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的差异比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561435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的差异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的差异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的差异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的差异比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的差异比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的差异比较摘要:运用列举法将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进行了比较,分别举出了太白山北华山、牛背梁等北坡典型山脉的植被垂直分布类型;紫柏山太白山南、静峪脑等南坡典型的山脉和河流流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北坡植被类型大体相同,南坡一带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但是,在南北坡垂直分布还是有差异的。与此同时,在秦岭北坡不同地区,同一植被的垂直分布也有差异,南坡也有此特征。在如今全球变暖的情况下,秦岭植被的分布范围和物种多样性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除此之外,人类活动也对秦岭的植被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植被类型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2、 DOI 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1.057 1 秦岭地域概况 秦岭(英文名 Qinling Mountains ,亦作 Chin Ling 或 Qin Ling) ,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 2 典型点的植被垂直地带性研究 2.1 太白山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类型 2太白山(Mountain Taibai)位于陕西宝鸡眉县、太白县和西安周至县境内,是秦岭山脉主峰,

3、也是中国大陆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 2.1.1 太白山北坡 农耕植被带山麓约起于海拔 600900 米间,山麓旱作农耕植被亚带分布于海拔 600900 米间,从山麓海拔 7802800 米的大部分山地被落叶阔叶林占据,主要类型是栎林和桦木林。由于落叶阔叶林各主要群系在垂直空间上的趋异分布,本带还应划为 5 个亚带。栓皮栎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7801200 米间,栓皮栎是本亚带的代表类型,分布广且多纯林。尖齿栎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12001800 米间,辽东栎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18002300 米范围内。红桦林亚带分布于海拔23002600 米山地。牛皮桦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26002800 米的中山

4、地带。山地针叶林带以冷杉属和落叶松属乔木树种为建群种的寒温性针叶林分布于山地中上部,主要集中于海拔 28003400 米间的垂直范围内,形成一个独立的植被垂直带。按照针叶林类型的不同,本带划分为 2 个亚带:巴山冷杉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28003200 米间,巴山冷杉林占优势地位,太白红杉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32003400 米间,其上限即为秦岭北坡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高山灌丛草甸带此乃秦岭山区出现位置最高的一个植被带,在太白山北坡分布于海拔 34003767 米的岭脊山顶。 2.1.2 太白山南坡 农耕带海拔 600 米或 750 米以下,海拔6001000 米的低山丘陵为含常绿阔叶成分的落叶阔

5、叶林带。常绿阔叶麻栎林亚带大致在海拔 600800 米间本带下部土肥坡缓处。落叶阔叶栓皮栎林亚带海拔 800 米以上的本带上部。山地落叶阔叶林带海拔 7502650米间的落叶阔叶栎林和桦林带,按其垂直分异划分为三个亚带:浅山落3叶阔叶栓皮栎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7501300 米间,中山阔叶栎林亚带海拔 13002300 米间,以尖齿栎、辽东栎为建群种,华山松为优势种。高中山落叶阔叶栎桦林亚带海拔 23002650 米间以辽东栎、红桦、牛皮桦及光皮桦为主。亚高山、高山针叶林带海拔 26003350 米间。冷杉林亚带海拔 26003000 米间以四川冷杉、陕西冷杉为建群种组成阴暗针叶林。落叶松林亚带

6、海拔 30003350 米间。 2.2 秦岭北坡其他典型点 2.2.1 华山 垦殖带从海拔 3501000 米间为落叶涧叶林受到人为深度破坏后重新发育起来的人工植被和受人工深刻影响而发育起来的次生植被。其中又可分为 3 个亚带:农田村屋亚带海拔 350400 米间,主要为农田和村舍散生落叶树景观。侧柏、灌木疏林亚带海拔 400850 米间,基本上为大断层的三角面。刺柏、灌木疏林亚带海拔 8501000 米间,大多为各种火成岩裸露的陡峻山坡。落叶阔叶栎林带从海拔 9002020米。油松栓皮栎林亚带海拔 9001200 米间以栓皮栎林为主,油松、栎、桦林亚带海拔 12001600 米的北峰间分布着

7、稀疏星散而又苍劲的油松和尖齿栎树丛和植株。油松、辽东栎、桦木林亚带从海拔 1600 米到西峰海拔 2020 米间,油松依然存在。针叶林带从 1997 米海拔开始到海拔 2160米为针叶林分布,主要为云杉林。 2.2.2 牛背梁 山麓农耕植被带在海拔 600900 米间分布,落叶阔叶林带在海拔 9002100 米间分布,按优势种不同而分为不同亚带:栓皮栎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9001200 米间的低山丘陵区。尖齿栎林亚带分布在海拔 12001800 米间的中山山地。桦木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180021004米间的中山上部较为平缓的谷坡上。 针叶林带分布于海拔 21002802米间的中高山山地。具有 2

8、 个亚带:云杉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21002300米间的中高山地。冷杉林亚带分布于海拔 23002802 米间的山顶部位。 2.3 秦岭南坡其他典型点 2.3.1 紫柏山 紫柏山位于秦岭南坡西部中山地带,海拔 2610 米,为秦岭主脊陕西境内西端的高峰之一。垦殖带海拔 10001200 米间,河谷低山坡缓土厚处已垦为农田或聚落。山地乔灌次生草甸带海拔11002500 米间的山地阳坡和山顶残存零星小块乔木林、灌木林及箭竹林外,均为山地次生草甸(森林破坏后次生而成) 。中山针叶林带海拔25002610 米间,生长有巴山冷杉。 2.3.2 静峪脑 静峪脑为秦岭梁中段主峰之一,海拔 3015 米,其南坡

9、从石泉县城汉江河谷海拔 400 米起向北经宁陕旬阳坝到峰顶,相对高度 2600 多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 400800 米间,基带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海拔 8001800 米间,典型落叶阔叶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 18003015 米间为山地针叶林带。具有2 个亚带:暗针叶林亚带海拔 18002700 米或 2900 米间,建群种是巴山冷杉,可成大片纯林。落叶松林亚带海拔 2700 米或 29003015 米,代表类型为太白红杉林。 3 数据来源与应用 数据来源于陕西省地情资料库,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等。旨在研究同一植被在南北坡的垂直分布高度范围以及不同植

10、被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机制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加系统的了解秦岭植被的生存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54 秦岭南北坡垂直地带性的比较 综合以上数据,将秦岭南北坡的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的范围进行比较(见表 1) 。可以分析出,不同植被在秦岭南北坡的垂直分部具有差异性,同时也具有相似性。而南坡的有些植被类型北坡并不具备,比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南坡的分布较广泛,而北坡并没有此植被。南北坡基带不同,北坡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这就要从南北坡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比如风、光照、降水、土壤性质、气温、经纬度、坡向等多方因素面对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的影响。南坡的农耕带带谱宽度

11、大于北坡,这表明南坡受人为因素影响更大。除此之外,植被带的垂直分布具有镶嵌的现象,即两种不同类型植被交汇地带生存两种甚至多种典型植被,这充分展示和说明了垂直地带的复杂性。 5 结论 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差异是受多方面影响的。由于北面是暖温带,南面是亚热带,造成了南北坡不同高度的景观差异。而在南坡的基带,又存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此外,在秦岭南北坡的不同地方,同一植被的垂直分布也不都是在同一高度上。但秦岭南北坡植被又具有相似性,南北坡植被的类型相差不是很大,只是在垂直分布上有所差异。研究南北坡不同的植被类型,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很重要。人地关系是最近几年研究的热门,关于秦岭的人地关系研究,最

12、近几年也在兴起,这主要是人类对秦岭植被类型的破坏所导致的。秦岭的植被类型,对我国的气候和资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应该保护森林,爱护植被,6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达到资源造福于人类的目的,保护秦岭物种多样性,不对其进行人为干扰,那么秦岭将会展现自己别具特色的景观供人类欣赏和消遣。 参考文献 1 刘华训.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1981,36(03):267-279. 2傅志军,张行勇,刘顺义,陶铭.秦岭植物区系和植被研究概述J.西北植物学报,1996,16(05):93-106. 3陈明荣.秦岭垂直温度带的划分J.地理研究,1992,11(03):27-31. 4白卫国.秦岭巴山冷杉林群落学特征、类型划分及生产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 5孙龙.中国东部南方样带地表空间属性划分及典型交错区的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2. 6李登武,刘国彬,张文辉,卢志军.秦巴山地栓皮栎所在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种间联结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 (06). 7朱志诚.秦岭太白山森林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J.陕西林业科技,1980, (05). 作者简介: 尚升海,陕西理工学院,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地貌景观;邢海虹,硕士,陕西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地理与区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