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章 心理应激,,,,,浙江大学 姜乾金,本部分主要讨论:
应激概念及心理应激理论发展状况和研究;
应激相关因素包括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的概念、分类、研究及其与心理应激的关系。
基于应激系统论模型的应激控制与管理策略。
附录部分提供若干应激评估俩量表。,目 的 要 求,目的: 学习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有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用以解释和管理医学临床中的心身相关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各种心理应激理论模型的主要内涵及其意义; 生活事件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应对方式的概念、多 维度分类; 社会支持的概念、多维度分类。 应激反应的概念、心理行为反应、生理反应以及心身中介机制; 应激的控制与管理的基本策略,掌握:,一般适应综合征(GAS)概念及其分期。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社会支持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应对方式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熟悉:,心理应激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向。 生活事件不同量化方法存在的问题。 应对的多种维度研究实例。 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机制。 心理反应、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概念的比较。 心理应激反应对健康的积极和消极意义。,了解:,教 学 内 容,20世纪20年代,著名生理学家坎农(Cannon WB)将严重干扰性刺激时,机体所出现的整体性反应,包括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交感兴奋性增高,以及各部分内脏器官相应变化等,称之为应急(emergency)即“战或逃”(fight or flight)反应。,第一节 总 论,坎农的稳态与应急说,1936年,塞里认为,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他将其称作“一般适应综合征” ,也就是“应激”,并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说,20世纪60到80年代 ,Lazarus RS 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认知评价(cognition or appraisal)以及应对方式(coping)在应激中的重要中介作用(Lazarus RS & Folkman S,1984),拉扎勒斯的应激、认知评价和应应对研究,塞里1936年首次提出的应激概念是应激反应说的代表。该理论主要是从医学或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其所关注的是应激的反应与临床疾病过程。
由于医学科学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职业任务,决定了应激反应模型在医学界被长期重视。直到现阶段医学界的精神病学、病理生理学等领域仍然习惯于以应激反应模型来认识应激和应激现象 。,应激反应模型与传统医学界所关注的应激,在Lazarus等的应激交互作用理论基础上(其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国内医学心理学界部分作者,逐渐在教材中强调,心理应激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到各种应激中间变量再到应激反应的多因素作用的“过程” 。,多因素模型——应激过程模型,姜乾金等在研究应激理论历史和在广泛实证研究基础上,在近十年提出了应激(或者压力)有关因素之间不仅仅是单向的从“因”(应激刺激)到“果”(应激反应)的过程,而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认为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多因素模型——应激系统论模型,该模型基于“整体观”和“系统论” ,有以下特点:①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②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③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④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⑤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根据该模型,“应激干预或管理”可以选择从各种应激因素入手,如控制和回避生活事件、调整认知、改变应对策略、提供社会支持、降低应激反应等,可以应用于医学的病因学、治疗学和预防医学各方面。,应激系统论模型的特点和意义,过程模型的心理应激定义: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因素的影响或中介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过程”。
系统论模型的心理应激定义: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目前心理应激定义,第二节 生活事件(应激源)
定义
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即应激源。目前在心理应激研究领域,生活事件或应激源包括了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刺激。,分类
按现象学分类:
有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经济、健康等方面的生活事件;
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类:
有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后者病因学意义较大。
按事件的主观和客观属性分类:
有客观生活事件和主观生活事件,后者具有一定的主观属性,相对地是可以预料和可以被个人所控制的,病因学意义较大。,生活事件在心理病理学中的意义
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应激因素之一。中外历史上均有大量病案和资料证明,生活事件可以引致个体疾病甚至死亡。
在质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大量资料证明,生活事件的致病性与其性质有关。生活事件的数量也决定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程度。
目前,许多研究正在转向探索生活事件是如何与其他多种心理应激有关因素相互作用、通过何种机制而影响健康和疾病的。,生活事件与其他应激因素的关系
过程论认为生活事件是应激反应的起源;刺激论更认为生活事件是应激的决定因素。但研究证明,应激反应以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点等因素也会影响许多生活事件的发生、发展、性质和程度,甚至影响和决定生活事件是否成为“应激源”。,生活事件的量化
生活事件量表:
1967年,Homes和Rahe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利用这个量表可以检测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来度量。
国内张明园(1987)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另按生活事件对被试按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作出评分,并以事件的正、负性质分别计分和统计。这些量表所获的生活事件分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有明显的提高。国内杨德森(1988)也等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第三节 认知评价
定义
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Folkman 和Lazarus(1984)将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过程分为“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1993年进一步提出“认知再评价”的补充概念。,认知因素在应激中的作用
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
认知评价本身也受其他各种应激有关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近年的许多实际病因学研究工作中,虽然仍将认知因素作为应激的关键性中间变量来对待,但毕竟还要考虑其他有关应激因素的综合作用。,认知因素量化研究
如何将认知因素加以数量化研究,存在不少具体困难。
目前一些自我估分的生活事件量表,以及某些应对量表和社会支持问卷,实际上已部分结合个人认知评价因素。
在临床心理研究工作中,为了探讨认知因素在事件引起的应激性病因机制中的作用,可以根据问题性质和客观条件,选择采用问卷或访谈的方法,将被试对有关事件的认知特点一一做出等级评估。 。,,第四节 应对方式
定义
又称应付。由于应对可以被直接理解成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故又称为应对策略。
目前一般认为,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应对概念的多维度
将应激看成是过程,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个环节。
从应对的主体角度,应对活动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行为操作和躯体变化。
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
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的作用来看,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从应对策略与个性的关系来看,可能存在一些与个性特质有关、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的应对风格或特质应对。,应对方式与应激
有关应对在心理病因学中的作用,已成为目前心理应激研究中很活跃的一个领域,例如癌症病人、心肌梗塞病人的应对特点、机制及处置方法。
有关应对与应激因素间的关系,各种研究证明,应对与各种应激有关因素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应对受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等各种应激有关因素的影响。还与性别、年龄、文化、职业、身体素质等有关。,应对的量化研究
Folkman和Lazarus 的应对量表将应对分为对抗、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自评,且划归为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两大类。
国内肖计划等筛选出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6种应付方式的应付方式问卷。
卢抗生等修订自Folkman等的老年应对问卷,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
姜乾金等以应对的特质研究思路,形成特质应对问卷,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第五节 社会支持
定义
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社会支持在应激和病因学中的作用 。
多项研究证明社会支持与应激事件引起的心身反应成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性作用,并进一步可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的抗应激作用机制
1.缓冲作用假说 该假说认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
2.独立作用假说 该假说认为社会支持不一定要在心理应激存在下才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社会支持本身的作用以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进而促进健康。,应激相关因素对社会支持的关系
个体的社会支持程度实际上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互影响,社会支持可受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等各种应激有关因素的制约,也与性别、年龄、文化、职业、身体素质等有关。,社会支持的分类与量化研究
社会支持的分类与量化也需要采用多维的方式。因此,社会支持量表的种类也相当之多。
肖水源(1987)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利用度3类。
姜乾金等引进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3类。
Wilcox( 1982)的社会支持调查表(SSI)包括情绪支持、归属支持和实质支持。
Sarason等(1981 )的社会支持问卷(SSQ )包括社会支持的数量和对获得的支持的满意度两个维度。,,第六节 个性特征
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应激系统论模型强调个性特征在应激多因素相互作用中的核心意义。个性影响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应激反应,但由于个性对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往往被应激过程中的各种表面现象所掩盖,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个性因素的存在,更不会注意到个性在应激中的核心作用。,个性在应激和病因学研究中的意义
个性是最早被重视的心身相关因素之一。个性与疾病的关联,很难说是两者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到是人们早已注意到,个性-情绪-疾病之间存在联系。
许多资料证明,特定的个性确易导致特定的负性情绪反应,进而与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发生联系。这说明情绪可能是个性与疾病之间的桥梁。,应激相关因素对个性的影响
个性一旦形成较难改变,即使改变也是缓慢的。
但长期的应激因素作用是可以影响个体的某些个性特征的。特别是兴趣、态度、观念、习惯等个性成分在应激作用下可以部分改变 。,第七节 应激反应
定义
是指个体在应激因素作用下所出现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
应激反应的概念存在界定上的困难。例如伴随应激所出现的个体相应的认知变化和寻求社会支持,既可算作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但也可分别界定为认知评价、应对或者社会支持。,应激反应与健康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作出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始动力。各种应激反应涉及到个体的心身功能的整体平衡。临床医学中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就是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问题。
因此,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严重的应激反应会破坏个体系统的平衡,从而通过心身中介机制可以影响健康直至诱发疾病。,应激反应的量化
目前在心理卫生工作中常采用能整体反映心身健康水平的问卷测试方法,其中SCL-90使用最多。
另外,由于应激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三者存在联系,故在国内外的一些量化研究中,经常将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也作为应激的“反应”变量进行研究。,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1.情绪性应激反应
焦虑:是应激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
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害或生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
抑郁: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等。
愤怒: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怒。,2. 认知性应激反应
轻度应激刺激可以使人适度唤起,个体的认知能力增强,以适应和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但强烈的应激刺激由于唤起水平过高,也可使个体产生负面的认知性应激反应。如出现:
偏执
灾难化
闪回与闯入性思维
以及某些心理防卫机制如否认、选择性遗忘,3. 行为性应激反应
严重应激可以出现:
逃避与回避:都是为了远离应激源的行为。
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其共同的心理基础是愤怒。
无助与自怜:无助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通常是反复应对不能奏效,对应激情境无法控制时产生,其心理基础包含了一定的抑郁成分。
物质滥用:,应激的生理反应
早期,坎农的“应急”,塞里的GAS,以及Hess 和Gellhorn的自主-整合理论,主要内容是应激的生理反应。
应激生理反应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各种心理刺激通过脑干的感觉通路传递到丘脑和网状结构,而后继续传递到涉及生理功能调节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下丘脑。另一方面通过神经体液途径,调节脑下垂体和其他分泌腺体的活动以协调机体对应激源的反应。,应激生理反应研究一直都是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神经与精神病学等医学相关领域的最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几十年来形成了浩瀚的文献资料,也取得许多新进展。
但看起来,自坎农、塞里和赫斯以后,应激生物学基础研究整体上还没有超越前人很远。特别在应激生理反应的整体生物学机制,以及不同应激条件、不同个体特质与不同心身疾病之间的生理反应的差异方面,所知不多。也许,这方面的真正“突破”,需要脑科学研究水平的首先突破。,应激反应的心理—神经中介途径
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为轴心,在Chrousos GP和 Gold PW 的“应激系统”中主要是LC-NE/交感系统。导致心理的、躯体的和内脏的功能改变,涉及Hess WR和Gellhorn E的非特应系统与向营养系统。,应激反应的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途径
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途径 以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肾上腺皮质)为轴心,在Chrousos GP和 Gold PW的 “应激系统”中主要是PVN-CRH系统。通过各种内分泌激素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涉及的腺体除了肾上腺皮质,还有胰腺、甲状腺和性腺等。,应激反应的心理—神经—免疫中介途径
心理-神经-免疫中介途径 在应激反应过程中,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着双向性调节。近年还发展了“心理神经免疫学”。,第八节 应激的控制与管理
应激控制与管理概念
根据应激系统论模型,所谓应激管理,就是通过促进应激各有关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将因素间的可能的恶性循环关系转化为良性循环,最终维护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达到减轻、预防和应付应激的目的。,应激管理前的综合评估
1.应激综合评估的基本方法
对应激有关因素包括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反应等做出综合评估,包括:
⑴晤谈、观察与调查
⑵量表
⑶实验,2.应激易感性
采用各种生理指标和心理社会指标,尝试对个体的 生理易感性、心理易感性和社会易感性做出评估,,3.应激因素综合评估、分析与判断
各项应激因素是否在正常水平;
多项因素异常往往比单项因素异常更有实际意义;
当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维度异常都集中于同一些个体上时,更有临床或预防意义。例如生理反应的个体差异性可以与某些心理层面的个体差异性(如完美主义倾向)呈伴随关系。,应激管理的基本手段
(1)在具体方法上,选择或结合采用心理教育、心理指导、心理治疗和药物等干预方法。
(2)针对生活事件(或应激刺激)的管理
(3)针对认知评价的管理
(4)针对应对方式的管理
(5)针对社会支持的管理
(6)针对个性特征的管理
(7)针对应激反应的管理,系统的应激管理方案
1.基本流程
应激管理是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包括:
⑴评估与诊断
⑵干预方案制定与实施
⑶干预效果的评估,2.个体应激管理方案
⑴评估
第一层次 心身问题
第二层次 应激有关因素与“问题”的关系
第三层次 人格特点特别是观念在“问题”中的作用
⑵干预方案制定与实施
针对三个层次特点,分别选择心理教育、心理指导、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3.团体应激(压力)管理方案
建立团体人群的应激综合测评档案;
评估分析团体应激分布特点,判断整体压力程度,开展团体咨询(如讲座),提供决策建议;
筛查高“压力”个体,实施个别心理咨询和应激管理指导或治疗;
定期追踪。,重 点 难 点,关于心理应激理论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心理应激实际上是一个多因素的作用“系统” 。
应激有关因素如应激源和应激反应均包含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多个层面。
认知评价在应激作用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但其他中间因素也有重要意义(如应对、社会支持、个性)。
各应激有关因素在概念和内涵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叠(如认知与应对),在学习过程中要加以注意。,,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的和不适应的,故避免一味地将其看成是消极的现象。
不适应的应激结果才有病因学意义,此时各应激有关因素可能在病因学中起综合的作用,从单一因素(如生活事件)来考虑病因学可能是不全面的。
应激研究正在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教材中更多强调宏观方面即理论上的内容介绍,应激的微观方面研究包括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是今后医学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关于生活事件在应激致病过程中的意义
对生活事件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生活事件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客观标定的生活事件单位与疾病的相关程度较低。
这说明评定生活事件所致的应激强度和应激反应的类型还应考虑许多其他因素,如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和生理素质等。由被试按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进行标定,则生活事件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明显的提高。,关于应对概念的多维性
应对研究历史很短,其涵义尚不能统一。本教材采用应对是多维度概念的观点。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加深认识:
从应激过程来看,应对活动涉及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和心身反应各个环节,从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应对研究曾称为过程研究。
从主体的活动角度看,应对活动涉及个体的心理、行为和躯体活动。,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前者主要针对应激源,后者主要针对情绪反应。
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来看,存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从应对策略与个性的关系来看,可能存在应对风格或特质应对。以特质应对的理念进行的应对研究曾称为特质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还可以有相对“狭义”的应对研究,例如病人对于疾病的应对策略、心肌梗塞病人的“否认”应对策略。,关于应对概念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
应对属于心理应激理论范畴而防御机制属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范畴,因而应对更多是属于意识的,而心理防御是属于潜意识的。
但也要注意两者的联系——都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措施,通过意识的训练某些防御机制可能会转变为习惯化的应对活动,如否认、升华、转移、幽默、合理化、压抑等。,自 测 习 题,名词解释
1.应急
2.一般适应综合征
3.心理应激
4.应激系统论模型
5.生活事件(应激源)
6.负性生活事件
7.生活变化单位
8.认知评价,9.应对
10. 特质应对
11.社会支持
12.应激反应
13.无助
14.灾难化
15.否认
16.应激管理,简答题
1. 简述应激过程模型的主要内容
2.简述心理应激的多因素交互作用
3.简述生活事件的分类
4.简述应对概念的多维性
5.简述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机制
6. 简述应激综合评估的基本方法,论述题
1.试述应激系统论模型特点及在医学工作中意义
2.试根据应对影响因素设计应对指导方案
3.试述心身中介机制影响健康的主要途径
4.试述个体应激管理基本方案
5.试述针对认知评价的应激管理基本手段,课 外 阅 读,History
Hans Selye was born in Vienna, Austria-Hungary on 26 January 1907. He became a Doctor of Medicine and Chemistry in Prague in 1929, went to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on a Rockefeller Foundation Scholarship in 1931 and then went to McGill University in Montreal where he started researching the issue of stress in 1926. In 1945 he joined the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where he had 40 assistants and worked with 15,000 lab animals. Kantha (1992), in a survey of an elite group of scientists who have authored over 1,000 research publications, identified Selye as one who had published 1,700 research papers, 15 monographs and 7 popular books. He died on October 16, 1982 in Montreal, Quebec, Canada.,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coping styles
In some research, the self-concept of adolescents is linked to coping styles.
For example, Sei.ge-Krenke (1990) found a link between coping styles and self-concept. The sample in her study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edominant coping style (active coppers, internal coppers and problem avoiders). Each of the coping styles was linked to a different self-description; active coppers had high self-esteem and reported excellent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parents whereas the problem avoiders gave depressed self-descriptions and lacked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abilities.,个性中的应对研究新进展
应对,是指通过认知和行动来防止、处理和减少心理上的压力。近年来,应对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应用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当面对压力时,使用何种应对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应对与人的个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个性结构中的不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对困境的应对方式与应对效果。在理论上,这类个性特质组合成为特质应对(trait coping)概念的来源。,关 键 词 汇,拓展:1.若干与应激相关的评估量表 2.计算机辅助心理测验示教 (含应激评估),1.若干与应激相关的评估量表
这里提供由姜乾金等编制修订的若干应激相关评估量表全文及各种使用说明,供学习选用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医学应对问卷(MCMQ)
老年应对问卷(WOCS)
应激反应问卷(SRQ)
团体用心理应激调查表(PSSG),2.计算机辅助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CAI是一个很大的独立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心理测验概述和几种教学用计算机辅助心理测验等。如果想打开使用,注意多媒体运行需要一定时间,需要按提示安装各种心理测验软件,待安装测验软件后,可点击进行各种人机界面上的心理测验,获得测验结果剖面图,可将测验结果存储入数据库。
点击进入“计算机辅助心理测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背景:
这是早期国内自编应对量表,其依据的思路是:在应对活动的多维度属性基础上,可以筛选出这样的条目,它们既具有在不同应激过程中的跨情景一致性或个性特质属性,又对个体的心身健康有比较稳定的影响。为此,姜乾金采用特质法构题、效标考察法筛选和因素分析法验证,经多次修订形成目前的量表,并长期使用于应激研究,在国内被引用较多。
原始资料:
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7,1(1):38-42(最早版本,16条目)
2.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7(4):145-7 (进行较系统研究,16条目)
3.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增刊:120-2(现版本,
但文中排版有误)
4.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55-6(现版本),量表:
指导语:当您遇到平日里的各种困难或不愉快时(也就是遇到各种生活事件时),您往往是如何对待的?
5 4 3 2 1
肯定是 肯定不是
1.能尽快地将不愉快忘掉 □ □ □ □ □
2.易陷入对事件的回忆和幻想
之中而不能摆脱 □ □ □ □ □
3.当作事情根本未发生过 □ □ □ □ □
4.易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 □ □ □ □ □
5.通常向好的方面想,想开些 □ □ □ □ □
6.不愉快的事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 □ □ □ □
7.喜欢将情绪压在心底里不让其表现
出来,但又忘不掉 □ □ □ □ □
8.通常与类似的人比较,就觉得算不了什么 □ □ □ □ □,,5 4 3 2 1
肯定是 肯定不是
9.能较快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
例如参加活动 □ □ □ □ □
10.遇烦恼的事很容易想悄悄地哭一场 □ □ □ □ □
11.旁人很容易使你重新高兴起来 □ □ □ □ □
12.如果与人发生冲突,宁可长期不理对方 □ □ □ □ □
13.对重大困难往往举棋不定,想不出办法 □ □ □ □ □
14.对困难和痛苦能很快适应 □ □ □ □ □
15.相信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 □ □ □ □ □
16.在很长的时间里回忆所遇到的不愉快事 □ □ □ □ □
17.遇到难题往往责怪自己无能而怨恨自己 □ □ □ □ □
18.认为天底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 □ □ □ □
19.遇苦恼事喜欢一人独处 □ □ □ □ □
20.通常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局面 □ □ □ □ □,,计分方法:
各条目从“肯定是”到“肯定不是”按5,4,3,2,1五级计分。其中积极应对(PC)由1,3,5,8,9,11,14,15,18,20条目累计;消极应对(NC)由2,4,6,7,10,12,13,16,17,19条目累计。
1305例健康人群结果:PC=30.26±8.74;NC=21.25±7.41。,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背景:
Blumenthal1987年报告、姜乾金等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由12条反映个体对社会支持感受程度的条目组成,每个条目从“极不同意”到“极同意”按1~7七级计分。该量表条目包含了认知应激理论中个体对社会支持的认知成分。量表被作者长期使用于应激研究,在国内有被引用。
部分有关资料:
1.Blumenthal JA, Burg MM, Barefoot J, et al. Social support, type
A behavior,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87, 49: 331-40(原始量表出处)
2.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0-1(应用于应激因素相关性研究)
3.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3):199-201(应用于应激有关研究)
4.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增刊:131-3(现版本)
5.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06-7(现版本),量表:
指导语:以下有12个句子,每一句子后面各有7个答案。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句后选择一个答案打“√”。例如,选择①表示您极不同意,即说明您的实际情况与这一句子极不相符;选择⑦表示您极同意,即说明您的实际情况与这一句子极相符;选择④表示中间状态。余类推。,计分方法,
其中“家庭内支持”量表分由3、4、8、11条目分累计,“家庭外支持”量表分由其余各条目分累计。“社会支持总分”由所有条目分累计。
1323例健康人群结果:家庭支持21.05±5.76;家庭外支持36.32±11.42;总支持57.37±15.21。 其中618例男性健康人群结果:家庭支持20.62±5.66;家庭外支持35.17±11.47;总支持55.79±15.26。705例女性健康人群结果:家庭支持21.43±5.83;家庭外支持37.34±11.29 ;总支持57.37±15.21 。,医学应对问卷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 ),背景:
医学应对问卷(MCMQ)由Feifel H等于1991年编制,原表有19个条目,中文版由沈晓红和姜乾金修订为20个条目,这是国内外至今为数有限的专用于病人的应对量表。在国内近年来已被应用于癌症、手术、慢性肝炎和妇科等不同病人的心身医学研究 。MCMQ包含三类应对策略——“面对(或斗争)”、“回避”和“屈服(或接受)”,符合人们面临危险事件时的基本反应方式,也容易解释。
原始资料:
1.Fefeil H, Nagy VT, Strack S.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
1991 )( Fefeil 等原版)
2.沈晓红、姜乾金.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9(1)(国内修订发表)
3.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增刊:124-7(现版本)
4.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53-4(现版本),量表:
指导语:下面列出一些问题,以了解您的某些想法,感受和行为,这些想法,感受和行为与您目前所患的疾病有关,请在每一问题后的四个答案中选取与您的实际情况最接近的一个打勾。 注:(-)者为反评题
1. 你在多大程度上希望自己参与作出各种治疗决定?(-)
(1)非常希望 (2)中等希望 (3)有点希望 (4)不希望
2. 你是否经常想与亲戚朋友谈论你的疾病?
(1)不想 (2)有时想 (3)经常想 (4)总是想
3. 在讨论你的疾病的时候,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却在考虑别的事情?
(1)从不这样 (2)有时这样 (3)经常这样 (4)总是这样
4. 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要完全恢复健康是没有指望的? (-)
(1)总是这样 (2)经常这样 (3)有时这样 (4)从不这样
5. 几月来,你从医生,护士等懂行的人那里得到多少有关疾病的知识?
(1)极少 (2)一些 (3)较多 (4)很多,6. 你是否经常觉得,因为疾病,自己对今后各方面的事不关心了?
(1)从不这样 (2)有时这样 (3)经常这样 (4)总是这样
7. 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与亲友谈别的事,因为你没有必要老去考虑疾病?
(1)极低程度 (2)一定程度 (3)相当程度 (4)很大程度
8. 在多大程度上你的疾病使你以更积极的态度去考虑生活中的一些事?
(1)极低程度 (2)一定程度 (3)相当程度 (4)很大程度
9. 当想到自己的疾病时,你是否会做些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
(1)总是这样 (2)经常这样 (3)有时这样 (4)从不这样
10. 你是否经常向医生询问,对于你的疾病你该如何去做? (-)
(1)总是这样 (2)经常这样 (3)有时这样 (4)从不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