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力学统计物理_第四版_汪志诚_ 课后答案1 / 93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 ,压强系数 和等温压缩系数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1),pVnRT由此易得(2)11,p(3),VnRT(4)2111.TTTpp1.2 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 及等温压缩系数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lnTV=dp如果 ,试求物态方程。1,Tp解:以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VTp其全微分为(1).pTdd全式除以 ,有V11.pTdVVddpT根据体胀系数 和等温压缩系数 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热力学统计物理_第四版_
2、汪志诚_ 课后答案2 / 93(2).TdVdp上式是以 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有,Tp(3)ln.T若 ,式(3)可表为1,Tp(4)1ln.VdTp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 积分到 ,再积分到( ) ,相应地体0(,)Tp0, ,Tp积由 最终变到 ,有0V00ln=ln,VTp即(常量) ,0pCT或(5).pVT式(5)就是由所给 求得的物态方程。 确定常量 C 需要进一步的1,T实验数据。热力学统计物理_第四版_汪志诚_ 课后答案3 / 931.8 满足 的过程称为多方过程,其中常数 名为多方指数。试证明:npVC n理想气体在多方过程中的热容量 为nC1V解:根
3、据式(1.6.1) ,多方过程中的热容量(1)0lim.nTnnnQUpT对于理想气体,内能 U 只是温度 T 的函数, ,VnC所以(2).nVnpT将多方过程的过程方程式 与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联立,消去压强 可pC p得(常量) 。 (3)1nTV将上式微分,有 12()0,nndTdV所以(4).(1)n代入式(2) ,即得(5),(1)nVVpCCTn其中用了式(1.7.8)和(1.7.9) 。1.9 试证明: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的热容量 如果是常数,该过程一n定是多方过程,多方指数 。假设气体的定压热容量和定容热容量是npVC常量。热力学统计物理_第四版_汪志诚_ 课后答案4 / 9
4、3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1).dUQW对于准静态过程有 ,pV对理想气体有 ,VdCT气体在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nQ因此式(1)可表为(2)().nVCdTp用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除上式,并注意 可得pVvR,VCvR(3)()().nVp将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全式求微分,有(4).dTp式(3)与式(4)联立,消去 ,有T(5)()()0.nVnpddVCC令 ,可将式(5)表为npVC(6)0.dpVn如果 和 都是常量,将上式积分即得,pVCn(常量) 。 (7)npC式(7)表明,过程是多方过程。1.12 假设理想气体的 是温度的函数,试求在准静态绝热过程pV和 之 比中 的关系
5、,该关系式中要用到一个函数 ,其表达式为TV和 FTln()1dT热力学统计物理_第四版_汪志诚_ 课后答案5 / 93解:根据式(1.8.1) ,理想气体在准静态绝热过程中满足(1)0.VCdTp用物态方程 除上式,第一项用 除,第二项用 除,可得pVnRTnRpV(2).利用式(1.7.8)和(1.7.9) , ,pVCn可将式(2)改定为(3)10.dTV将上式积分,如果 是温度的函数,定义(4)1ln(),dFT可得(常量) , (5)1l()lVC或(常量) 。 (6)()FT式(6)给出当 是温度的函数时,理想气体在准静态绝热过程中 T 和 V 的关系。1.13 利用上题的结果证明
6、:当 为温度的函数时,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效率仍为 21.T解:在 是温度的函数的情形下,1.9 就理想气体卡诺循环得到的式(1.9.4)(1.9.6)仍然成立,即仍有(1)211ln,VQRT热力学统计物理_第四版_汪志诚_ 课后答案6 / 93(2)324ln,VQRT(3)321214lln.W根据 1.13 题式(6) ,对于1.9 中的准静态绝热过程(二)和(四) ,有(4)123()(),FTV(5)41从这两个方程消去 和 ,得1()T2()(6)3214,V故(7)211()ln,WRT所以在 是温度的函数的情形下,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效率仍为(8)211.QT1.14 试根据热力
7、学第二定律证明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解:假设在 图中两条绝热线交于 点,如图所示。设想一等温线与pVC两条绝热线分别交于 点和 点(因为等温线的斜率小于绝热线的斜率,这样AB的等温线总是存在的) ,则在循环过程 中,系统在等温过程 中从外界ACAB吸取热量 ,而在循环过程中对外做功 ,其数值等于三条线所围面积(正值)QW。循环过程完成后,系统回到原来的状态。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热力学统计物理_第四版_汪志诚_ 课后答案7 / 93。WQ这样一来,系统在上述循环过程中就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将之完全转变为功了,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是不可能的。 因此两条绝热线不可能相交。1.17 温度为
8、 的 1kg 水与温度为 的恒温热源接触后,水温达到0C 10C。试分别求水和热源的熵变以及整个系统的总熵变。欲使参与过程的整10C个系统的熵保持不变,应如何使水温从 升至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14.8JgK.解: 的水与温度为 的恒温热源接触后水温升为 ,这一过程0 10C 10C是不可逆过程。为求水、热源和整个系统的熵变,可以设想一个可逆过程,它使水和热源分别产生原来不可逆过程中的同样变化,通过设想的可逆过程来求不可逆过程前后的熵变。为求水的熵变,设想有一系列彼此温差为无穷小的热源,其温度分布在与 之间。令水依次从这些热源吸热,使水温由 升至 。在这可0C1 0C1逆过程中,水的熵变为(1)
9、37 32773ln104.8ln4.6Jk.22ppmcdTS 水水从 升温至 所吸收的总热量 为0C10 Q3 5.10J.pc为求热源的熵变,可令热源向温度为 的另一热源放出热量 。在这C Q可逆过程中,热源的熵变为(2)514.180.6JK.37S热 源由于热源的变化相同,式(2)给出的熵变也就是原来的不可逆过程中热源的熵变。则整个系统的总熵变为(3)184J.SS总 水 热 源为使水温从 升至 而参与过程的整个系统的熵保持不变,应令水0C1与温度分布在 与 之间的一系列热源吸热。水的熵变 仍由式(1)S水给出。这一系列热源的熵变之和为热力学统计物理_第四版_汪志诚_ 课后答案8 /
10、 93(4)37 12304.6JK.pmcdTS热 源参与过程的整个系统的总熵变为(5).S总 水 热 源1.19 均匀杆的温度一端为 ,另一端为 ,试计算达到均匀温度1T2T后的熵增。12T解:以 L 表示杆的长度。杆的初始状态是 端温度为 , 端温度为0l2lL,温度梯度为 (设 ) 。 这是一个非平衡状态。通过均匀杆中的热112T12T传导过程,最终达到具有均匀温度 的平衡状态。为求这一过程的熵变,12我们将杆分为长度为 的许多小段,如图所示。位于 到 的小段,初温为dl ldl(1)122.TlL这小段由初温 T 变到终温 后的熵增加值为12T(2)1212ln,lppTTddScc
11、lL其中 是均匀杆单位长度的定压热容量。pc根据熵的可加性,整个均匀杆的熵增加值为热力学统计物理_第四版_汪志诚_ 课后答案9 / 93121220121212122221 012121221212lnll lnlnllnllLp LpppppSdTTcldLcTTllLTcLTC .(3)式中 是杆的定压热容量。pcL1.21 物体的初温 ,高于热源的温度 ,有一热机在此物体与热源之间1T2T工作,直到将物体的温度降低到 为止,若热机从物体吸取的热量为 Q,试根2据熵增加原理证明,此热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为 max21()WQS其中 是物体的熵减少量。12S解:以 和 分别表示物体、热机和热源
12、在过程前后的熵变。由,abSc熵的相加性知,整个系统的熵变为 .abcSS由于整个系统与外界是绝热的,熵增加原理要求(1)0.abc以 分别表示物体在开始和终结状态的熵,则物体的熵变为12,S(2)21.aS热机经历的是循环过程,经循环过程后热机回到初始状态,熵变为零,即(3)0.b以 表示热机从物体吸取的热量, 表示热机在热源放出的热量, 表示热QQ W机对外所做的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W所以热源的熵变为(4)2.cST热力学统计物理_第四版_汪志诚_ 课后答案10 / 93将式(2)(4)代入式(1) ,即有(5)2120.QWST上式取等号时,热机输出的功最大,故(6)max2
13、12.S式(6)相应于所经历的过程是可逆过程。1.22 有两个相同的物体,热容量为常数,初始温度同为 。今令一制冷iT机在这两个物体间工作,使其中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到 为止。假设物体维2持在定压下,并且不发生相变。试根据熵增加原理证明,此过程所需的最小功为 2minipiTWC解: 制冷机在具有相同的初始温度 的两个物体之间工作,将热量从物i体 2 送到物体 1,使物体 2 的温度降至 为止。以 表示物体 1 的终态温度,21表示物体的定压热容量,则物体 1 吸取的热量为pC(1)piQCT物体 2 放出的热量为(2)22pi经多次循环后,制冷机接受外界的功为(3)1212piWCT由此可知,对于给定的 和 , 愈低所需外界的功愈小。iT2用 和 分别表示过程终了后物体 1,物体 2 和制冷机的熵变。由12,S3熵的相加性和熵增加原理知,整个系统的熵变为(4)1230SS显然 11223ln,0.piiT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