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5)(本方案适用于硕士毕业攻读博士研究生)一、方案适用学科、专业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材料学(080502)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为能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研究、教学或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
2、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动态,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成果。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三、研究方向1. 生态建筑材料 4. 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2. 先进复合材料 5. 环境材料3.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6. 生物医学材料四、学制、学习年限与及学分要求硕士起点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一般为 34 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 6 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16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2 学分,学位课程学分10 学分,必修环节 4学分。五、课程
3、设置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01811033-037第一外国语(英、日、法、德、俄语) 72 4 1 外国语学院公共学位课02111008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1 马克思主义 学院必选00111001 材料科学前沿 36 2 1 材料学院 必选00111002 生态建筑材料 36 2 200111003 高分子材料物理与化学 36 2 200111004 高等复合材料学 36 2 200111005 生物医学材料学 36 2 200111006 材料加工新技术 36 2 200111007 材料设计原理 36 2 200111008 功能材料学
4、 36 2 200111009 新能源材料进展 36 2 200111010 材料加工过程模拟 的数学物理方法 36 2 2专业学位课00111011 智能材料与结构 36 2 2材料学院及相关单位 任选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01813001-004第二外国语(法、日、德、俄语) 72 4 1 外国语学院021121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8 1 马克思主义 学院00112001 高等胶凝材料学 36 2 200112002 高等陶瓷材料学 36 2 200112003 玻璃非晶态科学进展 36 2 200112004 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 36
5、 2 200112005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设计 36 2 200112006 高分子材料表征 36 2 200112007 高等复合材料力学 36 2 200112008 复合材料界面 36 2 200112009 功能复合材料 36 2 200112010 生物医学工程学 36 2 200112012 高等生物无机化学 36 2 200112013 模具新材料及先进制备技术 36 2 200112014 材料加工过程的智能化技术 36 2 200112015 材料加工 CAE/CAD/CAM 36 2 200112016 材料结构与性能 36 2 200112017 微电子学 36 2 20
6、0112018 半导体器件技术 36 2 200112019 高等电化学 36 2 200112020 薄膜材料与技术 36 2 200112021 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 36 2 200112022 高等固体物理学 36 2 200112023 先进水泥基复合材料 36 2 2选修课00112024 科技论文写作 18 1 2材料学院及相关单位任选00114001 材料学院博士实践环节 2 3 材料学院00114002 博士选题报告及中期考核 1 3 材料学院必修环节00114003 材料学院博士学术活动作报告5 次,参加报告10次1 材料学院六、必修环节(一)实践环节1. 实践环节分为专业实
7、践和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可通过参与科研课题进行,社会实践可采取“助教、助管”等形式。参加实践研究生须撰写实践报告,并经指导教师检查、评阅,合格者记 2学分。2. 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可免修实践环节,但不记学分,所缺学分必须通过选修课程补上。3.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学研究方向,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申请,公开选题报告答辩时间、地点及答辩委员,进行选题报告答辩,经审核后确定研究课题。选题报告通过后,记 1 个必修环节学分。学院每年受理二次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申请(3 月底、10 月底) 。选题申请未通过者,不能开题,并且必须进行第二次选题答辩
8、。(二)选题报告及中期考核1、选题报告具体要求如下:(1) 选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其学术价值、前人工作、申请人本人研究重点内容和目标、申请人本人已开展研究工作进展、今后工作计划等内容。(2) 选题报告答辩研究生汇报时间 2025 分钟,重点报告以本人工作为主的研究进展,提问及回答问题时间 1015 分钟。(3) 同批申请人选题报告完成后,由选题报告答辩评审小组对每人的创新性、综合能力、工作进展及工作态度、投入精力进行考察评价,并给出成绩排序,交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备案。2、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自学院备案之日起 12 个月后,才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3、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的中期考核。
9、博士研究生选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按照研究生手册“研究生中期考核与选题管理办法”执行。(三)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公开作学术报告至少 5 次,参加学术报告至少 10 次,且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必须撰写 500 字以上的学术心得。完成者记 1 个必修环节学分。七、科研与论文1.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后,应分阶段进行论文工作总结,撰写阶段性工作报告。2.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必须达到研究生手册“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第四章第十二条要求。3.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2) ”检测,达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位论文的要求方可答
10、辩。八、培养方式与方法1. 博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导师团队制的指导方法。提倡和鼓励跨校、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指导团队。2.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九、其他1. 跨学科(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学习的博士生研究生,均须补修攻读学科的硕士主干课程。具体规定见研究生手册中关于研究生补修课程的规定 。2. 博士研究生应查阅本学科国内外文献 8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3. 博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每月 1 次、论文工作阶段至少
11、每月 2 次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情况,并形成制度。4. 本次制定培养方案从 2015 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5)(本方案适用于本科学历直接录取获得博士学籍研究生)一、方案适用学科、专业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材料学(080502)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为能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研究、教学或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1.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动态,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成果。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三、研究方向1. 生态建筑材料 4. 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2. 先进复合材料 5. 环境材料3.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6. 生物医学材料四、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本科起点博士研究生学制为 5 年,学习年限一般为 56 年,最
13、长不超过 7 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44 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40 学分,学位课程学分30 学分,必修环节4 学分,课程学习总时间不超过两年。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01811033-037第一外国语(英、日、法、德、俄语) 6 1 外国语学院02111008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1 马克思主义 学院必选01421061 数学物理方程 36 2 1 理学院01421062 矩阵论 36 2 1 理学院01421063 应用数理统计 36 2 1 理学院01421064 随机过程 36 2 2 理学院01421065 数值计算 36
14、2 2 理学院公共学位课01421066 数学模型 36 2 2 理学院任选2 门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00111001 材料科学前沿 36 2 1 材料学院 必选00111002 生态建筑材料 36 2 200111003 高分子材料物理与化学 36 2 200111004 高等复合材料学 36 2 200111005 生物医学材料学 36 2 2专业学位课00111006 材料加工新技术 36 2 2材料学院及相关单位 任选00111007 材料设计原理 36 2 200111008 功能材料学 36 2 200111009 新能源材料进展 36 2
15、 200111010 材料加工过程模拟的 数学物理方法 36 2 200111011 智能材料与结构 36 2 200121001 材料科学进展 36 2 400121002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54 3 400121003 固体物理学 54 3 300121004 生态环境材料 36 2 300121005 材料强化的微观理论 36 2 300121006 金属凝固原理与计算机模拟 36 2 400121007 相变理论 36 2 300121008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 36 2 300121009 聚合原理 36 2 300121010 聚合物成型原理与技术 36 2 400121011 复合
16、材料力学性能 36 2 300121012 复合材料界面与设计 36 2 300121013 生物医学工程学概论 36 2 300121014 生物医用材料学 36 2 400121015 薄膜材料与器件 36 2 400121016 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36 2 300121017 计算材料科学 36 2 300121018 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 36 2 300121019 材料加工学 36 2 300121020 半导体物理学 36 2 400121021 材料热力学 36 2 400121022 材料动力学 36 2 300121023 材料谱学与分析技术 36 2 3专业学位课00121
17、024 传递原理 36 2 3材料学院及相关单位 任选00122001 实验室安全学 18 1 300122002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18 1 400122003 材料科技英语 18 1 4材料学院及相关单位 必选选修课01813001-004第二外国语(法、日、德、俄语) 72 4 1 外国语学院 任选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021121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8 1 1 马克思主义 学院00112001 高等胶凝材料学 36 2 200112002 高等陶瓷材料学 36 2 200112003 玻璃非晶态科学进展 36 2 200112004
18、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 36 2 200112005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设计 36 2 200112006 高分子材料表征 36 2 200112007 高等复合材料力学 36 2 200112008 复合材料界面 36 2 200112009 功能复合材料 36 2 200112010 生物医学工程学 36 2 200112011 计算机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36 2 2材料学院及相关单位00112012 高等生物无机化学 36 2 200112013 模具新材料及先进制备技术 36 2 200112014 材料加工过程的智能化技术 36 2 200112015 材料加工 CAE/CAD/CA
19、M 36 2 200112016 材料结构与性能 36 2 200112017 微电子学 36 2 200112018 半导体器件技术 36 2 200112019 高等电化学 36 2 200112020 薄膜材料与技术 36 2 200112021 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 36 2 200112022 高等固体物理学 36 2 200112023 先进水泥基复合材料 36 2 200122004 混凝土材料破坏原理 36 2 400122005 玻璃非晶态科学 36 2 400122006 新型建筑功能材料 36 2 400122007 胶凝材料学 36 2 400122008 新型陶瓷材料
20、36 2 400122009 建筑高分子材料 36 2 400122010 道路与桥梁建筑材料 36 2 400122011 表面工程学 36 2 400122012 材料连接学 36 2 400122013 金属功能材料 36 2 400122014 金属基复合材料 36 2 400122015 聚合物形态学 36 2 400122016 聚合物加工工程 36 2 400122017 乳液聚合进展 36 2 400122018 聚合物表面与界面 36 2 4选修课00122019 特种高分子材料 36 2 4材料学院及相关单位 任选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
21、注00122020 树脂基复合材料 36 2 400122021 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 36 2 400122022 高性能聚合物基体 36 2 400122023 复合材料设计 36 2 400122024 高性能增强材料 36 2 400122025 生物陶瓷 36 2 400122026 纳米材料学 36 2 400122027 陶瓷基复合材料 36 2 400122028 材料表面与界面 36 2 400122029 材料微观力学 36 2 400122030 材料加工计算机辅助技术 36 2 400122031 高分子材料成形 CAD/CAE 36 2 400122032 材料成形数值
22、模拟与优化理论 36 2 400122033 粉末冶金原理 36 2 400122034 板材成形理论 36 2 400122035 现代模具材料与设计 36 2 400122036 高能成形原理与技术 36 2 400122037 材料加工检测与控制 36 2 400122038 精密成形技术 36 2 400122039 半固态成形理论与技术 36 2 400122040 功能薄膜材料 36 2 400122041 特种陶瓷成型技术 36 2 400122042 光电子技术 36 2 400122043 半导体光电子学基础 36 2 400122044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36 2 4001
23、22045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36 2 400122046 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 36 2 400122047 化学电源 36 2 400122048 催化化学与催化材料 36 2 400122049 电化学过程动力学 36 2 400122050 材料微加工原理与技术 36 2 400122051 材料热分析技术 36 2 400122052 电子显微分析 36 2 400122053 材料表面与界面的能谱分析技术 36 2 400122054 材料 X 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36 2 400122055 硅酸盐反应工程 36 2 400122056 超微粉体及制备技术 36 2 40012205
24、7 材料流变学 36 2 400122058 表面和界面物理化学 36 2 400122059 电介质物理 36 2 4选修课00122060 磁性材料 36 2 4材料学院及相关单位 任选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00122061 半导体评价技术 36 2 400122062 半导体陶瓷与器件 36 2 400122063 晶体材料 36 2 400122064 材料测试技术实验 36 2 400122065 生命复合材料 36 2 400122066 光纤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36 2 400122067 光纤光学 36 2 400114004 材料学院直博
25、生实践环节 2 5 材料学院00114005 博士选题报告及中期考核 1 5 材料学院必修环节00114006 材料学院直博生学术活动做报告5 次,参加报告10次1 材料学院六、必修环节(一)实践环节1. 实践环节分为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后记 2 学分。专业实践为材料测试技术专项训练,可结合本课题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选择 2 台先进大型仪器,进行专项技术综合训练,可以在测试中心公共平台进行,也可以在相关基地、实验中心、工程中心进行。社会实践可采取“助教、助管”等形式。所有参加实践的研究生须撰写实践(实验)报告,并经指导教师检查、考核合格后,记 2 学分。2. 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可免修实
26、践环节,但不记学分,所缺学分必须通过选修课程补上。3.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学研究方向,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申请,公开选题报告答辩时间、地点及答辩委员,进行选题报告答辩,经审核后确定研究课题。选题报告通过后,记 1 个必修环节学分。学院每年受理二次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申请(3 月底、10 月底) 。选题申请未通过者,不能开题,并且必须进行第二次选题答辩。(二)选题报告及中期考核1、选题报告具体要求如下:(1) 选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其学术价值、前人工作、申请人本人研究重点内容和目标、申请人本人已开展研究工作进展、今后工作
27、计划等内容。(2) 选题报告答辩研究生汇报时间 2025 分钟,重点报告以本人工作为主的研究进展,提问及回答问题时间 1015 分钟。(3) 同批申请人选题报告完成后,由选题报告答辩评审小组对每人的创新性、综合能力、工作进展及工作态度、投入精力进行考察评价,并给出成绩排序,交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备案。2、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自学院备案之日起 12 个月后,才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3、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的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选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按照研究生手册“研究生中期考核与选题管理办法”执行。(三)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公开作学术报告至少 5 次,参加学术报告至少 10
28、次,且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必须撰写 500 字以上的学术心得。完成者记 1 个必修环节学分。七、科研与论文1.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后,应分阶段进行论文工作总结,撰写阶段性工作报告。2.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必须达到研究生手册“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第四章第十二条要求。3.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2) ”检测,达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位论文的要求方可答辩。八、培养方式与方法1. 博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导师团队制的指导方法。提倡和鼓励跨校、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指导团队。2.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九、其他1.跨学科(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学习的博士生研究生,均须补修攻读学科的硕士主干课程。具体规定见研究生手册中关于研究生补修课程的规定 。2.博士研究生应查阅本学科国内外文献 8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3. 博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每月 1 次、论文工作阶段至少每月 2 次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情况,并形成制度。4. 本次制定培养方案从 2015 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