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7/2,2016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上册说课课件,课题: 秦统一中国,凌云二中 张金平,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学 情 分 析,教 学 方 法,教学过程设计,板 书 设 计,教 材 分 析,一、教材分析,秦统一中国是七年级上册第9课,讲述的是秦朝统一天下的过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统一”承接“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后接“秦末农民大起义”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秦朝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始皇为巩固统治制定的一系列措施也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秦朝的统一以及制定的措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这一部分,对于理解后来的两汉、隋唐、元明清的大统一
2、及其作用奠定了基础。,(一)本课地位,二、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1、知道秦始皇和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 2、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了解秦长城、灵渠两项工程和秦朝疆域; 4、通过对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5、通过秦朝疆域的庞大,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重点:秦的统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2、难点:君主专制中央
3、集权的理解;,二、学情分析,1、作为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心智还不成熟,尚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但是好奇心的驱使使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 2、七年级的学生在各种媒体上已经不同程度地接触过有关秦始皇的一些史实,对秦始皇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所以比较容易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三、教学方法,采取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古 风 李白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主人公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1.激发学生
4、兴趣,渲染气氛,调动学习情绪。2.引起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师: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主人公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 生:描写的主人公是秦王嬴政,“扫六合”指的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师:对!正是这位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演绎了这场“扫六合”的恢宏历史剧。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讨秦王为什么能统一中国,又是怎样来巩固统一的。,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揭示课题:,四、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景,学习新课,师 :秦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六国的使命 呢? 生1:秦国由于商鞅变法,经济、军事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生2:秦国有贤人辅佐,如李斯、吕不韦等。 生3
5、:秦国计谋正确,远交近攻,六国不团结,容易被各个击破。(若学生能说到这点应大加赞扬,老师可强调团结的重要性,渗透德育。) 生4:秦统一六国,顺应了民心,人民渴望统一。 (学生能想到这点,老师可点评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学生说完后,老师来归纳秦国能够完成统一的原因: 一是客观上的需要:人们经过长年的战乱,已经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突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实际上的可能: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增强了国力,已经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 三是秦王嬴政个人的努力:即位后,为灭亡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然后再展示秦灭六国的示意图,突出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和统一的时间、都城,增强直观性。,
6、案例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师: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灭六国可以说从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怎么做才能够巩固统一呢?仿效西周的分封制,是不是明智之举?请大家观看小品朝会,看秦王嬴政是怎么做的。,(学生表演历史小品朝会),旁白:秦王统一六国以后的一天,秦王召集群臣商议治国之事。,秦王:寡人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打西杀,一统天下,建立了千秋基业,今与众卿商议一下,以后国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那就称“皇帝”吧,寡人就是秦始皇,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寡人自称“朕”,朕要在中央设丞相、
7、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一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 秦始皇(指着李斯):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解释。 李斯: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群臣恍然大悟) 王绾:皇上,地方上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被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李斯(匆忙接过话来):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沿用我们的郡县制。 秦始皇:好,正合朕意!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师:通过观看小品,同学们能说出秦朝中央
8、集权制的主要内容吗?请同学们根据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内容制作一个简要的示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历史教学贴近生活。,案例 巩固统一的措施,师:请同学们思考货币、文字、度量衡的不统一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可在巡视过程中点拨,本讨论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及分析表述能力。),生1:文字、货币、度量衡的不统一,使人们生活不方便,如购物、旅游、住宿、吃饭,到一个地方要换不同的货币,又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生2: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货币换算很繁琐。度量衡的不一致,经商往往容易亏本,加剧了商人的经营风险,从而阻碍了商品经济
9、的发展。 生3:不利于国家税收的征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 生4: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等。 生5:我想作为秦始皇,应该统一六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如果人们使用同一种文字和货币,就不会有繁琐的货币换算问题了,也不会出现写的“马”字别人不认识的情况了。现在欧洲人就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当年秦始皇就是这样做的。师:统一后的文字、货币、度量衡分别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显示统一后的文字字体:小篆;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及度量衡相关信息),统一文字,组织学生讨论: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什么作用?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呢?(学生结合教材应该能答出作用,但影响往往答得不理想) 教师总
10、结:文字的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它还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秦朝的圆形方孔钱,我国历代依照它样式铸造通行,用了2000多年。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秦灭六国计谋精, 远交近攻二步行;灭韩赵魏楚燕齐, 前221年统一完成。秦代统一政策新, 始称皇帝后代承;中央集权置“三公”, 废分封制郡县行;文字统一为小篆, 统一货币度量衡。,目的:带领学生重新梳理知识脉络,及时巩固新知,使知识系统化,点明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及其难点。,四、教学过程设计,5、巩固练习,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B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30年 D.公元221年 2、秦朝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D ) A、隶书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3、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 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通过练习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五、板书设计,第9课 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 1.统一六国的原因 2.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3.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五、板书设计,谢谢!,开阳四中:薛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