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邵阳中考真题语文.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613238 上传时间:2019-06-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湖南邵阳中考真题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湖南邵阳中考真题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湖南邵阳中考真题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湖南邵阳中考真题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湖南邵阳中考真题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真题语文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 分)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这篇网文为了传达“外卖有罪”的理念,不惜诅咒下一代。过去很多人都被你穿过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刷过屏。文中同样给出一个十分 h( )人的数字:牛仔裤几乎就是由水制成的,一条牛仔裤居然要耗费3480 升水。呼吁环保是一件好事,但_(故意说些夸大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是不正确的方式。与其妖魔化外卖,不如关心一下垃圾分类体系的建设更靠 p( )一些。(1)给划线的字注音。 (2 分)诅咒_ 耗费_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答案:z ho(2)根据拼音写汉字。

2、 (2 分)h( )人 靠 p(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答案:唬 谱(3)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提示,用正楷字写出一个恰当的成语_。 (2 分)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积累。答案:危言耸听、骇人听闻、耸人听闻。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B.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C.领导们应该事先未雨绸缪,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D.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人们出行方便快捷。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 汗牛充栋:形容著作

3、或藏书极多。望文生义,与语境不符。B 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适用对象错误。C 未雨绸缪:喻事先做好预防、准备工作。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D 鳞次栉比:用来形容建筑物、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适用对象错误。答案:C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C.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 3 比 0 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4、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A 用词不当,将“发扬”改为“发挥” 。B 语序不当,把“干预”和“发现”的位置互换。D 有歧义。 “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飞虎队一直没赢;另一种是海燕队没赢过飞虎队。答案:C4.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2 分)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A 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C 句运用了

5、借代、反复和对比等修辞;D 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答案:B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 “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 “会元” “状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6、的识记。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答案:D6.古诗文默写填空。 (8 分)(1)报君黄金台上意,_。 (李贺雁门太守行 )(2)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所发表的演讲中引用“_,_” (李白行路难 )来寄语中俄关系将继续破浪前行。(4)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 “_,_” (刘禹锡陋室铭 ) ,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 ,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人生有限,学海无涯

7、,此第四境界。解析:本题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注意识记与积累,不要写错别字。答案:(1)提携玉龙为君死(2)晴川历历汉阳树(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4)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7.名著阅读。 (2 分)“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骨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1)此语段出自海底两万里 ,文段中的船长是_(人物) 。 (1 分)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的积累。答案:尼摩(2)

8、体会文段中的语言,概括作品中船长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任写两点) (1 分)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答案:头脑冷静,沉着智慧,富有正义感和奉献精神,反抗殖民主义者,是有勇有谋的工程师,海的隐者。8.综合实践。 (6 分)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二:(1)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2 分)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归纳。答案:信息里同时体现“生

9、态文明” 、 “环境保护” 、 “美丽中国”这三个要义。(2)材料二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语意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任选一个要素说说它的寓意。 (2 分)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构图要素由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字母 ZHB 构成。答案:橄榄枝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植物和生态环境。地球、太阳、山、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山和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具有中国特色。ZHB 为“中国环境保护”的缩写,表明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3)小明的父亲为爷爷的九十大寿准备了很多烟花爆竹。小明劝阻父亲不要放烟花,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可父亲说:“爷爷九十岁生日值得庆贺

10、,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表示孝道。 ”如果你是小明,请从“孝道”和“环保”的角度劝阻父亲(50 字以内,语言得体) 。 (2 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语言一定要得体,注意字数的要求。答案:爸爸,我不赞成放那么多烟花。其实,表示孝道的方式有很多种,放花炮既不能为爷爷带来任何好处,还污染环境,影响邻居二、阅读与赏析(40 分)(一)文言文阅读(16 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

11、,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乙】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

12、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广才:增长才干。淫慢:放纵懈怠。险躁:轻薄浮躁。意:意志。9.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4 分)(1)后值倾覆(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静以修身( )(4)悲守穷庐(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本题中的“以”是“用来” ;“驱驰”是古今异义词,“奔走效劳”的意思。答案:(1)遇到,正好碰到(2)比喻奔走效力(3)用来(4)穷困之人居住的房屋10.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

13、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答案:(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难之间(我)受到委任。(2)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坚定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11.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 (2 分)(1)咨臣以当世之事(2)险躁则不能治性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断句能力。首先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答案:(1)咨臣以当世之事(2)险躁则不能治性12.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甲乙两文都是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忠心

14、可鉴;乙文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待殷切。B.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刚柔相济,富有音韵美;乙文则以骈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C.甲文内容丰富,情深辞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启发后主励精图治;乙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D.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忧汉室,劝后主广开言路,纳谏治国;乙文体现作者情操高洁,教育儿子修身养性,淡泊明志。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综合分析。 诫子书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据此,C 项, “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的理解是错误的。答案:C13.乙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

15、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字词的理解与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答案:“驰”与“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逝速度之快,一去不复返的状态,告诫儿子珍惜光阴,坚定意志。14.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几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诸葛亮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他的这些品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任写两点谈启示) (2 分)解析:结合两篇文章内容进行概括,还可以根据平时对诸葛亮的了解进行概括。然后根据了解诸葛亮的品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着修养、读书、忠诚、爱国等方面来谈启示。答案不唯一。答案:(1)品质:忠心耿

16、耿,知恩图报,心系家园,以天下为己任,教子修身明志,重视德行等。 (2)启示:现代社会有些孩子不知感恩,诸葛亮知恩图报的品质是一种美德,令人敬佩。诸葛亮爱家爱子、重视孩子德行的情怀令人感动,等。(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 7 至 18 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 个男生就有 12个超重、5 个肥胖,100 个女生就有 7 个超重、3 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控制饮

17、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材料二:材料三: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肥胖也属营养不良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 2 岁至 6 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

18、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 至 17 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 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 60 分钟的充足运动。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重视学生一日三餐据北京市 2015 年度

19、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15.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 1 和图 2 所表达的信息。 (2 分)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图表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

20、综合分析。答案: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16.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2 分)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选择一种说明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分类别(2)举例: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控制饮食。2要增强运动。(3)作用:分别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说明如何控制肥胖现象。17.“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本题抓住“尽”字的表达作用分析即可。答案:不能删去。

21、这里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尽”是指不完全如此,去掉“尽” ,意思就变了。18.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2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宜答“同意” ,理由见原文:“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营养不良的发生。 ”答案:略(三)议论文阅读(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母语是教育的起点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 ,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 ;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代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 “对语言感到敬畏” ,最好还“对语言

22、产生高贵的热情” 。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我们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

23、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 。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

24、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解析:本题考查论点的理解。标题就是论点。答案:母语是教育的起点20.第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5、(2 分)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此句明显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答案: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母语”比作“文化母乳” ,形象地论述了母语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21.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文章第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B.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C.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D.作者号召我们要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B 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答案:

26、B22.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 (2 分)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主旨以及主观感受,言之有理即可。答案: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写一手好字,不但便于与人交流,还体现我们个人的修养和情趣。同时,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血脉。用键盘打字,字体规范、速度快、准确性高。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汉字书写,也要重视键盘打字,把键盘打字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手段。(四)记叙文阅读(8 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奶奶的第一次合影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过一次生日就会折

27、寿半年。她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辈的,都尽量顺着她,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尽管我曾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任何印记。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对襟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九十了。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尽量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

28、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 “啪啪”地往地上落。 “叶落归根了!”奶奶嘴里嘀咕一声,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几声,她才应一声。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速公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我还一直为我们家地处偏僻地带,不会被现代化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跟老板请了假,回去看看。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棵高高挺立的油桐

29、树首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耳后,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来,回头看,是奶奶。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她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走出她“宅”了许久的屋子,微笑地看着我说:“二丫,你知道不,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是你爷爷盖房时栽的,你爹才 7 岁时,你爷爷蹬脚走了,他走时树才有碗口那么粗。 ”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它现在粗得我一抱都搂不严。奶奶说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了,咱们的老屋和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要和树连同这老屋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也该到头了。 ”我的眼泪

30、竟然“哗”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奶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的光。透过被泪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里的奶奶,使劲地摁了快门。奶奶看了看相机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收起来吧,也不知道你爷爷敢不敢看。 ”她颤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一年后,奶奶和那棵老油桐以及老屋永远地待在了一起。23.根据第 1 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奶奶的性格特点。 (2 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第段写奶奶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而且这种思想她坚持了一辈子,可见其迷信且固执。据此理解作答。答案:迷信、固执。24.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2 分

3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答案:设置悬念, “第一次”合影是什么情况,和谁“合影” ,这些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合影”二字点出贯穿全文的线索“照相” 。“第一次合影”是全文的核心内容,揭示作品的主旨,表现奶奶对爷爷和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对家的热爱。25.小说多处提到油桐树,请说说油桐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 分)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结合景物描写出现的位置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即可。答案:小说四次出现油桐树,作用有以下几点:贯穿主要情节,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形象,升华作品主旨。

32、2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 9 段中划线的句子。 (2 分)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注意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这里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那条白线比作一道“阴森恐怖的符” ,表现“我”面对拆迁惊慌、无奈的心态。也说明拆迁给“我”的冲击之大,因为爷爷栽的油桐树即将消失,奶奶即将逝去。三、写作与表达(50 分)27.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文题一:考试文题二:你现在正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大自然王国,那里有美丽的花草树木相依相随,可爱的飞鸟鱼虫深情交谈,欢快的泉水山石友好对话,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你,在那里

33、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请你放飞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如果你选文题二,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成记叙文体;(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 600 字。解析:(1)是一篇命题作文。 “考试”是发散思维的原点。由“考试”应联想到相关人、事、物、理等。可以写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考试,叙写考试中发生的有趣而难忘的故事,叙写考试带来的酸甜苦辣,笑容与泪水;也可以写社会中的人生“考试” ,这些考试,检验了你的人格品性,磨炼了你的意志品质。 (2)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主要为我们设置了写作的情境。可以通过对“我”与森林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展示“我”对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