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网络昵称社会心理分析,,,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活跃在因特网这个虚拟和相对自由环境里的广大网民,通过网络这一媒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传达独特的价值观念,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 但是, 在语言系统中暂时未找到合适的语言形式, 从而形成大众心理需求与语言表达之间的矛盾。网络语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孕育产生的, 网络语根源于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个特殊词语群体。,网名是计算机用户在网上所使用的名字, 也叫做昵称( nickname)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名字,但身份证上的名字承载的是父母的希望, 与本人对自己的认识没有关系; 网名是一个人网络生存的标志, 在网络中, 你可以没有性别、年龄、特征, 但不能缺少网名。
网名是个体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取的, 现代人的“网名”, 就像古代人的字、号一样, 传达出关于自我的信息。人们对网名的取舍往往经历了一番深思熟虑, 通过网名可以发现在网络这个巨大的交流平台上语言使用的特点, 也可以折射出聊天者的学识、道德、审美、心理等文化素质, 是语言和文化研究的新窗口。,第一类:对自然的热爱
“一帘淡月”、“秋田果果”、“夏雨菲菲”、“冬天的太阳”、“流泪的鱼”、“草原上的狼”、“菊花开那晚”、“雨后玫瑰”这些网名具有较高的审美境界。这一类的网名体现了当代网民渴望回归自然、拥抱自然、追求质朴纯真生活的美好心愿, 也使我们感受到他们营造出来的片片诗情画意。,第二类:对艺术的追求
“任我行”、“陆小凤”、“西门吹雪”、“独孤求败”“孔子”、“庄子”、“柏拉图”、“尼采”等等以人来命名的,这表明偶像崇拜实际上是青年人从名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理想, 名人便是自身理想实现的化身。,雅克·拉康认为:幼儿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 6- 18个月) , 进入到“镜像”阶段。“当婴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 也就是镜像活动与自身活动之间的关系时, 他会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高兴,并拼命向镜子靠近, 以便看得更加清楚一些”。偶像崇拜可以说是这种“镜像阶段”的青春化、社会化演绎, 它并不是“真正对偶像客体的崇拜, 而是对自己衍化物的崇拜。即崇拜者通过对被崇拜者的崇拜, 以求达到对自我的最理想设计”。也就是说, 偶像崇拜实际上是青年人从名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理想, 名人便是自身理想实现的化身。这点在网名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三类:孤独的精神状态
为了表达这一感受, 人们自然地选择了“孤独”、“寂寞”“空虚”、“沧桑”、“流泪”、“痛苦”这样的字眼嵌入自己的网名, 如“孤独者”、“孤独的心”“孤独的灵魂”、“孤独的牧羊人”、“我心孤独”、“把寂寞装在空虚里”、“独享寂寞”、“咖啡的寂寞”、“沙漠孤魂”、“孤独月”、“飘零”、“流泪的花园”、“无聊的人”、“极度空虚”“寂寞人”,产生孤独的情绪与网民的年龄有关,因为青年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期, 情绪起伏大, 情感体验强烈。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关系这一因素。现代社会, 人的功利心越来越强, 人与人之间更多地借助利益这一纽带得以联系, 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淡漠, 孤独随时随地都会产生。
临床及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有心理学专家认为,今天的人们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代人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第四类,张扬个性与标新立异的价值观念。
1、一些网名与自我直接相关。不少人并不单纯去追求网名的怪异, 而更看重那些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如取自己名字的谐音做网名或很巧妙隐晦地把真实姓名安排在网名里: “木木日月木才( 林明材) 、四夕雨文( 罗雯) ”。,,2某些网名隐喻着他们渴望获得社会认同的心态。如“圣城之王”, 这正体现出他们希望进人社会, 找到恰当的个人坐标的一种心理。
3有些网名本身就是一种权利、地位的象征。如在BBS上有许多的网络名人, 他们享有崇高的网际地位和话语权, 他们的网名是他们在网络互动的权利标签和权威标签。许多黑客都为自己起了一个十分离奇的网名, 在攻击成功后还不忘留下大名。对于他们而言, 人们看到其网名所引起的内心激荡和震颤, 就是他们自我价值的涌现, 尽管对于社会而言他们的自我价值是一种负价值。,总之,人们可以通过了解流行语来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向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和当前心态。从网络流行语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生活和青少年的心理变化。
1.推崇时尚心理
2.出于快乐的心理
3.方便快捷心理
4.反抗叛逆心理,1.推崇时尚心理
在他们看来, 网络流行语不仅是 一种表达思想、指称事物的纯语 言符号, 它还是一种抒发个性和 追逐时尚的手段, 是一种群体认 同的标志。因此, 他们喜欢放弃 原有的说法, 借用或造出一些在 群体中广为流行的新兴词语, 追 求超乎寻常语法甚至不合逻辑的新的表达方式, 显示与父辈的不同, 体现其独立性和创造性, 的全新表达。,2.出于快乐的心理
思想, 通过词的形式才能获得具有自己本身的内容。语言, 是网民们内心世界真实情感的直接流露, 语言的变异是他们价值观念变迁的真实记载。然而, 在当前这样一个社会形态急剧转变时期, 变革带来的生存焦虑, 多元价值观都让人无所适从。对于年轻人来说, 学业、爱情、就业的现状与各方期待之间难免存在落差, 于是当代青年中, 有很多人信奉这样的人生哲学: 生活, 是为了开心, 而不是为了承担责任, 更不是为了痛苦。于是, 高消费的行为模式; 享乐主义的人生哲学; 丁克家庭的生活模式等等, 都成为了这种价值观念的现实表现。,,3.方便快捷心理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 信息交换日益频繁, 人们从简从易的心理使得语言运用上更加简洁、经济, 这种风格又最易为青少年所接受。而且青年人思维敏捷, 话语频率较快, 有着快速传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欲望, 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更为迅速, 因此, 在网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缩略语。,4.反抗叛逆心理
青少年特有的反传统性, 对权威以及一切固化的标准的鄙视、拒绝和挑战, 提供
了语言不断裂变的永恒能和无限可能。许多网民对 网络流行语! 十分钟情, 甚至在网下都在不断的沿用。因为当代青年喜欢新鲜、奇特的语言元素。,参考文献:
1.《浅析网名的文化心理特征》郑美平.福建师范大学
2《从网名透视社会文化心理》.徐晶.边疆经济与文化
3《从网络语言看网络文化现象和社会心理》宋凤龄
4《网络流行语兴盛的社会心理分析》李敏芳
5《网名与当代文化意识》.刘澍心.吴十日.河南社会科学,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