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调查报告内容提要: 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增长、科技进步、扩大出口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的研究中小企业的现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重视。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情况, 对苍南县所有支柱行业和新兴产业进行调查并分析现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企业自身方面应当积极加强信用管理,而信用机构方面应合理构建完善的担保体系等措施,以促使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担保体系 信用评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国际国内经验表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
2、现,其微观基础在于存在可持续成长的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和增长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剖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成因,回顾中小企业融资基本实践,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体制性、政策性及操作性障碍,研究提出缓解融资难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最新报告显示,作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59%。截止 2005 年底,中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达 4200 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6%,这些
3、中小企业吸纳了全国 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出口额的 68%,税收的 48% 。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存在理论、融资结构、信用担保、风险投资及创业板市场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而且一些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经验,值得我国发展中小企业来学习和借鉴。其中以美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信用担保、风险投资及创业板市场等问题上提出的相应对策己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4 年末对苍南县 221 家企业,涵盖所有支柱行业和新兴产业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总资产 60.7 亿元,总负债 31.2 亿元,其中银行贷款 13.6 亿元;所有者权益 29.5 亿元,资本金 18.3 亿元
4、。2004 年销售收入 69.9 亿元,实现净利润 3.5 亿元,年末员工 24734 人。从调查企业规模看,资本金在 100 万元以下的 39 家,占 17.6%,100-500 万元的 95 家,占 43%,500-1000 万元的 48 家,占 21.7%,1000-5000 万元的 33 家,占 14.9%,5000万元以上的 6 家,占 2.7%。调查样本规模在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行业分类看,印刷包装企业 64 家,塑料编织企业 30 家,纺织业 15 家,仪器仪表企业 4 家,食品加工企业 7 家,其他行业 101 家 。 21.内源融资自有资金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绝
5、大部分中小企业创业资金和固定资产来源于自有资金,来源渠道是法定代表人的原始积累和亲友的入股资金。2004 年末,221 家企业所有者权益 29.5 亿元,占所有资产总额的 48.6%。其中,资本金在 500 万元以下的,自有资金占比为 61.1%,资本金 5005000 万元的,自有资金占比为 47.1%,资本金 5000 万元以上的,自有资金占比为 42.4%。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自有资金占比有所下降。2.直接融资据调查,75%的企业民间融入资金用于解决流动资金不足,18.8%的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及投资新项目,2.3%用于创办新企业,3.9%用于投资房地产和其他投资。然而苍南县的民间借贷占
6、比却呈下降趋势,2005 年 6 月末,221 家企业借出资金 1090 万元,借入资金 3.5 亿元,比年初增加 0.15 亿元。从资金借入渠道看,向其他企业、个人借入 1.2 亿元,占 34.9%,向股东和职工集资 2.2 亿元,占 62.7%,向社会不定对象集资、向其他组织借款以及通过票据转让等方式融资 0.08 亿元,占 2.2%。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以及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限制,大量的中小企业被拒于我国证券市场之外。这样,在进入公开市场受限的条件下,中小企业发展对资金的渴求,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会上闲置资金寻求投资路径的双向作用,为中小企
7、业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上运用直接融资方式取得所需资金创造了条件。3.间接融资2005 年 6 月末,221 家企业银行贷款余额 14.8 亿元,比 2004 年末增加 1.2 亿元,增长 8.1%。问及当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85.1%的企业首先想到向银行、信用社贷款,7.7%的企业想到向其他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借款,6.3%的企业想到向股东、员工集资,其他占比为 0.9%,可见,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1)从民间借贷与银行贷款占比看,6 月末的比例为:4.1,而 1998 年苍南支行对207 家企业调查结果,两者比例为:3,民间借贷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企业民间借贷要支付 20%
8、的利息税,并且在财务处理上,银行贷款利息支出为税前列支,而民间借贷利息支出为税后列支,从成本角度出发,企业更倾向银行贷款。(2)信用贷款余额 1.2 亿元,比年初下降 0.1 亿元,下降 7.3%,抵押贷款余额 9.3 亿元,与年初持平,担保贷款余额 3.7 亿元,比年初增加 1.0 亿元,增长 39.1%,票据贴现 0.6亿元,比年初增加 0.2 亿元,增长 43.4%。抵押贷款仍然是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方式,担保贷款大幅增加则是企业贷款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占全部新增贷款的 91.9%。(3) 221 家企业向苍南县境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11.6 亿元,比年初增加 0.1 亿元,新增额占
9、4.5%,向温州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余额 3.3 亿元,比年初增加 1.1 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 95.5%。虽然股份制商业银行尚未在苍南县设立分支机构,但其依靠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优良的服务态度,与苍南县重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人民银行牵头召开的每年一次银企座谈会也增进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重点企业间的相互了解。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范围的延伸已成为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新兴力量。3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国内方面,我国 2003 年 1 月 1 日年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融资难己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0、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在我国己受到普遍重视,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也是目前相关课题研究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经济效益差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其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乡镇企业。 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主观上不讲信用、资信度差,极大地制约着其还本付息功能的正常发挥,因而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根本原因。主要经营者信用观念淡薄,逃债、赖账以及擅自变更贷款用途等“失信”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这就加大了信用风险,造成中小企业在整体上信用不良的局面。另外,由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加大了银行管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供给人即使有对中小
11、企业放贷的想法,也会因风险太大而被迫放弃,致使中小企业失去宝贵的融资机会。 (一)内部原因1. 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可供抵押的财产一方面,虽然中小企业资产总额较大,但由于负债比率高,企业拥有处置权利的自有资产总量较少;另一方面,企业拥有的资产往往不能符合银行对变现能力、保值能力的偏好,抵押率不高。尤其是在高科技企业中,无形资产占的比重较高,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也导致了有效抵押品的不足。此外,由于中小企业关系简单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一般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为其解决担保问题。2.企业诚信度和信息透明度低下曾几何时,部分企业有意套、蒙、骗,搅得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处在完全失信状态,个别企业会计报
12、表都有几份,融资时只披露有利于获取融资的信息,而隐瞒不利的信息。这样就使得在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上处在信息不对称甚至封闭性之中。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日前,中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在东、中、西部区域的 7 个样本城市地区进行的调研显示,87.8%的金融机构认为,中小企业贷款比大企业贷款有更高的违约率;75.5%的金融机构认为,私人企业贷款比国有企业贷款有更高的违约率。在调研涉及的样本城市中,对中小企业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占全部不良资产的比例高达63.9%。(二)外部原因1.尽管 2003 年 1 月 1 日我国开始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年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
13、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但没有从根本上赋予中小企业平等的生存空间、融资待遇和发展环境。改4革开放以来外资实行的减免税收、设立保税区等“超国民待遇”、国企实施的与中小企业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不同的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银行贷款融资条件等“国民待遇”,使得“非国民待遇”韵中小企业经营、融资、发展环境处于严重不利地位;严重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由于缺乏必要的扶持中小企业生存、融资、发展的政策和法律,致使目前银行信贷经营产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担忧的“垒大户”倾向。2.信用歧视原因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银行是民生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合作社,由于这
14、些银行自身实力相对较弱,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推算,上述银行资产占全部融资机构的比重约为 15%,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的 16%左右。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主导银行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位置很不相称。 现行信贷管理办法,大多是针对国有大型企业制定的,缺少适应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办法;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增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越来越慎重;与大企业相比,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查成本和决策成本较高,手续繁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业务运作费用比大企业费用要高的多,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明显不高。3.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融资担保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去年对我国
15、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 23.8%,再加上 32.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拒贷率达到 56%。状况好的省份尚且如此,全国整体状况我们就可想而知了。4.缺乏一个完善的全国范围的社会信用体系全国范围内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关键原因。这种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导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授信成本。而银行体系高度集中、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合适的中小银行,也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突出原因之一。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1.中小企业要重视自身信用建设中小企业的
16、自身信用建设是指企业有无意愿偿还所融资的债务或者偿还债务的能力高低,以及是否有意愿向初始投资者分配其应得的利益或者承诺。 中小企业应实质性的遵从财务会计透明化,以实际行动展现自身的资信,并努力真实地得到权威资信评估体系或机构的认可与同行的赞赏,打消投资者的资信忧虑,为中小企业融资扫除最后的“瓶颈” 。应该扫除企业在“契约整合 ”上的发展障碍,在经营上努力提升水准,规避和善用风险,求得企业的永续发展来吸引投资者,打通融资渠道、拓展融资渠道。信用评级制度应当建立并推广,可以有效揭示信用风险。促进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完善担保体系的建设和
17、实行5包括:(1) 中小企业之间相互提供担保;(2 )中小企业用自身资产担保;(3 )政府通过一定方式给中小企业企业提供担保。应当多借鉴国际上很多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通行做法,以政府牵头,财政资金为主导,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成立各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同时也应该成为国家中小企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3.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非正规资本市场大约为 9000 亿元,将近银行总存款的4%。大量资金从事地下融资活动,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使得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失效,产生一系列负面效果。因此,国家应鼓励建立发展中小银行、民营担保公司、中小企业投
18、资公司;完善企业债券评估体系,进一步放开企业债券发行市场;在浙江温州、台州之类民间资本雄厚且活跃的地区,建立区域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等能满足形式多样、良莠不齐、不同信用等级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立体式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打通对接民间资本与企业的“ 金融管道” ,将体外资本纳入国家金融循环体系,增强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有效性。4.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以构筑全方位体系为原则,尽快制定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融资法、产业投资基金法等法律,使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例如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私募融资的法规就一直不明确,这就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完善企业的法律体系是中小企业顺
19、利发展的基本保证,是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生存依据和操作指南。它可以引导中小企业投资的方向,保障私人投资权益,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这一传统问题,我们不应当拘泥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应当以现代的观点去分析它,不仅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加大倾斜力度,而且也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去寻找对策。借鉴国内、国外的良好经验,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拿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并加以实施。这样,这一传统问题必将会得到良好的解决,中小企业必将达到一个发展的新境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注释:资料来源:中国中小企业统计数据资料来源:中小企
20、业融资网资料来源: 王碎元 柯晓微 体制改革2006年第05期参考文献:1.叶林.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 1 期。2.刘百宁 王海旗.中小企业融资实务与技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年,第 8-23 页。3.刘黄.中小企业如何制定最佳融资决策J.中国中小企业,2002 年第 9 期。4.林汉川 邱江.中小企业管理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6年,第54-66页。65.金萍.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理论分析J.商业研究,2002 年第 3 期。6.桂昭君 杨旭.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体系重构J.浙江社会科学,2002 年 4 期。7.张昌彩.中国融资方式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年,第 3-7 页。8.里维宁 应惟伟.中国企业融资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年,第 5-23 页。9.张俊喜 黄荣华 梁立邦.中国中小企业成长案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5 页。10.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2006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年。 11. 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第 106-1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