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起源-教学资源.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5853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的起源-教学资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中国教育的起源-教学资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中国教育的起源-教学资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中国教育的起源-教学资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中国教育的起源-教学资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教育简史,熊 孔 怀,学习方法与信息吸收,听:5%,听+读:20%,演示:30%,讨论:50%,互动(彼此沟通.交流):70%,教给他人:90%,有人认为,培训效果=7%的内容+38%语音语调+55%的肢体语言,有人则认为,培训效果=内容形式,第一讲 导言,一、学科性质,中国教育史是研究中国教育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学科。,二、学科分期(分为三个阶段,本书只讲古代和近代教史),1、远古1840年鸦片战争前:古代教育史 2、鸦片战争后1949年:近代教育史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代教育史 (本书未作介绍),三、学科方法,1、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2、全面理解史料。,四、学点教育史的

2、意义,昨天的现实就是今天的历史,学点教育史有助于教育者更好把握今天的教育现实(P6)。,第二讲 中国教育发展简述,一、我国古代教育发展概况,1、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从远古人类产生之初,教育活动就在中华大地展开了。如:燧人氏教民取火、伏羲氏教民捕猎、神农氏教民农耕、后稷教民稼穑等。,2、夏、商、西周学校教育产生,但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教育完全脱节。贵族垄断文化,即所谓的“学在官府”体制;贵族子弟是其教育对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治国人才。,3、春秋战国私学兴起,构成了中国教育史上色彩斑斓的一页。(1)学术扩散到民间,形成掌握一定

3、知识和技能的“士”阶层;(2)孔子创办私学,创立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教育理论著作:礼记(含大学、中庸,其中学记影响较大)。百家争鸣。,4、秦朝:秦始皇探索巩固其统治的文教政策: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暴政来统一思想,导致其速亡。,5、汉朝:是中国封建教育制度形成和定型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读儒经。礼部管教育;中央设太学,地方设有各级官学和私学;“学而优则仕”。,6、从汉代到清代中叶,教育的基本体制模式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只是在局部有所创新和变革。,(1)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国子学(以中、高级官员子弟为培养对象),历经唐宋也没

4、有面向平民子弟的学校。教学内容除以儒家经书为主外,还有律学、算学、书学、画学、武学、医学、天文历法学等专门学校。(2)选仕制度:察举制度(汉代)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科举制(隋唐)。科举制曾大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最终也使教育沦为其附庸。(3)宋代书院集藏书、教学和学术研究于一体。,7、汉代以后的教育理论发展。,魏晋到隋唐的玄学、佛教、道教对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本质论、师道观),宋明理学(朱熹、王阳明、王夫之(反理学)、颜元),正统理学思想集大成者,提倡实学、习行,构成封建时代后期教育理论发展高峰。,二、我国近代教育发展概况,1、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背景: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西方近代

5、科学文化的输入。,2、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简介:,(1)教会学校近代学校的先驱。(2)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教育思想史的开端。(3)洋务运动:新式学堂、留学教育风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观点被广泛认同。(4)维新运动: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奠定了近代教育制度的基础(190203年清政府制定了壬寅癸卯学制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1905年废科举制,建立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学部标志着传统教育体制的消亡;1906年,建立起地方行政机构,近代教育体制大体构建起来。),(5)辛亥革命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扫除封建余孽(读经、歧视女子),191213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6)民国:

6、提倡民主和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白话文、教育面向平民大众; 1922年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的完成,其筐 架延续至今; 蔡元培是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设计师和开拓者(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独立行政的管理思想对近代教育产生重大影响)。,(7)国民党统治时期,推行三民主义教育方针。陶行知乡村教育及其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8)中共领导的解放区遵循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创建全新的教育体制、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卓有成效。,第三讲 先秦时期的教育,一、中国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1、中国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教育)(1)180万年前中国教育伴随者祖先的产生而产生。(2)原始社会的主要

7、教育活动:渔猎(燧人氏、伏羲氏)农耕(神农氏)。(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教育的非专业性;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教育内容的简约性;教育手段的简单性(无文字 口耳相传、耳提面命、模仿等),2、学校教育的产生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社会活动,而学校教育则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校教育产生的历史条件:脑体分工;教育渐趋复杂,需专业人员;文字产生和文化知识丰富。,早期学校,夏代的学校,“成均”:传说中的五帝时的学校。习乐,“庠”:传说中的舜时的学校,养老、屯谷之地 。养老之地逐渐成为传播生产、 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学校。,最早的学校,“序”:军事教育(习射),“校”:养马之所(习武、比武

8、),商代的学校,“庠”,“序”,“校”,还出现教材,“唯殷先人,有典有册”,“瞽宗”,习礼(为了祭祀鬼神)、习武(为了征战)是商的主要教育内容。,二、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勃兴,1、“学在官府”(教育权和受教育权被奴隶主贵族垄断,有鲜明阶级性)“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其体现为:礼不下庶人;官师不分;政教合一(教育与政事合一)。,2、西周的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教育制度(体制),西周学校系统,国学,乡学(闾塾、党庠、州序、乡校),大学,小学,辟雍,东序,成均,瞽宗,上庠,天子所设大学,诸侯所设大学,泮宫,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礼(

9、伦理道德课)、乐(美育、艺术教育)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互为表里,所谓“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射(射箭)、御(驾车)是军事训练课。在国、乡学都是重要学科。,书(识、写字)、数(数术)是基础文化课,属于小学教育内容。,三、私学的勃兴(春秋时期:孔子),1、私学兴起的原因,诸侯争霸,无暇顾及教育,“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以礼乐为核心的旧教育失去意义,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官府所垄断的学术开始向民间扩散。,2、私学大师孔子(此后,私学广泛发展),3、私学勃兴的划时代意义(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政教分离,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私学

10、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方式灵活: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内容丰富:突破“六艺”局限,四、养士与稷下学宫,1、“士”和养士之风 战国四公子:魏.信陵君、赵.平原君齐.孟尝君、楚.春申君。,2、稷下学宫战国时齐国一所著名学府(私学集合体),稷下学宫办学特色:国君的“智囊团”(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政策);自由辩论(期会:师生平等辩论);学无常师(各派相互批评,又相互吸收)学士守则(稷下学宫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存在150余年,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我国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三、孔子的

11、教育思想,1、孔子其人 公元前551-479年,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20篇,是其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行录。,2、孔子的教育思想概述,论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对个体发挥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是治国之本,论有教无类(性相近,人人均可向善;招生对象广),论教育目标 通过教育培养“士”、“君子”,以完善人格。通过教育使学生达到:既有治国安民之德,又有治国安民之才,“内圣外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其中前者重。教材是其亲自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因乐失传,故称“五经”。,论德育教育原则和方

12、法 高尚道德是培养人的首位和成为君子的首要条件。立志有恒;自省自克;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诽不发”。因材施教 “闻斯行住诸”。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诚实谦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是知也”。,孔子对教育贡献:首创私学,有教无类;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学而优则仕.; 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教材建设; 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许多创造。,四、孟子的教育思想,1、孟子(前372289年)其人 名轲,战国中叶鲁国邹人。孟母三迁教子。师从孔子之孙子思,思孟之学,后人称为思孟学派。“亚圣”。

13、他一生基本都从事教育事业,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为人生最大的乐事。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孟子。,2、孟子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社会作用 仁政必须辅以善教:“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性善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找回散失的本性,留存善心。“人皆可以为尧舜”。,论教育的目的 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圣贤”、“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学校教育目的:“明人伦”。即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掌握社会生活准

14、则,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称之为“五伦”。,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行,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古来雄才多磨难。,动心忍性(卧薪尝胆), 持志养气 一个人首先要立志,有了志向和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境界。常人如注意养气,经过积累就会形成圣人身上所谓的“浩然正气”。,存心养性 孟子认为:要使人天生的“善端”发展为“善性”,只有去耳目之欲,即“养心莫善于寡欲”。,反求诸己(即孔子的内省法)“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

15、反求诸己。”,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孟子教学思想具有内倾性特点),深造自得(渊博知识获得靠自觉、独立思考),盈科而进(学习、教学要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专心有恒(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教亦多术(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教法要灵活),孟子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肯定。其教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启蒙作用。,五、荀子的教育思想,1、荀子其人 名况,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稷下学宫“祭酒”。荀子,2、荀子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作用 “性恶论”,人并不存在仁义礼智信等先天品质,如任其发展不加节制,必然导致社会动乱。只有通过教育

16、“化性起伪”(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就可以改变其本性,化恶为善。)。,论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的各种人才(俗儒、雅儒、大儒)。内容诗、书、礼、乐、春秋,尤重礼乐。,教学思想(在学与思关系上,与孟子“内求”相反,强调“外铄”),注重“积”“渐” 人对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积” (主观努力);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渐”(客观影响)。人的本性只有受到两者的共同作用时才能发生根本改变。,闻、见、知、行的教学认识过程 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知:是思维过程,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行:是学习的最高阶段,是对知的验证。,重视学习态度的培养虚壹而静,专心有恒,全面比

17、较,择是弃非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论教师 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力倡尊师;教师的作用与国家前途和命运相连(“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对为师条件苛严(一要使人敬服,有尊严;二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威信;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不违反师德;四要能体会和阐发礼法的精微道理。),六、礼记中的教育思想,礼记是战国末至汉初儒家学者论述礼的著作汇编。其对教育论述(大学、学记、中庸),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高峰。,1、大学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要服从于封建道德和政治)大学阐述的是“大学之道”,着重论述大学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步骤。教育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

18、于至善。”朱熹称之为“三纲领”。实现“三纲领” 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称之为“八条目” 。,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前五条在于“明明德”(修身);后三条在于“亲民”和治国。,2、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型”。教育作用与目的作用:为政治服务; 目的:一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

19、”能力的统治人才;二是要“化民成俗”,树立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社会风尚。,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也”,提出对教师的严格要求)藏息相辅(课内课外兼顾、互补)豫时孙摩(预防、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互观摩原则)启发诱导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3、中庸中的教育思想,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从“性善论”出发,顺其自然的“率性”教育(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量把天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展现出来) 。,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思行系统的“内省法”。,关于教育途径 人可以从两

20、条途径来完善自己,一是发掘自身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张扬。,重视主观努力的作用 虽然人的智力和能力存在差异,但通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相同效果。,七、墨家、道家和法家的教育思想,1、墨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的作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目标:培养“兼士”。“兼爱”是其道德教育的核心,2、道家的教育思想,主张“绝学” 回归自然,“复归于朴”,教循自然 主张以不言为教,一切顺应自然,就像流水一样。,3、法家的教育思想(以耕战为基本内容的法治教育),否定教育的作用 “制民”,以法为教,以吏

21、为师,第四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教育,本讲学习目标,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及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2、学校教育的体制构建和相关措施:如太学的招生和考试制度、文翁兴学、私学的次相授受制、各种专门学校的兴办。,3、选士制度的产生及演变,如科举制,4、主要教育家及其观点:董仲舒奠定封建教育政策;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观点;韩愈的师道观点。,本讲学习建议,1、结合各代背景学习;,2、纵向比较法:如文教政策;选士制度,秦代:“以法为教” 汉“独尊儒术”,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一、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探索、确立时期封建统治者终于找到了适应其政治、经

22、济要求的统治思想。,1、秦代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文教政策,书同文。 小篆 行同伦。 匡正异风异俗,使六国的风俗统一于秦制。设三老以掌教化。 禁止私学,焚书坑儒。严刑酷法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以法代教,使教育失去其一般意义。,2、汉代“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1)汉初的文教政策 “无为而治”黄老学说,以恢复生产,安定社会,但易造成放任自流和政府权威削弱。,(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为确保儒术的“独尊”,汉武帝采取如下措施:,设五经博士 将非儒家博士排除在外从而大大提高了儒术的地位;注:博士:先秦即有,掌管典册咨政、议政官员,建立博士弟子制 朝廷为五经博士选置弟子,以作

23、为私学之向导,奖励人才。 标志着汉代 太学的建立。,以儒术取士 汉武帝确立察举取士制度,以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的伦理道德修养为标准。孝廉科。,视学制度 君主视学,东汉成为一种制度。,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文教政策比较(P73 本质一致,手段有别),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确立的意义 P73,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朝廷为博士置弟子50人,标志着太学的建立;汉代太学教师称博士 ,博士首席西汉称为仆射,东汉称为祭酒。对博士要求高,选拔严,如东汉对博士要求“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太学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弟子”;汉代太学教学与考试 没有修业年限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辩论

24、;太学注重考试,考试方法有策试(抽签考试,抽到题目回答称为射策)和对策(考官出题考生答)。,二、汉代的教育制度和察举选士制度,1、汉代的官学 汉代学制系统初具规模,为后代的各朝学校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专门学校,四姓小侯学东汉专为贵族子弟开设(四姓:外戚樊、郭、阴、马),鸿都门学东汉为文学、艺术见长者设立的学校,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地方学校西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兴学。最早委培。汉武帝推广文翁兴学经验,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公元3年,颁布地方官学学制: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但地方官学还不发达。,2、汉代的私学(对官学拾遗补缺),初级程度的蒙学 (启蒙阶

25、段的教育) “书馆”,书师,教孩童识字习字,急就篇、千字文梁朝周兴嗣编; “乡塾”,塾师或孝经师。让儿童学会做人和习经作准备。,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精馆、精舍、精庐),学生:“著录弟子”和“及门弟子”,私学:“精馆”、“精舍”、“精庐”,教学:“次相授受”或“转相授受”法,董仲舒创立。扩大了教育范围和成效;但弟子难得教师直接教诲,转相授受过程中也难免走样。,3、汉代的察举选士制度(由地方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朝廷录用为官),察举制度的创立(作为一项制度是汉武帝时确定的,前134年),察举的科目,常科(一般是每年由州郡长官按规定的名额、标准向朝廷推荐人才。每年郡举“孝廉”孝子、廉吏,州举“秀才

26、”奇才异能之士),儒家强调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察举孝廉即是造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之风尚。,怎样看待察举制度,特科(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 贤良方正察举博学通经、明达政务人才。皇帝亲自策问。明经察举通晓儒经的人才。考试和射策(抽签考试)。童子选拔1217岁之间的“博通经典”天才儿童,说明我国重视特殊才能的儿童培养在汉朝就开始了。,利:始颇能体现选贤任能原则,的确选拔了不少济世之才;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弊:助长士人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或攀附权贵,贿赂请托之病,导致士风日下,察举不实。,察举制度改革 132年左雄将察举制由

27、推荐发展为推荐与考试相结合,为选士制度进一步完善探索了新路,三、董仲舒、王充的教育思想,1、董仲舒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简介 “汉代孔子”,春秋繁露,向汉武帝提出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上升为占居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中央设太学,地方设立各级学校,以启发人的道德自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重选举以选用人才“量才而授官”,推动了察举制建立,三大文教政策被汉武帝采纳,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教育的作用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提出了“性三品说”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

28、之性”。 “圣人之性” 是天生的“过善”之性,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 “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性,教化无用,只能用“刑”处; “中民之性”是万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但教化能变善。董仲舒关于人性及教育作用的思想,后成为“任德教而不任刑罚”政治主张的理论依据。,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妇为妻纲”,是董仲舒从孟子“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中的前三伦引申而来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尤其强化了被统治者

29、对统治者绝对服从的义务,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后人称这一理论为“名教”,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到了宋代改造和发展为“吃人的礼教”(鲁迅语)。,论正谊(义)明道 即如何对待“义”和“利”的关系。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主张,只讲动机的合理性,不讲效果的好坏。引导人们只管按照三纲五常去行事,不去考虑利弊得失,这显然是一种钳制思想的愚民政策。,论“强勉” 即一个人治学和修德,全凭自己的主观努力。,论“圣化”董仲舒认为一个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言传身教,遵循教学规律,使教学出神入化,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

30、果。,“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强调言传身教。,“造而勿趋”强调循序渐进施教。,“齐(剂)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强调把握时机、进度施教,“稽而勿苦”强调要勤于考核、督促,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苦不堪言,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强调因材施教。,2、王充的教育思想,生平和教育活动 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 著论衡,以“立真伪之平”,即讲求真实客观,反对虚假浮夸。,教育思想和主张,论教育的作用 他从人性论出发,把人分为三种:生而善的(中人以上者);生而恶的(中人以下者);不善不恶的(中人)。人的善恶在于教育。他特别强调统治者要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作

31、用。,关于培养目标 理想目标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其次是“文人” (能掌握知识,上书奏事);再次是“通人”(能博览古今);第四是“儒生”(稍高于俗人),关于教学原则,“学以求知”。,“勤学不舍”。,“博达疏通”。学习要通明博览,多闻多识。,“学为世用”。治学在于治世济民,著书立说要在劝善惩恶。,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和“九品中正制”选士制度,1、学校设置的新举措,背景: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体不景气。儒学不振,佛、道、玄学盛行,文、史、自然科学发达。由于经学地位的削弱,官学教育中出现一些新现象。,官学的新特点,国子学与太学并列 世族子弟入国子学,庶族子弟进太学。西晋国子

32、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这是门阀世族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 北魏不仅设立了国子学和太学,而且遍设州郡学,并建立了郡国学校教育制度。,专门学校的设置 三国魏明帝设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这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晋武帝设置书博士,教习书法。这是我国古代书法分科设学之始。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开设医学。这是我国古代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在京师开设单科性的“四学”(又称“四馆”),即玄学、史学、文学、儒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2、“九品中正制”选士制度,出现的背景:社会动

33、荡,士人流徙,使汉代“乡举里选”察举制难以为继;豪强地主垄断政权,需要新的选士制来重新对权力进行分配。,“九品中正制”实施过程及评价,“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朝廷按品授官的选士制度。中正官根据标准将士人评为九级(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朝廷择上品授官,故又名九品官人法。始于魏文帝曹丕,是魏晋南北朝主要选士制。,“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实施过程:设置中正官:由司徒选择“德充才盛”或“贤有识鉴”现任中央官员充任品第人物: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品(家世)、状(才德)评定品级。按品授官:层层上报评定的品级,吏部授官,品第越高官职越大。,评价:中正官是

34、否中正是关键。曹魏初,选中正官得当,一定程度上扫除了朋党之风,为国家选拔了一些有用之才;魏末晋初,中正官被世家大族把持,使“九品中正制”蜕变为其政治工具,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挫伤了士人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当时学校教育。南北朝时,考试选士制受到青睐,孕育着科举制的萌芽。,嵇康、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嵇康的教育思想:其核心反对儒家传统礼教的玄学思潮,“越名教而任自然”,教育思想核心。摆脱“名教”(儒教)的束缚,实施自然主义的教育,让人像自然界万物生长一样,自然而然发展。,嵇康主张彻底抛弃人为的教育,让人绝对顺应自然属性发展,未免极端化;但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思想,是对儒家“名教”的

35、第一次否定和批判,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和思考教育问题,这对于促进教育领域的百家争鸣,全面认识教育的属性,具有积极意义。,要爱与教相结合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而生孝”,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严格要求,勤于教诲,不能溺爱和放任,要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使为则为,使止则止”,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行道以利世”,“积财千万,不如技在身”,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氏家训,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主要观点有:,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第五节 隋唐的文教政策和科举制度,一、隋唐的文教政策,1、隋建立国子监、实行科

36、举制,为唐代继承和发展。,2、隋唐文教政策的基本精神:崇尚儒术,兼用佛道。或者说三教并用,以儒为主。,3、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招令孔颖达会同诸儒撰写五经正义,这是第一部由官方颁布的经学教材。,4、以儒为主,兼融佛、道。佛教宣传“慈悲为怀”、“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要求人们忍辱负重,以求死后超生;道教是中国自生的宗教,它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宣传避世隐居、知足常乐、“不为天下先”思想。隋唐统治者认为,佛、道思想对治国皆可用,“三教虽异,善归一揆”。,二、隋唐的科举制度,1、时间: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从此科举制延续1300多年,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预

37、备活动,成了科举的附庸。,2、类别:分为常科(通常所说的科举)和制科(天子特诏举行,以求非常之士),3、考试内容和方法:唐:内容是儒家经典,五经正义科举考试标准;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P100),4、科举制的作用与影响:,作用: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无客观标准、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它不拘门第,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给每位读书人提供了均等的竞争机会。,影响:,对政治的影响: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控制了选士任官权;有效笼络了中小地主,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吏治水平;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普及,促进了思想的统一,对教育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所谓“读书做官论”、

38、“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为了科举。,第六节 隋唐的教育制度,一、教育行政和官学设置,1、隋,隋文帝:中央设国子寺(祭酒)这是专设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长官的开始,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内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2 、唐,中央,国子监,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东 宫,门下省,崇文馆,弘文馆,“二馆”藏书、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经,太医署,医 学,唐太宗时中央和地方都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几百年。,地方,府、州、县分别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在县还设有市学和镇学。主学儒经,归地方行政长官长史兼管。地方学校的教师除

39、教学外,还服务地方、导扬风化。,二、官学的各项制度教师、学生的管理(P105),三、隋唐的中外教育交流,1、汉代:匈奴就派子弟来中国留学;,2、魏晋南北朝:中国的文字、论语、千字文、五经等传至日、朝等周边国家;,3、隋唐:长安成为亚洲文化教育的中心。派遣留学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日本“遣唐使”.,第七节 韩愈、柳宗元的教育思想,一、韩愈的教育思想,1、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思想家:反对佛老学说,极力维护儒家道统独尊地位,从董仲舒的儒家神学到宋明理学,韩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文学家:发起“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教育家:35岁任四门博士,两次做国子博士,唐穆宗时被征为

40、国子祭酒。作师说、进学解,有很多独特见解,丰富了我国古代教育理论。,2、韩愈的主要教育思想,论教师:师说,对教师的地位、作用、择师标准和师生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尤其提倡“尊师重道”,有道者即可为师,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教师的名作。,论治学态度和方法: 进学解强调勤、思治学态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即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嬉戏游乐必然荒废学业;品行的端正在于深思熟虑,随波逐流必然导致品行堕落。其学习方法即读书方法:提倡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沉浸浓郁,含英咀花”,识别和培养人才:说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上有很多人才,关键在于善于识别、扶持和培养人

41、才。,二、柳宗元的教育思想,1、柳宗元:唐中期著名文学家、具有唯物思想和进步倾向的思想家、教育家。26岁考中博学鸿词科,参与王叔文等人发起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著有柳河东集。,2、主要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或教育理想:“明道”和“行道”。明道,他提倡的“道”,不是韩愈所宣扬的“天道”,而是以人事为主要内容的“济事利人”之道,反对言天、言神而不言人。行道,主张“知经”、“知权”结合。既要尊重规律,按原则办事,又要讲究方式方法。,“交以为师”的师道观:赞赏韩愈的师说之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教育思想: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认为对儿童教育的根本做法是不要妨害其自然生长,要“顺木之天,

42、以致其性”,即要按儿童的发展规律(天性)进行教育,但又反对放任自流。与嵇康教育思想进行比较(P93)。,第五讲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本讲教学目标:,1、北宋三次兴学的内容和特点;2、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如三舍法、经义考试。,本讲教学重点:,1、书院的产生及其在教学和管理上的特点;2、朱熹建立在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思想;3、少数民族的教育特点。,本讲学习建议:,1、中央集权的强化和理学的产生是宋代教育发展演变的背景;2、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其教育必然具有独特性。,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一、尊孔崇儒,重建封建纲常秩序,1、唐末五代分裂割据,儒学不兴,2、宋尊孔崇儒,重建被唐末五

43、代战乱破坏的纲常伦理,修孔庙:孔庙不修,则儒学不尊;儒学不尊,则纲常不振;纲常不振,则基业不稳。这为兴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尊孔、祭孔,封赐孔子后裔。如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改为至圣文宣王),给孔子后裔加封文宣公的爵号,并予以赐官、赐田、赐出身、免除赋税等优厚的待遇。,在教育科举考试中不断强化经学的地位。经学教育的加强,使得崇儒重教之风更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充分体现了宋代以文治国的政策精神。,二、尚文抑武,推行“右文”政策,“尚文抑武”,实施“文治”,即重用文官,削弱武臣的兵权,加强皇帝的绝对权威,以强化中央集权,稳固封建专制统治。,由于朝廷大力推行“右文”政策,使得宋代文化教

44、育事业迅速发展起来。,三、大力振兴图书事业,宋代雕版印刷术已普及应用,图书出版事业很发达。北宋中期已形成以国子监为中心,遍布州县地方的全国性图书印刷发行网络。同时,还出现了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图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教育的普及推广和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二节 宋代的科举制度,一、科举考试制度的调整和完善,科举考试制度唐代确立了其基本框架,而宋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的程式。,1、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禁止朝廷高官向考官推荐考生),2、实行殿试制度(皇帝亲自阅卷并评定等级以控制选士权),3、实行权知、同知贡举制度(临时委派考官、设副考官),4、实行别头制 (与考官有亲属或其他亲近关系的考生另

45、行开考),5、实行锁院和糊名制度 锁院:考官受命后,立即进驻贡院,与外面隔绝;糊名:密封考生的姓名籍贯,增加录取名额、扩大规模。大大刺激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二、科举考试制度调整的意义和影响,1、限制了世家子弟徇私舞弊、世家权臣把持科场的特权,使科举考试在形式上趋于平等;,2、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于科举考试的控制和国家权力部门的整体监控程度,削弱了考官个人的权力;,3、庶民和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为宋代统治层注入了新的强大的生机,成为北宋变法兴学的推动力;,4、规模和人数的增加,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影响,直接刺激了教育的发展,成为宋代走向文治社会的最直接的表现。,第三节 宋代的学校教育,一、北

46、宋的三次兴学,1、庆历兴学(1043年,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1)措施:,诏州县立学,振兴太学:用学者石介、孙复主持太学讲席,采用胡瑗的苏湖教法为太学法度,以改进太学教学及规章体制。,苏湖教法:胡瑗在苏湖州学讲学20余年中,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反对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主张“明体通达”。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立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习六经,属于“明体”之学,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历算等科,属于“通达”之学,主要培养各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学生可主学一科、兼学一或几个副科。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立四门学;,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先策论,后诗赋),(2)影响:庆历兴学虽失败,但范仲淹等人提出经济实学,力图将学校、科举取士和经世治国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以学校为主体、科举考试为手段、社会需求为目的新的教育体制,这是教育对科举的第一次认真挑战,对于改变学校附庸科举的状况、强化学校的社会功能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