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工业大学动科 09 级1第一章 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害无毒的所有物质 营养物质:饲料中能够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成为营养物质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事物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成分 饲料中营养物质分为哪几类?他们的基本功能?答:1. 水 它是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在饲料中以游离水,吸附水,结合水形式存在2.碳水化合物 它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它的结构和成分有差异,对于动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抗营养作用3.脂类 作为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能量的贮备存在于动物体内4.蛋白质 她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动物
2、营养中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和重要的,不能被其他营养物质代替5.矿质元素 作用维持体内内环境,组成骨骼,作为霉的活化剂和成分,组成激素的成分6.维生素 作为活性物质的辅基或辅酶,有的是激素的组成成分或起抗氧化作用 饲料与营养物质的差别?以及二者的关系?饲料是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害无毒的所有物质.而营养物质是饲料中能够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成为营养物质由此可以看出饲料的范围比营养物质范围大,及饲料包括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饲料的一部分,是饲料的重要成分.第二章1.采食量:动物在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重量,一般以日采食量表示,即动物在 24h内采食饲料的重量2.
3、随意采食量:指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采食饲料的数量。自由采食量决定动物的采食能力3.实际采食量: 是动物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对采食量的一种计量方式,在不同的饲养制度下,动物实际采食量是不同的4.消化: 是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5.吸收:指饲料经过消化道各种方式的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分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吸收后的营养物质被运送到机体各部位,供机体利用。6.:消化率、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程度,通常用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
4、百分数表示7.利用率:动物处于维持代谢状态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占采食量的百分比8.表观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营养素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9.真消化率:在表现消化率基础上,扣除粪便中的内原部分,所得到的消化率为真消化率2、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 3 大消化方式? 物理消化:是指通过采食,咀嚼,和胃肠运动,将食物磨碎,混合和推动事物后移,最后将消化残渣排除体外的过程 化学消化:通过消化道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酶以及饲料中所含有的消化酶对饲料进行分解的过程 微生物消化:动物消化道内共生的微生物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的过程3、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机制? 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俩种简单扩散:小
5、分子物质、脂溶性物质和一些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转移(转运)的过程,其特点是不消耗能量。易化扩散: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膜内载体的参与下的一种顺离子浓度梯度的转运过程,如水、电解质、简单多肽、Ca+等。 主动吸收:是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需要载体的参与,同时消耗能量,它是高等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河南工业大学动科 09 级2方式 胞饮吸收:是吸收细胞以吞噬的方式将一些大分子物质吸收的过程.4、猪、家禽、反刍动物、非反刍草食动物的消化特点? 口腔:猪口腔内牙齿较发达,可以将食物进行充分咀嚼,家禽的喙代替了家畜的唇,没有牙齿,食物直接进入嗉囊,非反刍食草动物牙齿更发达,对饲料拒绝的时间更长,反刍
6、动物没有门牙,具有独特的反刍现象 胃:猪有相对大的胃,家禽具有俩个胃和一个嗉囊,一个是腺胃分泌消化液,一个是肌胃,是研磨食物作用,嗉囊是储存食物的,马胃比较小,只能消化少量食物,主要是推动事物进入小肠,反刍动物有四个胃,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前三个进行微生物消化,后一个进行化学性消化 肠道:猪对粗纤维消化能力有限,只能消化少量的纤维,家禽微生物消化主要在盲肠中进行,马对粗纤维 i 消化介于猪和牛之间,反刍动物经过瘤胃和大肠的二次微生物发酵,利用粗纤维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5、影响采食量的因素?1).动物的生理因素 1.体重 体重越大为持续啊哟的能量就越大,采食量就越大2.动物
7、的个体差别和生理状态 动物个体对饲料的喜好程度不同,以及处于不同生理阶段对采食量也有影响3.疾病因素 疾病对动物的采食量影响最大4.条件反射 训练动物建立条件反射,以便提高采食量2)、饲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味道:不同动物对不同味道的喜好程度不同。反刍动物:甜味;仔猪:甜味;成年猪:酸味;鸡:感受范围比较宽,味道的不同就影响采食量 气味:由挥发性物质产生,添加香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动物对事物的美味感,但不能弥补质量低劣的食物 物理性状:饲料的组织结构和颗粒大小影响饲料被接受的程度 视觉:颜色不仅指示饲料的位置还影响动物的采食量3).饲料营养物质含量因素 含量不同影响采食量4).饲养环境 卫生又安静
8、的饲养环境,是动物的采食量过程正常,保证动物健康成长6、影响动物对饲料消化率的因素?(一)动物因素 1、动物种类和品种 不同类的动物,消化道结构和容积,消化酶种类和数量,微生物消化的位置和能力等均有差别,及消化能力不同2、动物年龄和个体差异 幼小动物消化系统还没发育完全,极易遭到劣饲料刺激和损伤,消化酶减少,消化能力差,成年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影响不大(二)饲料因素 1种类 饲料种类不同,营养物质含量差别大,质量和消化性差异大2.化学成分 粗蛋白含量高,有利于动物的消化,粗纤维含量高,不利于动物的消化3.饲料中抗营养因子 饲料本身含有的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4.饲料加工 饲
9、料的加工方式也影响动物的吸收(三)饲养管理技术 1.饲养水平 饲养水平对杂食性动物的影响较小,对草食性动物影响大2.饲养条件 在温度适宜和卫生健康条件较好的条件下,动物对魔种饲料的消化率高于恶劣的饲养条件3.饲料添加剂 在饲料添加适量的抗生素,酶制剂,益生素,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动物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第三章1简述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在体内燃烧的能量不能完全转化为能被动物利用的有效能,营养物质再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代谢的过程中伴随这一部分流量的损失,这部分在体内转化过程:总能包括消化能和粪能(1.没河南工业大学动科 09 级3消化的饲料),消化能
10、包括代谢能和尿能(饲料代谢的部分能量),代谢能又分为净能和热增耗(采食,消化,代谢产物消耗的能量),净能包括生产净能(1.组织能量 2.怀孕,哺乳 3.毛发 4.劳动)和维持净能(1.基础代谢2.随意活动 3.体温调节 4.废物的产生和排泄)2试述能量对动物生产的意义? 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产品 1.维持生命 动物所进行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没有能量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2.维持体温 体温的维持是由体内的产热和散热俩个生理过程进行调节的 3.生产产品 动物生长繁殖生产产品主要表现在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沉积,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沉寂都需要消耗能量, 能量过多过少都对生产产生不良影响
11、因此要严格控制饲料的能量浓度3热增耗的来源有哪些?热增耗来源于饲料营养物质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代谢所消耗的能量产热,是采食后的体热差,因此热增耗来饲料营养物质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代谢4. 试述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因素? 动物因素 1.生产目的与能量效率 2.动物种类和能量转化效率 3.增重成分和能量效率 饲料因素 1.饲料种类和能量效率 2.热增耗与能量利用率 3.饲料营养成分与能量利用率 4.饲料添加剂与能量利用率5试述各类动物的能量体系为何不同?从消化代谢来看,不同层次的有效能包括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维持净能、生产净能。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对不同的动物采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
12、一般情况下,消化能只考虑粪能损失,未考虑气体能、热增耗损失,不同的动物她的消化能不通,进而造成能量体系不同, 不同的动物其粪能,尿能,热增耗 以及发酵产热不同,以及动物饲养目的不同其生产净能不同,动物本身代谢不同,消耗的能量也不同,最终导致能量体系不同.第四章1. 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有何不同?由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其胃肠道结构的不同,对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利用不同.在单胃动物胃肠道中只有单糖才能被直接吸收,其他形式的糖必须被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或者微生物来源的酶降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利用,他们在小肠前段被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对单糖的吸收最强,回肠吸收很少,大肠和
13、胃对单糖的吸收最少,而反刍动物由于瘤胃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发酵,瘤胃是主要的消化部位,被吸收的主要物质是挥发性脂肪酸,以单糖吸收很少,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被代谢成挥发性脂肪酸,而宿主细胞需要的葡萄糖,大部分要经过发酵产品通过糖原异生过程供给,是碳水化合物供给葡萄糖的效率变低.2. 碳水化合物有什么营养功能?营养性多糖的营养生理作用 动物体内的能量来源 动物体内的能量贮备物质 动物产品合成的原料 营养性多糖的其他营养生理作用 结构性多糖的营养生理作用 提供能量 粗纤维是反刍动物的一种必需营养素 精粗饲料比例对产乳的影响 提供消化道发育 粗纤维可降低有机化合物的消化率动物自身合成糖类生理作用 自身合成的
14、糖类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中,作为体内代谢的活性物质,细胞的结构成分,参与各种生命过程.3. 简述非淀粉多糖的分类及抗营养特性。非淀粉性多糖按其溶解性分为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和非水溶性淀粉多糖.抗营养性特点: 1.降低物理性消化的有效河南工业大学动科 09 级4性,延长食糜的排空时间,抑制动物采食2.与酶和底物结合,导致营养屏障作用,降低化学消化有效性3.为后肠细菌提供营养底物,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加剧宿主和细菌之间的养分竞争4.加快胃肠道粘膜更新,导致消化酶代谢偿性分泌,增加内源性物质损失4.寡糖的功能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 促进机体肠道内微生态平衡 2. 结合并排出外源性病原菌 3. 调节机体的
15、免疫系统 4. 寡聚糖的能量效应第五章1 简述脂类的定义及分类。脂类: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脂类按是否与碱发生皂化反应非为可皂化脂类和非皂化脂类.可皂化脂类包括简单脂类和复合脂类,非皂化脂类包括固醇类,萜烯类.脂溶性维生素2 简述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a) 提供能量含能高。代谢损失少,有较低的热增耗较高的消化率(b) 贮备能量 c) 提供必需脂肪酸d) 协助脂溶性物质的吸收e) 维持体温、防护作用及提供代谢水 f) 调节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g) 其他作用 在饲料加工中,添加脂肪可降低粉尘,提高颗粒料质量。 提高饲粮的适口性和采食量 3 比较非反刍动物与反刍动物脂肪消化
16、、吸收和代谢的特点。反刍动物 脂类在瘤胃的消化特点是:不饱和脂肪酸氢化变成饱和脂肪酸。微生物合成支链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增多。甘油被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少量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变化。 从瘤胃中进入十二指肠的脂类脂类是由微生物合成的脂类、少量瘤胃中未消化的饲料脂类和吸附在饲料颗粒表面的脂肪酸组成。 甘油在瘤胃中被降解成了挥发性脂肪酸,在反刍动物十二指肠中几乎不存在甘油一酯。 乳化形成的混合微粒由溶血磷脂、脂肪酸和胆酸构成。 短链脂肪酸(小于 14 个碳原子)不结合到混合微粒中,可以直接被肠壁吸收。吸收特点 瘤胃壁吸收短链脂肪酸空肠前段吸收混合微粒中的长链脂肪酸空肠中、后段主要吸收混合微粒中的其他脂
17、肪酸。代谢特点: 贮存在动物体内的脂肪经脂肪酶的动员而分解供能,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1 mol 甘油彻底氧化分解净生成 2022molATP。饲料来源的脂肪酸和内源代谢提供的脂肪酸,在细胞内分解的主要途径为 -氧化。偶数碳原子脂肪酸经过连续-氧化降解生成多个乙酰 CoA,同时生成 NADH 和 FADH2,产生大量的ATP,例如 1mol 棕榈酸(16 碳饱和脂肪酸)彻底分解净生成 129mol ATP。按每 mol ATP 储存能量33.47kJ 计算,棕榈酸在体内 -氧化供能的效率约为 44%。单胃动物: 吸收特点:脂类到达十二指肠后,在肠蠕动的作用下与胆汁混合并乳化形成水包油滴消化特点:
18、胰脂肪酶在辅脂酶(将前者吸附到水界面上)协助下将甘油三酯水解为二酰甘油和单酰甘油4.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分类及营养生河南工业大学动科 09 级5理功能。必需脂肪酸是指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在体内具有明确的生理作用,对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分类:主要有三种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必需脂肪酸的营养和生理作用 1作为生物膜的构成物质,维持其正常流动性 2. 合成前列腺素:包括凝血恶烷、环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 3. 调节胆固醇代谢:胆固醇必须与必需脂肪酸结合后正常转运第六章 必需氨基酸: 是指动物不能由体内代谢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19、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是指动物在某一生长阶段或生理状态下,内源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是指机体内以必需氨基酸作为前体合成的氨基酸,反应是不可逆的 限制性氨基酸;指饲粮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需要量相比,差距较大的氨基酸。 理想蛋白模式;理想蛋白模式的本质是氨基酸间的最佳平衡模式,以这种模式组成的饲粮蛋白质最符合动物的需要,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利用。 非蛋白氮;粗蛋白中除了真蛋白质外,还包括游离氨基酸、肽、酰胺、生物碱、有机碱、氨、尿素、尿酸和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a) 简述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非反刍动物:对饲料中的蛋白质的消化在胃和小肠上部
20、进行,已通过酶解的化学性消化为主,并伴随部分物理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蛋白质进入胃后,胃酸一方面是蛋白质变性,破坏其结构,暴露其对蛋白酶敏感的肽键,胃壁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激发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蛋白质转化为游离氨基酸,二肽,三胎后吸收,这些物质通过细胞内途径进入肠粘膜细胞,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主要以瘤胃中微生物消化为主,真胃和小肠中的化学性消化为辅,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中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一次讲解成肽和氨基酸,其中一部分被微生物直接利用,直接合成微生物蛋白,一部分在细菌托氨酸基酶降解为氨,挥发性脂肪酸,和二氧化碳在被微生物利用合成微生物蛋白, 过
21、瘤胃蛋白与微生物蛋白进入真胃和小肠继续进行化学消化,有胃肠道分泌的各种蛋白酶和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在被吸收.b) 非蛋白氮对反刍动物的意义?尿素饲用应注意哪些问题?非蛋白氮进入反刍动物瘤胃后,氨基酸,肽.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以直接用于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经过多次循环后大部分非蛋白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少量由尿排出,尿素饲用应注意哪些问题(1)适应期 23 周,缓慢增加到所需用量 (2)合理搭配饲粮, 与谷物精料混合饲喂,促进能氮同步释放 。(3)控制用量,尿素在饲粮中的含量不超过其干物质的 1% 。(4)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含量。饲粮含有大量非蛋白氮饲料时,减少尿素。 (5)避免与水同时饲
22、喂,应在饲喂尿素34 h 后饮水。 (6)避免与含脲酶高的饲料如生大豆、偏生的豆饼等混喂(7)3 月龄以下的反刍动物禁止用尿素。(8)尿素中毒,及时解毒。可用 2%的醋酸溶液灌服或用 0.5%食醋灌服。c) 反刍动物瘤胃蛋白质消化的优缺点有哪些?1)可以利用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菌体蛋白和必需氨基酸,满足反刍动物的维持需要,并保证一定的生产水平2)可以利用劣质蛋白质合成微生物菌体蛋河南工业大学动科 09 级6白,利用非必需氨基酸合成必需氨基酸,提高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3)瘤胃蛋白质消化的缺点在于大量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被 微生物降解,存在能量和蛋白质的双重损失4)瘤胃蛋白质降解率不仅决定了过瘤胃蛋白的
23、数量,也影响着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量。适宜的瘤胃蛋白质降解率有利于充分发挥瘤胃的消化吸收优势,避免饲粮蛋白质的浪费。d) 小肽的吸收有何特点?其营养作用有哪些?小肽参与蛋白质合成.还具有特殊的营养作用或生理功能1寡肽促进氨基酸吸收 2. 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 3.提高矿质元素利用率 4.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 第七章1. 必需矿质元素:在动物生理和代谢过程中有明确的功能,必须由饲料提供,供给不足则产生特有缺乏症,及时补充则症状减轻或消失的矿质元素称为必需矿质元素称为必需矿质元素 2. 常量元素: 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01的必需元素,此类元素有钙、磷、钠、钾、氯、镁、硫等 7 种。 3. 微量元素:一些
24、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体内含量小于 0.01的必需元素。4. 畜禽钙、磷缺乏症有哪些?典型症状分别是什么?答: 佝偻病:幼龄生长动物;骨质软弱,腿骨弯曲,脊柱呈弓状,膝关节和跗关节肿胀,骨端粗大,四肢行动不便2.软骨症:骨组织疏松呈海绵状;高产动物(奶牛、产蛋鸡)易出现 Ca 缺乏3. 低磷性骨质疏松症:牛患病表现为食欲异常、极度消瘦及异食癖,并常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软弱、生长减缓、繁殖异常。还伴随产乳量大幅度下降。猪、鸡呈营养性瘫痪,马表现为骨折。缺磷的动物其血液中的无机磷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标准。4.产乳热(产后瘫痪,分娩瘫痪):高产奶牛产犊后出现的血浆缺钙疾病。5. 畜禽铁、铜、锌、锰、碘、硒、钴
25、的典型缺乏症有哪些? 1.铁 缺铁表现:典型缺乏症:贫血 生长慢,昏睡,可视粘膜变白,呼吸频率增加,抗病力弱,严重时死亡率高。过量铜、锰、锌、钴、镉和磷、植酸抑制铁吸收。 2.铜 草食动物易缺乏,猪、禽不易出现缺乏 贫血:肝脏中铜浓度、血液中铁浓度及血红素含量下降。 铜中毒:贫血、肌肉苍白、生长受阻等。 3.锌 缺乏表现:生长慢,采食量下降,食欲差,皮肤和被毛损害,雄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睾丸发育不全,精子成活率低。家禽种蛋孵化率下降,鸡胚畸形。母畜繁殖性能降低,骨骼异常等。典型缺乏症:皮肤不完全角化症,皮肤变厚角化,但上皮细胞和核未完全退化,脱毛。4.锰 一般表现:生长停滞、骨骼畸形、繁殖功能
26、紊乱以及新生动物四肢运动失调等 典型症状:1.滑腱症(禽类):雏鸡缺锰,症状为腿骨粗短、关节变形、因腓长肌腱脱出而不能直立,最后可导致死亡。2.软骨营养障碍(禽类) :下颌骨缩短呈鹦鹉嘴。鸡胚的腿、翅缩短变粗。死亡率高。 3.产蛋母鸡:缺锰时导致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种蛋孵化率降低。4.猪:脚跛症。后踝关节肿大和腿弯曲缩短。5.绵羊和小牛:表现站立和行走困难,关节疼痛,不能保持平衡。6.山羊:出现跗骨小瘤,腿变形。5. 硒 一般症状:猪、鼠:组织中河南工业大学动科 09 级7硒浓度下降。血中 GSHPX和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活性下降。6. 碘 典型症状: 肝坏死,肌肉营养不良(NMD)、桑椹心(
27、MHD)或白肌病(WMD),死亡率高 典型症状: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甲状腺细胞代偿性实质增大:表现,生长受阻,繁殖力下降。7. 钴 反刍动物牛、羊容易发生缺钴现象。 反刍动物缺钴,食欲差,生长慢或失重,严重消瘦,异食癖,极度贫血致死。亚临床缺钴,表现生长不良,产奶量下降,幼畜出生体弱,成活率低等。第八章1. 维生素 :是动物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机体内起着与三大营养物质完全不同作用的有机物.脂溶性维生素 : 以维生素原形式存在于植物组织,能够在动物体内转变成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 碳、氢、氧外还含有氮、硫及其它元素,没有维生素原,存在于植物组织里维生素拮抗物 : 指
28、那些具有和维生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却不具有维生素生理功能的物质。维生素类似物:除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外,其他具有维生素功能的化合物2. 简答硫胺素、核黄素、泛酸、胆碱、烟酸、吡哆醇、维生素 B12、叶酸、生物素和抗坏血酸的典型缺乏症分别是什么?硫胺素: 硫胺素缺乏时,动物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瘦弱、生产性能下降。体温降低、羽毛蓬乱、步态不稳,心脏、胃和肠壁萎缩。皮肤和黏膜发绀。硫胺素缺乏时,血中丙酮酸和乳酸浓度增加。核黄素: 核黄素缺乏动物一般表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生长发育速度下降,神经过敏,皮肤干裂,眼部受损,视力下降,被毛生长不良,繁殖力下降及胎儿畸形率增加等泛酸
29、: 畜禽缺乏泛酸一般症状: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羽毛和被毛生长不良,皮肤及黏膜发生炎症;肠道和呼吸道易患疾病;生殖机能紊乱;神经系统紊乱;抗体形成受阻;肾上腺功能缺陷等胆碱: . 缺乏胆碱一般表现为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下降,骨和关节畸变,死亡率增高。胆碱缺乏可引起脂肪代谢障碍,使脂肪在细胞内沉积,从而导致脂肪肝综合症。烟酸:皮肤病变,消化功能紊乱,口腔,舌,胃肠道粘膜损伤,神经产生变化,食欲不振,结肠和盲肠坏死,繁殖力下降,被毛生长不良吡哆醇: 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停滞;易患皮炎;贫血,部分脱毛;肝脏和心脏受损,功能减弱;神经系统病变,出现类似癫痫的惊厥现象;繁殖机能紊乱等维生素 B12:
30、维生素 B12 缺乏一般表现,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低,生产和繁殖力下降,抵抗力降低,步态的不协调和不稳定,引起肝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蛋白质沉积减少,皮肤粗糙和皮炎等症,有时可产生小红细胞贫血。叶酸: 叶酸缺乏时,一般表现为除生长受阻外,人与畜禽的明显症状: 巨红细胞性贫血症,红血球数量减少,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产生老的分叶中性白细胞 ; 发生造血障碍及蛋白代谢障碍; 肝功能受损; 口唇炎、舌炎、咽炎以及胃酸缺乏、慢性下痢等;生物素: 生物素缺乏一般症状:可引起生长迟缓,饲料报酬低,生产性能下降,繁殖机能紊乱,脂溢性皮炎,脱毛,角化,易感传染病等。现代养殖使家畜食粪机会减少,
31、从而可能出现生物素缺乏症。抗坏血酸: 维生素 C 缺乏一般表现为首先是组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降低。其后出现食欲不振、生长、生产和繁殖受阻,易患贫血和传染病,黏膜自发性出血。3. 阐述维生素 A、D、E 和 K 的生理功能。河南工业大学动科 09 级8维生素 A: 1.维持正常视觉 2.保持上皮组织的正常 3促进性激素形成4. 促进生长 5.维护骨骼的正常生长和修补 6.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7.维持细胞膜稳定性,增加免疫球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维生素 D: 1.维生素 D 的基本功能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钙化。2.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正常水平 3.促进肠道粘膜和绒毛的发育维生素 E:1.抑
32、制脂类过氧化物的生成,终止体脂肪的过氧化过程,稳定不饱和脂肪酸,保护生物膜的完整性 2.促进性激素分泌,调节性腺发育和功能,改善生殖机能 3.促进促甲状腺激素和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成 4.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肌酸的代谢,提高糖和蛋白质的利用率 5.刺激合成辅酶 Q,促进免疫蛋白的生成,提高抗病力 6.还具有抗癌作用7.调节细胞和代谢,维持细胞正常功能,8.作为一种辅酶在氢传递系统中作为氢的供体 9.维持即溶正常功能,促使细胞复活,防止肝坏死和肌肉退化维生素 K:参与肝脏凝血酶源的合成,维持正常凝血,还有利尿强化肝脏解毒能力以及降低血压等功能,增加胃肠蠕动,预防细菌感染,参与钙的代谢.4. 在动物体
33、内,哪几种维生素是作为辅酶起作用的?维生素 E/维生素 B12/抗坏血酸 叶酸/生物素/泛酸/烟酸/核黄素第十章1. 消化试验和代谢试验有何异同,试验目的和方法有何区别?原理 消化实验:适用于评定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降解率。将待测 饲料密封于规定密度的尼龙袋中,通过瘘管置于瘤胃内降解后求消化率。动物采食的饲料首先经过消化道的消化吸收,不同的饲料原料中同一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是不同的,动物对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及能量的消化程度反映了饲料的质量。 直接法: 1.动物的选择与饲养管理 :营养状况良好和体质均匀的试验动物,品种、性别必须一致;日龄、体重,血缘关系和发育阶段等应相同。 2.饲料准备与饲喂
34、: 消化试验所用饲料中的养分含量应满足供试验动物的基本营养需要,养分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不能得到正确可靠的消化率测定结果间接法: 实践中有些饲料不宜单独喂猪。 为了测定单个饲料的养分消化率,则需进行两次或两组消化试验: 先测一种营养价值比较完善的基础饲粮的消化率; 代谢试验的目的是测定饲料的代谢能或营养物质利用率。家禽由于其粪尿一起经泄殖腔排出,粪尿可以同时收集,适合进行代谢试验。家禽的代谢试验根据饲喂方式的差别分为诱饲法和强饲法。诱饲法(一)原理 诱饲法最先由澳大利亚 Farrell 等(1976)提出,在预饲期通过禁食-诱饲训练,试验家禽建立起在短时间内完成规定采食量的条件反射,其消化过程基本
35、处于相同阶段,便于排泄物采集,减少试验误差。强饲法(一)原理 强饲法最先由加拿大 Sibbald 等(1976)提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禁食一定时间后强饲规定量的饲料,一方面可以避免家禽啄食过程中的饲料浪费,提高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消除适口性对饲料采食量的限制。但是强饲过程可能对试验动物产生应激,与生产条件具有一定差异。2. 全粪收集法和指示剂法各自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全粪收集法需要收粪设备: 收粪盘;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动物的肛门后挂一收粪袋,贮存由肛门排出的粪全粪收集法: 操作繁琐,工作量大,要求准确记录试验动物的采食量,且需收集全部粪便,通常准确的收集全部粪便难度较大,但该方法的
36、准确度高河南工业大学动科 09 级9指示剂:优点:指示剂法可以减少全部收粪法中每日收集和记录试畜采食量与排粪量的麻烦,省时省力,尤其是在收集全部粪便较困难的情况下,采用指示剂法更具优越性。缺点: 由于搅拌技术及动物采食、消化饲料方面的原因,加入外源指示物的比例不宜过高,故外源指示剂法不宜用于直接测定单个饲料养分的消化率,只能相对准确地测出整个饲粮的能量、干物质与有机物的消化率很难找到一种完全不被吸收和回收率高的指示剂。近年来有报道认为二氧化钛 (TiO2)作为指示剂具有更高的回收率。 由于分析测定方法上的误差,外源指示剂法和内源指示物在粪中的回收率均不能达到 100%,作严格的饲料消化率测定时
37、,必须利用全收粪法进行校正。3. 饲养试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遵循哪些原则?1试验的代表性 试验材料(包括动物)应能代表总体水平,试验条件不仅力求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同时还应考虑小试验扩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反映将来推广试验结果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饲料状况和管理水平等,以便在具体条件下应用。2. 结果的正确性 正确性包括准确性和精确性。准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接近于真值的程度。由于真值是未知的,所以只能用样本的统计数来推断。精确性是指试验误差的大小,可用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衡量。试验准确性不等于精确性,要想获得高的准确性,必须首先提高精确性。用增加重复、随机化、配对比较、区组设计等办法降低误差,提高试
38、验的精确性。3. 试验的重复性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相同的试验能否获得同样的结果,对于推广试验结果至关重要。为保证重演性,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各种设施、条件,遵守操作规程,详细观察,准确记录,仔细核对,认真分析,对可疑数据进行必要的重复验证,以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4. 试验动物的均匀性 主要包括遗传背景、年龄、性别、胎次、体重、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等。应使这些条件尽量相同或相近。5. 排除干扰因素 在正式试验前采用一定时间的预饲期有利于排除干扰因素。分期试验应合理设置间隔时期,试验饲粮的内在质量应符合试验设计的要求原则: 1. 重复重复同一处理设置的试验单位数称为重复。2.随机化随机化是将各
39、试验单位的相关试验因子通过随机分配到各种处理中去,各组随机接受任何一种处理,使其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分配到各处理组中。随机化的目的是使偏差趋于相互抵消,即把系统误差转化为偶然误差。3.局部控制 试验设计应考虑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控制和减少处理因素以外其他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4. 饲养试验有哪些主要方法?各种方法有哪些特点?(一)对照试验法 供试动物分为设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测定因素对动物生产性能或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此法在同一时期内可比较同一因素不同水平对动物的作用。 基础饲粮也可称为对照饲粮。动物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通过增加供试动物的数量降低动物的个体差异。 根据能够满足试验要求的
40、供试动物数量决定试验处理因素与水平的多少等。 分组试验法又可分为配对分组试验、不配对分组试验、随机区组试验和复因子试验等。 (二)分期实验法: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要比较不同饲料对奶河南工业大学动科 09 级10牛泌乳量的影响时,符 合试验条件的动物数可能特别少,进行分组试验有困难,则可采用分期试验的方法。 (三)交叉试验 把分组试验与分期试验结合在一起,既能消除供试动物个体之间的差异,又能消除试验期别间误差,使得到的结果更明显,结论更准确。(四)拉丁方试验 在供试动物数量受到限制、动物生理阶段对生产性能等试验结果影响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可不受试验期长短的影响,在不增加供试动物数量的情况下获得比较正
41、确的结论 。5. 同位素示踪法的优缺点是什么?同位素示踪技术的优点:灵敏度高,可以分别观测代谢物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周转代谢的速度等;结合屠宰试验可以跟踪某营养物质沉积到体内那些组织器官。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局限性:放射性标记物的操作、放射性防护、放射性测量以及稳定性同位素的测量均属专门技术,有关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放射性测量及稳定性同位素测量仪器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放射性、稳定性同位素的价格及样品分析费用较高,是造成同位素示踪试验费用较高的主要原因 6. 为什么给动物造瘘?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造瘘的方法有哪些?外科手术造瘘通过在动物腹部开一个
42、创口,并用瘘管与消化道某一部位相通,使消化道内容物能从瘘管中排出并实现体外收集,或者可通过瘘管向胃或消化道放入尼龙袋等测定营养物质消失率。反刍动物:一)瘤胃瘘管 牛的瘤胃瘘管由硬质塑料或橡胶制成,大口径瘘管一般采用橡胶材料,小口径瘘管可用 60cm 聚乙烯塑料棒加工而成。羊的瘤胃瘘管多用硬质塑料制成。硬质塑料瘤胃瘘管由底座、直管、旋套和瘘管盖构成;橡胶瘘管由上、下底座、直管和瘘管塞构成。 (二)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 十二指肠瘘管分为桥式瘘管和“T”型瘘管。一般用无毒软质塑料或较硬的橡胶制成,也有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瘘管。桥式瘘管实际上是两个瘘管,一个让食糜流出,取样,取样后剩下的又从另一瘘管送回消化
43、道。 单胃动物:(一)T 型瘘管法 该法是在肠道上安装一个 T 型套管,属于原位法。根据套管的位置和各自的特点,该法又可细分为简单 T 型瘘管法、瓣后 T 型瘘管法和回-盲瓣可以操纵的 T-型瘘管法。 (二)桥式瘘管法 该法属于全收粪法,是在肠道 2 个不同部位各植 1 个 T-型套管,然后用一桥型管将两者联为一体。取样时只要将其桥型联接管拿开,就可以从近端套管收集其全部食糜。取样后的剩余食糜经加温后可从远端套管送回猪体内,以保持动物体内的正常生理代谢。 第十一章维持需要: 维持状态时,所有营养物质仅用于维持生命的基本代谢及必要的活动。维持需要包括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需要。基础代谢: 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呼吸、循环、泌尿、心跳、胃肠道蠕动和细胞活动;适宜温度和绝对安静环境中,空腹、清醒、静卧、放松状态下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绝食代谢: 或称饥饿代谢或称空腹代谢,指的是处于适温环境条件下,健康和营养状况良好的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后,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得的能量代谢随意活动 :指的是动物为了维持生命必须进行的活动,例如,动物寻找食物而产生的运动。内源尿氮: 指动物在维持状态下,体蛋白质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排出的最低生理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