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第一节 物质代谢,第二节 能量代谢,第三节 体 温,概 述,物质代谢: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能量代谢: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第一节 物质代谢,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一)主要营养物质的生理功用1.三大能源物质的生理功用2.水及无机盐的生理功用 3.维生素的生理功用,(二)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吸收:经过消化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1.消化消化的方式: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食物磨碎,消化液混合,向消化道远端推送。化
2、学性消化: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消化酶能将糖类、脂肪及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颗粒。,(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消化道平滑肌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特点包括: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比骨骼肌低;消化道平滑肌在体外适宜环境内,仍能保持良好的节律性运动;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以维持消化道的形状和位置,并使消化道管腔保持一定的基础压力,产生平滑肌的收缩活动;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较大的伸展性,从而使消化道能够容纳几倍于自己原初体积的食物;消化道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2)消化液的作用,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
3、收;改变消化道内的pH,使之适应于消化酶活性的需要;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例如,胃的粘液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3)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简述,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 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pH: 6.67.1(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 成分:水(占99%),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球蛋白、溶菌酶等),无机物(Na+、k+、HCO3-、Cl-等)。唾液的作用: 1.消化作用:唾液可湿润食物利于咀嚼和吞咽;溶于水的食物味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清洁作用:大量
4、唾液能中和、清洗和清除有害物质;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 3.排泄作用:铅、汞、碘等异物及狂犬病、脊髓灰质炎的病毒可随唾液排出。 4.免疫作用: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对抗细菌,若缺乏时易患龋齿。,胃内消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 质:无色,pH 0.91.5 是体内pH最低的液体 分泌量:1.52.5L/日 成 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和HCO3- 等无机物。,胃蛋白酶蛋白质 蛋白示、蛋白胨、多肽胃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食物的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及化学组成有关。通常稀薄、流体食物比粘稠、固体食物排空快,颗粒小的食物比大块食物排空快。糖类排空速度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
5、类最慢。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小肠内消化,1.胰液 胰液为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 pH7.88.4,渗透压血浆 胰液呈间歇性分泌,分泌量约为12L/每日。 胰液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1)水和碳酸氢盐(2)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3)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4)蛋白质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2.胆汁(1)胆盐: 促脂肪消化:乳化脂肪、增加酶作用面积 促脂肪吸收:与脂肪形成水溶性复合物 促脂溶性Vit吸收: 促胆汁的自身分泌:肠-肝循环(2)胆固醇:正常时,胆固醇与胆盐的浓度呈一定的比例,若胆固醇胆石症。(3)胆色素:,3.小肠液 弱碱性液体,pH7.6。渗透压与
6、血浆相等。 分泌量大(13L/日) 特点 酶种类多 持续分泌 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1)中和胃酸,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遭胃酸侵蚀。(2)稀释肠腔内容物,利于吸收。(3)肠激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4)肠淀粉酶能水解淀粉成为麦芽糖。(5)多种消化酶进一步消化水解食糜。,2.吸收,(1)吸收的部位 食物在口腔及食道内不被吸收。胃所吸收的食物也很少,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一般认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能够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结肠可吸收其肠腔内80%的水和90%的Na+及Cl-。,(2)小肠吸收的
7、特点,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面积保证:长56米皱褶绒毛微绒毛200m2; 设备保证:酶多转运工具运输途径;时间保证:停留时间长,约38h;动力保证:绒毛伸缩具有唧筒样作用。,(3)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三)肌肉运动对消化和吸收机能的影响,肌肉运动可以产生骨骼肌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的效应,导致胃肠道血流量明显减少(约较安静时减少2/3左右),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量下降;运动应激亦可致胃肠道机械运动减弱,使消化能力受到抑制。为了解决运动与消化机能的矛盾,一定要注意运动与进餐之间的间隔时间。饱餐后,不可立即运动;剧烈运动结束后,亦应经过适当休息再进餐。,二、主要营养物质在体
8、内的代谢,(一)糖代谢1人体的糖贮备及其供能形式 人体内糖类主要是糖原及葡萄糖,通过食物获得。单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一部分合成肝糖原;一部分随血液运输到肌肉合成肌糖原贮存起来;一部分被组织直接氧化利用;另一部分维持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因而,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存在,并以血糖为中心,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葡萄糖是人体内糖类的运输形式,而糖原是糖类的贮存形式。,(1)糖原人体各种组织中大多含有糖原,但其含量的差异很大。例如,脑组织中糖原含量甚少,而肝脏和肌肉中以糖原方式贮存的糖类约有350-400克,运动员糖原储量可达400-550克。肌糖原既是高强度无氧运动时机体的重要能源,又是
9、大强度有氧运动时的主要能源。许多研究表明,糖原贮量(特别是肌糖原)的增多,有助于耐力性运动成绩的提高。,(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血糖,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120mg%。血糖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糖浓度与常人无异。血糖浓度是人体糖的分解及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的标志。饥饿及长时间运动时,血糖水平下降,运动员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及疲劳的征象。肝糖原可以迅速分解入血以补充血糖,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2.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1)糖酵解,糖酵解与乳酸生成,乳酸的清除(引自:A.W.S.Watson,1995),(2)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途径,3.运动与补糖,(
10、1)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一方面,糖从胃排空小肠吸收血液转运刺激胰岛素分泌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可引起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的迅速释放,从而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肌糖原的消耗。应当注意的是,在比赛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进行一次性长时间耐力运动时,以补充高糖类食物作为促力手段,需在运动前3天或更早些时间临时食用。在长时间运动中,如马拉松比赛,可以通过设立途中饮料站适量补糖。运动后补糖将有利于糖原的恢复。耐力运动员在激烈比赛
11、或大负荷量训练期,膳食中糖类总量应与其每日能量消耗的70%,有利于糖原的恢复。运动前或赛前补糖可采用稍高浓度的溶液(35%-40%),服用量40-50克糖。运动中或赛中补糖应采用浓度较低的糖溶液(5%-10%),有规律地间歇补充,每20分钟给15-20克糖。,(2)补糖种类,低聚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糖(目前多使用由2-10个葡萄糖单位聚合成的低聚糖),渗透压低,分子量大于葡萄糖。研究表明,浓度为25%的低聚糖的渗透压相当于5%葡萄糖的渗透压,故可提供低渗透压高热量的液体,效果较理想。对糖原恢复的研究发现,淀粉、蔗糖合成肌糖原的速率大于果糖,但果糖合成肝糖原的效果则比蔗糖或葡萄糖为佳。因此,补糖时应
12、注意合理选择搭配糖的种类,同时,运动员膳食中应注意保持足够量的淀粉。,(二)脂肪代谢,1.人体的脂肪贮备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约占体重的10%-20%。一般认为,最适宜的体脂含量为:男性为体重的6%-14%,女性为10%-14%。2.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代谢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再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用以合成ATP。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运动,脂肪可破大量消耗利用。,3.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运动减肥通过增加人体肌肉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降低运动后脂肪酸进入脂肪组织的速度,抑制脂肪的合成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减肥的方式:一是参加运动,二是控制食物
13、摄入量。选择较适宜的运动方式,提倡采用动力型、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迪斯科”舞蹈等运动,均可以有效地降低体脂水平。水中运动减肥为近年来提倡的减肥方式。水中运动已发展到在水中行走、跑步、跳跃、踢水、水中球类游戏等多种运动。,4.减肥运动量的设定,适宜:每周减轻体重0.45公斤(1磅) 上限:每周减轻体重0.9公斤(2磅) 具体措施为:运动频度:每周运动3-5次运动时间:每次持续30-60分钟运动强度:刺激体脂消耗的“阈值” 即50%-85%VO2max或60%-70%最大心率,(三)蛋白质代谢,1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 2.关于蛋白质的补充问题 成人最低生理需要量约
14、为30-45克/天或0.8克/公斤体重。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由于组织增长及再建的需要,蛋白质的需要量为2.5-3克/公斤体重。运动员的蛋白质供给量比普通人高,目前认为我国运动员为1.2-2克/公斤体重,优秀举重运动员蛋白质补充量每日1.3-1.6克/公斤体重,耐力性运动中,即使糖类足以供应机体运动中所需能量,膳食中蛋白质的补充量也应达到1.5-1.8克/公斤体重。,(四)水代谢,1.人体的水贮备及分布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成人体内含水约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40%,细胞外液约占20%(血浆占5%,组织间液占15%)。存在形式:一是游离水,二是结合水人体
15、绝大部分水均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2.人体的水平衡,3.运动员脱水及其复水,脱水是指体液丢失达体重1%以上。被动脱水: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气温、运动强度及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水分丢失。主动脱水:为了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赛前采用人工手段,如使用利尿剂等,人为地造成机体脱水。 复水:为改善和缓解脱水状况所采用的补水方法。运动员的复水,应以补足丢失的水分、保持机体水平衡为原则。已经证明,赛前和赛中复水有明显的益处。,(五)无机盐代谢,1.人体无机盐的种类 2.微量元素的抗衰老作用 3.运动中无机盐代谢的特点,4.关于运动员补盐问题,多数研究指出,即使是长跑运动员在热环
16、境下每日跑27.35公里,由于大量出汗而丢失一定量的Na+、K+、Ca+、Fe+、Mg+、Zn+和其他微量元素,但只要摄入平衡膳食,并补充丢失的水分,仍能保持无机盐的平衡。而且,由于汗液中无机盐的浓度低于体液中的浓度,运动中没有必要补充无机盐。但是,在一些超长距离项目中,如超长马拉松跑、铁人三项比赛等,有必要适当补充无机盐。,第二节 能量代谢,一、基础代谢(一)基础代谢的概念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C条件下。基础代谢率: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BMR可作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 相对值在15%以内正常,20%为病理
17、变化 甲亢,BMR 正常 25%80% 甲低,BMR 正常 20%40% 发热时,体温升高,BMR可升高13%。,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在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热量或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直接测热法:直接测量从机体体表、呼出气、尿液和粪便排出的总热量。如果不做外功,该热量就是机体代谢的全部热量。间接测热法: 间接测热法原理:是利用“定比定律”(即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测算出一定时间内氧化
18、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各有多少,再计算出它们所释放出的热量。 为此,必须先了解与其相关的几个概念: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三)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1.食物热价及氧热价 食物热价: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热量 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 糖:17.17KJ 脂肪:38.94KJ 蛋白质:生物热价17.99KJ;物理热价23.43KJ氧热价: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糖:2lKJ 脂肪:19.7KJ 蛋白质:18.8KJ,2.呼吸商,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RQCO2产生量/耗O2
19、量 。葡萄糖:l脂肪:约为0.71蛋白质:约为0.80一般情况下,人类摄取的食物为混合食物,其呼吸商约为0.85左右。,间接测热法步骤: 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开放式或闭合式。 测定尿氮量:根据尿氮量估算蛋白质氧化的量。 计算出NPRQ:=非蛋白CO2产生量/非蛋白耗O2量。 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根据NPRQ在“NPRQ及氧热价表”查出所对应的氧热价。 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NPRQ表查出的氧热价非蛋白耗O2量。 能量代谢计算:=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蛋白食物的产热量。,例:被测者,安静状态,小时耗氧16.8L, CO2呼出量:15.1L, 求24h总能量代谢。,(1) 求呼吸商:
20、CO2 O215.1/16.8=0.9,(2) 查氧热价:20.6kJ,(3)单位时间能量代谢:20.616.8=346.08KJ/L,(4) 24小时能量代谢:24346.08=8306.4KJ,简易法: 将混合膳食的RQ定为0.82,氧热价=20.20kJ/L; 测定6min的耗O2量; 能量代谢计算:= 耗O2量氧热价。,3.代谢当量,代谢当量: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耗氧量的比值称为代谢当量(MET)。1MET约相当于安静时的能量消耗(耗氧量),即约相当于250ml/min或3.5ml/Kg/min。,(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1.肌肉活动2.情绪影响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4.环境温度,
21、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一)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源ATP,由腺嘌呤核苷酸再加上两个磷酸衍生而来,后面的两个磷酸之间的键称为高能磷酸键,可以贮存或释放能量。,能量的释放、转移、利用过程,图上侧表示:生物大分子(如: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经过多步骤反应分解成(丙酮酸等)小分子,同时释放出能量。图中间部分表示:分解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使无机磷酸结合到 ADP 分子上去,形成高能磷酸键,生成了ATP。ATP 所携带的能量,也可释放出来推动图下侧所示的反应,同时产生 ADP 和无机磷酸。,能量的利用,1.ATP的贮备及输出功率,肌肉ATP含量:6mmol/kg湿肌最大输出功率:11.2mmolAT
22、P/kg/s启动极为迅速。但由于ATP贮量有限,运动中ATP消耗后的补充速度成为影响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2.ATP的分解供能及补充,ATP ADP+Pi+E每克分子ATP可释放29.26-50.16KJ(7-12Kcal)ATP一旦被分解,便迅速补充 CP+ADPC+ATP肌肉中CP的再合成则要靠三大能源物质的分解供能。,(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1.磷酸原系统 ATP ADP+Pi+E CP+ADP C+ATP 特点:无氧代谢;供能速度极快; 能源:CP; ATP生成很少; 肌中贮量少,最大强度运动持续供能时间6-8秒; 用于短跑或任何高功率、短时间活动,2.酵解能系统,肌糖元+ADP+
23、Pi 乳酸+ ATP特点:无氧代谢;供能速度快; 能源:肌糖元; ATP生成有限; 终产物乳酸可导致肌肉疲劳; 用于2-3的最大强度运动,3.氧化能系统,糖脂肪 +ADP+Pi+O2 CO2+H2O +ATP蛋白质特点:有氧代谢;供能速度慢; 能源:糖、脂肪、蛋白质; 没有导致疲劳的副产品; 用于耐力或长时间的活动,(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1.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不同运动项目运动中能量供应的比例如表5-10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出,尽管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具有各自的特征,但运动中不存在绝对的某一个单一能源系统的供能。,径赛项目的主要能量供应系统,运动时间与最大输出功率及能源系统,2.运动中能
24、源物质的动员,运动开始时机体首先分解肌糖原,持续运动5-10分钟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 脂肪在安静时即为主要供能物质,在运动达30分钟左右时,其输出功率达最大。 蛋白质在运动中作为能源供能时,通常发生在持续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随着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肌糖原及蛋白质的节省化现象。,3.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运动强度50%VO2max时:糖的分解供能显著加强健身运动的强度:50%-70%VO2max理想的运动时间:30分钟-1小时,跆拳道供能特点,跆拳道运动是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混合供能的运动项目。,跆拳道比赛中各种技术动作占时,跆拳道比赛中主要技术动作用时及供能特点,比赛进程与供能特点
25、:,1. 比赛开始阶段,攻防反击的时间较短,以ATP-CP供能为主;对峙移动,以有氧系统供能为主。2. 比赛中间阶段的近距离的对峙时间较长,攻防回合较多,糖酵解系统供能增加,乳酸生成增多。3. 随着比赛的进行,双方体能下降,对峙时间增加,攻防时间减短,有氧系统供能比例增加。4. 乳酸生成积累或消除会随着比赛的剧烈程度和延续时间而不断变化。每局局间1min休息要使机体尽可能恢复,运动员应具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第三节 体 温,一、正常人体温度 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
26、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如:,T 22心跳停止;T 43酶变性而死亡;T = 27低温麻醉。,(一)体温的测定,测定的常用部位:口腔、直肠和腋窝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37.9C口腔温度:约比直肠低0.3C腋窝温度:约比口腔温度低约0.4C。习惯上,常采用方便的测定部位即口腔及腋窝。,(二)影响体温的因素,1.昼夜节律,一般是清晨26h时最低,下午28h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2.性别差异,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日最低(约1)。临床上通过测定基础体温监测受试者的排卵日期,用于人工受孕。,3.年龄差异 新生儿和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成人略
27、高于老年人。原因:与基础代谢率相一致。 4.肌肉活动 进食、肌肉活动、情绪激动等,机体的产热增多体温升高。手术麻醉和某些药物可导致体温降低,故应注意保暖。 5.其他,二、体温调节,(一)产热过程1.产热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一般高于基础代谢25%,而运动时的产热量最多可比安静时增加l0-20倍。2.产热部位安静状态时,主要是内脏运动状态时,主要是骨骼肌,(二)散热过程,1.散热途径四个途径:(1)皮肤散发大多数热量;(2)经呼吸道蒸发散发小部分热量;(3)随尿、粪排泄散发(4)通过加温冷空气、冷食物而散发少量热量。皮肤散热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途径。,2.皮肤散热方式,(1)辐射散热 (2)传导
28、散热 (3)对流散热(4)蒸发散热,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人体约1000ml/日(皮肤约占2/3,肺占1/3)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25便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虽然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为什么肥胖者不怕冷?脂肪为热的不良导体,传导散热量要少些。冬季棉衣御寒?棉衣覆盖于体表,形成不流动的空气层,减少对流散热;同时,棉衣为热的不良导体,减少了传导散热,利于保暖夏天吹电风扇凉快?增加了对流散热,(三)体温调节机理,1.体温调节机制
29、,(一)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1)皮肤、粘膜和腹腔内脏(2)分类: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3)作用:受到温度变化的刺激后,向中枢发放冲 动,在大脑皮层产生温度觉,同时传到 体温调节中枢,引起调温反应。、中枢温度感受器(温度敏感神经元) (1)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 (2)分类: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两种。 (3)作用:接受刺激发放冲动,同时引起调温反应。,(二)体温调节中枢1、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2、 具体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PO/AH) 它在体温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体温调节中 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不
30、仅能感受局部脑组织 温度的变化,而且能对由其它途径传入的温度变 化的信息作整合处理。,(三) 体温调节的原理 、体温调节可分为两种形式: 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1)自主性体温调节:机体通过反射活动调节体温。 如增减皮肤血流量、发汗、寒战。(2)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指通过一定的行为进行体 温调节。 如增减衣服,空调、电扇。 其中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主。,、体温调节的机制 调定点学说 内容: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温度敏感神经元起着 调定点的作用,调定点数值为37。如体温 超过37时热敏神经元放电增多,结果引起 散热增加,产热减少,升高的体温降回37。 当体温低于37时,则冷敏神经元放电增多,
31、引起产热大于散热,使降低的体温回升到37。,临床上应用的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退热的作用机制,就是使调定点下降,从而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9 4,临床上,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一方面体温急剧升高,另一方面出现恶寒。解释“发热”与“害冷”并存的原因? 细菌感染,释放的内毒素会使调定点上移,此时机体出现调温反应:散热减少,产热增加。出现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肌紧张、寒战等产热反应,使体温升高。皮肤血流量的减少引起皮温的降低,刺激冷觉感受器,信息传到中枢感到发冷,严重时出现恶寒。,体温相对稳定是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新陈代谢的过程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必须在适宜的温度
32、下才能正常的发挥,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产生种种机能障碍。过高引起酶蛋白变性,体温升高到4041会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现神志不清,超过4243就可能引起死亡。体温降到30时酶活性显著降低,代谢率也降低,降至2223代谢过程极度缓慢也会危及生命。,2.运动中体温的变化及调节,运动中体温的适度升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加快肌肉血流速度和加大血流量;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及二氧化碳的交换,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人体肌肉活动的最适温度为38C。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体温升高幅度越大。,3.服习,人体对高温或低温环境所产生的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生理过程,称为对气候的服习。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其体温调节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对冷及热环境的服习,这样才能保证在特殊气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对冷的服习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皮肤血管产生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并使肌肉收缩,产生寒战,从而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对热的服习是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皮肤血管扩张及血流速度加快,并促使汗腺大量发汗,增加机体的散热量。,名词解释,糖酵解血糖有氧氧化基础代谢率呼吸商代谢当量,思考题,4.结合运动实例说明运动中机体的三个能源系统是如何供能的?,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