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结缔组织疾病患儿的护理结缔组织病是指以结缔组织发炎、水肿、增生和变性为主要病变,出现关节、肌肉疼痛或僵硬等症状的一组疾患,亦称为风湿性疾病。第一节 风湿热(1)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练掌握(2)临床表现 熟练掌握(3)辅助检查 了解(4)治疗要点 掌握1.风湿热(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2风湿热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可反复发作。心脏炎是最严重的表现,急性期可危及病儿生命,反复发作可致永久性心脏瓣膜病变。本病 3 岁以下少见,好发年龄为 515 岁。【病因和机理】(一)病因风湿热是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的晚期并发症。(二)发
2、病机理分子模拟:机体的抗链球菌免疫反应可与人体组织产生免疫交叉反应,导致器官损害,是风湿热发病的主要机制。自身免疫:风湿性心脏病患儿可出现抗心肌抗体,损伤心肌组织发生心脏炎。近年研究提示病毒也是致病因素,但尚未被公认。瓣膜赘生物【临床表现】急性风湿热发生前 1 周至 4 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发热和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主诉。(一)一般表现急性起病者发热在 3840间,无一定热型,其他有精神不振、疲倦。(二)心脏炎是本病最严重的表现,小儿风湿热以心脏炎起病占 40%50%,年龄愈小,心脏受累的机会愈多,以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多见,亦可发生全心炎。初
3、次发作时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最多见,同时累及心肌、心内膜和心包膜者,称为全心炎。1.心肌炎轻者可无症状。常见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期前收缩、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心尖部可闻及级收缩期杂音,为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狭窄的表现。心电图变化有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ST 段下移、T 波改变等。重者可伴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心尖搏动弥散、心脏扩大、心音低钝及奔马律。心电图 P-R 间期延长。2.心内膜炎主要侵犯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二尖瓣关闭不全表现为心尖部全收缩期杂音,向腋下传导,左侧卧位听诊明显,有时可闻及二尖瓣相对狭窄所致舒张期杂音;约 20%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胸骨
4、左缘第 3 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多次复发可造成心瓣膜永久性瘢痕形成,导致风湿性心瓣膜病。造成关闭不全-听到杂音。3.心包炎积液很少时,纤维蛋白渗出性-可有心前区疼痛,心包摩擦音。积液量多时心前区搏动消失,心音遥远,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等心包填塞表现。X 线检查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形。心电图 P-R 间期延长胸片心胸比例增大超声心动图瓣膜赘生物(箭头处)(三)关节炎约占急性风湿热总数的 50%60%,典型病例为游走性和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等大关节为主。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不留畸形。(四)舞蹈病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的无目的不自主快速运动,如伸舌歪嘴,挤眉
5、弄眼、书写困难、细微动作不协调等,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即消失。咬破心脏、舔过关节(五)皮肤症状1.环形红斑、结节性或多形性红斑:环形红斑(特征性红斑)最常见,一般在风湿热后期出现,多分布于躯干及四肢屈侧,呈环形或半环形,如钱币大小,色淡红或暗红,边缘可轻度隆起,环内肤色正常,多于数小时或 12 日内消失,反复出现,不留痕迹。2.皮下小结(皮下结节):常见于复发病例,好发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伸侧的骨质隆起或肌腱附着处,为粟米到豌豆大小、可活动无压痛的硬结,常在起病数周后才出现,经 24 周自然消失。环形红斑(箭头处)皮下小结(标示处)【辅助检查】1.血常规:常见轻度贫血,周围血白细胞
6、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现象。2.风湿热活动期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和黏蛋白增高,此为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3.抗链球菌抗体测定: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链球菌激酶(ASK)和抗透明质酸酶(AH)增高,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提示风湿热可能。主要表现:心脏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小结。次要表现:发热、关节痛、血沉增高、CRP 阳性、P-R 间期延长。链球菌感染证据:咽拭培养阳性或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治疗】(一)休息急性期无心脏炎患儿卧床休息 2 周,随后逐渐恢复活动,于 2 周后达正常活动水平;心脏炎无心力衰竭患儿卧床休
7、息 4 周,随后于 4 周内逐渐恢复活动;心脏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则需卧床休息至少 8 周。待心功能恢复后再卧床 34 周。活动量应据心率、心音、呼吸、有无疲劳而调节。2 4 8W(二)清除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 6080 万 U,肌注,每日 2 次,持续 23 周,以彻底清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三)抗风湿热治疗心脏炎时宜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 1.52mg/kg,总疗程 812 周。无心脏炎的患儿可用阿司匹林,每日 100mg/kg,疗程 48 周。(四)其他治疗【预防和预后】-增风湿热预后主要取决于心脏炎的严重程度。预防复发-每 34 周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长效
8、青霉素)120 万单位,预防注射期限至少 5 年,最好持续至 25 岁,有风湿性心脏病者,宜作终身药物预防。控制小儿风湿热复发首选的药物是A.红霉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阿司匹林E.长效青霉素【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预防复发-每 34 周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120 万单位,预防注射期限至少 5 年,最好持续至 25 岁,有风湿性心脏病者,宜作终身药物预防。护理措施1.防止发生严重的心功能损害(1)观察病情:注意患儿面色、呼吸、心率、心律及心音的变化,如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多汗、气急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及时处理。(2)限制活动:根据病情限制活动量。2 4 8 周。(3)加强饮食管
9、理:给予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少量多餐,有心力衰竭者适当限制盐和水,详细记录出入水量。(4)药物治疗:遵医嘱抗风湿治疗,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同时配合吸氧、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5)做好一切生活护理。2.减轻关节疼痛:关节痛时,可让患儿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痛肢受压,移动肢体时动作轻柔,用热水袋热敷局部关节以止痛,并做好皮肤护理。3.心理护理:关心爱护患儿,耐心解释各项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的意义,争取合作。4.降低体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注意热型。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并遵医嘱抗风湿治疗。5.正确用药,观察药物作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出血,饭后服用或同服氢氧化铝可
10、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加用维生素 K 可防止出血;泼尼松可引起消化道溃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精神症状、血压增高、电解质紊乱、抑制免疫等。应密切观察:心肌炎时对洋地黄敏感且易出现中毒,服药期间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并应注意补钾。下列哪一项不是幼儿期的保健重点A.防止意外事故B.加强早教C.预防风湿热D.防止营养缺乏E.培养良好进食习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风湿热本病 3 岁以下少见,好发年龄为 515 岁。儿童风湿热的相关发病机制是A.链球菌直接损害B.型变态反应C.型变态反应D.型变态反应E.肠球菌的毒素作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型变态反应为风湿热的发病原
11、因,型变态反应为结核的发病原因,型变态反应为青霉素过敏的发病原因。治疗风湿性心肌炎的首选药是A.阿司匹林B.维体舒C.消炎痛D.布洛芬E.肾上腺皮质激素【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心脏炎时宜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每日 1.5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150.3mg/kg,分次口服。(12 题共用题干)女孩 10 岁,发热 2 周,苍白,多汗,心悸,双膝关节痛肿,第一心音低钝,ASO 增高,ESR 增快。1.心电图最可能的改变是A.窦性心动过缓 B.度房室传导阻滞C.交界区性心律 D.度房室传导阻滞E.U 波明显低血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心肌炎:轻者可无症状。常见心率增快与
12、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期前收缩、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心尖部可闻及级收缩期杂音,为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狭窄的表现。心电图变化有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ST 段下移、T 波改变等。2.该患儿的药物治疗方案应是A.阿司匹林B.氯化钾C.葡萄糖酸钙D.强的松E.阿托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心脏炎时宜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每日 1.5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150.3mg/kg,分次口服。第二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练掌握(2)临床表现 熟练掌握(3)辅助检查 了解2.儿童类风湿病(4)治疗要点 掌握(5)护理措施 熟练掌握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3、(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是小儿时期残疾或失明的重要原因。(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清,一般认为与感染(病毒、支原体和其他病原持续感染)、自身免疫、遗传(患儿血中 HLA-DW7、HLA-mF8 抗原检出率高)及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外伤、精神因素等有关。发病机制中有一系列复杂的免疫过程参与,导致了组织损伤。(二)临床表现本病临床表现各型极为不同,根据关节症状与全身症状分为 3 型。1.全身型 约占 JIA 的 20%,多见于 24 岁幼儿。以全身症状起病,发热和皮疹为典型症状,发热呈弛张热,常高达 40以上,可持续数周或数
14、月,能自行缓解但易复发。发热期常伴一过性多形性皮疹,以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见,随体温升降而时隐时现。胸膜、心包或心肌可受累。肝、脾、淋巴结常有不同程度肿大。2.多关节型 约占 30%40%,多见于学龄儿童。女孩多见。5 个或 5 个以上关节受累,起病缓慢,全身症状轻,仅有低热、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贫血。其特征是进行性多发性关节炎,随后伴关节破坏。关节炎可由一侧发展到对侧,由指、趾等小关节发展到膝、踝、肘等大关节;先呈游走性,后固定对称。发作时产生肿痛与活动受限,晨僵是本型的特点。反复发作者关节发生畸形和强直,并常固定于屈曲位置。可有轻度肝、脾和淋巴结肿大。3.少关节型 约占 40%50%,多见于
15、较大儿童。女孩多见。全身症状较轻,有低热或无发热,常侵犯单个或 4 个以内的关节,以膝、踝、肘大关节为主,多无严重的关节活动障碍。少数患儿伴虹膜睫状体炎,有的可出现髋及骶髂关节受累,甚至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由于慢性虹膜睫状体炎可致失明,故应对少关节型患儿每 34 个月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三)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 在活动期可有轻度或中度贫血,多数患儿白细胞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黏蛋白大多增高。2.免疫检测 IgG、IgM、IgA 均增高,部分病例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可为阳性。3.X 线检查 早期可见关节附近软组织肿胀;晚期可见骨质
16、疏松和破坏,关节腔变窄,关节面融合,骨膜反应和关节半脱位。(四)治疗原则本病治疗原则为减轻或消除症状,维持正常生活,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关节畸形。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合理饮食,病情好转后适当活动。有关节变形、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病变时应配合理疗、热敷、红外线照射、按摩、医疗体育,必要时做矫形手术。2.药物治疗应用抗炎药物,根据药物作用长短分为快作用(非甾体抗炎药)类、慢作用(病情缓解药)类、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1)非留体抗炎药(NSAID):是治疗早期 JIA、改善临床症状必不可少的药物。临床上可选用萘普生、布洛芬、吲哚美辛(消炎痛)、双氯芬酸(扶他林)、吡罗昔康(炎痛喜康)
17、等。对 JIA 的关节破坏病程无阻止作用,不能防止关节畸形和强直。对病情重、进展快或经短期 NSAID 治疗病情未能控制的患儿应尽早使用慢作用类药物。控制症状首选快作用(2)病情缓解药物(DMARD)或慢作用的抗风湿药:如 NSAID 类治疗 36 个月无效,加用羟氯喹、青霉胺、甲氨蝶呤等。(3)类固醇激素:内脏受累,特别是伴有心肌和眼部病变者,宜早用激素,常用泼尼松。(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上述药物均无效或有严重反应者,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 JRD。常用硫唑嘌呤与环磷酰胺,可单独使用或与激素联合应用,应注意不良反应。慢作用(五)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1)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注意热型。观察有无
18、皮疹、眼部受损及心功能不全表现,有无脱水体征。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法(有皮疹者忌用乙醇擦浴),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受凉。(2)保证患儿摄入充足水分及热量,并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3)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进行病因治疗。2.减轻关节疼痛,维护关节功能(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患儿体位。(2)急性期过后尽早开始关节的康复治疗,指导家长帮助患儿做被动关节运动和按摩,经常变换体位。适当运动,以恢复关节功能,防止畸形。对关节畸形的患儿,注意防止外伤。3.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非甾体抗炎药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此外对凝血功能、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影响。故长
19、期用药应每 23 个月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以滑膜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风湿病是A.强直性脊柱炎B.类风湿关节炎C.风湿性关节炎D.骨性关节炎E.痛风性关节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又名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时产生肿痛与活动受限,晨僵是本型 的特点。女,8 岁,发热伴对称性多关节肿痛,晨僵 3 个月,查 ANA 低滴度阳性,RF(),IgG 和补体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A.多肌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关节炎D.干燥综合征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多关节型:其特征是进行性多发性关节炎 ,随后伴关节破坏 。关节炎可由一侧发展到对侧 ,由指、趾等小关节发展到膝、踝、肘等大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