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肺脑复苏,学习目标,掌握心脏骤停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1,2,3,掌握心肺脑复苏有效指征,4,掌握2010心肺复苏指南新观点,掌握心肺脑复苏三个阶段,心脏骤停临床表现 及诊断要点,一,心脏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有可能恢复;否则可导致死亡。,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大动脉搏动扪不到,血压测不到心音消失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瞳孔散大面色苍白兼有青紫,心脏骤停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VF) : 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
2、各异的颤动波,150-500次/分。心室停搏(心脏静止):无电波型,呈一直线无脉电活动(心电-机械分离):心肌仍有生物电活动,无有效机械功能。,心脏骤停的诊断,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大动脉搏动消失。此两个征象存在,心脏骤停的诊断即可成立,并应立即进行初步抢救。,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是指对心脏骤停病人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的紧急医疗救治措施。,心肺脑复苏开始越早成活率越高,心跳停止10-15秒 意识丧失心跳停止 30秒 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60秒 瞳孔散大心跳停
3、止 4分钟 糖、无氧代谢停止心跳停止 5分钟 能量代谢完全停止完全缺血、缺氧4-6分钟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黄金4分钟”,开始复苏的时间是关键,4分钟内,约50%可被救活;4-6分钟,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4%;10分钟以上,存活可能性极小。,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二,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LS (basic life support)进一步生命支持CLS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延续生命支持PLS (prolonged life support),基础生命支持BLS,维持基本的通气和血液循环,为进一步抢救争取时间,直至采取措
4、施纠正导致心搏停止的病因并使心脑肺功能恢复;快速采取BLS是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也是大脑保护的先决条件; BLS包括:C(circulation): 胸外按压A(airway): 开放气道B (breathing): 人工呼吸早期除颤,尽快连接并使用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便携式,易于操作自动分析心律 双功能电极片声音与图形提示自动除颤,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主要为在 BLS 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建立有效静脉通路,改善并保持心肺功能及治疗原发疾病。,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控制气道氧疗和人工通气进一步循环复苏药物治疗
5、电除颤紧急心脏起搏,延续生命支持PLS,PLS的重点是脑保护、脑复苏及复苏后疾病的防治。除了进行脑复苏,应严密监测心、肺、肝、肾、凝血及消化器官的功能,一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延续生命支持PLS,心脏功能监护呼吸功能监护酸碱及水电平衡肾功能不全的防治脑复苏,2010心肺复苏新指南,2012年2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及国际复苏联盟ILCOR 在心肺复苏国际研讨会上,再一次更新了心肺复苏的理论和技术,并在循环和复苏杂志上发表2010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简称新指南;新指南循证评估由来自29个国家的356名复苏专家进行,总结包括了277 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的 41
6、1 份科学证据。,心肺复苏成人生存链,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强调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基础生命支持BLS,C(circulation): 胸外按压 A(airway):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C,A,B,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部大声呼叫患者,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拨打急救电话明示他人正在进行紧急抢救,判断颈动脉搏动,方法: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向旁滑移2-3厘米,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触摸时间:10秒,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胸廓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胸外心脏按压方法,紧靠病人一侧根据
7、病人位置选择踩踏脚凳或跪式两手重叠手指相互握持一手掌根触及胸壁肘关节伸直双臂垂直下压,至少5cm,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按压与放松时间1:1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 30:2每5个循环或每2分钟再评估呼吸脉搏1次,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按压部位要准确按压力度要均匀适度按压姿势要正确患者头部应适当放低,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按压同时必须配合人工呼吸,无论单人还是双人比率都为30:2。术者应每2分钟换人一次,转换时间不应超过5秒。按压期间密切观察病情,每2分钟或5个循环判断自主呼吸和颈动脉搏动1次。,A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异物取下活动义齿,A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8、的三种方法:仰头抬颏法(首选)仰头抬颈法(疑有头、颈部外伤者不可用,以免损伤脊髓)双手托颌法,病人意识丧失,气道阻塞,仰头抬颏法,首选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角度成人:90度儿童:50度,婴幼儿:30度,B人工呼吸,用人工方法借外力来推动肺、 膈肌或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进入或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人工呼吸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适用于婴幼儿),口对口人工呼吸,病人仰卧,确保气道通畅,压额手的拇指、示指捏紧鼻孔术者吸一口气后,双唇紧贴患者口部后吹气;吹气毕术者换气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观察胸廓有无起伏频率。,口对鼻人工呼吸,适用于口周外伤或张口困
9、难等患者。吹气时应用手将患者颏部上推,使上下唇合拢,呼气时放开。,气囊-面罩通气,简易呼吸器 “E-C”法固定给予人工呼吸2次每次吹气1秒以上,使胸廓起伏维持1秒频率:成人10-12次/,儿童及婴儿12-20次/分潮气量:500-600ml,6-7ml/kg,以保证胸廓起伏,“E-C”法固定,气囊-面罩通气要点,保证每次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体进入,使胸廓起伏;按压通气比:30:2单纯通气频率:成人10-12次/分 ,儿童及婴儿12-20次/分以见到胸廓起伏为适,避免迅速而强力人工呼吸,导致过度通气;复苏期间应提供高浓度氧;,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维持在60mmHg以上颜
10、面、口唇、甲床、皮肤颜色转红润眼睫毛反射恢复瞳孔缩小自主呼吸恢复,2010心肺复苏指南 新观点,三,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 代替 A-B-C,胸外按压速率,至少 100 次/min2010(新):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以至少 100 次/min每分钟按压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理由:按压次数,中断时间,决定了胸外按压的频率。胸外按压不仅要把重点放在按压频率上,也要尽量缩短中断时间。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否恢复自主循环 (ROSC) 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在大多数研究中,胸外按压次数与存活率成正比。,胸外按压幅度,至少 5 厘米2005(旧):应将成人胸骨按下
11、大约 4至5 cm.理由:胸外按压建议“用力按压” 主要是通过增加胸廓内压力以及直接压迫心脏产生血流。通过按压,可以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血流以及氧和能量。,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秒避免过度通气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充分回弹,强调胸外按压,如果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则应进行Hands-Only(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即为突然倒下的成人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并强调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直至 AED 到达并使用,或者急救人员或其他相关施救者已接管患者。,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并进行2次人工呼吸。,启动急救系统,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时应检查其有无反应,以确定其是否有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医务人员不应延误启动急救系统,如果医务人员在 10 秒钟内没有触摸到脉搏,施救者应开始进行胸外按压。,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流程中的传统步骤是帮助单人施救者区分操作先后顺序的程序。进一步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因为大多数急救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都需要施救者团队的参与,由不同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2010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简化流程,2010心肺复苏指南(BLS)新观点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