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用纤维及纤维服用性能分析.ppt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一章服装材料用纤维,第二节 纤维服用性能分析,,一、体积质量 1、体积质量 体积质量指单位体积纤维的重量,常用g/cm3或mg/mm3来表示。 2、体积质量与服用的关系 体积质量小的纤维有较大的覆盖性;覆盖面积相同的服装,体积质量小的纤维,制成的服装轻便。,3、各类常用纤维的体积质量,,4、纤维体积质量要点:一般合成纤维体积质量小,尤其丙纶、乙纶比水轻。在合成纤维中涤纶体积质量大。在天然纤维中羊毛体积质量小。,二、纤维的力学性能 纤维的力学性能主要讲: 纤维拉伸、纤维弹性和纤维的疲劳。,(一)拉伸指标 1、纤维强度 ①绝对强度(拉伸强度) 绝对强度:纤维受拉伸而断裂所需的力。 单位:牛顿(N)或厘牛顿(cN)。,②相对强度(断裂强度) 相对强度:指每特克斯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法定单位:牛/特(N/tex) 特克斯是纱线粗细的指标。 相对强度是规定粗细时的强度。,2、断裂伸长和断裂伸长率 (1)断裂伸长△L 断裂伸长:纤维(原长以L表示)被拉伸到断裂时,所产生的伸长值。也称绝对伸长,用△L表示。,,断裂伸长( △L )=断裂时试样长度-试样原长( L),,,,,,,,,试样原长(L),△L,,,断裂时试样长度,,,(2)断裂伸长率ε(%) 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3)延伸性 延伸性:指外力作用下纤维伸长变形的能力。 延伸性常用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来表示。 纤维的断裂伸长率越高 ,说明纤维伸长变形的能力越 ,延伸性越 。,(4)各种纤维的强力和断裂伸长率,①强度 ★天然纤维强度(干态)由大到小: 麻>蚕丝>棉>羊毛。 ★在化学纤维中强度最低的是氨纶。 ②断裂伸长率 ★在所有纤维中断裂伸长率最高的是氨纶,最低的是麻。 ★天然纤维断裂伸长率(干态)由大到小: 羊毛>蚕丝>棉>麻。,③一般纤维的湿强比干强小,尤其是粘胶纤维湿强降低大,湿强比干强小近一半。称“见水断纤维”。 ④湿强比干强大的纤维有:麻和棉。 ⑤湿强与干强基本不变的纤维有:丙纶、乙纶、涤纶、氯纶、氨纶。 ⑥一般纤维的湿断裂伸长率较干断裂伸长率大,不变的纤维有:涤纶、丙纶、氯纶和维纶。,3、纤维的弹性模量 (1)拉伸曲线 拉伸曲线:纤维在拉伸过程中拉伸力与伸长变形之间关系的曲线。,,拉伸曲线的起始部分近似为直线; 拉伸到一定程度,曲线有一转折,转折点b----屈服点。 终点a----断裂点(纵坐标为断裂强度 ,横坐标 为断裂伸长率 。,,,,17,(3)弹性模量对服用的影响 弹性模量E表示纤维在拉伸力很小时的变形能力。 E值越大(夹角越大),纤维越 (容易,不易)变形。 用E值大的纤维制作的服装,不易变形,也不易起皱。,,伸长率(%),1-亚麻 2-苎麻 3-棉 4-涤纶 5、6-锦纶 7-蚕丝 8-腈纶 9-粘胶 10、12-醋酯 11-羊毛,常用纤维弹性模量,天然纤维弹性模量由小到大(变形由大到小): 羊毛、蚕丝、棉、麻。,(二)纤维的弹性,蠕变:纤维在一个大小不变的拉伸外力P作用下,变形ε随时间t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 弹性好的纤维易伸长也易回缩。,1、纤维的伸长和回复,几乎在P1力作用的瞬间,产生变形ε1; 随着P1力作用时间的增长,变形也一直在增加,如图中的ε2; 如果外力不去除,继续作用,那么变形仍然不断增加,如图中虚线所示;,时间,变形,外力,伸长,,在时间t2时,把外力去除,则几乎在去除的瞬间,立即产生回缩ε3; 在t2后的时间内(P=0),纤维的变形仍不断地回缩,如ε4 ; 直到最后(经过极长时间)仍有一些变形量不能回缩而剩余,这就是ε5。,回复,2、纤维受力变形的类型,(1)急弹性变形:加拉伸力几乎立即产生的伸长变形(如图中的ε1);或去除拉伸力,几乎立即回缩的变形(如图中的ε3)。 (2)缓弹性变形:在拉伸力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伸长变形(如图中的ε2);或去除外力后产生的回缩变形(如图中的ε4)。这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量。,(3)塑性变形:受拉伸力作用时产生,但拉伸力去除后不能回缩的变形(如图中的ε5)。,,,,,,,,,,,,,,,,,,,,,,,,,,,原长,可回复部分变形,总变形,,,急,缓,塑,弹性回复率:在所有变形中(急弹性变形ε3 、缓弹性变形ε4 、塑性变形ε5 )可回复部分(急弹性变形、缓弹性变形)所占的比例。 弹性回复率=(可回复部分变形/纤维总变形)×100%,,3、弹性恢复率R,弹性回复率R值越大,纤维的弹性越 ,表明纤维变形回复能力 ,反之则弹性 。 弹性好的纤维较耐磨,服装耐穿。 高弹性纤维适合制作紧身弹力服装,制作的服装保型性好。,4、弹性回复率与服用的关系,5、常见纤维的弹性回复率,常见纤维在一定伸长度时的弹性回复率,结论:弹性回复能力最好的是氨纶,其次是羊毛、锦纶、涤纶等,差的是麻、粘胶等。 思考:因棉比毛强度高,所以棉比毛耐穿(结实)。此话对吗? 答:不一定对,因耐穿性受强度和弹性的影响,虽然棉比毛强度高,但棉比毛的弹性低,实际是毛比棉耐穿。,,(三)纤维的疲劳 1、疲劳:纤维因蠕变会逐渐损伤,以致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2、在使用纺织品中,创造不受力或受力之间停顿间隔条件,则能使纤维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创造缓弹性变形回缩的条件(如热和湿),会使纺织品更耐用。 3、勤洗勤换衣服更耐穿。,,三、纤维的热学性能 (一)比热容 1、比热容定义 质量为1g的材料,温度变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材料的比热容,单位为J/(g.℃)。,,,2、常见纤维的比热容,干纤维20℃时的比热容,3、水的比热容 思考:干燥的衣服升温快还是潮湿的服装升温快? 水的比热容约为一般纤维的2-3倍。 纤维的比热容随吸湿的增加相应地增大,因此潮湿的服装在接触到热源时,温度升高的速度没有干燥的衣服快。,(二)导热 1、导热性 (1)导热: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一种接触散热方式称传导散热,简称导热。 (2)导热性:指材料(物体、纤维)传导热量的能力。 木材和铁哪种材料导热性好?,而抵抗这种传递的能力则称为保暖性。,思考:纤维的导热性好有什么优点?适合什么时候穿此纤维的服装。 如果纤维很快把人体的热量传导出去。人体就会感到凉爽,否则就会感到暖和。 评价材料导热性能的指标是导热系数λ(W/m·℃)。,,2、导热系数λ 导热系数λ:指热扩散过程中的热能传导速率,也称导热率。 导热系数λ:指厚度为1m的材料上下两表面间温度差为1℃(即温度梯度为1℃/m)时,1s内通过1m2表面积所传导的热量瓦数[W/(m·℃)]。,3、常见材料的导热系数,环境温度20℃时的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比较:静止空气、水和纤维的导热系数?,4、影响织物导热性(或保暖性)的因素 (1)纤维导热系数 λ值愈大,表示导热性能愈好,保暖性能愈差。 夏天穿导热性好的材料(λ值大)人体感觉 (凉爽、保暖),冬天穿导热性差的材料(λ值小)人体感觉 (凉爽、温暖),保暖性 (好、差)。 如:羊毛、蚕丝、腈纶、氯纶的导热系数小,织物保暖性好,氯纶织物比其他纤维织物绝热性好。 麻织物导热性大,冷感性大。,(2)材料含气量(含静止空气的多少 ) ①静止空气的λ值小(比纤维小),它是最好的热绝缘体。若纺织材料中含静止空气,则材料的保暖性提高。 通过制造中空纤维、增加纤维卷曲,使纤维集合体能保有较多的静止空气,以成为提高化学纤维保暖性的重要途径。 如:穿化纤絮片棉衣保暖好。穿羽绒服保暖性也好。,思考:是否纺织材料中含静止空气越多,则材料的保暖性越强呢? ②纤维集合体的导热系数λ与其体积质量δ的关系 由图可见,当纤维集合体的体积质量小于δk( 0.03~0.06g/cm3 )时,虽然纤维集合体中有较多的空气,但在风压的作用下对流传导较大,保暖性较差;当纤维集合体的体积质量大于δk( 0.03~0.06g/cm3 )时,纤维间良好的接触使得热传导能力提高,保暖性较差。 实践表明纤维集合体的质量在δk (0.03~0.06g/cm3)范围时,导热系数最小,集合体的保暖性最好。,纤维集合体的导热系数λ与其体积质量δ的关系曲线,(3)织物结构 密度较大的织物热量不易散失;厚织物比薄织物隔热性好,利于保暖。 因此,在原料相同的情况下,织物厚度越大、密度越高,保暖性就越好,冬季外衣料应紧密厚实。 (4)材料含水量 水的导热系数很大(约为纤维的l0倍左右)。因此随着纤维的回潮率(含水)增加,导热系数增大,保暖性下降。 如:衣服湿了,保暖性会下降。,,(三)热对纤维材料的影响 1、常用纤维热学性质 (1)合成纤维的三种物理-机械状态 ①随着温度的不同(升高),合成纤维可处于三种物理-机械状态: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在玻璃态下,合成纤维比较硬,在外力作用下,变形能力很小。在高弹态下合成纤维及其纺织物的性质,变成柔曲的、易伸长和有弹性,类似橡胶的性质,在外力作用下,出现高度变形。在粘梳态下合成纤维变成极粘的液体。热定型就是在高弹态下进行的。,,②大多数合成纤维,在高温作用下,首先软化,然后熔融。这类纤维称热敏纤维,其熨烫温度应远低于软化点。 (2)玻璃化温度(Tg) 玻璃化温度:由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的温度Tg。 (3)流动温度(Tf):由高弹态转变为粘流态的温度Tf,叫流动温度。 (4)常用纤维热学性质,常用纤维热学性质,(5)天然纤维和部分再生纤维不经过软化和熔融,受热到一定程度即分解失强,最后炭化。这类纤维称非热敏纤维,其熨烫温度可接近分解温度。 (6)合纤中涤纶热稳定性高。,,2、纤维的热收缩与热定型 (1)纤维的热收缩 ①纤维的热收缩:指在温度增加时而产生的纤维收缩现象。 ②合成纤维有热收缩现象,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不会产生热收缩现象。,,③合成纤维的热收缩率随热处理的条件不同而异。,④在合成纤维中,热收缩突出的是氯纶、丙纶和维纶。 氯纶在70℃开始收缩,丙纶100 ℃开始收缩,干、湿温度都不能高。维纶面料耐干热性较好,但湿水后耐湿热性极差,收缩严重,不能用湿布或喷水熨烫。 ⑤热收缩对服用的影响 纤维的热收缩是不可逆的,对热收缩大的纤维,织物受热遇高温熨烫、热水洗涤后会出现热收缩,导致尺寸缩小。即尺寸稳定性差;当纤维的热收缩不匀时,会使织物起皱不平。,,(2)纤维的热定型 ①热定型性:织物在热与机械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并能使变形依照需要固定下的性能为热定型性。 ②一般合成纤维织物热定型性较天然纤维好。 合成纤维织物易成型定型且耐久不变,即使洗涤后也会保持,如热定型的褶裥具有持久性。,③影响热定型效果的主要因素 Ⅰ温度、时间和水。 温度高、时间长、有水,热定型效果好,但温度不能太高,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损伤纤维。 Ⅱ冷却 在高温处理后,应冷却,使织物的尺寸稳定。,,3、耐热性 (1)耐热性:纤维材料抵抗因热而引起的破坏性能。 耐热性:指织物对热作用的承受能力,即在高温作用下,织物强度、弹性等性能不发生变化,则耐热性好。 (2)影响耐热性的因素 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则纤维恶化的程度增大。,(3)各种纤维的耐热性,①在合成纤维中,涤纶的耐热性好。 ②在天然中棉的耐热性比麻、毛、蚕丝好。,,4、燃烧性能(防火性) (1)名词解释 ①纤维的燃烧性能:纺织纤维是否易于燃烧及燃烧过程中表现出的燃烧速度、熔融等现象。 ②易燃纤维:接触火焰时迅速燃烧,离开火焰能继续燃烧。 ③可燃纤维:接触火焰后容易燃烧,但燃烧速度较慢,离开火焰后能继续燃烧。 ④难燃纤维:接触火焰时燃烧,离开火焰后,自行熄灭。 ⑤不燃纤维:即使接触火焰,也不燃烧。 ⑥阻燃性(又称难燃性、防燃性):服装材料遇火阻止、限制燃烧或使燃烧极缓慢的性能称为阻燃性。,(2)常见纤维的燃烧性能 ①纤维按其燃烧能力的大小分类(燃烧难易分) ●易燃纤维有:纤维素纤维(棉、麻、粘胶纤维)与腈纶 ●可燃纤维有:羊毛、蚕丝、锦纶、涤纶、维纶等 ●难燃纤维有:氯纶等含卤素的纤维 ●不燃纤维有:石棉、玻璃纤维 ②易燃纤维制成纺织物容易引起火灾。合成纤维燃烧时聚合物的熔融会严重伤害皮肤。,(3)两种燃烧性能指标 ①纤维可燃性指标——点燃温度和发火点 Ⅰ点燃温度:燃烧开始的温度。 Ⅱ发火点:开始冒烟的温度。 Ⅲ点燃温度和发火点越低,纤维制品越易燃烧。,Ⅳ、纤维的点燃温度,Ⅴ、纤维的发火点,②纤维的耐燃性(阻燃性)指标——极限氧指数LOI(Limited Oxygen Index) Ⅰ、极限氧指数:材料点燃后在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的体积百分数。,,Ⅱ、极限氧指数小的材料易燃。要达到自灭作用,纤维的极限氧指数要在27%以上。,Ⅲ、织物的极限氧指数,(4)阻燃纤维的应用 ①消防服、防火工作服、军服等要求有很高的阻燃性。 ②童装、睡衣、病员服、老年人服装和室内装饰织物等也应有防火要求。,,(5)提高纺织品的阻燃性能的途径 ①制造难燃纤维 难燃纤维有两类: Ⅰ、在纺丝原液中加入防火剂,混合纺丝制成。 Ⅱ、由合成的难燃聚合物纺制而成。 ②对纺织品进行阻燃(防火)整理,,5、熔孔性 (1)熔孔性:在穿着过程中,织物某个局部受到或接触到温度超过熔点的火花或热体时,接触部位会形成熔孔,这种性能称为熔孔性。 (2)抗熔孔性:织物抵抗熔孔现象的性能。,(3)不同纤维的抗熔孔性不同 ①合成纤维容易产生熔孔  ②天然纤维和粘胶纤维抗熔孔性好  因天然纤维和粘胶纤维纤维吸湿性好,含水分多,升温吸收的热量多,且受热时不软化、熔融,而是在温度过高时分解、燃烧。,几种纤维分解或熔融时吸收的热量,从表可见,棉和羊毛分解吸收热量较涤纶和锦纶熔融吸收热量多,,四、纤维的电学性能 (一)静电 1、静电的产生 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摩擦,电荷积聚,产生静电。 2、静电对服装生产和服用性能的不利影响 ①会引起裁剪时布料粘贴裁刀、布匹不易码放整齐等加工困难; ②会使面料易沾污(吸附灰尘) ③发生缠附现象,使人体活动不便,穿着不舒服、不雅观 。,④衣服穿、脱时产生放电(产生电击),放电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剌激。 ⑤严重时会引起火灾。 3、抗静电性 抗静电性:指织物能够抵抗电荷积聚、灰尘吸附的性能。,(二)影响静电的因素 ①摩擦次数越多,带电量就越多。 ②带电量随正压力、摩擦速度和摩擦面积的增加而增加,③纤维种类 思考: 穿的衣服中含水吗? 不同的纤维含水一样吗? 吸湿性好的纤维导电性好,不易积蓄静电。 如:棉、麻、毛、丝、粘胶等纤维吸湿性好,合成纤维和和醋酯纤维吸湿性差。 ④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加,带电量下降。,,五、纤维的吸湿性能 (一)纤维吸湿性概念 1、吸湿性 吸湿性:纤维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水的能力。 2、吸湿性指标 (1)含水率M,含水率M :指试样中吸着的水量与含湿试样重量的百分率。即:,,(2)回潮率W 回潮率:指试样所吸着的水量占试样干燥重量的百分率。即:,,常用纤维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回潮率,纤维的吸湿量与环境的湿度有关。,,(二)公定回潮率 1、公定回潮率:在相对湿度65%±2%、温度20℃±2℃的条件下的回潮率数值。 2、实际回潮率:指试样在实际情况下的回潮率。,3、 常见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常见纤维的公定回潮率由高到低,①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的回潮率大于合成纤维。 纺织纤维吸湿性由大到小顺序: 山羊绒>羊毛>兔毛> 粘胶、铜氨>麻>棉>蚕丝>醋纤>维纶>锦纶>腈纶>氨纶>涤纶>氯纶、丙纶 ②天然纤维回潮率排序: 山羊绒>羊毛、兔毛>麻>蚕丝>棉。 ③回潮率最高的是山羊绒(为17.0%),其次是毛(为15.0%)。,④回潮率最低的是丙纶、氯纶(为零)。其次是涤纶(为0.4%)。 ⑤在合成纤维中维纶的回潮率是最高的为5.0%。 ⑥粘胶、铜氨纤维的回潮率较棉高。,4、回潮率(W)与含水率(M)的 转换关系,注意: △ 不同回潮率对应不同的重量。 △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计算出来的湿重,称为公定重量(简称公量)或标准重量。 △用实际回潮率或实际含水率计算出来的湿重,称为实际重量。,5、混合物的公定回潮率计算,(注意;此式中W、 P不带百分号),例题1:一批维纶纤维,称见重量为2500Kg,从中取样50g,烘干重47.8g,求实际回潮率是多少? 解:,例题2: 已知:,求: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解:,6、公定重量与实际重量的关系,Gk——纤维公定重量; Gφ——实际回潮率下的称见重量; Wφ——实际回潮率,(1),G0——材料干重,(2),计算时注意事项: ⅰ、公式中有100,当回潮率为0.3%时,则公式中的W代有效数字0.3。 ⅱ、公式各项物理意义。,例题3:粘胶纤维实测回潮率为10.25%,实际称重4980kg,公定回潮率为13%,求干重和公定重量? 解: ①求干重,②求公定重 方法1:,,方法2:,(三)影响纤维吸湿性的因素 (1)纤维自身因素 ①纤维分子中含亲水基团(极性基团)的极性强弱和数量多少。 结论:亲水基团的极性越强、数量越多,则纤维吸收水分子的能力越强,吸湿性越好。 ●原理: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物与极性物有亲和力,水是极性物,纤维如含亲水性基团,就对水分子有亲和力。如纤维的亲水基团和水可形成氢键等吸引力。,● 纤维分子中亲水基团的种类: 羟基(—OH)、 酰胺基(—CONH一)、 氨基(—NH2)、 羧基(—COOH)等。 氨基、羧基和酰胺基的极性比羟基强。,②纤维结晶度 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结晶度高(无定形区小)的纤维,吸湿性差。 原因:结晶区空隙小,水分子难进入,无定形区空隙大,水分子较易进入。,③纤维比表面积 (粗细) 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纤维比表面积越大,吸湿量越大。 原因:纤维所吸收的部分水分子,是被纤维的表面吸附着,所以纤维的表面积越大,能吸附的水分子也越多。,比表面积:单位体积纤维所具有的表面积。 思考:羊绒与羊毛;的回潮率哪个大? 结论:因羊绒比羊毛细,比表面积大,所以羊绒比羊毛回潮率高。,④纤维内微空隙 纤维内微空隙(缝隙孔洞)越多,吸湿量越大。 因纤维内微空隙能够吸收水分,在纤维上形成毛细管凝结水。 如麻纤维内有许多微细空隙(即表面有许多细孔与中腔相连),形成微管现象。起到毛细管吸水作用。所以麻较棉回潮率高。,有孔的改性合成先纤维,⑤纤维所附各种伴生物和杂质 如:羊毛含羊毛脂、蚕丝含丝胶等物质会使纤维吸湿能力降低。染色前要除去羊毛脂、丝胶等物质。,(2)环境湿度 环境相对湿度越高,纤维的回潮率也越大,吸湿性越好的纤维,越容易受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常用纤维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回潮率,因相对湿度大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多,所以纤维的回潮率也增大。,(3)环境温度 在相对湿度φ相同情况下,温度越高,回潮率越低。,,(四)纤维吸湿后对性能的影响 ①吸湿后重量增加 增加部分就是所吸收的水分。这对贸易计价产生了直接影响,所以要采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进行贸易。,,②吸湿后,体积增大,易引起织物长度缩短。 织物缩水:纤维吸湿后体积发生膨胀,膨胀会引起织物变厚变硬,并且造成织物长度缩短而织物在干燥后,又无法回复原来的状态。,纤维吸湿膨胀的特征:纤维吸湿后体积明显膨胀,纤维吸湿膨胀时,横截面方向的膨胀较大,长度方向的膨胀很小,有各向异性特点。,,,,③吸湿后,大部分纤维强度下降,伸长增大,弹性下降,柔软性增加 。 ⅰ、吸湿后除棉、麻纤维的强力上升外,绝大多数纤维的强力随回潮率的上升而下降,其中粘胶纤维尤为突出。涤纶纤维因吸湿性很差,在吸湿前后强力几乎不变。,,,ⅱ、吸湿后除涤纶等纤维断裂伸长率几乎不变化外,其余几乎所有纤维在吸湿后的断裂伸长率都有所提高。 iii、纤维吸湿后,易变形,但不易回复,所以弹性降低。服装不易保持原有的形状。,,④纤维吸湿后会放热 润湿热:1g干燥纤维吸湿到完全润湿时所放出的总热量。单位为J/g(干纤维)。,,⑤吸湿后,纤维的导电性增大,绝缘性下降; ⑥吸湿后,光泽会变差; 随着纤维回潮率的上升,纤维的折射率会下降,光泽会变差。 ⑦吸湿后,导热系数增大,保暖性下降。,,六、纤维的表面性能 1、表面不光滑的纤维,易相互纠缠,对织物的覆盖性强,制成的织物蓬松、不易起毛起球。 如什么纤维不光滑? 棉有天然转曲,羊毛有鳞片呈卷曲,麻有横节、竖纹。 2、表面光滑的短纤维织物,易起毛起球。 如什么纤维光滑? 涤纶等合成纤维。,七、纤维的耐光性 1、耐气候性:指纤维制品在太阳辐射、风雪、大气等气候因素作用下,不发生破坏,保持性能不变的特性。 纤维在阳光下照射后,会变黄发脆,强力下降。所以对室外或野外工作服耐光性要好。,,2、各种纤维的耐日光性 耐日光性优劣次序大致是: 腈纶>麻>棉>毛>粘胶纤维>醋酯纤维>涤纶>锦纶>蚕丝>丙纶。,不同日晒时间与强度损失,八、纤维的耐化学品性能 1、纤维的耐化学品性能:指纤维抵抗各种化学药剂破坏的能力。 2、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1)纤维素纤维耐碱不耐酸 纤维素纤维对碱的抵抗力较强,对酸的抵抗力很弱。 纤维素纤维遇酸后,手感变硬,强度严重降低。 (2)氧化剂对棉纤维有破坏性,使强力下降,甚至发脆。,3、蛋白质纤维的化学性质 (1)蛋白质纤维耐酸不耐碱 蛋白质纤维对酸的抵抗力较对碱的抵抗力强。碱使蛋白质损伤,甚至导致分解。除热硫酸外,蛋白质纤维对其他酸均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2)氧化剂对蛋白质有较大的破坏性。,4、合成纤维的耐化学药品性能各有特点,耐酸碱的能力要比天然纤维强。,常用化学纤维的化学性能,注:一般溶剂为乙醚、乙醇、丙酮、四氯化碳等。,利用纤维的化学性质可作为鉴别纤维的理论依据,并开发风格独特的新产品。 如:利用涤纶在浓碱液中溶解性能,使涤纶变细、利用纤维溶解性能制烂花织物等。,九、纤维的保养性能 1、各种纤维对虫蛀和微生物的抵抗性,,2、天然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易受霉菌作用 在一定温高湿条件下(20-30 ℃,相对湿度75%以上),霉菌极易繁殖,尤其是沾油污的地方,油污就会成为霉菌的营养,更加速霉菌的生长,致使纤维霉烂变质。 3、蛋白质纤维易被虫蛀 在适宜温度的潮湿情况下,特别是毛沾油污后,更易被虫蛀。 4、合成纤维对霉菌和昆虫的抵抗力较强,存放方便,但不易使用精萘丸,否则强力下降,应避免使用。,,(二)洗涤性能 1、天然纤维 天然纤维对洗涤、晾晒和熨烫要求较高。 如毛织物因容易毡缩,一般需要干洗或用手轻揉,只有经过“机可洗”防缩处理的毛织物可以用洗衣机洗而不发生外形的变化。 真丝织物洗后易起皱,因而需要熨烫,而且要避免在日光下暴晒。 2、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有易洗快干,免烫特点即“洗可穿性”好 。 合成纤维尤其是涤纶则具有容易保养和免烫等优良性能。,第二节纤维服用性能分析习题 1、填空 ① 纤维和 纤维比水轻。 ②一般纤维的湿强比干强 ,尤其是 纤维湿强降低大,湿强比干强小近一半。称“见水断纤维”。 ③湿强比干强大的纤维有: 和 。 ④导热性好的纤维,则λ值 此材料的保暖性 。 ⑤极限氧指数越 ,表示材料越不容易在点燃后继续燃烧。,2、影响织物导热性(保暖性)的因素有哪些? 3、名词解释 ①极限氧指数 ②吸湿性 ③回潮率 ④纤维的比表面积 4、影响纤维吸湿性的自身因素有哪些? 5、吸湿性对服装材料性能有何影响?,,6、单选: (1)在下列纤维中,耐光性最好的纤维是 。 A、腈纶 B、蚕丝 C、涤纶 D、羊毛 (2)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腈纶纤维易受霉菌作用 B、合成纤维受热容易产生熔孔(或熔融)现象 C、涤纶纤维易被虫蛀 D、天然纤维易洗快干,免烫。 (3)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合成纤维中丙纶的回潮率最高为5.0% B、合成纤维的静电现象较天然纤维严重。 C、粘胶纤维的回潮率较棉低 D、在合成纤维中涤纶的回潮率最低,所以吸湿性最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文客久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