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648937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发展(1)一个“主体”:先秦时期。(2)两个“角度”:一是纵向比较中国先秦时期与封建社会时期政治制度的异同,二是横向比较中国先秦时期与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异同。(3)三个“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4)三大“制度”: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

2、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3)二者关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演变过程:,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历史影响(1)积极方面: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2)消极方面:经济上,封建

3、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4.古代重要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1选官制度,5.监察制度,1古代农业经济(1)模式和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或“耜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3)土地制度:演变过程: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封建

4、社会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4)生产技术:精耕细作。(5)小农经济的地位(立国之本):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它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和政权的兴衰。,2手工业(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2)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白、彩)和纺织(丝织业、棉纺织业)。,(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明朝中后期出现雇佣关系。(4)主要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5)发展特征:规模

5、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3商业(1)概况:商周“工商食官”(官府控制商业)春秋战国(商业市场和商人大量出现)秦汉隋唐(政府抑制商业发展,采取坊市分区制度,农产品进入市场)宋元(坊市分区制度被打破,纸币出现并广泛流通)明清(市镇商业兴盛,商帮出现,对外“闭关锁国”)。(2)“市”的发展:秦朝:制定了管理“市”的法律。汉朝: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唐朝:“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宋元: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原先不设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夜市”繁华。明清:都市商业区繁华。,4资本主义萌芽(1

6、)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2)实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3)特点: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中;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4)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是直到鸦片战争前始终未能突破萌芽状态,其原因可从当时政治、经济、外交、思想、科技文化等方面分析。,5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1.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1)发明和发现:,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应用性强、缺少实验、缺乏动力、集中在与农业有关方面、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

7、先世界。,(2)汉字起源与演变:基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时)隶书(秦始,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3)书法:阶段特点: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发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4)文学成就:,(5)绘画艺术:魏晋以前:绘画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画风质朴。魏晋时期:士人群体的艺术追求体现在绘画上,出现了文人画,代表人物有顾恺之。唐代:体现盛唐画风的代表是吴道子,被誉

8、为“吴带当风”。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种。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民俗画:有描绘市井生活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木刻版画、年画等。(6)京剧:形成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真刀真枪练真题,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

9、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真刀真枪练真题,3.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真刀真枪练真题,4.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

10、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真刀真枪练真题,5.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6.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真刀真枪练真题,7.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 B董仲舒C朱熹 D陆九渊,真刀真枪练真题,8.

11、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真刀真枪练真题,9.“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真刀真枪练真题,10.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真刀真枪练真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