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64416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创新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制度创新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制度创新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制度创新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制度创新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制度创新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青海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何 颖,前 言,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历程表明, 改革开放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巩固的过程, 又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经历: 由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突破传统观念、体制、机制, 到创新制度, 积累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再到继续改革开放, 继续推动制度创新过程, 社会主义将在制度创新中巩固、完善和发展。,提 要,第一部分 国家制度的本质创新功能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再认识 第二部分 以创新的制度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三部分 继续改革开放不断推动制度创新,第一部分 国家制度的本质、创新、功能 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再认识,制度的本

2、质、创新与功能改革开放推动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再 认识政府的制度创新职能推进了制度建设,国家制度的本质与功能,制度的本质及其创新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制度创新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视。”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1)制度的定义和本质,关于制定的本质,历来众说纷纭。制度主义经济学的早期代表人物凡布伦将制度定义为“在一个时期里所通行的思维习惯”;美国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康芒斯认

3、为制度是“控制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德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史漫飞、柯武刚给制度下的的定义则是:“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诺斯认为: “制度就是人为设计的各种约束,它建构了人类的交往行为。” 制度是由正式约束(如规则、法律、宪法)、非正式约束(如行为规范、习俗、自愿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他人的实施机制构成的。诺斯是以个人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为背景,从法律和道德规范这一层面来诠释制度本质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制度被视为社会关系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指出,制度即“规则和秩序”,它是“一种生产方式的社会固定的形式”。马克思主要是基于社会基本结构或社会形态意义,从“经济基础”和“上层

4、建筑”这两个范畴相互联系的层面来表述社会基本制度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不能仅仅归结为表现社会普遍意志的法律和伦理范畴。完整的社会制度是应该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组成的。,基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制度的理解,“制度”应该是广义的;按内容来划分,制度可以分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等;从结构上来划分,制度可以分为规定社会根本性质的基本制度、规约人们基本关系的体制制度和调控社会生活微观领域的具体规章制度。,制度按其外延大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关于整个社会形态方面的规定性, 如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等; 第二层次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具体社会制度, 如经济制度、政

5、治制度、文化制度等; 第三层次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具体的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倘若狭隘地将“制度”理解为或等同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或者法律、伦理范畴,都有碍于人们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制度创新,有碍于人们充分有效地发挥制度的作用。,制度的本质在于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公正性 。它的稳定存在,说明各方的利益之间达成了均衡。,当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受到质疑时,制度就可能发生变迁,即需要建构新制度来替代旧制度,从而产生新的利益分配方案,导致利益的再分配,使各种利益关系处于新的整合之中。制度正是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实现社会价值合理性分配的。,(2) 制度变迁与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制度的变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上述

6、五种不同质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变迁,是一种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替代;另一种是一定社会制度内部的变迁,是在根本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该社会制度在具体体制上的微调、变迁和创新。 无论何种形式的制度变迁,都包含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制度创新,即构造新的制度形式;其二是新旧两种制度形式的转换。,制度创新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觉地创造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新型社会制度的过程。制度创新或制度变迁是制度发展的内在规律,它是制度替代、转换和交易的一个过程。,2、国家制度的功能,强制力汲取力濡化力规管力统领力再分配力吸納力整和力,(1)强制力,根据韦伯的定义,国家存在最基本的标志是其中央政府能不能在领土上拥

7、有对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对外,国家必须有能力抵御外来的威胁。这就要求国家通过政治制度建立和维持一支常备军。对内,国家必须有能力维护内部的安宁。这就要求国家通过制度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经费充裕、纪律严明、着装整齐的专业警察队伍。,(2) 汲取力,对暴力垄断的代价不斐。其它任何国家职能也需要财力支撑。因此,国家必须有制度从社会汲取经济产出的一部分作为国家机器运作的资源基础。,(3) 濡化力或教化力,仅靠暴力维持内部秩序的代价高昂。形成被广泛接受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可以大大减少统治和政府运作的成本。国家认同的形成要求人们把对家庭、宗族、地域的忠诚转化为对整个民族国家的忠诚。国家同时必须塑造人们的信仰和价值

8、观,形成一套为大多数民众接受并内化于心的核心价值体系。,(4)规管力,濡化能力作用于人们的内在信念;规管作用于人们的外部行为。规管的意义在于改变个人和团体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符合国家的制订的规矩。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以及信息和权力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政府规管在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必要。为了保护人民和自然,国家不仅必须制止明显的危害社会行为(如杀人放火),还应该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不同方式的规管(如规定度量衡、食品和药品的质量标准,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的安全标准,甚至父母对子女的责任等)。,(5)统领力,规管和其它国家职能必须由高效和清廉的公务员实施。高效:公务员队伍必须专业化,具备履行自己

9、职责的必要专业知识和训练。清廉:有效的国家机器必须对国家机构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加以协调(效率)和制约。,(6) 再分配力,再分配是指国家在不同社会集团间对稀缺资源进行权威性的制度调配。 再分配的目的是:1)保障社会中所有人的经济安全(基本温饱);2)缩小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 由于不平等增加了社会动乱的可能性,再分配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增强政府的认受性。,(7-8) 吸纳与整合力,吸纳与整合能力是有序民主的两个必要条件。民主与非民主制度的区别在于人民能否制约统治者。吸纳:制约统治者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大众参与。政府应有能力将所有政治化的社会势力纳入制度化的参与渠道。整合:制约统治者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竞争。政府应建立制度,对不同社会群体表达出来的各种政策偏好加以整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表达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