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的核应急、监测工作介绍8-29.ppt

举报
资源描述
Page 1,2019/7/2,我国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 工作介绍,辐射监测与应急处 潘苏 2012年8月,Page 2,2019/7/2,应急,应急基本概念 应急法规标准 我国核应急体系 核事故应急预案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Page 3,2019/7/2,基本概念,应急 紧急行动 控制或缓解核事故 减轻核事故后果 应急计划 根据事故的类型、大小及后果,采取应急措施及范围 场内应急计划、厂外应急计划、国家应急计划,Page 4,2019/7/2,基本概念,核事故应急管理 应急时采取的核事故对策、应急准备、应急措施及事故后恢复行动的管理活动 建立应急管理体制 制定相应法规 审批应急计划 做好应急计划 组织和指挥应急行动,Page 5,2019/7/2,基本概念,核事故应急措施 应急通讯与通告 工程补救措施 应急监测 事故评价 应急防护措施 交通管制 医学救护,Page 6,2019/7/2,基本概念,应急计划区 核设施周围建立,预计采取对策和措施的区域 烟羽应急计划区,内区、外区 食入应急计划区 干预水平 采取防护措施的剂量水平 导出干预水平 环境介质中放射性物质浓度或水平,Page 7,2019/7/2,基本概念,防护措施 掩蔽、服用稳定碘片、撤离 搬迁、去污 食物和饮用水的控制 通道控制、个人防护 应急状态 应急待命 厂房应急 场区应急 厂外应急,Page 8,2019/7/2,基本概念,应急准备 制定应急计划 建立应急组织并规定其职责 建设应急设施 制定应急措施 培训、演习 记录和报告 应急响应,Page 9,2019/7/2,应急法规标准,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Page 10,2019/7/2,应急法规标准,导则 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 核燃料循环设施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 研究堆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 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核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事故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Page 11,2019/7/2,应急法规标准,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GBT17680系列 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 国际公约 核安全公约 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 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 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Page 12,2019/7/2,核应急发展主要历程 1985年3月20日 秦山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1986年4月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86年9月 《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 《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 1991年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1993年8月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1996年 《国家核应急计划》第一版 2004年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2005年9月 《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我国核应急体系,Page 13,2019/7/2,,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地方政府核应急委,核电厂应急指挥部,经过二十多年努力,我国初步建立国家、省级政府和营运单位三级核应急管理体系,我国核应急体系,Page 14,2019/7/2,应急状态分级,核电厂分四级,其他核设施一般分三级,我国核应急体系,Page 15,2019/7/2,我国核应急体系,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由24个部(委、局)组成 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主管部门 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监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办事机构 总参作战部(军队应急办) 总参军训和兵种部(防化兵),Page 16,2019/7/2,核应急工作方针 (“24字”方针),,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 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我国核应急体系,Page 17,2019/7/2,核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 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应急工作方针 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主要任务 适用范围 2.核事故应急技术基础 应急状态 应急计划区 应急干预,Page 18,2019/7/2,核事故应急预案,3.核事故应急组织及其职责 核事故应急组织构成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人员组成和职责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的组成和职责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的组成和职责 核与辐射安全地区监督站职责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职责,Page 19,2019/7/2,核事故应急预案,4.应急设施与设备 应急响应中心 应急指挥和通信系统 辅助计算机系统 应急文件 5.核事故应急启动与响应 应急响应级别 通知与启动 联络与信息交换 指挥和协调 应急监测 安全防护,Page 20,2019/7/2,核事故应急预案,6.应急状态终止和恢复措施 应急状态终止条件和程序 应急状态终止条件 应急状态终止程序 应急状态终止后的行动 7.应急保障 应急资金 应急设施设备 应急响应能力维持 8.附则,Page 21,2019/7/2,核事故应急预案,附件:核事故应急实施程序目录 1、核事故应急启动与响应实施程序 2、核事故后果评价实施程序 3、核事故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实施程序 4、核事故联络与信息交换实施程序 5、核事故应急人员培训实施程序 6、核事故应急演习实施程序 7、核事故应急信息公开与舆情应对实施程序,Page 22,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 编制目的 能准确掌握情况、分析评价并决策,按事故等级及时采取必要和适当的响应行动 编制依据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Page 23,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主要任务——环保部 部应急准备工作 负责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和协调跨省区域辐射事故的处理 接收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和辐射事故责任单位有关事故信息的报告,指导和组织力量支持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开展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和应急行动; 监督与评价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辐射事故责任单位的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措施; 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并做好信息公开、公众宣传等工作。,Page 24,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主要任务 部应急准备工作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协调跨省区域辐射事故的处理 接收省环保部门和事故单位的报告,指导和组织支持省环保部门开展应急监测和应急行动; 监督与评价由部直接监管的事故单位的应急行动和事故处理措施; 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并做好信息公开、公众宣传等工作。 省级环保部门:负责辖区内重大、较大和一般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及事故原因调查,协助环境保护部做好特别重大辐射事故的处理工作,Page 25,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核技术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的辐射事故; 铀矿冶及伴生矿开发利用中发生的环境辐射污染事故; 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的事故; 国外核事故造成我国环境辐射污染的事故; 国内外航天器在我国境内坠落造成环境辐射污染的事故; 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辐射事故,Page 26,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2. 环境保护部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与职责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的组成部分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 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 事故应急监测组织,Page 27,2019/7/2,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事故应急预案,,辐射事故应急组织机构,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Page 28,2019/7/2,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应急组织机构图,Page 29,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3. 辐射事故分级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Ⅰ级) (1)I、II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环境辐射污染后果;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 人以上(含3 人)急性死亡; (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严重环境辐射污染后果; (4)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 (5)对我国境内可能或已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环境影响的航天器坠落事件或境外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Page 30,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重大辐射事故(Ⅱ级) (1)I、II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 人以下(含2 人)急性死亡或者10 人以上(含10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 (4)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Page 31,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较大辐射事故(Ⅲ级) (1)III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 人以下(含9 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 (4)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环境辐射污染后果。,Page 32,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一般辐射事故(Ⅳ级) (1)IV、V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局部辐射污染后果; (4)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轻微放射性物质泄漏,未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事故; (5)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Page 33,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4. 应急行动 通知与启动,Page 34,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4. 应急行动 联络与信息交换 指挥和协调 应急监测 安全防护,Page 35,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5. 应急状态终止和恢复措施 应急状态终止条件 应急状态终止后的行动 总结报告 6.应急保障 应急资金 应急设施设备 应急能力维持 7. 附则,Page 36,2019/7/2,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附件:辐射事故应急实施程序目录 1、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实施程序; 2、辐射事故后果评价实施程序; 3、辐射事故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实施程序; 4、辐射事故联络与信息交换实施程序; 5、辐射事故应急人员培训实施程序; 6、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实施程序; 7、辐射事故应急信息公开与舆情应对实施程序;,Page 37,2019/7/2,37,时间段:1991年12月15日-2010年6月15日 对象:核电站 次数:17次(厂房应急1次+应急待命16次) 分布:大亚湾基地9次+秦山基地5次+田湾2次 机组状态:满功率13次+降功率1次+停堆大修3次 初因事件:台风9次+电源类故障4次+主变故障与 主变火灾4次,进入应急状态统计分析,Page 38,2019/7/2,38,实战 汶川地震应急救援 两次朝核应急响应/军地协同 核与辐射安保备勤:奥运、世博、国庆60周年 钴60手表事件,JCO,开封杞县卡源事件 强台风,设备故障,火灾,运输 日本福岛核事故应急响应,Page 39,2019/7/2,辐射环境监测,辐射环境监测概述 辐射监测分类 辐射监测方案 辐射环境监测体系 应对福岛核事故放射性影响应急监测,Page 40,2019/7/2,辐射环境监测概述,辐射环境监测起源与发展 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原子弹研制 后来的核试验、原子弹爆炸、温茨开尔和三里岛事故 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 近年来,核技术利用和核能的快速发展,Page 41,2019/7/2,辐射环境监测概述,辐射环境监测进展 技术规范更加完善 监测目的的变化 重视监测和信息的网络化和及时性 测量分析技术 环境保护的对象的扩展,Page 42,2019/7/2,42,,2000年天然和人工源所致平均个人有效剂量,Page 43,2019/7/2,辐射环境监测概述,宇宙辐射 宇宙射线:来自外层空间和太阳表面 宇生放射性核素: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包括3H、7Be、14C和22Na 14C: 1.0×1015Bq /年、12μSv /年 3H:1.48×1017Bq/年、0.01μSv/年 陆地辐射 存在地壳、建材、空气、水、食物和人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系,232Th系和40K。,Page 44,2019/7/2,辐射环境监测概述,大气层核武器试验(1945—1980) 环境中14C、90Sr、137Cs 1963年世界平均年有效剂量150μSv 2000年世界平均年有效剂量5μSv 核电:占全球发电量17% 惰性气体85Kr,88Kr ,41Ar,133Xe,135Xe 气载流出物3H,131I 放射性气溶胶58Co,137Cs,124Sb 液态流出物3H及其它核素,Page 45,2019/7/2,辐射环境监测概述,辐射环境监测 对操作放射性物资设施周界外的辐射和放射性水平进行的与该设施运行有关的测量 监测对象是环境介质和生物 监测目的:法规,长期变化趋势,科研 评价设施运行对人的照射水平 收集设施运行与排放、辐射水平等因素间关系,发现问题 发现异常排放或预警事故释放,应急监测为决策提供依据 证明满足法规、满足公众需求、改善公众关系 辐射环境监测是指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处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测量,估算公众及工作人员所受照射剂量,从而控制照射,Page 46,2019/7/2,辐射环境监测分类,根据监测任务、目的、阶段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 管理角度:环保部门监督性环境监测和运营单位自行环境监测,“双轨制” 从设施(或活动)的运行状态来分,可以分为正常状态环境监测与事故应急监测两大类 从运行阶段来分,可分为运行前环境调查(或称本底调查)、运行环境监测、退役环境监测(或称运行后环境监测),Page 47,2019/7/2,辐射环境监测分类,基于地域 局地:为了评价单个设施对附近区域的影响 区域性:为了评价来自若干设施对较大地区的综合影响 全球性:为了确定世界范围的影响和趋势,例如:酸的沉降,嗅氧层的破坏,核试验或泄漏全球沉降,Page 48,2019/7/2,辐射环境监测分类,基于监测目的 源相关:为了确定单个源对人的照射 人相关:为了确定来自所有源对人的总照射 环境相关:为了确定若干源对环境特征(植物、树、建筑物、土壤、水体、生态等)的影响,Page 49,2019/7/2,辐射环境监测分类,研究相关 为了确定特殊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之间的转移 评价它们在环境输运过程中的化学和生物学变异 识别污染物的生物指示物 验证关键居民组已被恰当地辩认,以及所采用的模式能恰当地代表所监测的环境。,Page 50,2019/7/2,辐射环境监测分类,基于管理和法律要求 符合性相关:为了确定符合于相关法规 公众信息:为了改善公众关系而提供数据和信息,Page 51,2019/7/2,辐射环境监测分类,基于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辐射环境质量监测 监督性监测 应急监测 调查性监测:全国本底调查、伴生矿污染源调查、重点核设施污染现状调查、核设施运行前本底调查等,Page 52,2019/7/2,辐射环境监测分类,Page 53,2019/7/2,辐射环境监测分类,Page 54,2019/7/2,辐射环境监测分类,Page 55,2019/7/2,监测方案设计,监测实施计划编制,质量保证计划编制,现场测量,取样,样品前处理和实验室测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监测数据处理、分析和评价,结果整理和编制报告,记录与存档,,,辐射环境监测方案,Page 56,2019/7/2,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制定原则 根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辐射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凡是不能被国家法规所豁免的辐射源和实践,均应按法规要求进行适度和必要的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内容和要求,应视伴有辐射设施的类型、规模、环境特征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在制定环境监测方案时,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和辐射环境污染源及周围环境的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设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验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 凡是同一场址具有多个污染源的情况,应遵循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的原则,以做到相互协调和节约资源。,Page 57,2019/7/2,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制定的主要因素 设施的类型、规模、潜在危害; 释放核素的种类和量,以及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释放的方式和途径; 被释放元素在环境中的迁移消散运动规律,以及影响这些元素迁移运动的天然和人工因素,如气象、地质和水文状况,植物和水库、港湾及浓集生物等情况; 农业、渔业、水和食物供给、工业和文化娱乐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人口分布及其按年龄、性别、饮食、职业、生活及文化娱乐习惯等方面的组成。,Page 58,2019/7/2,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制定的主要步骤 收集背景性资料 识别和评价不同的照射途径 确定样品的收集和分析计划 确定相应的质保要求,Page 59,2019/7/2,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制定方案的基本内容 监测介质:一般包括空气、水体及水生物、土壤及沉积物、动植物及其产品等 监测项目:α,β,γ总活度;α,γ核素分析、剂量或剂量率;环境介质中核素活度、沉降率等 监测地点(取样或监测点的分布) 监测频度或时节。 取样、测量样品的量。 取样和测量方法及技术。 质量保证计划。 其他。,Page 60,2019/7/2,辐射环境监测方案,γ辐照装置环境监测 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 调查时间 装源前。 调查范围 以辐照室为中心,半径0~500m以内。 调查方案 见下表。 运行期间环境监测 按表进行监测,其中换装源前后增加测定贮源井水中所用核素的浓度。 辐射源泄漏监测 一旦发现贮源井水受所用核素的污染,立即停止排水并定期分层取样测定所用核素的浓度,并针对污染原因,及时进行事故处理。事故处理后进行场所和污染物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监测。,Page 61,2019/7/2,Page 62,2019/7/2,辐射环境监测体系,依据《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和《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规划中关于辐射环境监测的要求,编制了《“十二五”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监测实施方案》,,Page 63,2019/7/2,辐射监测组织机构图,,Page 64,2019/7/2,职责分工,(1)环境保护部 负责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监测网络的规章制度,提出阶段性的监测任务和非常规监测任务,编制及发布年度工作要点,组织召开年度监测工作会议,监督检查和考核全国辐射监测工作的开展,审核年度报告,信息公开及总结表彰先进。,Page 65,2019/7/2,职责分工,(2)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承担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管理技术支持;负责国控网运行和管理、质量保证、人员培训;负责编写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承担特别重大核与辐射事故的辐射环境应急监测;负责运行和管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系统;负责辐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化的技术工作;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Page 66,2019/7/2,职责分工,(3)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负责民用核设施监测能力评估、监测方案审评、流出物监测数据审评,建立和运行民用核设施流出物监测数据库,编制核设施流出物监测年报;承担特别重大核与辐射事故的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承担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管理技术支持、培训;承担放射性水平调查监测;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Page 67,2019/7/2,职责分工,(4)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负责核设施场内环境辐射监测计划和流出物监测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核设施及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监测工作的监督。,Page 68,2019/7/2,职责分工,(5)省级辐射监测机构 负责本辖区辐射环境质量监测;负责辖区内铀钍矿、伴生矿、核技术利用等污染源的流出物和周围辐射环境的监督性监测;负责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辐射监测;承担环境保护部委托的重要核设施的监督性监测,以及国控网监测;承担本辖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实施辐射监测质量保证、培训工作,对监测数据的质量负责,编制监测年报。 重点省级监测机构承担对其他省重大核与辐射事故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持,协助监测技术中心承担部分国控网监测和质保工作。,Page 69,2019/7/2,职责分工,(6)地级市辐射监测机构 承担辖区内应急监测工作,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初步测量,协助上一级环保部门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Page 70,2019/7/2,城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136个; 重点核设施周围核环境安全预警监测站点, 28个; 重要江河流域,国际河流,以及重要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和海水等水体的监测点, 108个; 陆地γ辐射监测点, 328个; 土壤,生物样品的采样点, 175个; 电磁辐射监测点,84个;,国控网辐射环境监测,Page 71,2019/7/2,国控网陆地γ辐射监测点位 布点示意图,Page 72,2019/7/2,国控网水体辐射监测点位 监测断面示意图,Page 73,2019/7/2,国控网土壤辐射监测点位 采样点布点示意图,Page 74,2019/7/2,国控网各个点具体开展的监测项目,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项目,Page 75,2019/7/2,建设目标,(1)建立健全法规及标准体系。制定辐射环境监测管理、运行管理、监测方法、人员培训等规章制度,加快出台配套的职业资格、机构资格、监测专用设备监管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推进辐射环境监测的统一管理。 (2)完善辐射监测网络布点。填平补齐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辐射环境监测国控点,开展八大江河、五大重点湖泊以及大型水库、近岸海域水体监测点监测,设区市全面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新增981个辐射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其中新建410个辐射监测自动监测站(40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10个水体自动监测站)以及31个电磁环境车载自动监测站。,Page 76,2019/7/2,建设目标,(3)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建设质量控制实验室,具备配制标准物质的能力。省级辐射环境监测(督)站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出具监测数据所用的仪器合格率达100%,核电厂外围连续监测系统的数据获取率90%以上。建立全国辐射环境样品库,建立全国和省级样品库建设和管理模式,统一标准物质。 (4)大力推进标准化建站工作,建设省级辐射监测重点实验室。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按照《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标准,通过验收。加强重点省级辐射监测机构建设,补充国家在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以及培训方面的需要。,Page 77,2019/7/2,建设目标,(5)加强地市级辐射监测能力。150个地级市配置现场快速响应监测设备,具备快速到达现场,开展初步测量的能力;67个地级市建设监测业务用房,配置相应设备。 (6)完成运行核电厂、核燃料循环设施外围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的建设,开展拟建核电厂周围的本底监测。 (7)建立“平战结合”的国家、重点省以及省级标准化的应急辐射监测队伍,完成省级核与辐射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建设。 (8)加强国家级辐射监测实验室能力建设。开展航空、近岸海域、地下水等监测能力建设,强化质量保证和培训能力,建设超低本底实验室。,Page 78,2019/7/2,建设目标,(9)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辐射环境监测培训体系。统一培训项目、教材、师资等,建设培训基地,建立监测培训长效工作机制。辐射监测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测部门负责人、质量保证负责人的轮训率达到100%,新上岗的监测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100%,在岗监测技术人员80%以上培训上岗,实现人员数量、素质适应先进的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需要。 (10)开展重大专项研究,支持科研技术发展。做好核基地与核设施的现状调查与评价,开展天然本底调查的前期工作,抓紧开展天然放射性物质(Naturally Occurring Radioactive Materials,简称NORM)水平调查工作。 (11)建立辐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辐射污染源及其环境污染状况的动态数据库,并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Page 79,2019/7/2,主要内容,人才队伍建设 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科研支撑体系建设,Page 80,2019/7/2,主要内容,能力保障体系建设 国控点建设 国家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 省级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地市级辐射监测能力建设 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系统建设 重要核设施外围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 省、地市级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建设 信息汇总与发布系统建设 超低本底测量实验室建设,Page 81,2019/7/2,应对福岛核事故放射性影响应急监测,,2011.3.12~5.22 应对日本福到事故对我国放射性影响的应急监测 完整全面的监测方案 主要经验与成果: 应对境外特大核事故环境影响的全国性全面应急监测经验,Page 82,2019/7/2,应对福岛核事故应急监测,连续监测 √ 全国70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3月13日起实时测量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 20个沿海城市52个移动监测点(移动监测线路)3月15日起,对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实施移动监测。 惰性气体监测 √ 2套惰性气体氙同位素测量系统,连续取样测量空气中氙-133。,Page 83,2019/7/2,城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应对福岛核事故应急监测,Page 84,2019/7/2,监测概况—实时连续监测,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和惰性气体监测点位图,Page 85,2019/7/2,监测概况—实时连续监测,惰性气体氙同位素监测示意图,Page 86,2019/7/2,监测概况—实时连续监测,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监测示意图,Page 87,2019/7/2,监测概况—移动监测,3月15日起 20个沿海城市 52个移动监测点(移动监测线路)对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实施移动监测 自4月8日起移动监测终止,Page 88,2019/7/2,监测概况—移动监测,沿海城市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移动监测点位图,Page 89,2019/7/2,监测概况—采样监测,确定和量化气溶胶(空气中的悬浮物)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以及气态的放射性碘(特别是碘-131),并监测它们对环境和食物链(雨水、叶类蔬菜、牛奶)的影响。,Page 90,2019/7/2,监测概况—采样监测,Page 91,2019/7/2,监测概况—采样监测,气溶胶、气态碘、沉降物、雨水采样点位图,Page 92,2019/7/2,监测概况—采样监测,水和土壤采样点位图,Page 93,2019/7/2,监测概况—采样监测,叶菜、牛奶、海产品等采样点位图,Page 94,2019/7/2,监测概况—采样监测,气溶胶和气态碘样品采集示意图,Page 95,2019/7/2,监测概况—采样监测,降雨等样品采集飞机、货船监测示意图,Page 96,2019/7/2,监测概况—采样监测,降雨等样品采集飞机、货船监测示意图,Page 97,2019/7/2,监测概况—采样监测,自5月份起,除惰性气体的监测点位仍为杭州、大连,近岸海水和海洋指示生物的监测点位为东部沿海省份,其余环境介质的监测点位均为哈尔滨、包头、西安、北京(辐射中心和密云)、广州、南京、上海、成都、乌鲁木齐、杭州、太原。 监测频次除气溶胶为1次/天,其余环境介质均为 1次/周。,Page 98,2019/7/2,监测结果-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期间气溶胶监测结果比较,日本福岛核电事故期间我国境内气溶胶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虽高于我国的环境水平,但远低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期间的水平。,Page 99,2019/7/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文客久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