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ppt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的 主要理论,本章重点,精神分析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 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19世纪末,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 心理结构理论 人格理论 性心理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评述,,一、心理结构理论 1、意识 与语言(信号系统)有关的,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如感知觉,情绪,意志,思维等,,2、潜意识 无意识或下意识,个体无法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是不能被客观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的要求和欲望,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心理创伤等,,3、前意识 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有需要时可以重新进入意识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忆。,,二、人格理论 1、本我 最原始、与生俱来、潜意识的人格部分;由先天的欲望和本能组成;主要是性本能(libido)和破坏欲;遵循“快乐原则”;通过“自我”表现。,,2、自我 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小部分是潜意识;自我动力来自本我,又在超我要求下适应外在现实环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活动;,,3、超我 大部分属于意识,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的内化,自我转化而来;按照“至善原则”行事。,,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1、口欲期 0~1岁 关注吃和吸吮,主要从口腔部位的刺激中得到快感。依赖于母亲而获得满足,这一阶段与母亲的关系十分重要。,,2、肛欲期 1~3岁 儿童从自身大小便中得到快感,如果父母对儿童的这些活动产生厌恶,儿童的低自尊感可能会影响儿童自尊心的形成,并带入成年生活。,,3、性蕾期 3~6岁 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生殖器是快乐的来源;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产生;学会性别认同;,,4、潜伏期 7~12岁(青春期) 从自身转移到外界的各种活动,libido被压抑。 5、两性期 12岁至终生 关注异性成员而不是朝向自我。,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狭义行为: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完全放弃了对大脑的研究。 广义行为:包括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 医学心理学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内脏活动和心理活动。,,一、经典条件反射 前苏联生理学家-巴普洛夫 巴氏在实验中先摇铃再给狗以食物,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如此反复。反复次数少时,狗听到摇铃会产生一点唾沫;经过30次重复后,单独的声音刺激可以使其产生很多唾沫。但是经过许多重复联系,仅仅听到声音1到2秒后,狗就开始分泌唾液。在这里,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即已有的一种反应诱因;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应——对非条件刺激的非条件反应。,,铃声是条件刺激——一种被动引起的非条件刺激的反应。巴氏实验中,食物和铃声之间的联系重复,最终导致狗将食物和铃声联系起来,并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这种由铃声一种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反映叫做条件反射。,,比如一只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狗在一段时间内既没有得到食物也没有听到铃声,那么这种条件反射可以和以前保持一样强烈,当然这“一段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在三天内只有铃声没有食物或只有食物没有铃声,那么原来存在于铃声和食物间的联系将减弱。,,原 理 意识和行为看做“反射”,机体生来具有的,对保持生命具有根本意义的反射称为“无条件反射”,而机体后天学得的反射则称为“条件反射”,是习得行为。 巴氏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学习而获得的条件反射,是习得行为,实质是大脑皮质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经典条件反射的几个重要现象 1、强化 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 2、泛化 反复强化的一种结果,即不仅条件刺激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而且某些与之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3、消退 如果无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即取消强化作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二、操作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 斯金纳 (B.F.Skinner,1904~1990),,实验研究 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设有特殊装置——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在箱内放进一只饥饿的白鼠或鸽子,动物可在箱内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食物掉进箱子里的盘中,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偶然一次压杠杆得到食物,就会导致动物压杠杆或啄键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某一操作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提出了R=f(S.A)公式,其中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即“第三变量”,这一模式不仅考虑了某一刺激和某一反应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考虑到了改变刺激与反应关系的其他条件的作用。,,意义 1、正强化:是指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增强。 2、负强化:是指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的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增强。,,3、消退:是指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的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反应减弱。如果为使某一行为减少而有意撤销或减少某种积极刺激,便称为“负惩罚”。 4、惩罚:是指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的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Albert Bandura,1925—)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班杜拉的这一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理论家们的大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他的观点在行为派和认知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对认知--行为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交互决定观 这一观点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行为和环境都是可以改变的,但谁也不是行为改变的决定因素,例如攻击性强的儿童期望其他儿童对他产生敌意反应,这种期望使该儿童的攻击行为更有攻击性,从而又强化了该儿童的最初的期望。,,观察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 (一)注意过程 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身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观察什么。,,(二)保持过程 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表象和言语。个体贮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三)复制过程 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个体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个体必须:①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②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即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执行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所要求的行为。如果学习者不相信自己能掌握一个任务,他们就不能继续做一个任务。,,(四)动机过程 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社会学习论区别获得和表现,因为个体并不模仿他们所学的每一件事,强化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因为它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对强化的期望影响观察者注意榜样行为,激励观察者编码和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自我效能感理论 他认为,人的行为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二是期待。 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1.直接强化 直接强化 是指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2.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例如当教师强化一个学生的助人行为时,班上的其他人也将花一定时间互帮互助。此外替代性强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情绪反应的唤起。例如当电视广告上某明星因穿某种衣服或使用某种洗发精而风度迷人时,如果你直觉到或体验到因明星受到注意而感觉到的愉快,对于你这是一种替代性强化。,,3.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例如,补习了一年语言的学生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成绩标准,于是他们将根据对他成绩的评价而对自己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自我批评。,第三节 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一、生理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以身心关系为基本命题,以脑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为自变量,观察分析不同生理状态下行为的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二、心理生理学理论 研究心理活动对生理活动的影响及相关的心身问题,是心理学与生理学的交叉学科 坎农(WB Cannon),塞里(H Selye),巴普洛夫等,第四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一、马斯洛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 动机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动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构成,需要构成人内心世界的核心 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二、罗杰斯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 认为人有实现的趋向,人性基本可以信赖。 自我理论:心理学应当关心人的主观体验,帮助人实现最大的潜能。 患者中心疗法:帮助来访者创造一个充满温暖、友好气氛的人际环境。,第五节 认知心理学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心理学分支学科 把人视为信息加工系统,研究人如何接受、编码、操纵、提取和利用信息。 纽厄尔、西蒙创建 奈瑟《认知心理学》(1967)的正式出版为正式建立的标志。,艾利斯的ABC理论,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60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他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样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艾利斯将人类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归纳为以下几种:,,①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  ②倾向过于易受暗示影响。  ③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  ④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  ⑤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  ⑥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⑦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  ⑧倾向于自暴自弃。  ⑨倾向于自我贬低。  ⑩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艾利斯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之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文客久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