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体例之优势与挑战浅谈.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3630836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教材体例之优势与挑战浅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新教材体例之优势与挑战浅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新教材体例之优势与挑战浅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新教材体例之优势与挑战浅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人教版新教材体例之优势与挑战浅谈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为例唐年新寒假接了一个审稿的活,花了很大精力校对了由山东一批知名教师为湖北编写的人教版历史 2的教辅资料,算是对新教材的“经济史”专题有了较深的体会,尤其对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感触很深,现以之为例,谈谈新教材专题体例编写较我们现行通史体例编写之优劣。当然,一般来看,教科书的结构包括两部分:一是课文系统,它反映的是历史知识的体系和范围;二是辅助课文系统,它配合课文的学习,提供了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基本方式,可以使课文系统的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我这里想谈的是前者,主要着眼于其体例的异同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的优

2、势和挑战。一、就新教材体系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及优势是形成的新的学科体系,以纵为主,纵中有横,但这也正显露了其最大的弊端,即知识系统的跳跃性太大,横向联系不够,学生难于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和总体特征。这一单元包括三课,即“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罗斯福新政” 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从时间上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发生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后者是对前者应对的一种措施,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谈的是二战后至今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走向,是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从时间跨度来看,讲了半个多世纪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史,这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发展变迁的概貌,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

3、这个专题,但学生也极可能对这一大跨度时间历史的阶段特征不理解。比如 20 世纪 20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两者与很多事件关系密切,就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而言,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及其背后的隐患是其时代背景;就经济危机的影响而言,30 年代德日法西斯的上台,经济危机毫无疑问是温床,各国政治危机的加深和国际关系的日益紧张最终使得二战爆发;就横向对比而言,同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30 年代后期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凸显了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两种模式在二战后都被相同制度的国家所借鉴,但其结果迥

4、异;就其纵向比较而言,如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体现的是两种制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又如有人说,中国的邓小平和罗斯福是上世纪两大不朽的伟人,他们挽救2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以上这些是很难通过这种专题式的学习能够达到的认识目标,学生学完之后,很可能获得就是历史的一些支离破碎的截面,这些截面可能会在某一点分析的很深刻,但不可能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总体认识,比如学生可能不知道这场经济危机与法西斯主义出现和二战有什么关系,不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到来的根本性作用教材的这种编写,最终学生脑海里面的历史画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我很好奇,也很困惑。二、新教材有利于专题知识

5、的系统构建,有利于学生对某一问题理解的深化与拓展,但其理论性、专业性强,给老师带来相当的教学难度。学生在学完这一单元以后,应当会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发展变化有一个系统、深入的了解,这是旧教材通史体例教学在新授课时所不能达到的。从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很轻松地理出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的发展,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的交替或兼有使用。由于是专题式学习,教材对政策的发展演变及评价都有相当叙述,当前有正处于全球性经济危机,学生很容易地就会就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毫无疑问,当前各国都对本国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奥巴马的 7870 亿美元和中国政府的 4 万

6、亿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都体现了国家在危机面前对经济的干预,这也是对历史的一个借鉴,又如如何使各国在摆脱危机时所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不至于导致国际关系的紧张,不重复历史的悲剧,这段历史也为当前的形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新教材这种编排凸显了理论性和专业性,如第一章中国古代经济的讲解,古代瓷器分哪几种?青花瓷、彩瓷等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都是很专业的知识,对于一个以后不读历史系或不涉及相关知识的行业而言,这些知识是可以不掌握的。又如非洲史这一部分,据说包括人教社的一些编者都颇费心思,但由于缺乏相关史料,所依据的也不过只是一本研究书。这种理论性和专业性无疑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教师要达到什么样的

7、专业水平,要教到什么样的度,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三、新教材的专题体例开放,包容性强,能采纳和接受当代史学研究迅速发展的的新史料、新领域和新观点。比如社会生活史、民族史,在旧教材中都有所忽略,在新教材中有所重视。四、新教材关注教学方法的改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其在实践贯彻中有不小的难度。3目前,四个版本的教材所依据的都是课程标准,所谓一标多本。而在新课标中突出强调的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

8、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在经济史部分,人教版教材设计了关于衣食住行调查的活动课设计,应当比较明显地体现了这个意图。新课程的出现不仅仅是教材的改变,它期待的是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的全方位的变革,其理论依据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建构,这种建构的前提是学生有一定的相关生活经验和认识,学生不再只是一张白纸,只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情景搭建,学生就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目前,这种建构主义在教育界十分红火,我觉得它肯定是有其科学依据,但在实践中,尤其

9、是高中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困惑很大:1、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建构主义中,教学目标或为零或为多,我们现在大力倡导的课堂生成就可以反映这一点。 中史参上有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讲二战时,由于学生对希特勒很感兴趣,甚至有同学提出很崇拜希特勒,这位教师最终抛开课前准备的教案,因势利导,整个课堂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对希特勒的评价问题。应当说,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教学例子,也是一个很值得去挖掘的话题,这也体现了课堂生成的魅力,学生的疑问成了教师的课堂资源。但这种课我觉得毕竟不是常规课,或者说不是每节课都可以这样上的,建构主义者注重学生个体的意义建构,但在当前背景下,过多注重教学生成,恐怕不太吻合高中教学之实际

10、。如何处理好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我们还需要多动脑筋。2、教学情境是不是万能的?建构主义支持下的新课程很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正如课标里说的,要给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于是乎,我们可以看见在各种教学比武中都强调要有情景要有活动设计,说实话,我个人比较反感这种形式上的东西,我觉得就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来看,讲授法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但要利用好,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为之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但如何使讲授法变得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如何培育学生独立创新和科学思索的能力,我们却很少探索,这也是讲授法一直不断地遭受恶名的原因,讲授法不等于灌输法。教学情景在实践中至少有四个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条件是

11、否具备?问题的设置是否有效?有效的问题设置至少需要是“真实的” 、 “有生活情境的” 、 “开放式的” ,但这种问题可不可能出现在我们大部分4的常规课堂中呢?教学的效率问题,我始终觉得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学起始阶段是可以大面积地用的,但在高中阶段,很难推广。利用情景的建构学习也需要学生的智慧和自觉,在目前这种大班额教学的背景下,教学的层次性也是应当考虑的。当然,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设置,无疑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的。3、教学评价的问题。评价有过程和结果评价,有定性和定量评价,我们现有的教学评价模式比较注重结果和定量的评价,而建构主义下的新课程更注重过程和定性的评价,应当说,后者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性问题,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有着诸多挑战,在高考指挥棒仍然高举的情况下,走出目前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无疑是需要勇气,正因为其路艰,牵涉面广,所以很多人对此问题很晦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