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复习对策,,一堂好课的标准,教者——教得有效,学者——学得愉快,考者——考得满意,通俗地说,一、有效教学,学习内容要适切,学习环境力求宽松,学习形式尽量多样,从学习角度谈教学(教是为了学),学习的组织过程要科学,学习活动的评价应有较强的包容性,,有意义的课——扎实的课,有效益的课——充实的课,及时生成的课——丰实的课,叶澜老师“好课”的标准——“五实”,具有常态的课——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的课——真实的课,,(课要洗一洗,“洗课”很重要),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标记,混合,检测,对 照 实 验,探究: 1、DNA进入细菌后,发生的作用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见动画),,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DNA,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子代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2、①既然只是噬菌体DNA进入细菌,而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那么用35S标记的实验中,沉淀物中为何还有较低的放射性? ②用32P标记的实验中,上清液中为何也有放射性呢?,控制噬菌体的遗传,说明DNA是遗传物质。,①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或尚未侵入细菌的噬菌体。,②上清液中还有少量没有侵染细菌的噬菌体,或少部分细菌已经解体并释放子代噬菌体。,,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DNA,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子代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3、这一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什么?,4、该实验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为什么?,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以便发现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不能,因为蛋白质外壳并未进入细菌,无法说明其具体作用。,1、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细菌或病毒。以细菌或病毒作为试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思考与讨论:,2、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实验设计?这对于你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什么启示?,(1)这些生物个体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导致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2)繁殖快,短时间内可产生大量个体。,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3、为什么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思考与讨论:,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讨论:
1、选用什么元素来标记?分别标记什么结构?用14C和18O标记可行吗?为什么?
2、标记的目的是什么?
3、怎样使这些结构(或物质)被标记上35S或32P呢?,答案:
1、选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用14C和18O标记不行。因为这两种物质中都含有C和O,无法起到区别作用。,标 记,2、标记的目的是示踪和区别。,3、首先,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使细菌被标记;然后再让噬菌体感染细菌。,,混 合,讨论:
1、混合的目的是什么?
2、对细菌有何要求?,答案:
1、为了让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2、(1)该细菌必须是噬菌体的寄主,可被噬菌体侵入寄生,并在其细胞内繁殖后代;
(2)该细菌不能被任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搅拌和离心,讨论:
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搅拌的目的是设法使应该分离的物质或结构分离开,有利于充分离心。,分离的目的是分离出不含有细菌的上清液和含有细菌的沉淀物。,,检 测,讨论:
1、上清液中被关注的物质或结构是什么?沉淀物中被关注的物质或结构又是什么?
2、35S标记时,上清液中放射性高,而沉淀物中却低,32P标记时恰好相反,这说明了什么?,答案:
1、上清液中被关注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沉淀物中被关注的是细菌体内的噬菌体的DNA或噬菌体子代。,2、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细胞内,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细胞外。,积极地参与课堂:把学生真正当人看、当人教,不要进行蛮不讲理的教学,浓厚的兴趣与情感的投入(使学生达到深深地卷入),宽松的环境与自主权:他控与自控(对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给予必要的自由与权力,并给予无比的关怀与尊重),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六性”,强烈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学风格(学生能被教师不由自主地吸引),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有利于互动的问题情境,积极的、高效的、不由自主的双向交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互动中,教师及时而有效地反馈、评价,2.有效的互动性,,如:模型实验录像实践活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练、多做、多实践,让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使生物课生动、形象、直观、贴近与可操作,3.自行获取知识的实践性,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来判断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是否有准备,是否较贴近最近发展区,是否可加工,是否能同化,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是否可迁移,“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获得必要的经验与预备知识,5.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的组织性,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有关知识是怎么想的?,为何这么想?,为什么有这一现象或结果?,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与判断?,6.学生学习的反思性以及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所选择的解题途径是否为最佳?是否有更好的解题思路?,这些知识(或问题)之间有何联系?,这些问题是否有变化?,使学生达到:深刻的理解,牢固的记忆与灵活的运用,高效课堂的内涵表述,1.效度(对准教学目标的程度)
2. 广度(大多数)
3. 密度(容量恰当)信息量、训练量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过少,低效;过多不消化,低效甚至无效。
4.深度(听懂——掌握——迁移——探究——创新)
5.自觉度(主体性发挥)
6. 适切度(教学方法、教学媒介恰当的程度),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一)高考新方案实施两年来生物试卷的变革,与04~07年相比较,08~11年生物试卷体现如下特点:
1、关注点不同:关注级别,而不是绝对分数;
2、情境更新:新材料、新背景、新思路;
3、容量更大;
4、难度更高:2:5:3;
5、区分度更大;
6、实验性更强。,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二)第一轮复习之前学情分析:,1、学科价值定位:普遍较低、选科动机及时间安排存在问题。,2、学科方法定位:不科学,认为课堂听听课,课后翻翻书就能学好;考前背一背熬熬夜就能考好。,惰性知识——这种知识存在着,却不起任何作用,幼稚知识——重新回到早期对问题的部分错误或全部错误的直觉理解状态,模式化知识——只掌握问题解决步骤的知识,总的来说,学生头脑中装的都是一些不能用于考试的知识。,脆弱知识综合症,3、学生在生物知识掌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忆不牢固(不全面、不准确);
理解不透彻(不深刻、不到位);
迁移不灵活(不能有效运用);
表达不规范(不准确、不科学)。,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三)高三生物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1、习题选择与编制方面:
习题不会精选
照搬现成资料
不能突显重点
没有分出层次
缺乏重组整合,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三)高三生物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2、作业控制及批改等方面:
作业量大质低
学生疲于应付
不能全批细改
讲评缺乏针对
题目一讲到底
缺乏总结归类,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三)高三生物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3、教材使用方面:
长期脱离课本
只知考练讲评
学生无暇记忆
知识不够完备,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三)高三生物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4、课堂教学方面:
上课定位不准
不能面对全体
难度经常错位
忽视困难群体
影响优秀学生,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三)高三生物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5、个别化指导方面:
个性指导不够
不能针对辅导
策略不能到位
匹配存在问题
分化更加严重,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三)高三生物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6、考试方面:
考试过于频繁
不能张弛有度
长期疲劳轰炸
学生心理抑制
缺乏反思总结
素养无法提升,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三)高三生物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7、获取信息方面:
占有资料太少
获取信息不全
研讨交流不够
方向不太明确,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四)江苏省规范办学行为对教学的影响,充分研究“五严、十禁”的规定
——学生课堂时间变少,自主时间增多,过去那种课时多、容量大、作业量多、考试频繁等操作方式将受到挑战。,更多的思考:
1、怎样在有限的课堂上更有效地复习;
2、怎样指导学生更加合理地利用课后自主学习时间;
3、应该逐渐形成适合新情况的上课、练习、辅导及考试等方面的新的运作模式,力求做到精讲、精练、精批细改,高效地评讲。,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五)学校领导对生物学科的定位,学科定位、理解误区、课时分配、级别要求,三、高三生物复习对策,对策一:课程目标是导向,知识目标(三条)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对策一:课程目标是导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条)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对策一:课程目标是导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策一:课程目标是导向,能力目标(三条)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对策一:课程目标是导向,能力目标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三、高三生物复习对策,对策二:加强研究定方向,研究材料:课标 教学要求 教学大纲
高考考试说明 教材(苏教版、人教版)
及其他信息材料,做法:
脑中有课标——熟悉新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等,胸中有考纲——准确把握命题思路和指导思想,眼中有教本——依据教材科学设计基础复习和专题训练,手中有考题——积极训练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四点关注:
关注教材的主干内容
关注不同版本的交叉内容
关注新教材中有别于老教材的新增内容
关注新教材中的创新内容(新情境、新思想、新思路、新实验等),,关于不作为复习重点的内容:
超纲走偏、晦涩难懂的内容
主干之外的内容
有科学性争议的内容
交叉之外的内容
难以操作的实验等,关于高考试题的研究侧重于:
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课改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三、高三生物复习对策,对策三:基础知识是根本,总体把握原则:
(1)回归课本,唤回记忆
(2)整理知识,形成结构
(3)精讲精练,逐点突破
(4)分出层次,个性化指导
(5)模拟训练,走进高考
(6)注重总结,感受差距
(7)分出类别,逐一完善,对策三:基础知识是根本,关于“看书”应注意:
改变意识,给定时间
确定内容,制订提纲
试题验证,注意督查
不断反馈,步步提升,三、高三生物复习对策,对策四:精练精讲提能力,阶段考试应讲求综合性与规范化。
平时作业及学案应注意小型化、专题化、灵活性、多样性和针对性。,1、练的实在,原则上应注意:
(1)全面训练,避免重复
(2)对照考纲,不偏不怪
(3)针对学生,练在实处
(4)关注能力,贴近高考
(5)聚集热点,灵活迁移
(6)二次加工,错题再现
(7)积极面批,效果追踪,对策四:精练精讲提能力,1、练的实在,三个必讲:
核心问题必讲;
思路方法必讲;
疑点难点必讲,两个杜绝:
坚决杜绝“一讲到底,只讲不评”的课
坚决杜绝“讲不出实质,评不出要害”的课,对策四:精练精讲提能力,2、讲的高效,三个不讲: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
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不讲;
不讲也会的内容不讲,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一堂课中学生自主时间及训练时间不少于15分钟。,努力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知识复述,背诵默写,思路分析等。,对策四:精练精讲提能力,2、讲的高效,正确处理好讲、练、评三者关系:,讲——讲的目的主要是形成或梳理知识网络,归纳解题策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主要是讲清有关重点、命题动向、高考题型、网络结构、解难要点、解题规律等。,练——练的目的是巩固和培养生物学科知识及应试能力。主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练要练到点子上,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围绕高考命题的原则、题型和方向去练,训练时注意阶段性,循序渐进,控制难度,训练速度,掌握技巧,提升素养。,2、讲的高效,评——评的目的是为学生评出规律,评出方法,评出信心。主要为再练提供新动力、新思路、新方法。,讲评练三者,讲是基础,练是关键,评是提高,三者相得益彰。,2、讲的高效,讲评的八项注意:
有正误统计;有错误归类;
有错因分析;有思维纠正;
有规范答题;有知识再现;
有方法指导;有习题巩固。,确保已错的题目今后不再错!,2、讲的高效,三、高三生物复习对策,对策五:情景材料是背景,注意分析报刊、杂志、大学课本等资料
中与高中知识相关的背景材料,编制成
题,进行新情境训练。,三、高三生物复习对策,对策六:表达规范是保证,确立“没有教师的规范化,就没有学生的规范化”这一基本理念,时刻向学生灌输规范化思想,明确指出表达的规范化是答题的最基本要求,通过模拟高考、规范训练、重点面批、再次加工等做法训练学生的规范化,(一)巩固成果,谨防已经掌握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模糊,甚至丢失。
“让已记的知识不遗忘”比“在头脑中多装点新东西”更重要。其实,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新东西可装了。,例谈高考之前的指导:
告诉大家三句话,对策七:考前指导出状态,扫描书本上的关键知识(包括:生物学概念、术语、图解、曲线、图表、实验、科学结论等),以及试卷上的典型试题(可分类复习),让牢固的记忆一直保持到高考之后。
就算还剩一天,半天,一个晚上乃至只有一个小时,也是很宝贵的,不要轻易丢弃。对于生物来讲,考前突击,临阵磨枪也是很有意义的。,多次大考,我们都大有优势。大家已经基本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的理解、牢固的记忆与灵活的运用。
任何人都不会在一夜之间将所学知识全部遗忘。
考试是大家有生以来最为熟悉、最好操作的事情之一。,(二)积极而平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忧,生物学科是所有理科学科中较易于稳定表达、易于正常发挥的学科。
所谓超常发挥就是设法将会做的题目尽量得到分、得全分。
粗心、马虎、恐慌、焦虑是充分发挥的大敌。,沉着、冷静、严谨、细心。
遇到难题(或新创题)不惊慌,
碰到易题(或已做题)不大意。,高考阅卷例谈及启示,(三)加强规范——设法做到会做的题目一分不失,例一:2000
写出3种矿质元素的元素符号
及其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9分)
看似极简单的问题,
涉及到两个基本概念,① 矿质元素的概念
除 C, H, O 以外的所有元素
● 容易得分
多种矿质元素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都或多、或少地发挥作用;
● 相当一部分答案:C、H、O;
→ 0 分,② 元素符号的概念
错误答案很多:
中文:氮、磷、钾……
N+、P+、K+……
[N],[P],[K]……,例二: 2000
写出三磷酸腺苷(ATP)
的分子简式
53.3 %江苏考生 —— 0 分;
其实答案很简单:A-P~P~P
但涉及几个基本概念,① T 的含义
A-T- T-T、A-A-A-P;
② 高能键的概念、数量、位置
A-P-P-P; A~P-P-P;
A~P~P-P,A~P-P~P;
A~P~P~P;,③ 分子简式的概念
● A-T-P;
● 不少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试图写出完整的分子结构式
无一人能写全、写对;
即使写全、写对,
不符合题意要求—— 0 分;,例三: 2006
区分不清
效应T细胞与T细胞,
效应B细胞与B细胞;
● 基本概念模糊不清
——普遍现象,启示:
精确使用专业术语,
准确阐述生物学现象、方法、
概念、原理
● 专业术语
最基本要求之一,
一字之差 → 0 分;,例四:基因突变
错:突变,DNA突变,碱基突变
基因变化,基因改变,
新的基因,新的DNA,等
例五:ATP(能量)
错:动力,动能,热能,
能源,能源物质,E,等;,例六:杀菌
错:消毒,防腐;抗菌,杀细菌,
杀真菌,杀霉菌,杀病原体
例七:杀虫
错:杀害虫,杀表面害虫;
抗虫,防虫,等,启示:
● 准确阐述
也是基本要求之一,也极重要
◆ 例:可以
错:没关系,还行;
◆ 准确阐述源自
正确、透彻的理解;
语文表达水平——后述,启示:掌握图、图解和表格
● 能正确理解
常用的图、图解和表格
等表达形式的含义;
● 能熟悉地应用这些形式
表达生物学内容;
实验结果等;
● 图文转换能力,启示:努力提高语文水平
● 考试大纲要求
能正确阐述生物学的
基本事实、概念、规律、
原理和方法,● “正确阐述”的具体要求
精确性(科学性);
逻辑性(清晰,层层推进);
通顺、简练,等等;
● 思路混乱,词不达意,不知所云;
● 表达能力:语文水平是基础;,● 高度重视错别字
◆ 说明不理解其含义,
也是基础不牢的表现!
腺体——线体;
◆ 错别字导致异义;,◆ 阅卷人很难、也没时间
更没有理由去
推断:不懂、还是笔误?
界定:错到什么程度
可以给分或不能给分;
分界线在什么地方。,◆ 为了公平、公正
关键性的地方
如:专业术语
只要出现一个错别字,
一律判为 0 分,● 此外,对考生提出以下建议
① 书写、画图应清晰,
笔迹深刻有力,
以免扫描不清晰;
② 答题必须写在指定位置;
③ 避免涂抹及迁移。,● 失分情况
往往偏偏就失分在基础,
就在应该得分的地方失分;
● 根本症结:基础掌握不牢固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有人常会这样错,(三)加强规范——设法做到会做的题目一分不失,1、X、Y染色体要大写,基因型书写要规范(如:eE,YXB等)且要切题(如要求用D、d表示,结果写成A、a)。,2、基因型与表现型常混淆,比例书写不规范(如:?:?:?=?:?:?)。如为伴性遗传,表现型还要考虑性别。,3、遇到数值要考虑单位,遇到试剂要考虑浓度。,4、书写反应式要检查是否写全。其他如:遗传图解、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食物链与食物网、反射弧等等,都要规范准确。,5、曲线图、柱状图、饼图、图表、细胞分裂图(如染色体的行为、形态、所标基因及位置等)。画曲线图等图时要注意几个要素:标题、坐标轴意义(变量、刻度、数值、单位)、找关键点且描点清晰、曲线要平滑。,6、图解中标号要看清,如:将1、2、3……写成①、②、③等,若用符号或标号与“→”表示过程的情况,不能丢掉“→”。,7、填空时要按要求作答,看清要求用字母、符号还是文字。特别注意题干中括号内的要求(如:列举两点、至少写三条等),8、诸如“……能否……?原因是……”的问题,先答能否,后答原因;诸如“发酵时培养液先加热后冷却再接种的原因”,要先后解释加热、冷却的原因。,9、答案如为多个要点,要逐点列出,可用1、2、3……或①、②、③等,若要求回答几方面的原因,避免几点表示一个含义。,10、实验思路及探究程序:如在写实验步骤时要条条写出,大致为:1、选材、分组、编号;2、自变量操作;3、因变量观测、记录等(三步都要考虑无关变量平衡控制及可行性);再如探究实验中,预测未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时,要用“如果……那么……”的句式,条条写出。,规范表达是成功的关键,(三)加强规范——设法做到会做的题目一分不失,审题:
1、必须将题读到底,仔细揣摩命题者意图,究竟让我干什么?
2、快而准地抽取题中信息,联系已学内容已做习题进行分析。
3、学会分析中心词与限定词,因与果之间的关系等。
4、遇到困难找题干。,答题:
科学而无误
准确且切题
全面但不啰嗦
条理却不零乱
做到:
条理清晰、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不要留空,复查:
一查题目是否做完
二查位置是否正确:选择题涂卡是否正确;非选择题位置是否正确; A、B选做题是否涂写
三查答案是否准确:答案放进题中读一读,感受语句顺不顺,是否出现逻辑性、科学性等错误,请多指教!谢谢!,命题(以生物为例),命题原则:四大原则,选拔性与导向性相结合,创新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公平性与选择性相结合,标志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