理论)合理情绪疗法是 20 世纪 50 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 ABC 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

12、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

13、。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 abc 理论的基本观点。在理论模式中,是指诱发性事件;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引起的,即引起了。ABC 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

14、原因。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 “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

15、,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不合理信念的特征韦斯勒经过归纳研究,总结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 “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 “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 ”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

16、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而对于某个个体来说,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其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

17、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当面对失败就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按照埃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

18、为、行动和表现。这也正是合理情绪治疗所强调的要点之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糟糕就是不好、坏事了的意思。当一个人讲什么事情都糟透了、糟极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当一

19、个人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或比百分之百还糟的事情时,他就是把自己引向了极端的、负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即在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情并非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因而就会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RET 认为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的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在人们不合理的信念中,往往都可以

20、找到上述种特征。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而那些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这种不合理思维的倾向尤为明显。情绪障碍一旦形成,往往是难以自拔的,此时就极需进行治疗。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合理情绪理论的应用步骤治疗的第步,首先要向求治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怎么会发

21、展到目前这样子,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求治者介绍 ABC 理论的基本原理。 治疗的第步,要向求治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对于这一点,他们自己应当负责任。治疗的第步,是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治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治疗的第步,不仅要帮助求治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

22、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这个步骤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困扰和障碍即将消除,求治者就会以较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扰了。在合理情绪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一直是施治者帮助求治者的主要方法。这几乎适用于每一个求治者,而其他方法则视求治者情况而选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就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技术;其次是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认知 “家庭作业”以及为促使求治者很好地完成 “作业”而提出的相应的自我管理方法。其他一些技术方法,或不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作为辅助的方法,或只在治疗的最后阶段如决断训练、社交技

23、能训练等方面使用。艾利斯曾指出,合理情绪治疗可以倾向于采用多样的技术方法,只要是将这些方法运用于合理情绪治疗的框架之中,这都是允许的。但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改变求治者的认知。如果施治者的工作重点放在改变求治者的情感和行为上,而很少强调认知改变,那就应怀疑这样的治疗是不是合理情绪疗法了。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为艾利斯所创立。他认为,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使施治者得以用所学的方式,向求治者所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的、他人的及周围环境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从而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采用这一辩论方法的施治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不断地向求治者发问,对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质疑。提问的方式,可分为质疑式和夸张式两

24、种:质疑式。施治者直接了当向求治者的不合理信念发问,如“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自己的这一观点?”“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记录,而你却不能有? ” “是否别人都应该照你想的那么去做?”“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事物按您所想的那样发生? ”“请证实你自己的观点”等等。患者一般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面对施治者的质疑,他们会想方设法为自己的信念辩护。因此,施治者借助这种不断重复和辩论过程,使对方感到自己的辩解理屈词穷,从而让他们认识到:第一,那些不合理的信是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东西;第二,那些信念是不站不住脚的;第三,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第四,最终以合理的信念取代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夸张式。

25、施治者针对求治者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故意提出一些夸张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犹如漫画手法,把对方信念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张的方式放大给他们自己看。例如一个有社交恐怖情绪的求治者说: “别人都看着我。” 施治者问:“是否别人不干自己的事情,都围着你看?”对方回答:“没有。”施治者说: “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写上不要看我的字样?”答:“那人家都要来看我了!”问: “那原来你说别人都看你是否是真的?”答:“ 是我头脑中想象的。”在这段对话中,施治者抓住对方的不合理之处发问,前两个问题均可纳入夸张式问题一类。这一提问方式由于使对方在这一过程中自己也感到自己的想法不可取,从而容易让他放弃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如何

26、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呢?首先得找到不合理的信念,并有效地进行辩论。在进行合理情绪治疗的过程中,只有真正找到了对方不合理的信念,施治者才可做到有的放矢,否则易在外层转圈子而难以深入。初学者使用此法往往不得要领,关键是找不到不合理的信念,感到辩论无从下手。寻找求治者不合理的信念,可先从模式入手:第一,先以某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渗发性事件;第二,询问对方对这一事件的感觉和对的反应,即找出;第三,询问对方为什么会体验到恐惧、愤怒等情况,即由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着手,找出其潜在的看法、信念等;第四,分清患者对事件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将不合理的信念作为列出来。而在此过程中,要采用各个击破

27、的原则,一个个去找,不能指望一锤定音,一了百了。其次,辩论中积极提问的能促使患者的主动思维。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所应用的辩论的方法和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同出一辙。戴尔卡耐基曾指出:“所谓苏式回答法,就是使对方作出肯定的回答,以简洁的问题询问对方,使他不得不回答是,第二句也使他不得不说 是,接下去每个问题都使他的回答不脱离肯定的范围。等他感觉时,他原先否定的问题,已在不知不觉中回答是了。”两者所不同的是后者的目的是让对方作出肯定性回答,而前者更多地是使求治者说“不是”、“没有”等,作出否定性回答。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也正是要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对方的认知发生某种改变,直至逐步放弃其不合理信念。不过使一

28、个人说“不是”往往比使一个人说 “是”的阻力更大,也更困难,因为说“是”仅仅是肯定对方的观点,而说“不是 ”时更多是否定自己的观点。但这一过程比说“是”的过程对求治者触动更深,也有一个使对方经过更多主动思考的过程。二、情感调节焦虑 焦虑大多是因为遭遇到威胁或内心的冲突而引起的一种紧张、恐惧和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在短期内减少个体的痛苦体验和不安心境,降低焦虑水平以恢复情绪平衡,主要有以下方法。1. 支持性心理辅助2. 认知性心理调整3. 放松4.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5.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练习:肌肉放松训练放松须知:穿着宽松的衣服,将眼镜、手表、首饰取下放在旁边,以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眼睛

29、可轻轻闭上或张开;每个部位实施松紧的时间各约十秒钟或默念 1 至 10;每天练习至少一两次;练习的地方最好是遮光与隔音较佳的房间。 紧握拳头、然后放松。 夹紧手臂(手腕关节向上弯) ,然后放松。 举起双手臂,将手指触及双肩,然后放松。 肩膀往上顶,越高越好,然后放松。 紧闭双眼、额头和鼻子,用力揪成一起,然后放松。 张开嘴巴,越开越好,然后放松。 向后仰起头部,然后放松。 向前低头,下巴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松。 挺胸,离开椅背,双肩向后推,然后放松。 收紧腹部的肌肉,然后放松。 伸直双腿,双脚趾向上弯曲,然后放松。 伸直双腿,双脚趾向外弯曲,然后放松。社交恐惧 主要症状表现:赤面(脸红)恐怖、

30、视线恐怖、对视恐怖、表情恐怖、异性恐怖、口吃恐怖、书写痉挛恐怖、体臭恐怖、聚餐恐怖、会议发言恐怖等。 人类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群居的社交动物。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社会排斥和当众羞辱总是为人所惧,为人所避。就像害怕被动物咬、怕从高处落下或害怕被逼到一处透不过气来的洞穴里一样。这就导致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情形:有些人害怕当众难堪,他们回避对我们完整的生活如此重要的一些社会情境。在社交恐惧症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当中,社交焦虑局限在非常具体类型的社交活动之中。只要这些情形能够得以成功回避,这些人都可以十分完美地发挥所有功能。也许最常见的一种担心是当众讲话。只要想到要当着全班人的面讲话,或者当着公司的人做报告,就

31、足以引发一身冷汗。你对当众羞辱感到如此担心,因为这会让大家看到你的错处或不足之处。你有可能说些无知的话、愚蠢的话,或者令人非常难堪的话,或者会有话说不出来,紧张得脸红、发抖、出汗,或者因为担心而浑身僵硬,直挺挺地愣在那里。你是自己最差的评论者,并想像所有的人都会盯着你看,而且会跟你评论自己一样严厉地抨击自己。你特别自觉,并以超过任何人有可能去做的程度来警觉地监督自己。强烈的焦虑对人的表现的负面影响有可能导致恶性循环,而这样的恶性循环有可能使问题永久化。例如,一位公司经理偶尔一次和客户吃饭,由于合同事关重大或者由于天知道的其它什么原因,端酒杯的时候手部出现了轻微的颤抖,有一些酒水洒了出来。他回家

32、后,非常地懊悔,严厉的自我抨击后,暗下决心,心中一直惦记着下次一定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一定不要再抖。但是很不幸,就象刚学骑自行车的人一定要撞向马路中间唯一的一块石头,手因为他持续的担忧和关注又再一次“神奇”地产生颤抖,于是患者感觉自己好像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类似还有脸红、面部肌肉僵硬痉挛、当众书写签字痉挛、不合时宜地出汗、说话声音颤抖、甚至“有规律”地放屁等等。有时候,社交恐惧症更为普遍。恐惧不仅仅因为一种具体的情境而触发,而是对任何类型的社会交往极普遍的回应。你会退学,会辞职,因为你无法与人面对,无法约人出来会面,除非其他所有客人都是已经熟悉的人,否则不愿参加任何聚会。到极端的时候,人会

33、害怕任何涉及与其他人交往的情形。这些什么都怕的人倾向于独自生活,或者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倾向于寻找允许独自一人工作的职业,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甚至有可能只在家里呆着。 自我诊断1、担心在社交场合出丑,也害怕当众表现某种动作;2、努力回避社交或表演性场合,如果非去不可,则会极端紧张,或者会发生恐惧;3、因为躲避社交场合而极大地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害羞是正常的,我们大部分人在新的环境下都有一点点,尤其是当这些活动涉及与陌生人打交道,并且要扮演新的角色时。儿童从一个发育期向另一个发育期转换的时候害羞是尤其常见的。除非自己的回避越过了正常的害羞界线,并且在妨碍你的成长和获取生活经验,使你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34、,否则就不要给自己下这个诊断。社交恐惧患者自觉意识极强,担心批评、出丑、被人拒绝,社交场合是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坚决回避的恶梦。你感觉令人痛苦的害羞、无能为力、不敢表露自己,特别是当遇到新环境或必须去做一件不太熟悉的事情时,也有的则相反,陌生的环境表现自然而特别担忧惧怕的倒是都和自己相识的熟悉的环境。你对说错话做错事或有什么伤颜面的躯体反应担忧得无以复加。你总在批评自己的一举一动,总在挑自己的毛病。你对哪怕最轻微的拒绝暗示也极其敏感,别人稍有批评,你都会五脏俱焚。因为总在想着如何度过难关,因此每一件细小的人际接触都会变成巨大的挑战。你扔给自己的压力使自己在人际关系当中屡屡出错、表现别扭、措辞失当。

35、你会特别依赖少数几个亲密的长期的人际关系,这使你陷在非常狭窄的几个交际圈中。如果你建立起一些私密的人际关系,那多半是在家人或工作伙伴当中,而且是他们主动建立的。你越是怕社交,就越是会落在同事后面,无法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因此也越是笨手笨脚、经验不足。你回避的时间越长,你越是会感到落于人后,感觉自己再难赶上去。自卑 自卑(self-absement)是自我评价偏低所带来的以惭愧、羞怯、不安、内疚、灰心、悲观、失望等表现为主的情绪体验。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

36、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学会排解负面情绪1、宣泄2、转移注意力3、代偿4、升华5、放松6、增强自信心7、学会辩证的思维三、行为矫正策略 系统脱敏疗法适合治疗恐惧症、强迫性神经症以及某些适应不良行为等。据儒门事亲载:王德新的妻子旅途中,在旅舍的楼上住宿,夜逢盗贼烧房子,因受惊而堕下床来。自此以后,每听到声响,便会受惊昏倒不省人事。家人也只得蹑足而行,不敢冒然弄出声响,逾年不愈。医师戴人诊断后既让二侍女执其两手,按于高椅之上,在面前放一张小桌几。戴人说:“娘子,请看这木头!” 便猛击桌,其妇大惊。戴人说: “我用木头击桌,有何可惊呢? ”妇人吓后稍显安定,戴人又击桌,惊已显然减缓。

37、又过一会儿,连击三五次,又用木杖击门,又暗中令人击背后的窗子。妇人慢慢从惊恐中平定下来。晚上又叫击其卧房的门窗,接连数日,从天黑直到天亮,一、二月后,虽听雷鸣也不惊恐了。 行为契约法通过和被治疗者签订并履行契约的方法帮助他改变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行为契约法对问题较多学生更有利。王宝贝的妈妈一直希望自己的独生子比同龄人优秀。从上幼儿园开始,她就经常问他一些问题,渴望了解他在外面的生活,想帮他少走弯路,做一个懂事聪明的孩子。他上小学后,王女士就更关心了,每天不是问学习,就是问成绩,要不就问他与同学的关系,还陪着他做功课。其实,王宝贝是一个勤奋好学、性格开朗的四年级学生,在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第五届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王宝贝说,他很努力地学习,希望妈妈满意。本来在学校一天的生活已经很紧张了,回家还要应付妈妈没完没了的问题,不回答吧,妈妈就很不高兴,他特别无奈。特别是吃饭的时候,妈妈坐在一旁,又是夹菜又是夹肉,还不停地说:“儿子,你多吃点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 、 “儿子,别吃那么多面饭,当心发胖 ”。本来香甜的饭菜,让妈妈搞得没了味口。他说:“我已经 9 岁了,妈妈还当我是不会吃饭的婴儿。 ”于是,新学期开学没几天,聪明的王宝贝主动对妈妈实施“行为契约”法。当妈妈又在吃饭时说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时,王宝贝把筷子一放,站起来郑重地说:“妈妈,咱们签份合同吧!”合同内容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