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吉林省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语不惊人死不休谈聊斋志异人物语言的描写论文提交人: 任鑫地址: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造纸厂厂宅 36461 号邮编:132002电话:279265527029062语不惊人死不休谈聊斋志异人物语言的描写蒲松龄,作为中国历史上无数失意文人的一个光辉代表,以其“ 文章辞 赋,冠 绝当时” 却又“遇合难期,遭逢不偶”,成 为他“出仕 ”人生观的一大悲 剧。但是, 纵观中华文学史, 聊斋志异继承了六朝传奇和隋唐志怪的优秀传统,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精品,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以往对聊斋志异的研究中,对于书中众多女性的形象塑造,对于作者抨击清朝初年
2、的科举制度和官场黑暗都有着深刻的论述。在蒲松龄洋洋洒洒二十四卷的作品中,无论是创新题材、 悬念设置,还是场景铺陈、安排线索,处处可圈可点、堪称典范。现仅就聊斋志异中人物对白的设置,做尝试性评析。聊斋志异中人物语言惜墨如金,除了展示作者文采的长段语言(如续黄梁),人物语言总是寥寥几语,可是这些话一旦说出,就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让人有石破天惊的感觉。聊斋志异中人鬼妖仙的对白总括起来有如下作用:勾勒性格、画龙点睛;借人物之口揭示主题;代替作者直抒胸臆。、勾勒性格、画龙点睛聊斋先生笔下几千个人物,千人千面,各不雷同,作者在塑3造他们时,除了叙述行为、描写神色之外,还大量的间接道出人物语言,这使得聊斋
3、志异中的大多数形象每逢开口便掷地有声。蒲松龄运用富有典型性格的的口语,来塑造千差万别的人物形象。在续黄梁一文中,福建的曾某见到卜挂者就问:“有蟒玉分否?”当得到了 满意的答案后,又 说:“ 某 为宰相时,推张年丈作南抚;家中表为参、游;我家老苍头,亦得小千把。于愿足矣。 ”这两小段话,充分暴露了他的狂傲野心。第一句话,是他刚刚中举人时得意忘形的心理写照。从他在文章后面的种种劣迹可以看出,就是这样一个无德无才的人,窃取了高位,还要招摇过市, 卖弄不已。如果第一句只是狂得自不量力,那他准备登台入阁的设想,就太让人不齿了。他当官,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社稷安危,就在素不相识的人面前,他也毫不避讳他那龌
4、龊的野心,竟然公开许愿任人唯亲。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两句话使这一无耻文人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而在故事陈锡九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可敬可爱的人物形象。文章洋洋千言,主要人物之一的周家大女儿(陈锡九妻),一共只说了两句话,只是其中第一句,细细品来就足以看出她重情轻利的美好品质。一开始,周某因嫌陈家贫穷,婚前就要“绝 昏” ,女儿执意嫁过去后又多次侮辱,强迫女儿回娘家,住了几天竟然背着女儿“逼索离婚 书” ,得到之后,马上又将她另许高门(二女被他“嫁”给一个孝廉做小老婆,得了很多聘礼)。在这些过程中周女一直都是在做无声的抗争“ 女不从”“女不肯归 ”,对于夫家、父家的4深刻矛盾,周女一直都是曲意排
5、解“强笑以乱其 词” 。父亲嫌贫爱富、百般刁难,但在她的心中父女情分不断,一忍再忍,当听到父亲落难时,她甚至“哀哭自咎,但欲觅 死“ 。无声的承受看出她的真情,但周女性格中的光辉决不局限于柔情的隐忍,当父亲把离婚书扔给她时,她才痛彻心扉的第一次呼喊:“我不曾悍逆,何为出我?” 因为她知道丈夫不可能主 动休她。这大声疑问。使往日所受的压迫和欺侮,一时间如火山喷薄而出。看似对离婚书的质疑,实为对父亲狡诈阴险的深刻揭露。接下来她马上要回家证实,这正是对那句肺腑之言的再一次诠释。她柔情似水,但反抗起来却是如岩石般坚定不移。周家大女儿是真情女子的代表,她不慕财富、不贪权贵,甚至连青梅(青梅中的狐生女,慧
6、美异常)那种为今后富贵投资的观点都不存在。这精练的语言,使一个典型人物呼之欲出。另在名篇阿宝中,孙子楚的几次言语也很有代表性。阿宝与他开玩笑,说他将六指去掉就嫁给他。孙子楚知道后只有两个字:“不难 ”,然后竟 “以斧自断其指。 ”为 了接近阿宝,他 变做鸟儿,要锁他时他说:“ 姐姐勿锁,我孙子楚也。 ”又说:“得近芳泽,于愿已足。 ”当阿宝终于被他感动,他却说 :“诳我。 ”几句轻声慢语,刻画出一个温文而雅,痴性难改的青年才子,似乎那倾心之恋就在字里行间浸润流淌。谈及人物语言塑造形象, 狐谐一文也不可不提。这篇文章言语设置别具一格,几乎是由狐女一人从头讲到尾。她的话语不仅让文中笑声不断,就是读
7、者也会忍俊不禁。在聊斋志异满纸“ 孤愤 ”的愁云笼 罩下, 狐谐简直可以算得上是蒲松 龄平生第一快文。文中的狐女是个聪明善良女性的化身,她藐视那5些不学无术而又自以为是的酸腐文人,为了回击他们的挑战,她出人意料的接连用诙谐、灼辣的言语给对方以无情的嘲骂。当孙得言出对狐女挑衅说:“妓者出门访情人。来 时万福,去时万福。 ”(她的丈夫叫万福)狐女笑着对道: “龙王下诏求直谏,鳖也得言,龟也得言。 ”一句巧对让四座笑倒,更 让孙得言无地自容。这样的诙谐答对在文中随处可见。作者在一系列的笑声戏语中,向男尊女卑的思想做了大胆的挑战。狐女的妙语连珠可谓形象塑造的别出心裁。或幽默诙谐,或柔情如水,或愚狂市侩
8、,或激昂慷慨蒲松龄在处理不同题材的时候,信手拈来将每句话赋予了生命的色彩,使得人物形象因各具特色的语言而让人久久难忘。、借人物之口,揭示主题蒲松龄作为清朝初年汉族的中下层文人,以其特定的政治地位,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欺凌与排挤。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冷眼识出清初社会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官场黑暗以及妇女问题等等众多社会弊端。也同样是蒲松龄的特殊地位,使得他不可能以直接的方式“达于圣明 ”,更不可能以其惊世之才造福于民。于是不向命运低头的人,借人鬼妖仙之口,道出世态炎凉、人间冷暖。这不仅是对香草美人、寓言借意的进一步继承与发扬,更是以毕生的行动实践着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梅女一篇,将主题定义为揭露
9、官场黑暗,恐怕比仅仅看中人鬼恋情更为恰当。文章以梅女负冤求人起始,以梅女洗冤为人终结,自始至终又处处不离冤情,而这十六年的冤仇借房主6之口一语道破:“此十年前梅氏故宅,夜有小偷入室,为梅所执,送诣典史。典史受盗钱五百,诬其女与通,将拘审验。女闻自经。后梅夫妻相继卒,” 区区五百钱,就可以将一个明明白白的入室行窃,变为铁打的冤案,让好好的梅氏家破人亡,一个小小的典史尚且如此,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 银” 里更不知有多少冤魂死不瞑目。看似主人不经意的闲言碎语,深刻揭露了清初官场腐败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反腐败的主题显露无疑。梦狼一篇的人物语言,以其夸张大胆、鲜明深刻的对白,更让人读来扼腕惊叹。
10、故事说,有个姓白的老人家,大儿子在江南作官。一天,老人做梦,去了大儿子的府第,一探头,一条大狼坐在甬道上,老人吓坏了,又进了一道门,看到堂屋里、台阶下,到处都是狼,再看屋前,白惨惨的人骨堆成了山。老人更是害怕,这时大儿子白甲见到父亲很是高兴,叫仆人准备饭菜。忽然看见一条大狼叼着死人进来,老人问,这是干嘛?白甲说:“聊充庖厨” 。老人家从梦中惊醒,急命二儿子去劝戒哥哥,但当官的白甲根本不在乎,贪财爱利的仆役满衙门都是,白甲告诉弟弟:“弟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黜陟之权在上台,不在百姓。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复令上台喜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只能够“聊充庖厨” 。一句 “聊充庖厨”使天
11、下贪官的兽性暴露无疑。白甲的第二段话,是贪官污吏媚上欺下的生动写照。本文的主题被白甲一语道破,在那全无青红皂白的世界里,或是象癫道人那样逃世为仙,或是象商三官那样以死相争,否则无辜的百姓只能为鱼肉,最后剩下的就是7“白骨如山” 。如果说 蒲松龄在梅女中对 墨吏的控诉还是深仇隐忍,淡淡叙出,到了创作晚期的梦狼,蒲松龄对于封建官员豺狼成性的愤恨就已经到了怒不可遏的程度。回视诗经陈风 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几千年来的比喻上传下承,如出一辙。但聊斋先生以其更为惊世的联想,更为深刻的人物言语,使官场黑暗暴露无疑,令世人警醒。除官场腐败主题外,蒲松龄最为关注的就是学术腐败。 考弊司中的虚肚鬼王,明明
12、掌管主考机关,但见了书生就要割肉,而且是“不必有罪,此是旧列。若丰于贿者,可 赎也。 ”(秀才言)明明标着“礼仪 廉耻” 却公然索贿。当有人求情 时竟说;“此有成例,即父命所不敢承!” 当时的仕途不但黑到了六 亲不认,就 连亲爹也不行!听起来滑稽,想起来可悲。这样的文章主题一旦揭示给读者,就不难理解蒲松龄内心的无限酸楚。三、代替作者,直抒胸臆“大道如青天,独我不得出!” 真正有思想的文人决不会甘于沉沦。他们会以一支支生花妙笔将胸中激愤诉诸于世。蒲松龄自己说:“ 披萝带荔,三 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 长爪郎吟而成癖。 ”胸中之言不吐不快,所以聊斋志异 很多篇章后都有“ 异史氏曰”,如果说这是全
13、篇的概括性抒情,那么每当情 节跌宕时作者的灵光一动又怎样体现呢?借助牛鬼蛇神直抒胸臆!由此,在聊斋志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蒲松龄用心去融化的人物,在对你诉说衷肠。聊斋先生在一员官中借狐之口,道自己心声。当有人问起8郡中几员官时,狐说“一员” 大家都笑他,狐接着 说:“通郡官僚虽七十有二,其实可称为官者,吴同知一人而已。 ”(吴同知为清官)多么令人心碎的比例:72:1 ,这就是蒲松龄看到的清初官场,这也就难怪会有促织里的家破人亡,难怪会有张鸿渐里几十年的奔波流浪。一个简单的“一员” 说不尽蒲松 龄心中多少民生疾苦,道不尽蒲松龄胸中多少壮志难酬。蒲松龄是愤怒的,在他创设的鬼狐世界里,不会让奸邪之徒逃
14、之夭夭,就是他们作了鬼,也决不放过。在续黄梁后半部,作者借阴司主管之口,让祸国殃民的曾某自食其果,百受折磨。他说:“此欺民 误国之罪,宜置油鼎! ”“倚 势凌人,合受刀山狱!”在算到贪赃时 ,他判定 “彼既积来, 还令饮去。 ”将其所贪的金钱,熔以烈火,从口灌如入,脏腑沸腾。这样三句话,不但让蒲松龄长输一口气,更让读者拍案叫绝。对于考场上贪污受贿使才子、名士含恨而死的考官,蒲松龄也是深恶痛绝:“笞罪太 轻,是必抉其双睛,以 为不识文之报。”(三生中屈死名士于兴唐之言)这不仅 道出了蒲松龄一人的心中愤恨,更讲出了被科举毒害的成千上万痛苦学子的心声。如果说仕途黑暗,困于名场的痛苦可以借“鬼才” 之
15、口吐露真情,那作为汉族文人,亡国灭种为异族所制的痛苦则更难以排遣。 林四娘是蒲松龄心中民族矛盾的代言者。当她的爱人说亡国之音让人酸楚,请她变音时,林四娘说:“声以宣意,哀者不能使乐,亦犹乐者不能使哀。 ”这种挥之不去的亡国之痛,黍离之悲,恐怕是清初汉族文人难说却不能不说的心中苦痛。 公孙九娘里记述日杀百人竟使材木售空,可见异族统治的残暴。而那时恰恰文字狱大发淫威,只言片语的过失都可能引来灭门9之祸。蒲松龄小心耕耘着自己心灵的园地,巧借明王府宫女的哀音,明确表达了亡国灭种的没齿难忘。林四娘诗云“静锁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天?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海国波涛斜夕照,汉家箫鼓静烽烟。红颜力
16、弱难为历,蕙质心悲只问禅。日诵菩提三百句,闲看贝叶两三篇。高唱梨园歌代哭,请君独听亦潸然。 ”聊斋志异能从清朝几次文字狱中幸免于难,恐怕大大得益于蒲松龄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写文章的心有如惊涛拍岸,但笔下的成文却似涓涓流水。“料应厌作人 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蒲松 龄借他笔下人鬼妖仙之口,道出人间、善恶美丑。那一句句真情流露,使他文章中的妇孺老少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那一句句市井民言,有如画龙点睛直陈世间百态、人情世故;那一句句肺腑之言,讲出作者一生悲愤、壮志难酬。蒲松龄和每个文学大师一样,对每一个人物都是惨淡经营一丝不苟。在蒲松龄杰出的文学成就为世人赞叹的同时,他对于人物对白的锤炼,恐怕有着更为积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学创作中人物语言可以发挥的巨大作用决不能等闲视之。参考书目:聊斋志异蒲松龄 著;聊斋志异选译 张学忠 著;聊斋新赏王林书 著10论文提交人: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 任鑫地址:吉林省吉林市 吉林造纸厂厂宅 36461 号 邮编:132002 电话:2792655 2702906 2002 年 9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