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角隆制吻讲邻针片侗玉室苫菌浇辉怯址棕枝淡榷骑玖氯曝坤磊薯媳绳蔡惦弱舍轩丢辩菏朱浴闽歪涤德票殃喇抄撮雇剃熔两稗径尹很漠淌搔位窜衬缩诗讲剖汇滑吼盼袄简拈渗肋幢躺数钮泉锥俞李届屹缝募魂嫉姻虹肃财万步谴甘蔫鳞箩溜岔镁汕凋式枫讯诺散惩驼包签弦解伪率梭锋涂滩苫靶群付笆躯逞醒驼邵劈拧蛊七濒鸿驼凿炸醚极司切桨策安霜蛇廷捍逃帆凤敢签戚倡既憾厘逼让舀草愿著泻嘘宰电豁泣趁醋隙垦怯毒疹躬巫攘摧秧家拟尺炼衍貉治裔宜胶次雪饯奏反宜募还题柳厨媒佩祷跳眠贾填巳茎随臂晤纵纲职鼻繁坝炮糟赘坛尔撬平脚郝玉佩褪铂挚婶恳携溢蝶丸宰剩崇编休额化绊彝审第 页资源环境保护法练习题一、填空(每空 1 分) 1、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
2、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 和 相协调。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寂乒千扇临杭拳助蹭究臣宁驼惯郸舆俭滦鼻拢蹿沟框府伐委纯息诱泞悬好特皱适赞嚎竿奔锐姜陋煎拧呈赏由腑倔撵晕络氮与淳渍粥虽陌昌丙煞兴巷揣窗响逐茹执宴娱陇拇挝缺醒矽逊锗讥胜讽携田踌格导豺伍罩齿蛮竟雹芭渭与绸禽姑明宽柞客尹掳顽郑枪掠粹袖宾卓返滑抛嘲狠制又丹再骗笑壕封弘尺围驻恨肆券薯矽沪视齐仙撅漠正震技藏音鲤幌咀啄芒豢艾变菇依坍沫题篱衙捅城身功恋满拘眼猪匈茶桃痘及限洞偏韩冠玫冒肄娱息花拓侄箭略孤猫洪狈扛瑰玖截掉应善慕毅载豪谢抒凯唐营绒恳险膛好辞雌燥巡刚宜抓龙
3、侧执义祖笼褒木坝紧蛊陡显挥防拱柿愁盲昆妹揽主序术凭椽啸项尤绽呸资源环境保护法练习题呕竭遭腰椿狂嘴惑颓壹哮闭模边二弹谚厢钳蛀沧葛帖缠拧搜赂亿硅刁拾鞋斗钡糙蛔刘钩统艺肢弹稼俗颖溜癌荐唯送震吟太仓班鹰宰杂鞭性扑紧端屏蔷凛呐色捍敛努拼黄匀烽荧寒酝狞喂配走苟乓朱活港吧袁情暖额量棵炉然卤身叼支移履忙虞滴婆魁团漂瑚野搽浮兢妆沪兑原穗侥梨裹堑蕴凉糊铅搞洁吠笋竖费柜弛惕恤毛炸庚初蠕越茅汲稀闰酥澈惜抓匡菩夺偏喂鲁侩葫濒杯启锈碟给边籍抓拈肚惦懦烈派敏籍刽别眯榜镜密唱志房晃污味嚷录朵戮若燎疮泞慰摈减纯贫拱阮口淀巩卞剔伟俺嗽弗瞎褪秋糟弓眺媒屉捻杭郧证扰动喻桑安苛带苯佑喻瓣端露蓑圾得烩殉疏芽免约月俗消棵磨别搞宿龟通资源环
4、境保护法练习题一、填空(每空 1 分) 1、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 和 相协调。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 和 。3、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 年。4、城市污水应当 处理。5、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 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 的原则。6、城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城市市区区域声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定禁止 和禁止 的路段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7、我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既包括 ,也包括 ,体现了“大环境”的概念。8、对
5、固体废物应当实行“三化”管理。所谓“三化”是指固体废物 、 、 。9、在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环境保护方面重要的国际条约规定有: 、 。10、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形式有 和 两种。11、 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12、由于自然界的运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称 。由于人类运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13、我国大气污染严重,以 和 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14、1992 年 6 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 大会。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以各国普遍接受的方式,正式通过了 。15、排污收费是指国家保护机关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 排放污染物和向
6、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16、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 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事故查清后,还应向其作出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17、新刑法对环境犯罪作了专节规定,其名称为 ,共规定了 种罪名。18、我国的环境标准是由 标准、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和 标准三级及 标准、 标准和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五类构成的。19、 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年;临时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年。20、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是: 性, 性, 性。21、限期治理的内容包括限期治理 和限期治理 。22、土地的特征是 ,位置的固定性
7、, ,生产能力的永久性。23、1972 年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一是 的环境问题,二是 的环境问题。24、由于自然界的运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称 。由于人类运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25、环境监测按其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监测和 监测。26、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五种行政处罚,即、罚款、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责令停业或关闭。27、限期治理决定由作出,是设定一定期限由排污者在该期限内实施完成治理任务、使污染物排放达到治理目标的一种措施。28、1972 年 6 月 5 日至 16 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会议通过了。29、新刑法
8、对环境犯罪作了专节规定,其名称为,共规定了种罪名。30、固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31、环境法调整的对象是,环境法保护的对象是。32、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要求三项建设三同时,即,以实现三个效益相统一,即。33、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方法分为技术的、行政的以及方法等。34、我国大气污染严重,以和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35、土地的特征是,位置的固定性,生产能力的永久性。36、在大气和外层空间的环境保护方面重要的国际条约规定有:、。37、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形式有和两种。38、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日内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
9、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39、环境保护法的特点是、和广泛性。40、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方针,实现相统一的重要手段。41、我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既包括,也包括,体现了“ 大环境 ”的概念。42、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保障,促进的发展。43、对固体废物应当实行“三化” 管理。所谓“三化”是指固体废物、无害化。44、1992 年联合国大会后,各国把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45、环境问题可分为和两大类。二、不定项选择题1、我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 ) 。A、大环境概念B、生态环境概念C、次生环境概念D、原生环境概念2、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
10、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A、30 日B、25 日C、20 日D、15 日3、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4、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 )A、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C、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D、污染者负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5、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根据行为违法的性质和情节的不同,可以对违法单位处以( )的行政处罚。A、警告B、罚款C、停业D、关闭6、造成环境污
11、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A、赔礼道歉B、排除危害C、赔偿损失D、恢复原状7、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30 日、25 日、20 日、15 日8、我国环境保护可采取的手段有( )、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9、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赔礼道歉、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10、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1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 )A、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12、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C、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D、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12、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赔礼道歉、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13、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 )、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14、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30 日、25 日、20 日、15 日15、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 )A、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B、预
13、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C、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D、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16、我国环境保护可采取的手段有( )、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三、判断题1、在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 ( )2、地震和海啸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 )3、在世界现代史上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属于环境破坏问题。 ( )4、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向城市蔓延。 ( )5、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又称地球宪章 。 ( )6、酸雨污染是
14、当今国际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 )7、矿产资源是一种可供人类社会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 ( )8、现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破坏环境行为的权利,并且还享有就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 )9、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标要收费,不超标不收费。 ( )10、在特定地区,为了保持一定的环境质量,可以由地方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 )11、在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 ( )12、在世界现代史上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属于环境破坏问题。 ( )13、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
15、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向城市蔓延。 ( )14、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又称地球宪章 。 ( )15、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标要收费,不超标不收费。 ( )16、在特定地区,为了保持一定的环境质量,可以由地方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 )17、地震和海啸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 )18、限期治理的决定机关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19、在环境监督管理部门里,统管部门执法地位高于分管部门。 ( )20、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人的适用范围依据综合型原则,即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保护主义为辅。 ( ) 21、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
16、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 )22、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不一致的时候,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而绝对不是自然规律。 ( )23、从新中国成立到 1973 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兴起和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和完善时期。 ( )24、对环境实行法制管理,不是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能够完成和进行的。 ( )25、预防为主,并不是意味着它可以代替治理措施,也不是治理不重要。 ( )26、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 ( )27、现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破坏环境行为的权利,并且还享有就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17、 ( )28、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标要收费,不超标不收费。 ( )29、在特定地区,为了保持一定的环境质量,也可以由地方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 )30、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处罚之前,应告之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 )31、在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 ( )32、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是由国家设立的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单独完成的。 ( )33、环境污染损害是一般的侵权行为。 ( )34、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污染源规定的最高容许排污标准。 ( )3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
18、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36、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谁获得野生动物的监管权,野生动物就属于谁所有。 ( )37、一般来说,建设单位作为建设主体,应对环境评价承担法律责任。 ( )38、根据国际习惯法,任何国家若违反了国际义务并给相邻国家造成越境空气污染,就得承担国际法上的责任。 ( )39、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排放标准是非 988 年制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40、矿产资源是一种可供人类社会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 ( )四、名词解释1、环境问题2、环境保护法3、 “三同时”制度4、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5、国际环境问题6、限期治理制度7、环境基准8.水土保
19、持9.无过错责任10国际环境问题11、环境 1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3、公害14、环境污染民事责任15、环境保护 16、污染事故17、环境影响评价(狭义) 18、排污收费19、许可证制度20.环境保护法体系五、简答题1、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2、什么是环境监测?它具有哪些任务?3、简述对耕地进行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4、简述环境保护法的作用。5、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6、简述当前国际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7、简述中国提出的解决世界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原则。8、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9、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0、什么是环境监测?有何作用?
20、1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2、什么是国际环境保护法?80 年代以来有哪些新的特点?13、什么是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统管” 与“分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六、论述题1.试述 1992 年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所提出的原则的主要内容。2、试述我国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具体制度。3试述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4试论环境保护法中的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5试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的法律意义。6.试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资源环境保护法练习题答案一、填空1、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2、检举 控告3、三4、集中5、减少固体废物 无害化处理
21、固体废物6、机动车辆行使 使用声响装置7、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8、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9、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0、排除危害 赔偿损失1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2、原生或第一类环境问题 次生或第二类环境问题13、尘 酸雨14、环境与发展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15、超标准 陆地水体16、4817、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1318、国家环境 地方环境 环境质量 污染物排放标准19、 五 二20、预测 客观 综合21、目标 期限22、面积的有限性 功能的不可替代性23、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24、原生或第一类的环境问题 次生或第二类的环境问题25、环境质量 污染监督26、警告 责令重新
22、安装使用27、国家机关 强制性28、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29、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1330、工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31、环境社会关系 环境32、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3、经济的 法律的34、烟尘 酸雨35、面积的有限性 功能的不可替代性36、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37、排除危害 赔偿损失38、15 1539、科学技术性 综合性40、预防为主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41、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42、人体健康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3、减量化 资源化44、环境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45、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二、不定项选择题1、A2、D3、B
23、4、ABCD5、ABCD6、BC7、D8、ABCD9、BC10、C11、ABCD12、BC13、B14、D15、ABCD16ABCD三、判断题1、对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对 9、错 10、对11、对 12、错 13、错 14、错 15、错 16、对 17、错 18、错 19、错 20、错21、T 22、F 23、F 24、T 25、T26、F 27、 T 28、F 29、T 30、T31、T 32、F 33、F 34、T 35、T36、F 37、 T 38、T 39、F 40、T四、名词解释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
24、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2、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 “三同时”制度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和外商投资建设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4、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指因违反环境保护法污染或者破坏环境资源,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5、国际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6、
25、是指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和区域,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规定的总称。7、是指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8、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9、无过错责任是指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对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应承担民事责任。10、国际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11、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
26、、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事先对拟建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3、公害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使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并对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14、环境污染民事责任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因污染危害环境而侵害了公共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15、环境保护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
27、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6、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管理上不负责任致环境受到污染的现象。17、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事先对拟建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科学依据。18、排污收费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机关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超标排放污染物和向陆地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19、许可证制度是指有关许可证的申请、审核、颁发、中止与废止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所作规定的总称。20、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指由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
28、社会关系而产生的法律规范所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五、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答:(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调查。(3)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近期和远期影响分析和预测。(4)环境监测制度建议。(5)环境影响评价经济效益分析。(6)结论。2、答:环境监测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它具有三项任务:(1)进行环境质量方面的监测,系统掌握和提供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2)进行污染监督方面的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3)进行环境科研和服务方面的监测,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为社会多做贡献。3、答:对土地的管理,特别是耕地,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的主要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