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答案计算机.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567219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答案计算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学答案计算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学答案计算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学答案计算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学答案计算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教育问题 B.教育现象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 D )A描述教育事实 B.探讨教育问题 C.分析教育现象 D.揭示教育规律3、( D )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原则 D.教育问题4、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 )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教学论 5、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 C )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6、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A )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理想国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7、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 ( D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日本8、下列教育家中( B )提出了“泛智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A. 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9、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 (B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 洛克的教育漫话 C. 卢梭的爱弥儿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0、下列被尊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教育家是(A )A.赫尔巴特 B.康德 C.杜威 D.夸美纽斯 11、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

3、面的教育科学等著作,表现出有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联系中国教育时机来著述的特点,这发生在( C ) A.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20 世纪头 20 年 C.20 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 D.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12、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十八世纪( C )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A.卢梭 C.康德 B.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13、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教育学流派是(B )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实用主义教育学 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4、制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教育家( A )。 A.乌里 B.鲍尔斯 C

4、.梅伊曼 D.狄尔泰 15、美国的(B )是批判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A.乌里 B.鲍尔斯 C.梅伊曼 D.狄尔泰16、以杜威为代表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7、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 )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概论C.教育过程 D.现代教育原理 18、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作( B )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派 19、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 A ) A. 现代教育派 B 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

5、派 D.实质教育 20、下列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 )A凯洛夫的教育学B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2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一语出自(A )A 学记 B 论语 C五经四书 D 说文解字 22、教育学首次被作为独立的科学提出来是在(B )中。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卢梭的爱弥儿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3、人类近代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D)A思孟学派的学记 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卢梭的爱弥儿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4、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B

6、)的出现。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卢梭的爱弥儿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5、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C) 。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26、于 1933 年出版,以前苏联( C )为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凯洛夫 D.申比寥夫 27、下列教育家中,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的是( B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出自(C )A.论语 B.学记C.孟子尽心上 D.劝学篇2、教

7、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D )。.教师、学生、教材 .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3、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 B) 。 A 自然性 B .社会性 C.生产性 D.适应性 4、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起源说的是( A )。 A.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 A )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6、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是( A )

8、A.社会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7、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最早是由( C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A.美国教育学者 B.英国教育学者 C.前苏联教育学者 D.我国教育学者8、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 )。 .教育的社会性 .教育的自然性 .教育的阶级性 .教育的生产性 9、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学家(A )A.沛西能 B.孟禄 C.高尔顿 D.达尔文10、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

9、特点属于(B )A.原始社会的教育 B.古代社会的教育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12、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儿童日常生活中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主张这一观点的是教育的(A )A.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1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D)A孔子 B许慎 C朱熹 D孟子14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一语出自( D)A 学记B五经四书 C 论语 D 说文解字 15、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C)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多质说 D.本质规定

10、说16、下列认为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在于它自身的专门特点,并试图从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来揭示教育本质的学说是( D)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多质说 D.本质规定说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一、选择题1、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是由( C )决定的。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教育的规模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B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 十五大3、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 B )决定的。A.政治制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文化传统 D.人口数量4、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

11、主张实际上是把( D )相隔离了。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5、一个地区的人们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的( A )。A.人口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6、以下对于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C)A.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B.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C.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D.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政策7、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文化传统8、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A)A.生产力水平 B.社

12、会制度 C.文化背景 D.科技水平9、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A)A.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B.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C.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D.教育的发展可以改善人口素质10、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教育的这种功能称之为( A )A.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传播丰富文化功能C.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创造更新文化功能11、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B)A教育观念现代化B人的现代化C教育条件现代化D教育内容现代化12、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D )A.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B.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C.教

13、育管理的现代化 D.教师素质的现代化13、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D )A人口环境 B自然环境 C政治制度 D社会生产 14、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C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C.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15、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在( D)A.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B.逐步形成一个多样、开放的大系统 C.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D.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16、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B )A1995 年 3 月B1995 年 5 月C1987 年 5 月D1989 年 6 月 17、确立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的

14、理论依据是(C )A.“三个代表” B.”三个面向”C.马克思主义原理 D.邓小平理论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一、选择题1、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B )A认识和情感 B生理和心理 C理性和感性 D气质和性格2、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以后则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D )的特点。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阶段性3、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 D )。A.柏拉图 B.洛克 C.华生 D.杜威4、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 C )。 A.学生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B.教师的知识、

15、能力是不一样的 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D.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5、我国古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的说法,突出了( B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尊重权威,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是道德发展到(B)的表现。A.第三阶段 B.第四阶段 C.第五阶段 D.第六阶段7、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D)。A.阶段性 B.整体性 C.不均衡性 D.互补性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D)。A.现实性 B.必然性 C

16、.方向性 D.可能性 9、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D )。 A.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10、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B )A.决定作用 B.提供物质和社会条件C.提供心理前提 D.主导发展方向11、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D)环境。 A.宏观 B.间接 C.一般 D.特殊 1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C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1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A

17、)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B )A.决定作用 B.主导作用 C.提供了多种可能 D.促进作用15、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 D )起着决定性作用。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16、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 B )A.强制性 B.自发性 C.系统性 D.计划性17、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D )A.学生具有自觉性 B.学生具有独立性C.学生具有创造性 D.学生具有可塑性18、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9、多元智

18、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 )A.加德纳 B.卡特尔 C.斯腾伯格 D.柯尔伯格20、三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C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斯腾伯格 D.吉尔福特21、道德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D)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斯腾伯格 D.柯尔伯格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包含的五个层次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 A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B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3、皮亚杰认为儿童认

19、知发展阶段的发展顺序依次为( B )A.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第五章 教育目的一、选择题1、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 D )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

20、纳的主张体现了( A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3、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D )A.智育就是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C.人的全面发展即平均发展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4、 ( A )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最早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马克思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素质教育 D.加强现代人文教育 6、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C )A. 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B.

21、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C.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D. 道德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7、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育目的是( C)中的教育目的A1958 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8、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教育目的制定首先适应它的( A )A政治制度 B科技水平 C经济基础 D文化传统9、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工作总要求的是( D )A教育途径 B教育内容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10、将个体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认

22、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的是( D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11、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能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这说明体育具有(C)A思想性 B技能性 C娱乐性 D竞技性12、教育的根本问题是( C )A.政治方向问题 B.发展生产力问题C.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D.提高教育质量问题1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C )A.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制度C.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D.提高人的科学人文素养14、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D )A.教育方案 B.教育内容 C.教育原则 D.教育目的15、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家( A ) 。A.

23、杜威 B.洛克 C.斯宾塞 D.康德17、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C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三个代表”18、教育目的是检查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评判标准,这最能说明的是教育目的具有( A )A.教育评价功能 B.控制教育方向的作用 C.指导和支配教育活动的作用 D. 端正教育思想的功能1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D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20、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 B.

24、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 21、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D )A社会效益论思想 B教育无目的论思想C社会本位论思想 D个人本位论思想22、社会对学校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个体的质量规格或素质标准要求的总设想、总规定,这是( A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23、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为严重的时期是( B ) A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B资本主义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D原始社会初期2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 C )才能真正实现。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第六

25、章 教育制度一、选择题1、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 ) A.学校教育制度 B.教育体制 C.社会教育制度 D.业余教育制度 2、普通中小学的双重任务是(C )A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B发展体力智力,培养思想品德 C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 D培养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3、学制中各级各类学校分段的主要依据是(B )A.文化传统 B.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C.人口状况 D.社会制度4、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D )A.文字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 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5、教育制度在废止之前要求个体必须无条件地遵守,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 B )A.客观

26、性 B.强制性 C.价值性 D.教育性6、反应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C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7、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C )A.17 世纪末 B.18 世纪末 C.19 世纪末 D.20 世纪末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D )年。A.1985 年 B.1993 年 C.1999 年 D.2001 年9、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B )A.人类教育的产生 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 D.终身教育的实现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

27、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C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技术教育 D.初等教育11、1981 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D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12、教育制度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下面从教育阶段角度划分的一种教育制度是(A )A.高等教育制度 B.特殊教育制度C.奖惩作息制度 D.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13、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制度就不同,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C )A.客观性 B.强制性

28、 C.历史性 D.教育性14、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 A )A.客观性 B.强制性 C.价值性 D.教育性15、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是( A )A. 制度教育 B. 非制度化的教育 C. 家庭教育 D. 社会教育16、我国建国后推行新学制的时间是(C )A1949 年 10 月 B1950 年 10 月C1951 年 10 月 D1958 年 9 月 第七章 课程一、选择题1、目前在我国高中及部分小学、初中所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其主要性质而言是一种( B) 。A.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

29、程 D.经验课程 2、课程的一般结构是(A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知识-经验-活动3、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D ) A.教学计划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4、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5、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C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6、于 1967 年提出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是( C )A.斯塔克 B.斯塔佛尔比姆

30、C. 斯克里文 D. 普洛沃斯7、布鲁纳指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据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B )A.存在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8、在教育史上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C ) A.亚里士多德 B.桑代克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9、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 ) A.课程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10、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 D ) 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

31、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C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三者都是12、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这一观点反映的课程理论是( B )A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B经验主义课程论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D存在主义课程论13、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B )A奈勒 B多尔 C杜威 D巴格莱14、突破了学科界限,体现某类知识体系之间内在联系的课程是( A )A综合课程 B选修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15、学科课程又称( B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核心课程16、指出“无论我们选教

32、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的是( A )A.布鲁纳 B.克伯屈 C.赞科夫 D.怀特海17、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三个目标是(A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8、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A )体现出来的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19、 “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 ”这一课程观倾向于认为课程是(D )A学科 B文化 C目标 D体验20、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们已不再

33、满足于对课程计划制定的重视,纷纷开始重视课程变革过程中的(D )A课程内容的选择 B课程内容的组织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21、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C) 。A. 综合课程 B. 隐性课程 C. 国家课程 D. 校本课 22、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23、课程评价可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其划分的依据是(B )A.评价实施阶段的不同 B.评价主体的不同 C.评价对象的不同 D.评价所发挥作用的不同24、现代学科课程的奠基人是( B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布鲁纳 25、综合课程不包括(D )A融合课程 B核心

34、课程 C广域课程 D潜在课程26、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27、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是(B )A.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 B.素质教育的实施 C.知识经济的出现 D.政治的民主化28、以下课程理论流派取消了课程问题特殊性的是( D )A.存在主义课程论 B.经验主义课程论 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29、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努力使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以促使双方彼此协调,这是课程实施的( B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35、C.课程创生取向 D.课程创新取向30、通过课程评价可以找出课程计划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这体现了课程评价的(C )功能A判断成效 B.比较与选择课程 C.诊断与修订 D.了解目标达成程度3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32、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B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合并课程第八章 教学一、选择题1、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 )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B.教学与发展 .大教学论 .普通教育学

36、.大教育论点2、于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C )A.布鲁纳 B.罗杰斯 C.瓦根舍因 D.布卢姆 3、从本质上讲教学是( A ) A.一种特殊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 D.发展学生体力、智力和品德的活动 4、下列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C)A. 温故而知新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 上施下效5、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主要说明了教学中( C )的意义。A. 传授科学知识 B. 反复联系巩固 C. 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D.提升思想品德6、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而

37、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C )A. 练习法 B. 演示法 C. 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 备课 B. 上课 C. 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8、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卢姆提出了(B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掌握学习模式 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D.暗示教学法9、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 ”这是教学过程本质的( C )A.发展说 B.交往说 C.特殊认识说 D.双边活动说10、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的教学原则是(D )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11、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

38、,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C )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原则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式12、在教育史上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C )A康德 B赫尔巴特 C拉特克 D杜威13、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B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1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A.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15、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助产婆法”是(D )A.讲授法

39、 B.练习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16、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B )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17、 “以学生为本” 、 “让学生自发学习” 、 “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暗示教学模式18、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而系统的信息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是(D )A实践法 B谈话法 C参观法 D讲授法19、诸如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实际上是指学生的( C )A智力因素 B理性因素 C非智力因素 D感知因素20、以倡导暗示教学模式而闻名于教育界

40、的学者是( B )A.谢夫特 B.洛扎诺夫 C.布卢姆 D.罗杰斯21、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C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 22、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C )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班级授课制 D.特朗普制23、在教学中允许同班的学生存在不同方面和水平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获得适宜的个性发展,这体现了教学的( B )原则。 A.量力性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巩固性 24、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捷克教育家是( B)A.尼德兰 B

41、.夸美纽斯 C.斯图谟 D.福禄培尔25、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A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C.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26、下列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D )A.讲授法 B.演示法C.练习法 D.暗示法27、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 C )A发现学习法 B非指导性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28、最为经济且最为便利的直观教学手段是(D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多媒体教学 D语言直观2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

42、间单位代替固定制的上课时间的班级组织形式是( A )A. 特朗普制 B. 分组教学制 C. 道尔顿制 D. 协同教学30、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以达成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C)A.德育 B.智育 C.教学 D.美育31、认为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的观点属于(C )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取向C.认知教学取向 D.情感教学取向32、非指导性教学属于(C )A认知教学理论流派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流派C情感教学理论流派 D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流派33、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法”体现了(C )A.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集体教育与个

43、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统一协调原则34、我国进行的“六课型单元”教学、 “六步教学法” 、 “学导式”教学等,都属于( C)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引导发现教学模式C.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D.集体教学模式 35、以下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D ).斯宾塞的教育论 .洛克的教育漫话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36、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 A )A道尔顿制 B文卡特纳制 C特朗普制 D协同教学3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B )A.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B.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九章 德育一、选择题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A. 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B. 知与不知的矛盾C. 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B )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3、德育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起( C )A.决定作用 B. 条件作用 C.主导作用 D. 保证作用4、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C ) 。A、比较法 B、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