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研究王英俊 1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类金融 ”的公司和业态,以脸谱(Facebook)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飞 速蚕食传统银行的业务领域,并逐步影响到未来商业银行的生存。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一)第三方支付发展方兴未艾自 1998 年北京首信、网银在线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出现起,第三方支付历经十几年的发展.。2010 年 5 月份,央行颁发了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准入许可证,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始步入持牌经营阶段。截至目前,央行已为 197 家企业颁发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市场上出现了一批颇具实力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既有基本定位于个人支付的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
2、电子支付,又有着重细分行业的快钱、易宝支付和汇富天下,还有 专注于银行卡受理环境的银联商务和拉卡拉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第三方支付的身影,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呈现繁荣增长态势。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第三方支付市场也随之高速发展。易观国际统计数据显示,自 2008 年至今,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金额由 2356 亿元飞速跃进到 2011 年的 2.16 万亿元,仅 2012年上半年就实现了 1.55 万亿元的总支付金额,预计 2014 年将达到 10万亿元左右。图 1 2008-2014 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数据来源:易观国际易 观智库(二)移动支付异军突起近年来,移动
3、支付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2011 年全球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是 2400 亿美元, 2015 年全球移动支付的规模将达到1 万亿美元,用 户 5 亿人;2011 年移动支付占全球支付市场比例约为1%,2015 年将超过 2.2%。在中国,移动支付作为便捷可靠的支付方式,已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业务,日渐凸显越来越热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移动支付标准确定为中国银联主推的 13.56MHz 后,减少了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移动支付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 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 1.87 亿户,交易额达 742 亿元,同比增长67.8%;预计 2014 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
4、达 3850 亿元,用 户规模将达到 3.87 亿户。%亿元图 2 2010-2014 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数据来源:易观国际易观智库(三)网络借贷风生水起网络借贷是指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 借贷的“ 在线交易”,借贷双方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借贷目的。网络借 贷模式起源于欧美,已形成单纯平台中介模式、复合型中介模式与社交平台相结合模式,以 P2P 为主。 2 “网络借贷风暴”自2007 年从上海登陆以来,影响范围已经遍及全国目前,这种借“ 网”而生的借贷平台网站,已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上千家。这些平台因应了小额资金拥有者强力的投资理财欲望和小额投资者无法从银行
5、取得资金的困境,满足了草根民众的金融需求,在数年内已经培育起数十亿的规模, 发展十分迅速。网络贷款的最大特点是抛弃了传统银行贷款以抵押为主要特点的风险控制手段,将网络信用度作为贷款的参考标准之一,从而使客户不单纯依靠固定资产、企业担保等来突破贷款的参考标准之一,实%亿元现进一步成长。中国首个面向网上放贷的小额贷款公司阿里小贷成立于 2010 年,开业不到三年已经为超过 13 万客户融资超过 260 亿元,成为网络小微贷款的成功案例。(四)众筹融资日渐兴起从投资角度讲,众筹即众投,是一种 C2I 消费投资模式,支持者利用消费剩余进行投资,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这种模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每
6、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该种众筹模式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使得融资的来源者不再局限于风投等机构,而可以来源于大众。目前,这种新型项目融资网站业务在中国也逐步兴起,2011 年 7月份成立的“ 点名时间 ”网站已发起项目 80 余个,已结束项目 50 余个,成功项目近 30 个,成功率在 55%。众筹网站所 带来的颠覆效应及其明显项目融资不用再紧盯专业投资银行,众筹已成为许多公司利用创意赢得资金的一种炙手可热的方式,成功掀起了一场去精英化的大众融资革命。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借由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强力渗透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并以成本、时间上的巨大优势,向商业银
7、行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尤其在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慢慢侵蚀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强烈的生存危机感。(一)商业银行面临金融中介角色弱化的风险商业银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支付等金融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媒介资金的融通,但目前,这一中介职能已经受到了第三方支付、网络贷款平台等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并出现逐步弱化趋势。1、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分流了商业银行融资中介服务需求在融资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障碍是资金的供求双方无法及时有效地沟通资金供求信息。作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金融中介,商业银行一直作为资金供求的信息汇集中心而存在,并
8、在长期经营中形成了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规模经济效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脸谱类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传播途径,为金融交易储备了大量的信息基础。脸谱与Lending Club合作成功的根本在于,社交网络与P2P交易平台的协作完美破解了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成本高的难题,即社交网络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P2P交易平台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目前,脸谱的活 跃用户数达到10亿人,已经发行了自己的货币,用户之间的数据、商品、股票、 贷款、债券的 发行和交易均可以通过网络处理,同 时保留了完整的信用违约记录。脸谱可依靠其底层的海量数据,通过 挖掘分析为资金的供求双方提供充分的参考信息,
9、Lending Club则为资 金的供求双方提供了交易平台,完成资金供求信息的传递,不需要借助中介机构,就可以直接完成资金的融通过程。此种金融模式,可以实现 小额借款或贷款,由于跳过了银行这个中间环节,借款利息会比银行存款利息高,或者贷款利息会比直接向银行贷款的利息低,满足了草根阶层的融资需求。2、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支付渠道,严重冲击了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地位商业银行作为支付服务的中介,主要是依赖于在债权债务的清偿活动中人们在空间上的分离和在时间上的不吻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相当程度上冲击着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购物的兴起,电子商务获得了蓬勃发展
10、。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由2008年的2.9万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7.0万亿元,增长了1.4倍,预计2015年将达到26.5万亿元。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网络支付系统的支持,面对支付场景由原来的实体店转为网络上的虚拟店,支付渠道由银联或银行的POS终端转为网络支付,以物理网点和网 银为主要渠道的传统商业银行支付显得力不从心。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借助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灵活经营模式,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支付体验,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替代作用。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降低了支付业务对银行分支网络的依赖,更多的时候只是涉及信息的传递,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11、或移动终端均可随时替代银行物理网点完成支付.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冲击了银行电子银行端。2010 年底以来,支付宝、 财付通等支付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快捷支付产品,通过快捷支付用户无须开通网银,可以直接输入卡面信息快速完成支付,整个支付链条绕开了银行网上银行的交易限额限制。(二)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深层次变革1、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客户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终端的时代,对银行的服务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战。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具有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等新特点,且在运作模式上更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以支付宝为例,该公司非常注重
12、用户体验,在组织架构中专门设立了用户体验部,积极尝试将重力加速感应、虹膜等新技术应用到移动支付中,并将提升各方用户体验作为近几年发展的主线。在为客户提供灵活性产品方面,互联网企业也走在了前面。如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支付服务方案,只要企业客户提出增加支付模式的需求,第三方支付企业就会很快进行回应。2、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尚待进一步创新早在2004年中国银行提出战略转型时,中小企业业务就成为银行的转型方向。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主要难点在于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无法应对这一业务的风险分散化、多样化的挑战。 2007年前后,银行开始聚焦“小微 贷” ,并开始
13、了一系列尝试。与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模式相比,网络小微贷款模式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如阿里小贷整合了电子商务公开、透明、数据可记载的特点,将其与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底层数据完全打通,通过大规模数据云计算,将客户网络行为、网络信用应用到小额贷款中。阿里小贷通过网上“场景式 ”审批,最大程度上降低了 寻找优质企业客户的成本和风险。而且,借助网上平台,阿里小贷的贷款审批速度不断提升,自2012年开始每天完成贷款超过8000笔。3、商业银行互联网化经营进程尚待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电子银行务的投入,截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的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普遍超过60% ,招行、民生和浦
14、发的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均达到80% 以上。但 这仅仅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线下业务搬到了线上,尚未达到互联网金融的层面。商业银行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对互联网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网点替代上,要认识到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一种渠道,更是是一种思想、一种业态。互联网金融不是将金融产品互联网化,而是结合互联网和金融进行创新。以网 银为例,传统网银只是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业务应用,传统网银发布后,其功能是固定的,超出业务边界的功能无法在其上面实现。而新一代网银将是一个平台化战略构建的服务体系,通过几大平台的构建打造一个完整的、可以独立运营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单元,它是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商业银行会与第三方
15、及社会化力量一起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可定制化的服务,伴随客户共成长。(三)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将受到冲击1、网络借贷将影响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虽然网络借贷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因其能为没有得到正规金融机构覆盖的个人或企业筹措资金,而深受草根阶层的欢迎,未来将在小微企业和个人借贷领域与银行形成竞争。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深化,大公司可能也会更加依赖网络,届时面向大公司的网络借贷新模式也将顺势而生,将真正触动银行的奶酪,严重影响银行的生存。2、第三方支付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加将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牌照后,得以参与互联网及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
16、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业务支付环节。但是随着获牌业务类型的多样化,以及未来服务商户和个人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将触角伸向新的领域,主流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类型也开始逐渐由线上走向线下。第三方支付线下 POS 收单业务一旦成熟,将影响 银行的 POS 刷卡手续费收入。而且,随着基金行业管理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已成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新 蓝海” ,多家支付公司 对这一市场跃跃欲试。截至目前,汇 付天下、通联支付、 银联电子、易宝支付、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七家机构已经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批,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成为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基金第三方支
17、付机构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户,比如汇付天下“天天盈” 平台已拥有超过150 万的用户、支持 46 家基金公司、32 家 银行、800 余只基金产品;银联电子的“银联通”合作基金公司已达 57 家,支持基金产品近 900种、银行近 20 家,累 计用户超过 100 万。基金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银行代销业务形成冲击,影响了银行的基金代销手续费收入。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虽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如火如荼,大有逼宫商业银行之势,但在目前互联网金融还不是大众进行金融业务的主渠道,只是金融业的一个补充。细 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第三方支付企业还是 P2P 网络借 贷平台,它们的兴起
18、均是抓住了 银行限于自身条件和限制无法及时顾及的市场需求当互联网产生大规模支付需求,成就了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当小企业利用网络进行销售成为主流,阿里小贷等企业有了用武之地。在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的情况下,银行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对金融格局改变,不断提升和改变自己,以便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互联网大潮中。相较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缺乏的是“互联网基因” 。如果用互联网基因重组行业,想必凭借严格的监管、雄厚的资产、良好的信用体系和完善的安全机制,商业银行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最大赢家。(一)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智慧银行客户资源是银行务的一切根本。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改变 了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催生了新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传统的以 账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已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银行 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银行经营管理经验,打造智慧银行,重塑业务流程,高效配置资源,敏锐 洞察引领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