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卢中原,一、近几年来宏观经济 现状与特点,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物价小幅回升,走出通缩阴影,3.城镇就业增加超过预期目标,4.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进出口恢复高速增长,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外汇储备大幅增加,5.企业效益提高,财税稳定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2.7,提高22个百分点 ;产销率98.1;全国财政收入达到2.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增长14.7,国家财力明显增强;初步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统一。,二、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1.居民消费升级创造了新的市场 需求2.新一轮重化工业化开始
2、启动3.民间投资日趋活跃4.城市化进程加快5.经济周期性扩张因素叠加6.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积极效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转变为小康型(恩格尔系数在0.49-0.40之间为小康),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67.7%降为45.6,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7.5降为37.1,人均GDP由190美元上升为1090美元,%,元/人,商品房销售面积迅速扩大,单位:万平方米,( 2003年比1991年增长近10倍 ),私人轿车迅猛增长,19912003年,我国私人轿车购买量增加了400倍,保有量增加了130倍。2003年私人轿车保有量350万辆,私人轿车购买量142万辆。,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大幅增长,2003年
3、末移动电话用户2.7亿户, 总数超过美国,200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6亿户,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急剧增加,2003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居世界第二,单位:万户,工业主导作用突出,重工业增长较快,1997年以后我国重工业比重加快回升。 19972003年,在工业增加值和GDP中,重工业增加值占的比重分别从59.81和16.22提高到64.3和22.7。这可能说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化阶段。这是近年来我国投资快速增长和投资率持续大幅度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加大,城市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53年为12.5,1978年为17.9,2000年为
4、36.2,2003年为40.5),40.5%,12.5%,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十分强劲,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三、当前经济运行中 存在的突出矛盾,1.投资总规模偏大,信贷增幅较高,部分地区和行业低水平扩张倾向明显,能源、运输和部分原材料供应偏紧2.乱占耕地比较严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3.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繁重4.农民增收难仍然突出5.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低收入群众生活困难6.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社会信用体系亟待建立,今年15月钢铁、水泥、和铝业投资增长幅度仍然高达76.6%、55.3%和38。煤电油运供应还相当紧张。全国有24个省(
5、区、市)先后出现拉闸限电,二季度高峰时段全国电力供需缺口超过2000万千瓦。煤炭库存继续下降,铁路运输满足率较低。,信贷增幅较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后者为1),单位: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中各来源渠道所占比重,-50%,0%,50%,100%,150%,2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0,5,10,15,20,25,30,3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份,拖欠农民工工资及
6、偿付情况(截止2004年2月12日),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总额3000多亿元,清欠任务十分艰巨。,深层次原因:结构矛盾、体制缺陷和增长方式粗放的综合反映产业结构剧烈变动导致市场供求出现新的失衡; 体制缺陷导致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温度偏热,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不稳固,价格不能反映生产要素的稀缺性, 银行放贷行为扭曲);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我国人均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2003年,我国实现的GDP仅占世界的4,但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铁、水泥、氧化铝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40和2
7、5。,四、2004年宏观经济 趋势预测,200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正在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势头正在减弱,工业增速逐步放缓,农业出现转机,夏粮丰收,市场物价(CPI月环比)有所回落,外贸逆差转为顺差(5月开始),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大幅减少。,宏观调控对下半年经济运行的后续影响: 预计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将继续平稳回落。 土地和资金等关键生产要素供给增长减慢。4月份以后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政令统一的要求比较严格,地方政府、银行和企业的自主行为空间缩小,对政策环境的预期改变。 部分基础产品的短缺状况正在缓解。主要包括钢材、水泥、有色金属等,价格水平明显回落。,货币信
8、贷和投资增速减缓,对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还有滞后影响。住房和汽车销售增速渐趋平稳,对工业增长的拉动有所减弱。存货投资周期开始进入下行期。存货投资波动是经济短期波动的重要先行指标。3月以来抛售库存的现象增加,预计三至四季度存货投资增速会持续回落。, 我们对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 GDP增长率将达到9。 消费需求:受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消费增长率预计将恢复到10以上。 投资需求:受城市化、产业升级等因素的推动,预计投资将继续较快增长,但由于国家已采取控制措施,投资增速可能略低于上年,达到25。,出口需求:由于外贸环境趋于严峻、出口退税率下调和出口基数较大等原因,预计出口增长率将回落,但仍可能超过20(
9、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趋强)。受国内市场升温的拉动,进口将继续高增长,增幅可能超过出口,贸易顺差将继续减少,甚至可能出现一定逆差。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4。生产资料价格涨幅10以上。,世界经济和主要经济体今年以来复苏态势趋强 国际货币基金(IMF)去年底预测全球 增长4.1%(今年3月调高为4.6),其中美国为3.9%,日本为1.4%。 美国商务部预测美国经济增长可达4。 亚洲开发银行今年7月预测亚洲经济增长7.3。,世界银行去年底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提高到3%,其中发达国家将升到2.5%,美国、日本、欧元区将分别达到3.4%、1.3%和1.7%;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将升为4.9%。世界银
10、行今年5月预测,2004年东亚经济增长6,中国经济增长7.7(2005年将增长7.2)。,联合国亚太经济委员会今年4月16日预测: 世界经济将增长3.7,大大高于去年的2.5 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6.2 中国经济增长8.5 美国经济增长4.7 日本3.1% 欧盟1.9 发展中国家5.1,经合组织( 0ECD )今年5月预测:日本经济增长由1.8调高为2.5欧元区经济增长由1.8调低为1.6经合组织30个成员国经济增长3.42004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3,明年增长7.8,不确定因素: 发达国家贸易赤字和财政失衡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股市和房地产业可能出现泡沫,贸易保护有增无减,针对中国外贸
11、外汇政策的外部压力较大,我国的外贸环境趋于严峻。但是总体上看,外部经济环境仍将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上升势头。,五、对经济政策走向的 建议,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着眼点,是为了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防止局部的、倾向性的问题演化成全局性问题,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调控是必要的、及时的,不稳定因素已经得到控制。,这一轮宏观调控力图主要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并且采取了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的对象既包括总量指标如投资规模、信贷及其增长速度,也包括在结构方面控制某些行业过快增长,同时注意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强调预调、微调,把总量
12、调控与结构引导结合起来。,对于特定领域(如清理开发区),行政手段比经济手段更可能奏效。但是需要注意,由于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到具体的行业、投资和贷款项目,缺少必要的弹性,对地方政府、银行、企业自主性经济活动容易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显现回落迹象时,应该适时减少行政性的直接调控方式,更加充分地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间接调控手段,注意培育和恢复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即使需要保留必要的行政手段,也要坚持依法运用,避免随意性。,宏观调节需注意统筹兼顾,与经济市场化方向、产业发展导向和国内外市场环境相协调,稳定现行调控政策,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巩固已有调控成果。 在总量政策上,宜密切关
13、注物价和投资的变动态势,适当控制投资需求,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对总需求进行合理引导,保持总需求相对稳定,暂不出台新的紧缩性措施。,在结构政策上,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扶优限劣,有抑有扬,以促进供给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高。 加强行业规划、准入标准、供求信息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和服务,减少因信息不灵引起的盲目投资。 在行业准入、兼并重组、上市融资、产权保护、加速折旧、财政贴息、税收调节和信贷支持等方面,促进产业升级。,在改革政策上,应以投资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推进银行改革、企业兼并等其他改革。,1.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 管住政府,放开市场,壮大民间投资,加强风险约束。合理界定政府、企业、银行各方的投资、融资
14、职能、范围和责任,尤应强化银行独立审贷和风险内控制度。 进一步减少对企业投资规模、经济规模等经济指标的审批,而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指标(如环保、安全、质量、能耗、技术等)加强规制。,2.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或“中性”。完善税收体系,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和转移支付制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形成规范的收入来源,满足正常的公共开支需要。,3.加快建立土地等重要资源的使用付费机制研究制定中长期的国土资源总体规划,各城市应在此框架下制定当地发展规划。推进土地管理的制度性建设,抓紧完善土地征用、补偿等规定。根据各行业的污染排放、资源利用、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条件,制定付费标准,依此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4.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经济调节方式,加强市场监管。减少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建设诚信政府和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市场秩序。坚持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决策。加快建立健全新型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谢谢大家!,